我爺爺說我們家是年羹堯的後代,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
有趣的是我們也不姓\"年\",因為哪時代為了逃難,老祖宗都隱性埋名,最後躲到天津就落腳下來了。在哪邊住了兩百多年,後來爺爺加入海軍隨著國民政府遷台。
2006-06-20 09:35:42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天河 3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版大問:『年羹堯死後被埋葬在哪裡?』
清朝康熙年間的貴族墓群,位於北京市東郊【朝陽區西大望路、通惠河北路附近】
(請參考: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6/08/content_3057154.htm)
年羹堯因為是皇親國戚、官宦之家,年氏家族往生者應該都葬於該處,可是年羹堯被抄家後是否還能葬於該處就有疑問了。但是以年羹堯對雍正王朝的貢獻、妹妹又是雍正的貴妃,雍正網開一面讓年羹堯、年富父子葬於該處家族墓園內也不無可能。
年羹堯(1679—1726),清漢軍鑲黃旗人,字亮工,號雙峰。
其父年遐齡官至工部侍郎、湖北巡撫,其兄年希堯亦曾任工部侍郎。他的妹妹是胤禛的側福晉,雍正即位後封爲貴妃。年羹堯的妻子是宗室輔國公蘇燕之女。所以,年家可謂是地位顯貴的皇親國戚、官宦之家。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進士,………
康熙六十年(1721年)任川陝總督
雍正元年(1723年)任撫遠大將軍,率部平定青海羅卜藏丹津之亂
後因功高權重,爲雍正所猜忌
雍正三年(1725年)4月22日被貶爲杭州將軍
同年9月28日被下獄治罪,12月10日賜其自盡,時年47歲。
皇帝詔曰:
【令年羹堯自裁,其父年遐齡,兄年希堯革職,子年富,斬立決,其餘十五歲以上之子發遣廣西、雲南、貴州極邊煙瘴之地充軍,嫡系子孫將來長至十五歲,皆次第照例發遣,永不赦免。】
年羹堯給兒子們聘請的教書先生叫岳鍾舉,年羹堯及長子年富被處死後,岳鍾舉冒著被朝庭通輯殺頭的危險,帶年氏鍾愛的小兒子年忠出逃,爲了應付官府的盤查,將“年”姓謊稱爲“連”,自此年忠就成了“連忠”。最後在甘肅省金塔縣落腳。(金塔縣非常偏遠,離新疆僅200公里)
詳如《年羹堯後代爲何改姓連?》:http://bbs.lnd.com.cn/dispbbs.asp?boardID=112&ID=80091&page=14
年羹堯死於281年前,版大的祖宗隱姓埋名,能躲在京畿之地(天津就在北京旁)200多年未被充軍邊境,真是不容易!
2006-06-27 11:15:07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6 · 0⤊ 0⤋
嗯,朋友,有的事懂就好。(噓...)明哲保身很重要,瞭解?
但讓我最想不透的是,圖這虛名做什麼?
2006-06-22 08:04:0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2 · 0⤊ 0⤋
原來只會貼文,還文不對題也能當專家呀
2006-06-20 10:57:09 · answer #3 · answered by 隨緣 5 · 0⤊ 0⤋
清朝雍正皇帝連續多次貶職由大將軍王貶至守城門官,最後再賜白绫1條!總歸一句黃帝賜死!功高震主恃功自傲以致被賜死!
圖片參考:http://www.secretchina.com/news/images/pixel.gif
年羹堯之死2005年4月10日 星期日www.secretchina.com【看中國報導】年羹堯是清代康熙、雍正間人,出身進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曾平定西藏、青海回民叛亂。雍正二年平定青海後,十月入京覲見受封。時功蓋天下,位極人臣,受封一等公,父亦封一等公加太傅銜,二子分封子爵、男爵,其家僕皆封四品頂戴副將,一時炙手可熱,權勢顯赫。然不到一年後便被雍正皇帝盡削所有官爵,列92大罪,終賜自殺。年羹堯成敗之速,異於尋常,被史家列為“雍正八案”之首案。然緣何被殺,卻眾說紛紜,成為清史上一個頗有興味之“謎”。 一些人認為這與雍正奪嫡有關,故殺知情者。不光是稗官野史,學者孟森的《清代史》、王鐘翰的《清世宗奪嫡考實》(《燕京學報》36期,1946年6月)都持此說。據說康熙臨終時指定十四子胤禎嗣位,四子胤□串通年羹堯、鄂爾泰、隆科多,矯詔篡立。其時十四子胤禎在四川為撫遠大將軍,原可揮兵爭位,然受制於川督年羹堯,遂無能為力。新君立後,為酬羹堯擁立之功,大加恩賞,然這不過是 “迷湯”,實則對這些知情者已存殺心,最後終殺之。有些人不同意此說。認為雍正初羹堯受寵,並非雍正先籠絡而後殺之之由,而是皇帝對他效忠輔弼的獎勵。他為其藩邸舊屬,又有郎舅之親,故常對他恩賞有加,這決非對他灌“迷湯”。且雍正繼位時,他還在川平亂,未參與焉,何以得知內情?故上說不能成立。《清史稿》、《清代七百名人傳》等作者,都認為年羹堯是恃功自傲以致被殺。 還有一說,認為年羹堯死是因為他自立為皇帝。乾隆時學者蕭□在《永憲錄》中提到:年羹堯與靜一道人、佔象人鄒魯都曾商談過做皇帝的事。陳捷在《年羹堯死因探微》一文中亦持此說,認為“羹堯妄想做皇帝,最難令人君忍受,所以難逃一死”。而《清代軼聞》一書則記載了羹堯失寵被奪兵權後,“當時其幕客有勸其叛者,年默然久之,夜觀天象,浩然長嘆曰:不諧矣。始改就臣節。”說明年確有稱帝之心,只因“事不諧”,方作罷“就臣節”而已。有人認為,年賣堯參與了雍正帝奪位的活動,雍正帝即位後反遭猜忌以至被殺。據說康熙帝原已指定皇十四子允□繼位,雍正帝矯詔奪位,川督年羹堯參與其間。他受雍正帝指使,擁兵威懾在四川的皇十四子允□,使其無法興兵爭位。雍正帝甫登帝位,對年羹堯大加思賞,實乃欲擒故縱,待時機成熟,即網織罪名,卸磨殺驢,處死年羹堯這個知篡位實情之人。有人不同意此說,主要理由是雍正帝繼位時,年羹堯遠在西北,並未參與矯詔奪位,亦未必知曉其中內情。 有的研究者認為,年羹堯被殺是由於他恃功驕傲、專權跋扈、亂劾賢吏和苛待部下,引起朝野上下公憤。更嚴重的是,他任人唯親,在軍中及川陝用人自專,稱為“年選”,形成龐大的年羹堯集團。而且,他在皇帝面前“無人臣禮”,藐視並進而威脅皇權,甚至有自立為帝之心。年羹堯在西安總督府時,令文武官員逢五、逢十在轅門做班,轅門、鼓廳畫上四爪龍,吹鼓手著蟒袍,與宮廷相似。他還令雍正帝派來的侍衛前引後隨,牽馬墜蹬。按清代制度,凡上諭到達地方,地方大員須迎詔,行三跪九叩全禮,跪請聖安,但雍正帝恩詔兩次到西寧,年羹堯競“不行宣讀曉諭”。他在與督撫、將軍往來的咨文中,擅用令諭,語氣模仿皇帝。更有甚者,他曾向雍正帝進呈其出資刻印的《陸宣公奏議》,雍正帝欲為此親撰序言,但年羹堯以不敢“上煩聖心”為借口,代雍正帝擬就序言,要雍正帝頒布天下,如此僭越無度,雍正帝能不寒心!《清代軼聞》說年羹堯被削兵權後,“當時其幕客有勸其叛者,年默然久之,夜觀天象,浩然長嘆曰:‘不諧矣,’始改就臣節”。可見他還曾有過叛清自立之心,只因天象不諧才作罷。乾隆時人蕭交在《永憲錄》中提及,年羹堯與靜一道人、佔象人鄒魯密議稱帝之事,一旦為雍正帝察覺,其被殺就不足為怪了。 那麼雍正帝是以什麼為契機置年羹堯於死地的呢?有人說是“虎入年家”一事。雍正三年(1725)十二月初,有一野虎入京城至年羹堯宅,官兵趕來將虎殺死,相傳年羹堯出生時有白虎之兆,故他是白虎托生,現虎死年家,顯然是天令年死,雍正帝便下了處死年羹堯的諭旨。另有人認為,年羹堯一案起於文字之禍。雍正三年二月,日月合壁,五星連珠,年羹堯表賀,本想用“朝乾夕惕”一詞讚美雍正帝勤於政務,但竟將此語誤寫,終成雍正帝加罪年羹堯的借口之一。至於究竟如何誤寫,又有二說,其一是將“朝乾夕惕”寫成“夕惕朝乾”,若真是這樣誤寫,語義與本來無異,文法亦無差錯;其二是寫成“夕陽朝乾”,這就說不通了。雍正帝借此大加發揮:年羹堯非粗心者,將朝乾夕惕寫作夕陽朝乾,是“直不欲以‘朝乾夕惕’四字歸之於朕耳……謬誤之處,斷非無心”(《清世宗實錄》卷三十)。於是待時機一到,即下手除掉年羹堯,他今朝廷及地方官員檢舉其罪狀,最後刑部等衙門定他有九十二條大罪,應凌遲處死,雍正帝故作仁慈,寬令其自裁。
2006-06-20 09:38:32 · answer #4 · answered by Cherrie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