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如題 佛家說的 三法印 四諦 十二姻緣 若有人提供正確解答 將給予最佳解答20點 謝謝囉

2006-06-09 08:43:42 · 13 個解答 · 發問者 ? 1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13 個解答

三法印
人生宇宙三大真理

先約略說說三法印。
三法印是什麼?三法印是區分佛法與外道的準繩。印,就是印證,就是
以此三項準則印定某法是否是正實的佛法。一切法與這三法印一一契合的,
便是佛法,若不能完全契合的,就非佛法。所謂「若無此三法印,即是魔說
,而非佛法」。三法印是佛法精義之綜合,所謂:「該攝佛法而立三種之印
法」。學佛之人,如不瞭解三法印,就無法瞭解佛法精義。
從現實世界說,三法印所包涵的:無常性、無我性、無生滅性,也是人
生宇宙間三大真理。一般人不明白這種真理,而生倒見,進而執著倒見,才
起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由此而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成為一切苦的元本。佛說三法印,便是針對不明真相、執著倒見的人而說
法,使他們明白真理,產生正見,脫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的流轉


  用現代話來詮釋三法印。
a無常性-變異的世間觀-「無常」法印。
b無我性-相對的人生觀-「無我」法印。
c無生滅性-人生宇宙的實相-「涅槃」法印。
四聖諦:
諦,審實不虛之義。四諦即指苦、集、滅、道四種正確無誤之真理。此四者皆真實不虛,故稱四諦、四真諦;又此四者為聖者所知見,故稱四聖諦。四諦大體上為原始佛教教義之大綱,乃釋尊最初之說法。四諦依次稱為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其中,苦與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與因,而滅與道表示證悟世界之果與因;即世間有漏之果為苦諦,世間有漏之因為集諦,出世無漏之果為滅諦,出世無漏之因為道諦。據中阿含等經論所說四諦之義,即:

一、苦諦

  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惱之狀態。審實世間事物,不論精神或物質悉皆為苦;亦即對人生及環境,認為世俗之一切,本質皆苦;何故?吾人時常不得不接受各種果報與現實,在此當中,身心被迫呈現苦惱之狀態。苦諦即關於生死實是苦之真諦。

二、集諦

  集,招聚之義。一切的苦果,其因乃在於吾人的煩惱與業,故能招集三界生死輪迴。業有身語意三業,煩惱有貪、瞋、癡、慢、疑、惡見,六大煩惱,其中惡見又分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合稱十種煩惱,這是一切煩惱的根本。集諦就是關於世間人生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諦。

三、滅諦

  滅,即寂滅;是苦滅無餘的意思,以已離輪轉生死為相。我們所有的貪愛,永斷無餘,斷除苦之根本─欲愛,則得苦滅,無染無著,寂靜隱沒,可入於涅槃之境界。滅諦就是關於滅盡苦、集之真諦。涅槃不是滅無,而是捨離種種業的積聚,滅卻一切痛苦,解脫三界生死苦惱,勝妙功德的聖者所證的究竟境界。

四、道諦

  道,能通之義。涅槃的境界,是由修道而證得。順此道而修,能離輪轉生死而入於涅槃。滅苦之道,乃正見、正思惟等八正道,若依此而修行,則可超脫苦、集二諦,達到寂靜涅槃之境。這種道,以履中庸而求解脫,故名中道,亦曰正道。佛轉法輪時,說八正道,後又增為三十七道品,但這祇是廣略之分,內義無別。
四諦
  四諦係佛陀成道之後,於鹿野苑為五比丘初轉法輪之說,為佛教中之基本教義,並為生死解脫之唯一方法。後世雖以四諦為聲聞之法,然除小乘教中有此生死解脫之說外,於大乘經典中亦有此四諦之說,如勝鬘經、北本大般涅槃經等,不僅附有大乘之解釋,並對四諦之深義有所發揮。
十二因緣

  一、無明:癡暗義。闇鈍之心,無照察諸法事理之慧,不能了知善惡因果,是貪瞋癡等煩惱的通稱。

  二、行:造作義。由於無明煩惱,而發動身、口造作種種行為,善行稱為善業,惡行稱為惡業,所以行又稱為業,有了業行就要受報。

  三、識:因過去世的無明煩惱和善、惡諸業,引生分別染心,即為識。例如人死後,神識成中陰身(註2),見到父母交合,一剎那間,生起憎愛分別之心,即投胎受生,這就是識的作用。

  四、名色:名是指精神、心識,色是指物質。胎兒在母胎中,六根尚未長成,唯有心識與胎形,即稱為名色。

   五、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由此六處而入。故胎兒在母體內,六根逐漸完備的階段,稱為六入。

   六、觸:即接觸。胎兒出胎後,六根與外在塵境接觸,就稱為「觸」。

   七、受:即領受。為根、塵、識相接觸所生的感受,可分為苦受、樂受、捨受。對於違逆境界,身心感覺苦痛、煩惱,稱為苦受;對順益之境,感覺身心適悅,稱為樂受;對中庸境(註3),覺不苦也不樂,稱為中庸受,又稱為捨受。

  八、愛:貪染名愛。於喜好的境界,產生種種欲愛、貪愛之心。

  九、取:執取境界,說名為取。心生愛著之後,更想取得、佔為己有,即為取。

  十、有:因為想佔有,便以種種手段,造作種種善業、惡業,故有未來的善惡諸報,名為有。

  十一、生:即未來世的受生。由於今生貪愛、取著而造業,即招感來世受生的果報。

  十二、老死:衰變為老,身壞命終為死。有生則必有老、死。

2006-06-09 09:01:20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2 · 0 0

我在想
要是浪人可以出一本類似西遊記的小說
把佛法巧妙融入故事
說不一定成就非凡呢~

2006-06-15 18:42:45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2 · 0 0

宗教與人生智慧的考題後??!哈哈...同班的XD

2006-06-14 00:14:13 · answer #3 · answered by 小湯 2 · 0 0

三法印?
一 即諸行無常
二 諸法無我
三 涅槃寂靜
一、諸行無常。諸行係指一切有為法,所謂行即表示由因緣和合而造作者。無常係述一切有為法皆由因緣而生,依生、住、異、滅四相,於剎那間生滅,而為本無今有、今有後無。即說世間一切現象(有為法)與萬物經常轉變不息,無固定不變壞之物存在,故謂諸行無常。《涅槃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二、諸法無我。諸法又稱萬法,現代語稱之為存在、一切現象(不包含涅槃等無為法)。無我又作非我;我即永遠不變(常)、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因此主張所有之存在無有如是之我。即說一切有為、無為法中,並無「我」之實體;亦即一切法皆依因緣而生,相互依存,無實體性;有為法雖有作用,然不常住;無為法雖常住,然無作用;故稱諸法無我。且一切世間有為、無為諸法概皆無我,眾生不能了知,而於一切法強立主宰,故佛說無我以破眾生之我執。
三、涅槃寂靜。涅槃又譯寂滅、滅度、無生;即燃燒煩惱之火滅盡,完成悟智(菩提)之境地;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為佛教終極之實踐目的。寂靜係心凝住於一處之平等安靜狀態;蓋由修禪定可令心止於一處、遠離散亂等,且攝持平等。即一切眾生不知生死之苦,而起惑造業,流轉三界,故佛說涅槃之法,以出離生死之苦,得寂滅涅槃。
以上,諸行無常係明有為;涅槃寂靜係明無為;諸法無我則通明有為、無為。
四聖諦?
苦諦=受生死煩惱痛苦
人類世界,充滿了苦惱。
(生)固然是苦,老、病、死更何嘗不是苦?冤家常常會碰面,自己
愛慕的,偏偏又須別離;心所企求的,則往往得不到。這些無不都是苦。
誠然,有所執著的人生,處處都是苦。這就是苦的根本稱為苦諦
集諦 =造成生死煩惱痛苦的原因
這些人生之苦,是從何而來呢?無疑的,乃是由於潛藏在人心的煩惱
所引生。如果再對煩惱加以探究,便不難了解與生俱來的欲望之於人生,
是以強烈的執著為基礎的。然後,對所見、所聞興起貪婪,甚至對生命強
烈的執著。這就是苦的原因稱集諦
道諦=滅除生死煩惱痛苦的方法
把這種煩惱的根本毫無保留地予以消滅,並且遠離一切執著,那麼,
人類的苦惱便無從存在。消滅這苦的方法道理,就稱作滅諦。
但是,想進入苦滅的境地,必須修行八種正道。那就是:正確的見解
純正的思想、正當的語言、端正的行為、正常的生活、正當的努力、正
確的記憶和正當的統一心思。這八種是能完全消滅人類煩惱的方法,稱為道諦。
滅諦=依滅除生死煩惱痛苦的方法,切實行以達到解脫 生死煩惱痛苦.
這些道理,人們必須澈底地以身實踐。因為既知這個世界充滿了苦惱
任何人想從這苦境中掙脫,就必須先斷除煩惱。到了煩惱與痛苦雙亡的
程度,便達到了覺悟的境地,覺悟必須依這八正道,才得以達成的,稱為滅諦
【十二因緣與四諦的關係】
十二因緣與四聖諦名異而義同。
過去的無明、行,現在的愛、取、有,屬於集諦;現在的識、名色、六入、觸、受,未來的生、老死,屬於苦諦。以能觀的智慧心豁破生死無明,屬於道諦;因修道而漏盡無明,證得涅槃寂靜,屬於滅諦。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的意義
一、無明:癡暗義。闇鈍之心,無照察諸法事理之慧,不能了知善惡因果,是貪瞋癡等煩惱的通稱。
二、行:造作義。由於無明煩惱,而發動身、口造作種種行為,善行稱為善業,惡行稱為惡業,所以行又稱為業,有了業行就要受報。
三、識:因過去世的無明煩惱和善、惡諸業,引生分別染心,即為識。例如人死後,神識成中陰身(註2),見到父母交合,一剎那間,生起憎愛分別之心,即投胎受生,這就是識的作用。
四、名色:名是指精神、心識,色是指物質。胎兒在母胎中,六根尚未長成,唯有心識與胎形,即稱為名色。
五、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由此六處而入。故胎兒在母體內,六根逐漸完備的階段,稱為六入。
六、觸:即接觸。胎兒出胎後,六根與外在塵境接觸,就稱為「觸」。
七、受:即領受。為根、塵、識相接觸所生的感受,可分為苦受、樂受、捨受。對於違逆境界,身心感覺苦痛、煩惱,稱為苦受;對順益之境,感覺身心適悅,稱為樂受;對中庸境(註3),覺不苦也不樂,稱為中庸受,又稱為捨受。
八、愛:貪染名愛。於喜好的境界,產生種種欲愛、貪愛之心。
九、取:執取境界,說名為取。心生愛著之後,更想取得、佔為己有,即為取。
十、有:因為想佔有,便以種種手段,造作種種善業、惡業,故有未來的善惡諸報,名為有。
十一,生:即未來世的受生,由於今生貪愛、取著而造業,即招感來世受生的果報。
十二、老死:衰變為老,身壞命終為死。有生則必有老、死。
十二因緣法生滅門
而所謂"十二因緣法生門", 就是"1無明緣行,2行緣識、 3識緣名色、 4名色緣六入、 5六入緣 觸、6 觸緣受、 7受緣愛、 8愛緣取、 9取緣有、 10有緣 生、 11生緣老、 12老緣死。
而所謂"十二因緣法還滅門", 就是"1無明斷則行緣斷、2行緣斷則識緣斷、3識緣斷則名色斷 ,4名色緣斷則六入斷、5 六入緣斷則觸緣斷、6 觸緣斷則受緣斷, 7受緣斷則愛緣斷、 8愛緣斷則取緣斷、 9取緣斷則有緣斷、 10有緣斷則生緣斷、 11生緣斷則老緣斷、12 老緣斷則死緣斷"。
嗡 嘛呢唄咩吽 賀利

2006-06-10 17:34:39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3 · 0 0

這...似乎是....
考試題目要自己找.....

2006-06-10 10:22:12 · answer #5 · answered by MiRAcLe 1 · 0 0

三缺浪人兄也許遊戲世間,所以言行特異..

不過佛法觀念關係著別人與自己的慧命.


還請不要自誤誤人

2006-06-10 09:56:11 · answer #6 · answered by PINE 5 · 0 0

三法印
這是說明宇宙人生之現象及本體的三條定律。佛教的教理,有一個基本原則,那也是釋迦世尊對於宇宙人生的特別開悟,悟到一個緣生的道理,所謂緣生,就是因緣所生,也就是由於各種關係的結合而產生各種的現象。
正因為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緣生緣滅的,都是變化無常的,也就證明一切的現象,都是假有的、暫有的、幻有的;從一個水面的泡沫到整個的世界,乃至太空的星球,都是一樣,都不是永恒的。既然不是永恒實在的,就證明是一切皆空的,所以佛教稱此道理為「緣起性空」。
佛教,一向被人稱為空門,原因就在於此。因為佛教的空,是說沒有固定不變的事物,這個空,相當於不實在的意思,而不是不存在的意思,多數人以為空了就一切都沒有了,其實,佛教是從緣生(關係)的分析上說明空無實體的道理;正像一輛汽車,如以化學家的眼光去分析,汽車就不實在了,但從現象來說,當汽車尚未損壞到必須送進大熔爐裡重新熔鑄的時候,汽車還是汽車。
所以,佛教講緣生性空,是著重於本質的分析透視,從而警惕我人是生存在幻妄的境界中,不要為了幻妄的名利物欲而變成名利物欲的犧牲,這就叫做看破、叫做放下。看破的是現象的幻景,放下的是名利物欲的貪得無饜,而不是否定了現象的存在,所以佛教徒講本體是空,但仍不能離開幻有現象而存在,因為若無能力解脫生死,終究是在業力的造作與受報之中,業力也是幻有的,但卻能夠牽引生命的升降而感受苦樂。
一切現象的幻現幻有,都是由於眾生的業力之所感化。因此,若能悟透了緣生性空的道理,便能不受一切幻景的誘逼;不作一切幻景的奴才,而得自由自在,那就是一種解脫生死的工夫。人,一旦不受外在的境界所轉,他就可以不造生死之業而能解脫生死或自主於生死了。因為一切現象既非永恒,一切現象所產生的任何價值,當然也不可能屬於任何人得而永恒佔有。如果看破了萬象非永恒,也認明了萬象的價值之中不可能有個永恒實在的我,實證了這個無常與無我的道理,當下便可進入涅槃的境域了。無常、無我、涅槃、這便是三法印。
這是一切法的準則或原理。所謂佛法,無非是從這準則的基礎上開發出來,所以,凡是合乎這個準則的思想,不論出於何人的發明,均可稱為佛法。這是佛法與非佛法的度量衡,所以稱為三個佛法的印鑑,親證三法印,便入解脫門的寂滅道。

2006-06-10 05:48:42 補充:
四聖諦(一)苦諦:生命的現象是苦的果報。一切眾生之有生死之苦,病痛的苦,衰老的苦,恩愛離別的苦,怨家見面的苦,欲求不得的苦,種種由於生理和心理互相衝突的苦。整個生命,無非是一大苦惱之海。佛陀將如上一切現行的苦,叫做苦苦。喜愛的事物,憂慮它們將會損壞消失的感受,叫做壞苦。一切可喜可樂的事物,當其正在出現之際,實則已在轉變消失之中,這叫做行苦。世事無常,那有永恒的歡樂?若不解脫,死後又生,生了再死,永無了期!(二)集諦:是指苦的原因。眾生從無始以來,由於愚癡煩惱而造作種種的善業及惡業。善業的果報,生於人間及天上;惡業的果報,生於地獄、鬼趣、傍類眾生,受報是苦諦,造業便是集諦。

2006-06-10 05:49:08 補充:
(三)滅諦:滅除了愚癡的根源,滅除了煩惱的根源,證入了無我的境界,不起人我之見,不著善惡之相,不介是非之爭,寂寂默默,清清淨淨,不生不死,無罣無礙,那是滅諦。
(四)道諦:由修行而證悟寂滅(涅槃)之道的方法,稱為道諦。也就是斷「集」、離「苦」、入「滅」的修行法門。稱為八正道。

2006-06-10 05:49:47 補充:
十二因緣
是說明人生命之生死循環的原理,共有十二個階段。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愚癡,而引導我們造作種種的善惡行為;由行為的餘勢(業力)而積聚成為生命之流的主體,叫做識;由識而感受生命的身心現象,叫做名色;名色住胎而漸生起眼、耳、鼻、舌、身、意的身心狀態,叫做六入;由六入的出胎而接觸到外在的事物;由與外在事物的接觸而有苦樂憂喜捨的感受;由感受的分別作用而有瞋愛之心生起,瞋愛之心表現於外,便是取捨求拒的種種善惡行為;由於這種種善惡行為,便又有了必將接受未來果報的業因;既有了今生的業因,當受來生的生命;既有了來生的生,又必有來生的老與死。這是生命之流三世迴環的因果定律。

2006-06-10 05:50:54 補充:
十二因緣是解釋苦集二諦的,三法印是解釋滅諦的,八正道是解釋道諦的。

2006-06-10 05:53:10 補充:
回答的地方..只限2千字..所以只好挪到這裡
版主..看懂嘛?如果不懂在叫其他大大解釋給你聽..因為他們大家很厲害喔

2006-06-10 01:46:23 · answer #7 · answered by ? 3 · 0 0

解釋這三組名相 到處都可以找到 起碼佛學辭典就有

因為有12因緣之無明 不明宇宙人生萬事萬物之實相 以至於有以下的11個因緣
反覆循環 一直生死輪迴不斷 這就是四諦中之"苦諦 " 也是苦之因 (集諦) 要了斷生死 就要修八正道 以去因滅苦(滅諦) 八正道就是"道諦"

實相是什麼? 就是三法印 要修八正道才能體證三法印 而不是觀念上之知識

2006-06-09 19:11:14 · answer #8 · answered by ? 3 · 0 0

三缺浪人的答案與經典上的資料有些出入,需要再查證,以免誤導,以訛傳訛

2006-06-09 12:26:15 · answer #9 · answered by ? 4 · 0 0

壹.三法印是什麼?三法印是區分佛法與外道的準繩。印,就是印證,就是
以此三項準則印定某法是否是正實的佛法。一切法與這三法印一一契合的,
便是佛法,若不能完全契合的,就非佛法。所謂「若無此三法印,即是魔說
,而非佛法」。三法印是佛法精義之綜合,所謂:「該攝佛法而立三種之印
法」。學佛之人,如不瞭解三法印,就無法瞭解佛法精義。

 三法印的具體內容是什麼?蓮華面經上所說:「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
我、及寂滅涅槃,此三是法印」。諸佛菩薩皆通達三法印而證佛果!

 從現實世界說,三法印所包涵的:無常性、無我性、無生滅性,也是人
生宇宙間三大真理。一般人不明白這種真理,而生倒見,進而執著倒見,才
起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由此而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成為一切苦的元本。佛說三法印,便是針對不明真相、執著倒見的人而說
法,使他們明白真理,產生正見,脫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的流轉


  用現代話來詮釋三法印。
無常性-變異的世間觀-「無常」法印。
無我性-相對的人生觀-「無我」法印。
無生滅性-人生宇宙的實相-「涅槃」法印。
貳.四諦:苦 集 滅 道........................................................................................................ 參.十二因緣?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 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查 www.bfnn.org/book/books2/1609.htm有很好且詳盡的說明

2006-06-09 09:11:36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 5 · 0 0

三法印

無常,苦,無我


四聖諦
一.
苦聖諦:苦果
一法:五蘊是苦。世間是苦。
二法:色身的苦、心識(精神)的苦。
三法:苦苦、壞苦、行苦。
四法:生、老、病、死苦。
八法:愛別離苦、怨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盛苦。
二.
苦集聖諦(集聖諦):苦因
貪欲渴愛,無明我見是苦的原因

2006-06-09 12:58:03 補充:
三.
苦滅聖諦(滅聖諦):悟果
人類的智慧能夠自已解開纏縛而證得涅槃,解脫生死輪迴。
四.
苦滅道聖諦(道聖諦):悟因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6060106431

十二因緣

無明.......老病死

2006-06-09 08:57:52 · answer #11 · answered by 釋大懺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