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皇民化運動對現在台灣的影響 (盡量詳答)
皇民化運動對當時台灣的影響(盡量詳答)

2006-05-23 08:00:57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小暴 2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3 個解答

1.皇民化運動對台灣ㄉ影響:
隨著中日戰爭與太平洋戰爭的開展,日本政府為加緊對台灣社會的控制,一九三六年九月起用海軍上將小林躋造為台灣總督,推展所謂「皇民化運動」,以加速台灣人日本化的程度。皇民化運動的目的是要從精神上徹底消滅台灣人意識,將台灣人造就成效忠日本天皇的「皇民」,對日本帝國產生真正的認同感,使台灣成為日本對外侵略的工具。在皇民化運動中,不僅各報紙漢文欄被廢止,統治當局更推行所謂「國語常用」、「寺廟整理」等運動,要求台灣人放棄母語,以日語交談,放棄固有信仰、奉祀大麻神、參拜神社、正廳改善、禁止過舊曆年等等;一九四○年之後更半強制地要求台灣人改日本式姓名。經過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統治及後期雷厲風行的皇民化運動,讓台灣人生活習慣日本化不少。
2. 皇民化運動時期(1937年-1945年)
皇民化運動的推動:
自1937年的盧溝橋事件開始,一直到二次大戰結束的1945年為止,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邁向了另一個階段。由於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因應需要,又在1936年九月對台灣總督府恢復武官總督的設置3。
本時期因為戰爭的需要,日本泥足深陷,全國逐漸進入所謂戰時體制,繼而孤住一擲,發動太平洋戰爭,國力消耗甚鉅,人力物力羅掘俱窮,需要台灣的協助。然而要台灣人「真誠」、「同心協力」,實非台人完全「日本人」化不可。因此,除了取消原來允許的社會運動外,乃由同化政策更進一步,積極從精神上企圖消滅台人的民族意識,生活上脫離漢民族或南島民族樣式與色彩,全力進行所謂「皇民化運動」,大倡台人全面日本化,並全面動員台人參加其戰時工作,一直持續到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台灣主權轉交中國的國民黨政權為止(林衡道 1988,494)。本時期可以稱為「皇民化時期」,是「內地化」的極端形式。
皇民化運動係分成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重點在於「確立對時局的認識,強化國民意識」。通過各種思想宣傳與精神動員,致力於消彌台灣人的「祖國」觀念,灌輸大日本臣民思想。第二階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主旨在徹底落實日本皇民思想,強調挺身實踐,驅使台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日本人為強化組織功能,成立各種奉公會團體,台灣人民被迫參加,將運動推向社會的最基層(賴建國 1997︰79)。
台灣總督府為推動皇民化運動,開始強烈要求台灣人說國語(日語)、穿日本和服、住日式房子、廢棄台灣民間信仰和祖先神位、改信日本神社、同時也要每日嚮日本天皇居所膜拜。此外,殖民政府也在1940年公佈改姓名辦法,推動廢漢姓改日本姓名的運動。最後,由於戰爭規模不斷擴大,所需兵員越來越多,日本當局也在1942年開始在台灣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1943年實施「海軍特別志願兵」、並於1945年全面實施徵兵制(張炎憲 1994,38﹔周婉窈 1996)。

自從台灣被統治之後,日本實施皇民化運動,使台灣人要學國語(日語),那時台灣人ㄉ衣服都轉換成日本式,還要祭拜日本,不過還是有台灣人過ㄉ很好→發問者你請問你覺ㄉ這樣是好還壞阿?←┌發問留給發問者回答┐謝謝喔!

2006-05-23 17:34:4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QQㄟ柳橙 2 · 0 0

皇民化運動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转到: 导航, 搜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e/Mergefrom.gif
[[:: 皇民化| 皇民化]]被建議合併到本條目或者章節。(討論)皇民化運動是日本殖民者統治台灣期間,將台灣人等居民改造為對天皇與日本國家保有高度忠誠心的強制教化政策。更廣義上講,皇民化運動也適用於日本殖民地朝鮮、琉球、北海道與滿洲國等地。[編輯]背景日本在大東亞戰爭爆發後,調整對台政策,並且在臺灣推行了一系列殖民和強制同化的政策,「皇民化運動」便是這種環境下的產物。日本在臺灣的皇民化運動開始於1937年9月30日在臺北市公會堂召開的「國民精神總動員講演會」;到1941年4月9日,日本殖民當局成立「皇民奉公會」,「皇民化運動」轉入第二階段,即「皇民奉公運動」。 而朝鮮半島也在不久後開始推動創氏改名與要求市民朗讀皇國臣民之誓詞的運動。[編輯]沿革自1937年的盧溝橋事件開始,一直到二次大戰結束的1945年為止,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邁向了另一個階段。由於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因應需要,又在1936年9月對台灣總督府恢復武官總督的設置。[1]該時期因戰爭的需要,日本經濟泥足深陷,全國逐漸進入所謂戰時體制,繼而孤住一擲,發動太平洋戰爭,國力消耗甚鉅,人力物力羅掘俱窮,需要台灣的協助。然而要台灣人「真誠」、「同心協力」,實非台人完全「日本人」化不可。因此,除了取消原來允許的社會運動外,乃由同化政策更進一步,積極從精神上企圖消滅台人的民族意識,生活上脫離漢民族或南島民族樣式與色彩,全力進行所謂皇民化運動,大倡台人全面日本化,並全面動員台人參加其戰時工作,一直持續到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台灣轉交中國的國民黨政權佔領為止。本時期可以稱為「皇民化時期」,是「內地化」的極端形式。皇民化運動係分成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重點在於「確立對時局的認識,強化國民意識」。通過各種思想宣傳與精神動員,致力於消彌台灣人的「祖國」觀念,灌輸大日本臣民思想。第二階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主旨在徹底落實日本皇民思想,強調挺身實踐,驅使台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日本人為強化組織功能,成立各種奉公會團體,台灣人民被迫參加,將運動推向社會的最基層。[2]台灣總督府為推動皇民化運動,開始強烈要求台灣人說國語(日語)、穿和服、住日式房子、放棄台灣民間信仰和祖先牌位、改信日本神社、同時也要每日向日本天皇居所膜拜。此外,殖民政府也在1940年公佈改姓名辦法,推動廢漢姓改日本姓名的運動。最後,由於戰爭規模不斷擴大,所需兵員越來越多,日本當局也在1942年開始在台灣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1943年實施海軍特別志願兵制度、並於1945年全面實施徵兵制。[3]除了徵兵制造成的台灣青年大量傷亡外,被視為「皇民」而無端加入太平洋戰爭的台灣,也在經濟方面大受打擊。1944年後,受到盟軍25次大空襲影響,受波及的台灣農工生產值於戰爭結束前的1945年降到最低點。比方,與1937年相比,農業產值只有1937年的49%,工業產值更不到33%。煤礦由20萬公噸降到1萬5千公噸,電力供應從戰前32萬瓩,戰後僅能供應3萬瓩。[4][編輯]措施推行日本語言的政策,限制對原本語言的使用,推動所謂「國語家庭」。 更改姓氏運動:要求改用日本姓氏,比如李登輝改名為「岩里政男」。 要求一般人民對日之丸國旗的敬愛,並要求齊唱君之代國歌。 建立神道教的象徵物神社。 基於教育敕語的國家教育。 [編輯]各種的意見與批評推動皇民化運動的最基本目的在於「拉近外地與內地的距離」,贊成者以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單一民族構成民族國家的理想國家價值觀是很普遍的,推動同化政策是一個形塑單一民族國家的必要過程。反對者以為皇民化運動是漠視傳統文化與破壞傳統文化。

2006-05-23 13:38:4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皇民化運動

 

皇民化運動在台灣始於1936年底,終於日本戰敗投降,歷時八年。此運動是日本帝國戰爭動員的一環,配合戰爭的需要,將臺灣人改造為真正的日本人,成為「天皇陛下赤子」,可視為將文官總督時代的同化政策再加以強化。總督府廢止報紙的漢文欄,推行使用日語,禁止使用方言,撤廢寺廟偶像,強制神社參拜,禁止台灣風俗習慣儀式等等,這些政策破壞了臺灣的傳統文化,企圖對臺灣人進行精神改造。



其主要項目有:國語運動 改姓名 宗教社會風俗改革 志願兵制度

國語運動

「國語」在當時指的是日語,國語運動的目標在使所有的臺灣人都能講日語。而符合標準的家庭稱「國語家庭」,不僅是大家的模範,而且還享有實質生活上的優惠。


任何家庭,只要其成員在家都講日語,就可以向各級政府所立的國語家庭調查委員會提出申請,通過審核後就成為「國語家庭」。通常會獲頒1張證書、1個獎章、和1個「國語家庭」的門標。其享有許多優惠,例如該家庭出身的兒童,可以進入程度較高的「小學校」,也可優先進入中學等學校就讀。 另外,還可獲發黑券,在物資缺乏的環境下,仍可比照日本人,換得特別物資配給。


改姓名

透過法定的手續將漢式姓名(原住民則為片假名音譯)改為日本式的姓名。例:黃→共田、陳→穎川、林→小林、呂→宮川。改姓名以戶為單位,需由戶長提出,一改全家都改。採許可制,並不強迫。

宗教、社會風俗改革

穿和服、睡榻榻米

過陽曆年

參拜神社

總督府規定不能過農曆年,必須過日本的陽曆年,而且也要過日本人的節,參加他們的祭拜儀式,要朝拜他們的神社等等。其中有一項讓臺灣人很反感的就是過陽曆年,因為日本人要求臺灣人在門口的旁邊要擺松樹,在門口的上面要紮上草繩還要粘上白色的紙,讓臺灣人感覺好像在辦喪事,非常的觸霉頭。因而有很多臺灣人還是會偷偷地過農曆年。


 

←正廳改善:昭和11年(1936)起展開,改變臺灣傳統廳堂配置與祭祖習俗的運動。然而這個運動並非由總督府主導,而是由地方政府發起。最初激烈地焚燬祖宗牌位、神佛像與掛軸,總督府對這些行為採取曖昧旁觀的立場,後來為防止過激的行為刺激民眾,「臺灣神職會」出面發佈「正廳改善實施要項」,採取較溫和的辦法,建議在台灣傳統的廳堂中央安置「神棚」,奉祀「神宮大麻」,勸導民眾將祖先牌位更換為皇民始祖式的「祖靈社」,配合皇室春秋皇靈祭,舉行神道式的祖靈祭祀。
 

皇民化風潮所及,連吃飯都要「精神動員」。



志願兵制度

臺灣作為日本的殖民地,原先沒有服兵役的義務,再說日本人也不放心讓臺灣人當兵。日本發動蘆溝橋事變後,日本要求臺灣供應軍伕,然而軍伕並不是正規的軍人,包括通譯、軍醫、巡察補等,一般籠統稱為「台籍日本兵」。軍伕的徵用,通常是總督府依軍方的請求,派庄役場的職員偕同當地巡察到當事人家中進行勸說加入。軍伕在戰地主要負責搬運粗重物件,如兵器砲彈、築戰壕、建營地、運糧炊事、鋪橋造路等勞力工作,平時稱「人夫」(工人),在軍隊則稱「軍伕」,他們沒有受過軍事訓練,不會使用槍械,不過除了粗重工作外,還要守備和站崗。在戰場上,雖是扮演協助日軍的角色,但在戰場上其任務與危險程度,並不亞於正式軍人。

1941年臺灣總督府與臺灣軍司令發表共同聲明,宣布陸軍志願兵制度將於次年在台灣實施,當時社會上有許多慶祝、感激實施志願兵制度的活動,還掀起「血書志願」的熱潮。(這種現象還不是很容易瞭解,臺灣青年全是被迫的這說法還值得研究)。但志願兵制度只能算是募兵制,因為日方對於台籍士兵與同種和民族作戰的忠誠度有所疑慮,因此臺灣雖比朝鮮早15年被併入日本,但徵兵制的實施卻晚了四年,一直到1945年為補足兵源,才宣布開始在台灣實施徵兵制,所有役齡男子,除非體檢不合格,都必須當兵。




望你早歸

每日思念你一人,袂得通煞見。
親像鴛鴦水鴨不時相隨,無疑會來拆分開。
牛郎織女他二人,每年有相會。
怎樣你那一去全然無批,放捨阮孤單一個。

若是黃昏月亮要出來時,加添阮心內悲哀。
你要共阮離開迄一日,也是月亮卜出來的時。
阮只好來拜託月亮,替阮講予你知。
講阮每日悲傷流目屎,希望你早一日轉來。

「望你早歸」這首台語歌曲故事背景發生在二次大戰期間,敘述一名台灣的婦女在台灣每天盼望著被日本派去南洋打仗的丈夫能早日回來。請同學一邊聽音樂,也一邊感受當時在第二次大戰氣氛下,民眾期盼出征的家人早日歸來的心情。

2006-05-23 08:57:4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Dr 5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