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佛教高僧寒山與拾得的傳記即獲得方式嗎?麻煩請你告示我。3Q
2006-05-22 11:46:53 · 6 個解答 · 發問者 小吳 1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唐太宗貞觀年間,天台山國清寺的住持名叫豐干禪師。豐干禪師一次雲遊,去赤城山,突然聽到一個孩子的哭聲。四野無人,禪師急忙奔向前去,見是一個年約十歲的男孩在抽泣。禪師問:「小菩薩,你是誰領出來的?父母在哪?家在什麼地方?」孩子回答說:「我是個孤兒,無父無母,貪玩迷了路,家也不知在哪裡了。」豐干禪師見他可憐,便領回了國清寺,交給僧人撫養。因這孤兒無名,又是豐干撿來的,僧人們便稱他為「拾得」,天長日久,拾得就成了孩子的名字。
幾年光陰一過,拾得從一個稚弱童子變成了碩壯少年,能夠幹些雜活了。豐干便派他去廚房幫忙,擇擇菜,燒燒火,好替僧人們減輕一些生活壓力。這位拾得人倒勤快,只是有個怪毛病,每次幹活總將一些剩菜剩飯包好,放到一個竹簍裡。這些東西是他為寒山準備的。寒山是誰?國清寺的僧人都知道,他就是隱在山頂「寒岩」的那位怪人。寒山穿著奇怪,僧不像僧,道不像道,又喜歡詩文詞藻,經常順手寫上幾句,或隨口吟誦幾聲。但他不像普通詩人那樣預備文房四寶,也從不積累文稿,只要興趣來了,便在屋壁竹石之上隨手刻下。時間一久,寒岩附近的山石樹木、村舍牆壁之上便布滿了寒山的詩文。拾得對寒山非常敬佩,很想學得寒山的風範文采,便每日收積國清寺僧人用剩的飯菜,供養寒山。寒山每次下山來國清寺,他必有一竹簍的飯菜送給寒山,由寒山背上山去。
僧人講究慈悲愛物,自已用不了的東西送給別人,對僧人來說是常事,所以,國清寺的和尚們對拾得的作為也不放在心裡。然而,有一件事卻令眾僧非常難以忍受,那就是拾得經常在深更半夜狂呼亂叫。國清寺地處天台山腳下,附近村民很少,夜裡極其安靜,拾得突然大喊大叫,猶如平地驚雷,實在嚇人得很。眾僧無法忍受,便走出來批評他、驅趕他。拾得也不反駁回擊,總是撫掌大笑,揚長而去,好像是故意要打破沉靜之夜,擾亂僧人的清修。
三番五次之後,僧人們見拾得屢教不改,只好稟報豐干,希望豐干出面管教一下。豐干卻對拾得縱容得很,從來不加勸阻。他自己也和拾得差不多,經常在深夜歌唱自娛。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豐干不是常人,他知道拾得也不是常人,寒山也不是常人。他們到底是誰呢?原來是三聖菩薩的化身。
卻說當時的台州刺史名叫閭丘胤。閭丘胤初來台州時,路上突患頭疼,劇痛難止。正好遇上豐干自天台山外出遊方路過,豐干便含一口水噴在閭丘胤的臉上,立即治好他的頭疼。閭丘胤隨即問道:「天台山有什麼高賢嗎?」豐干回答:「賢人當然有,只是見到他們的人並沒真正的認識他們,真正認識他們的人無緣見到他們。你如想見到他們,千萬不可以貌取人。寒山是文殊化身,隱跡天台;拾得則是普賢菩薩,看上去卻像乞丐。這兩位都不是凡人。」闆丘胤聞言,隨即上天台訪問賢者,倉促之間竟忘了問問眼前這位高僧的名字,因而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豐干。
闆丘胤來到國清寺,依照禮節,先求見豐干住持。寺僧將他領到豐干的禪房,豐干當然不在。閻丘胤又要見寒山和拾得,寺僧便領他來到寒山隱居的寒岩,只見有兩人坐在一堆篝火前面,正不知為何事而縱聲長笑。閭丘胤上前施禮,說明來意。寒山、拾得大聲喝道:「豐干多嘴多舌,把我們說出來幹什麼!你這人也是,遇上了阿彌陀佛都不知道,還來找我們幹什麼?」說罷,二人撫掌大笑,牽手走到山林深處去了。從此,人間再沒見到寒山、拾得,豐干也不見蹤影了。閭丘胤隨即派人將寒山刻在石木牆壁的詩文抄錄下來,共有三百餘首,這便是流傳於世的《寒山子文集》。
在江浙一帶,寒山、拾得與豐干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盡知。人們相信,他們就是三位菩薩的化現。
2006-05-29 21:06:0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mio 2 · 0⤊ 0⤋
天台三聖啊 ! ! 真的是不簡單吶 ! 真的是不簡單吶 ! 有誰能夠了解他們呢 ?
達賴喇嘛 嗎? 哈哈 ! 除非是真聖人吧 ? ! 哈哈 ! 哈哈 ! 哈哈哈 !
2011-12-25 09:59:0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2 · 0⤊ 0⤋
人家謗我 欺我 辱我 笑我 輕我 罵我 騙我時如何
拾得云
只可忍他 由他 避他 耐他 敬他 不要理他
再等幾年看他怎樣
好得一句話...不錯
2006-06-05 02:15:5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2 · 0⤊ 0⤋
我曾看過高僧傳
因寒山 拾得不知他們出生與來歷
所以寫高僧傳的人
是依寒山 拾得,的詩
所寫的
2006-05-31 17:53:53 · answer #4 · answered by 晴空 3 · 0⤊ 0⤋
在大正藏→No. 2064 神僧傳 (卷6) T50, p0986b
寒山子
寒山子者。世謂為貧子。風狂之士弗可恒度推之。隱天台始豐縣西七十里。號為寒暗二巖。每於寒巖幽窟中居之。以為定止。時來國清寺有拾得者。寺僧令知食堂。恒時收拾眾僧殘食菜滓。斷巨竹為筒。投藏于內。若寒山子來即負而去。或廊下徐行。或時叫噪凌人。或望空曼罵。寺僧不耐以杖逼逐。翻身撫掌呵呵徐退。然其布襦零落面貌枯瘁。以樺皮為冠。曳大木屐。或發辭氣宛有所歸歸于佛理。初閭丘入寺放問寒山。沙門道翹對曰。此人狂病。本居寒巖間。好吟詞偈言語不常。或臧或否終不可知。與寺行者拾得以為交友。相聚言說不可詳悉。寺僧見太守拜之。驚曰。大官何禮風狂夫耶。二人連臂笑傲出寺。閭丘復往寒巖謁問。并送衣裳藥物。而高聲倡言曰。賊我賊退。便身縮入巖石穴縫中。復曰。報汝諸人各各努力。其石穴縫泯然而合杳無蹤跡。乃令僧道翹尋其遺物。唯於林間綴葉書詞頌。并村墅人家屋壁所抄錄得二百餘首。編成一集。人多諷誦。至有庭際何所有白雲抱幽石之句云。
拾得
拾得者。豐干禪師偶山行至赤城道側。聞兒啼。遂尋之見一子可數歲。初謂牧牛之豎。委問端倪云。無舍孤棄于此。豐干攜至國清寺。付與典座僧曰。或人來認可還之。後沙門靈熠攝受之令知食堂香燈。忽於一日見其登座與像對盤而餐。復呼憍陳如曰。小果聲聞。傍若無人執[筋-肋+助]大笑。僧乃驅之。靈熠咨尊宿等罷其堂任。且令廚內滌器。洗濯纔畢澄濾食滓。以筒盛之。寒山來必負而去。又護伽藍神廟每日僧廚下食。為烏鳥所取狼藉。拾得以杖扑土偶三二下罵曰。汝食不能護。安護伽藍乎。是夕神附夢與闔寺僧曰。拾得打我。明日諸僧說夢符同。一寺紛然始知非常人也。時牒申州縣。郡符下云。賢士隱道菩薩應身。宜用旌之。號拾得為賢士。又於寺莊牧牛。歌詠呼天。當其寺僧布薩時。拾驅牛至僧集堂前。倚門撫掌大笑曰。悠悠者聚頭。時持律首座咄曰。風人何以喧礙說戒。拾得曰。我不放牛也。此群牛者多是此寺知僧事人也。拾得各呼亡僧法號。牛各應聲而過。舉眾錯愕。咸思改往修來。感菩薩垂跡度脫。時道翹纂錄寒山文句。於寺土地神廟壁。見拾得偈詞。附寒山集中
2006-05-22 12:34:56 · answer #5 · answered by 曼舒 6 · 0⤊ 0⤋
寒山問拾得人家謗我 欺我 辱我 笑我 輕我 罵我 騙我時如何拾得云 只可忍他 由他 避他 耐他 敬他 不要理他再等幾年看他怎樣
2006-05-22 12:30:30 · answer #6 · answered by ?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