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請各位告訴我古今中外的軍事專家有哪些@_@?
資料或網站越多越好....謝謝!

2006-05-19 20:00:07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 5 in 政治與政府 軍隊

最好是有圖片跟生平事蹟@_@"

2006-05-19 20:01:12 · update #1

4 個解答

拿破崙    法國將軍,法國第一執政和法蘭西皇帝。 拿破崙曾這樣談過自己的身世:「一七六九年八月十五日,我出生於科西嘉島阿修克斯。父母名我為拿破崙。數百年以來,我家皆稱第二個兒子為拿破崙。」「拿破崙」這個詞的意思是:「林中之獅。」「我出生之日正是祖國垂亡之時。三萬名法國人像潮水一樣湧上了我們的海岸,把自由之殿淹沒在血泊之中:這就是初次印入我眼簾的恐怖情景。垂死者的呼叫聲,被壓迫者的呻吟聲和絕望者的哭泣聲環繞著我的搖籃。」這個名字,這段描述,定下了拿破崙一生的基調。 從襁褓時期到棄世長眠,拿破崙歷經風雨,度過了不平凡的一生。他有如雄獅,用火與劍,用智慧和韜略,把歐洲攪得天翻地覆。 他是歷史上最驚人的奇才之一。在近四分之一的世紀裡,他馳聘戰場,親自指揮和參加了六十多次大戰役,其中四十次獲勝。革命的浪潮把他推向權力的最高峰,他給尚未定型的法國一整套行政機構,顯示出他的統治天才。他刻意摧毀歐洲的舊制度,深刻地改變了歐洲的面貌。他像檢察官一樣熟悉法律,其天文知識不下於天文學家;他的談吐妙趣橫生,人們嘆為觀止:他日理萬機,常常每天工作近二十個小時:他制訂法典:他創造歷史,也譜寫歷史。他的戰報猶如詩篇;他有卓越的想像和構思能力。十五年裡,他平均每天口授十五項命令和諭示,邏輯嚴密,條理分明,很多是言簡意骸的哲理小品,他建立中央集權的軍事官僚國家機構,頒布了《拿破崙法典》,把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但是,自信和野心終於導致了他的失敗。他曾下令在攻下莫斯科拿破崙將永遠立於人類歷史上千古不朽者的最前列。命運使然,拿破崙於1769年8月15日誕生在阿佳修,剛巧,路易十五的軍隊佔據柯西嘉。未來皇帝的父親查理‧波那巴特是阿佳修一位具影響力的法律家,他於1764年娶了一位十四歲青少女蕾緹西亞‧拉摩利諾,她婚後連懷十三胎,直至1785年丈夫過世才中斷。查理傾法,為波那巴特家族的貴族血統取得認證,因此可享受貴族的優惠特權,讓小拿破崙進入布里安軍校及巴黎皇家軍校就讀。     既然必須戰鬥,拿破崙就採取攻勢,進入比利時,希望打垮威靈頓的英普聯軍。但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一役毀滅了他的希望,造成無法收拾的殘局,皇軍潰退。拿破崙回到巴黎,6月22日在艾麗絲宮宣布讓位給羅馬王,但王位很快就被從比利時根特回來的路易十八搶走。被所有人放棄的拿破崙,先到瑪爾梅莊與家人告別,然後前往拉羅榭勒外海的艾克斯島,打算在此上船前往美國。但,1815年7月13日,他終於決定要求英國政府庇護,希望在敵國受尊敬地渡完餘生。英人先將他帶到普利茅斯,才告知他,他將被放逐到南大西洋非洲海上的火山小荒島,此監禁地是威靈頓自己提議的。將近兩個月半的旅程,拿破崙在幾位忠心將僕的伴隨下登陸聖赫勒那島(1815年10月16日),英雄生命的最後旅站。 聖赫勒那島大約跟巴黎一樣大,該島距離最近的非洲海岸長達兩千五百多公里遠,讓英國人覺得比較放心。拿破崙將在此渡過五年多,遠離世人,住在樸素的長林別墅,身邊圍繞著只承認他將軍頭銜的敵人。為了向英國人證明無論如何他永遠是拿破崙皇帝,他在長林規定了一套嚴格的禮儀,好像他還在杜勒麗宮當皇帝。英國派來的總督哈德森羅,既愚蠢又小心眼,讓拿破崙的日子愈來愈難過。  5月9日葬禮在天竺葵谷舉行(自此被稱為陵墓谷),英國駐軍只把他當成一名普通的將軍級人物致敬…陵墓留在島上十九年後,法國才給拿破崙一個得體的葬禮。直到1840年10月15日法國海軍才駛著美婦號前往聖赫勒那島,把皇帝遺體運回巴黎。同年12月15日,棺墓在眾多人潮陪伴下,沿香榭里榭大道,進入傷兵院,依拿破崙心願,安葬在塞納河畔,與他如此深愛的法國人民為伍。另可參考網站http://napoleon.chinatimes.com/frame/na4_page1_1.htmhttp://hk.geocities.com/napoleon_bonaparte1769_1821/http://celebrity.50g.com/htmlpage/newpage41.htmwww.youth.com.tw/army/theory/5.htmlwww.hk852.to/s2dhis www.education.ntu.edu.tw/wwwcourse/revolution/napoleon.htm

2006-05-20 06:23:5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david 7 · 0 0

我推薦一位
前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
孫立人上將
此人,一生抗日剿匪從未打過敗仗(在他指揮下的戰役)
可惜被一群短視者軟禁三十年
曾任職稅警總團,中國遠征軍新三十八師師長,中國駐印軍新編第一軍軍長
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支援英軍締造仁安羌大捷
並且指揮中英兩國軍隊合力退敵(這可是大英帝國軍第一次由中國籍將領指揮啊)
http://www.wsfamily.idv.tw/weng/china/china-3b.htm

2006-05-23 00:12:28 補充:
仁安羌大捷,當時孫立人手下的新三十八師的兵力被分割使用,所以他當時手下只有約莫數千人而已(最多一個團)

2006-05-22 20:08:43 · answer #2 · answered by Ivan 7 · 0 0

古今中外的軍事家太多了,沒有辦法完整的貼在這裡。但是我相信下面這個網址可以解決你的問題,資料非常豐富喔。
http://zh.wikipedia.org/wiki/Category:%E5%86%9B%E4%BA%8B%E5%AE%B6

2006-05-20 19:20:40 補充:
這是各軍事家的專長分類與介紹: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6%9B%E4%BA%8B%E5%AE%B6

2006-05-20 19:21:38 補充:
這是古今中外所有的軍事家資料列表: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6%9B%E4%BA%8B%E5%AE%B6%E5%88%97%E8%A1%A8

2006-05-20 15:18:01 · answer #3 · answered by 湛竹 3 · 0 0

  漢尼拔 (Hannibal,西元前二四七年~西元前一八三年),古代迦太基著名統帥,後人一直將其與馬奇頓的亞歷山大、羅馬的凱撒相提並論。他出生於將領世家,早在西元前二三七年,年幼的漢尼拔即隨父兄遠征西班牙,接受戰爭的洗禮。之後在父兄影響和教誨下 ,他逐漸通曉軍事、外交、政治,成為體格強健、精力充沛、意志堅強,富有奉獻精神的一代英才。

  西元前二二一年,羅馬人即公然與伊倍拉河以西的薩貢托締結同盟,開始侵略迦太基人的勢力範圍。漢尼拔決心利用政治和軍事手腕征服薩貢托。

  為了尋求戰爭藉口,他採取「施放煙幕,造成輿論」的手段,首先指使薩貢托的鄰邦突布利控告薩貢托,指責其侵略鄰邦;而遠在西班牙的漢尼拔則幾乎每天遣使返國,大罵羅馬人欲煽動西班牙人暴動、反對迦太基的輿論;另一方面,又謊稱羅馬人已與薩貢托人正式結盟,其後果將導致迦太基屬地喪失。迦太基政府信以為真,遂授權漢尼拔全權處理。在西元前二一九年,漢尼拔毅然越過伊倍拉河,一舉攻佔薩貢托。

  西元前二一八年羅馬正式對迦太基宣戰,漢尼拔結盟高盧,直奔義大利平原 ,使得羅馬軍隊無所適從,全線崩潰。西元前二一六年春,漢尼拔再奪羅馬人賴以生存的糧倉康奈城,於是發生康奈大戰。八月二十日,這場戰鬥從上午九點直到落日西沉,經過一天混戰,羅馬人幾乎全軍覆沒,五萬四千多名羅馬貴族和將士戰死沙場;一萬八千名官兵成為迦太基人的戰利品。康奈大會戰也成為漢尼拔戎馬生涯中成功的頂點。

  由於長年征戰,孤懸敵後,加上迦太基內部爭權奪利,無心支持漢尼拔,造成漢尼拔後方空虛、補給不足,終於在西元前二○二年的扎馬一戰中敗北。西元前一九五年,他當選為迦太基的蘇菲特(類似羅馬執政官),任內積極推行政治經濟改革,剷除腐敗,重振旗鼓,但也遭到來自貴族的強烈反對,而為統治集團所不容。

  西元前一九四年,漢尼拔被迫亡命敘利亞,之後又到達小亞細亞的俾提尼亞 。為消除大患,羅馬人威逼俾提尼亞國王驅逐漢尼拔。西元前一八三年,漢尼拔在住處突然被捕,他深知大勢已去,只得含恨服毒自盡。

  漢尼拔一生長達十五年之久的遠征中 ,踏遍阿爾卑斯山,勇闖皮斯托尼亞沼澤,他敢走前人不可及之路,創造了特朗西梅諾湖迂迴全殲敵軍的光輝戰史,也演出了康奈大會戰以少勝多的卓越戰例。他敏銳的洞察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不僅為兵家所傾倒,其分化對方營壘 ,駕馭戰爭全局的遠見,更為後人所嘆服。

2006-05-20 12:19:38 · answer #4 · answered by STWROCK 1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