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三乘者,毗蘆遮納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此三乘何以圓融?又何以成觀門.大徳們是否有心得,分享好嗎?

2006-05-08 19:37:01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融空 7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筆誤更正.是三聖.非三乘。

2006-05-08 20:05:06 · update #1

4 個解答

(1)【三聖圓融觀】華嚴宗特有的觀法。

觀華嚴三聖(毗盧遮那佛、文殊、普賢二菩薩)圓融相即,故稱三聖圓融觀。

此觀法出自華嚴宗第四祖澄觀《三聖圓融觀門》。

華嚴三聖各有象徵,如來為果,菩薩為因。

而二大菩薩又分別代表修行歷程中相對的特質︰
 文殊表能信之誠心、能起之解、能證之智。(信解智)
 普賢表所信之法界、所起之行、所證之理。(信行理)
三聖圓融觀即是了知這些不同特質是相【圓融】的。

首先是二聖法門各自圓融。即文殊所代表的信、解、智是前後相貫、相融相即的。普賢所代表的法界、行、理也有著依理起行、由行證理,理外無行、由理顯行的相融相即關係。

其次是二聖法門互相圓融。即文殊、普賢各自所代表的能信所信不二、解行不二、理智不二。
因此文殊的信解智三事相融即普賢的法界、行、理三事相融。

再其次是,能達二聖法門相圓融,即是菩薩行滿,離相絕言,是名毗盧遮那如來。

三聖圓融觀的【勝義】在於︰菩薩修行中之因果相融、能所相融、解行相融、與理智相融。修行者能瞭解此義,則念念因圓、念念果滿。依此修行,必能圓滿三聖之德。

(2)【三聖圓融觀門】
書名。一卷。唐‧澄觀述。又作《三聖圓融觀》。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主要在提出華嚴宗獨特的觀法精要
 令行者知曉「心、佛、眾生」三法無差別
 所證之「理、證、智」亦不離心。

(3)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寫的很好。

2006-05-10 03:30:54 補充:
初發之心 與 所證之心 無二。信、解、行、證。前三菩薩。第四謂佛。證不離行、行不離解、唯信得入。

2006-05-09 23:23:3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o_O) 4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7-12 00:18:05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三聖之內二聖為因。如來為果。
普賢菩薩起萬行是為福,
文殊菩薩啟大智是為慧,
福慧雙修即比盧遮那佛。

又如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
兩菩薩合起來就是
阿彌陀為無量光,或無量壽,故亦稱為無量壽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

2006-05-08 21:09:4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無所謂 7 · 0 0

阿彌陀佛:

剛剛看了投票部隊知道他們也是很辛苦
一個版面老手在苦稱,要沒有新手肯進來,新手一進來就學到欺師滅祖,真是好樣的,一個托缽可以講成很低賤的樣子,其實猴子穿衣服也是猴子不會變成人,所以說我們要懂得人道,不要做衣冠禽獸,末學是覺得肯勇敢的面對自己
的缺點,人家說豬八戒我也承認因為我
還是有豬八戒的習氣,可是這個跟八分齋戒不可以連在一起的,八分齋戒是一日一夜過出家眾的日子,所以說八分齋戒跟豬八戒是不一樣的。


三皈五戒菩薩戒具足戒

2006-05-08 20:43:17 · answer #4 · answered by 楞嚴咒 6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