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創作背景
.作者參考資料
我比較著重內容.想知道它在說什麼.
有人看過的話也列個一兩句讓我讀讀吧!謝謝!
2006-05-04 16:24:34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 3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摘 要:<女論語>是唐代貞元年間宋若莘、宋若昭姐妹寫的一部關於女子行為規範方面的書.這部書反映了她們對婦女家庭角色的倫理定位,是唐代後期知識女性家庭倫理思想的縮影.透過它,可以瞭解有關唐代的女子教育、唐代後期婦女地位的變化以及唐代政治的某些情況.其中的有些內容,在今天仍有積極的借鑒作用.女論語》是古代女子禮教重要著作,其作者宋若昭姐妹是女教史上的名人、唐世才女。本文考察了宋氏姐妹的生卒、籍貫、家世、事跡、時空背景以及行為與心理特點;探討了《女論語》的寫作、內容與形式特色、版本與流傳及其與女教發展的關係;並將《女論語》與《女誡》、宋氏姐妹與班昭做了比較。 本文提出,現存《女論語》並非長女宋若莘原作而是其妹宋若昭申釋之作。原作應為十章,現存後二章"和柔"、"守節"應為後世增補,此增補正與後世禮教強化趨勢相一致,反映了後世對於女子柔弱與貞節的強調與重視。《女論語》內容與形式特點都反映出是針對下層普通農民家庭的女性。其所倡道德規範並不嚴苛,其道德規則主旨是"清貞",但未言專一與守節;又倡"敬順",但不倡"卑弱"與"曲從",與《女誡》有明顯不同。這既有時代原因,又與作者個人出身、經歷、心理不同有關。《女論語》具有開創性,首開教化下層婦女的禮教著述之端,並開創了通俗韻文形式的女教著述新形式。其產生在古代女子禮教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反映了中唐以後儒教逐漸復興的勢頭與中古以後女教逐漸下移的端倪。明清時期其地位的上升及其開創的通俗韻文形式女教著述的盛行,更與女教的下移與普及趨勢相關。 宋氏姐妹行為、心理與其前輩女教聖人班昭有明顯不同。班昭認同禮教規定的女性角色,希望做賢妻良母。宋氏姐妹卻有男性之志,要成就學業,揚名顯親。《女論語》是其以學揚名、教化眾人之作,她們自己卻並不認同和遵循禮教所規定的賢妻良母角色,其自身行為也不符合女性的從屬、主內、卑弱等禮教基本規則。"擬男"心理貫穿她們終生,其詩文作品刻意體現的男性化風格等,都反映了她們不願認同女性角色而以男性自居的心理。可以說,她們既是禮教傳教士,又是事實上的女教叛逆者。這種差別及宋氏姐妹的越禮思想、行為的產生,既是個人性情所致,更與時代風氣、生活環境、家庭背景有關。由於以上原因,她們不可能倡揚"卑弱"和對男性的依附、服從;同時因為放棄了婚姻、家庭,力圖獨立於男性社會並受到尊重,故特別注重自身的"端正""清貞"。這應該是造成《女論語》與《女誡》主旨不同的重要原因。 另外,唐代女教有所發展,但關於男性的禮教論述則很少,禮教約束也較鬆弛;宋代於女教似無大發明,但整肅家庭、約束兩性的家法卻空前興盛,對男性的禮教約束與家庭整體禮法規範空前重視。這一問題值得探討,宋人領悟到男性"修身"、"齊家"對社會與女性起更為重要的主導作用可能是其原因之一。女論語第一立身 凡為女子,先學立身,立身之法,惟務清貞。 清則身潔,貞則身榮。行莫回頭,語莫掀唇。 坐莫動膝,立莫搖裙。喜莫大笑,怒莫高聲。 內外各處,男女異群。莫窺外壁,莫出外庭。 男非眷屬,莫與通名。女非善淑,莫與相親。 立身端正,方可為人。 第二學作 凡為女子,須學女工。紉麻緝苧,粗細不同。 車機紡織,切勿匆匆。看蠶煮繭,曉夜相從。 採桑摘拓,看雨占風。滓濕即替,寒冷須烘。 取葉飼食,必得其中。取絲經緯,丈疋成工。 輕紗下軸,細布人筒。綢絹苧葛,織造重重。 亦可貨賣,亦可自縫。刺鞋作襪,引線繡絨。 縫聯補綴,百事皆通。能依此語,寒冷從容。 衣不愁破,家不愁窮。莫學懶婦,積小癡慵。 不貪女務,不計春秋。針線粗率,為人所攻。 嫁為人婦,恥辱門庭。衣裳破損,牽西遮東。 遭人指點,恥笑鄉中。奉勸女子,聽取言中。 第三 學禮 凡為女子,當知禮數。女客相過,安排坐具。 整頓衣裳,輕行緩步。斂手低聲,請過庭戶。 問候通時,從頭稱敘。答問慇勤,輕言細語。 備辦茶湯,迎來遞去。莫學他人,抬身不顧。 接見依稀,有相欺侮。如到人家,當知女務。 相見傳茶,即通事故。說罷起身,再三辭去。 主人相留,相筵待遇。酒略沾唇,食無義箸。 退盞辭壺,過承推拒。莫學他人,呼湯呷醋。 醉後顛狂,招人怨惡。當在家庭,少游道路。 生面相逢,低頭看顧。莫學他人,不知朝暮。 走遍鄉村,說三道四。引惹惡聲,多招罵怒。 辱賤門風,連累父母。損破自身,供他笑具。 如此之人,有如犬鼠。 第四 早起 凡為女子,習以為常。五更雞唱,起著衣裳。 盥漱已了,隨意梳妝。揀柴燒火,早下廚房。 摩鍋洗鑊,煮水煎湯。隨家豐儉,蒸煮食嘗。 安排蔬菜,炮豉舂姜。隨時下料,甜淡馨香。 整齊碗碟,鋪設分張。三餐飽食,朝暮相當, 莫學懶婦,不解思量。日高三丈,猶未離床。 起來已宴,卻是慚惶。未曾梳洗,突入廚房。 容顏齷齪,手腳慌忙。煎茶煮飯,不及時常。 又有一等,哺綴爭嘗,未曾炮饌,先已偷藏。 丑呈鄉里,辱及爺娘。被人傳說,豈不羞惶。 全文http://www.heshang.cn/user1/6570/archives/2006/3581.shtml
2006-05-13 20:58:00 · answer #1 · answered by 阿土伯 6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201409150.pixnet.net/blog
2014-09-24 02:31:13 · answer #2 · answered by GJNCYOJQMSYU 1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