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剛剛找了一下知識+
關於軍閥亂政的都好少...
我只知道軍閥亂政好像跟五四運動有關聯
但是我想知道更詳細的軍閥亂政過程
起因,過程,結束,影響之類的
麻煩各位歷史高手~~
3Q囉

2006-05-04 12:40:23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小隻♡ 3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3 個解答

軍閥的起源:從清末以來,清帝國的正規軍(八旗、綠營)在歷次變亂中,越來越派不上用場,於是清帝國轉以依賴地方團練性質的湘、淮軍,然而這卻成了軍隊私人化的先聲。在太平天國之亂中,地方督撫除了掌握原有的兵權與民政權外,更獲得了財政權,從此軍隊與國家便逐漸地脫離。甲午戰爭後,淮軍武力遭受致命的打擊,清帝國於是著手整建新的國軍,於是除了在中央編組北洋新軍外,還下令各省組建新軍,由於地方督撫權重的局面並未改便,於是這些軍隊到了民國紛紛蛻變為地方軍閥。軍閥時期:中華民國的建立,除了革命黨人在武漢起義中的勝利外,最重要的關鍵便在於西南各省督撫的倒戈,與袁世凱北洋軍的消極。在清帝國喪失武力依託後,宣統皇帝於是宣佈退位,而起義各省也與北方各省協調,由袁世凱出任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在袁世凱統治初期,他除了必須應付國內各地軍閥外,還必需阻止列強對鼓吹邊疆的分離主義。但是,隨著袁世凱稱帝意圖日益明顯,他對內對外的施政,也就日益失去控制的力量。最終在西南各省發起護國戰爭,起兵討袁中,袁世凱喪失了自己部下們(北洋軍)的支持,而垮台。袁世凱的病逝,終結了統一的中華民國,此後中華民國一直處於軍閥割據的局面。在袁世凱垮台後,中國陷於長期的分裂之中,在北京的中央政府主要由皖系、直系、奉系軍閥輪流掌握,南方則由滇系、桂系軍閥為主要勢力,他們動輒聯合孫文等國民黨勢力,割據西南,與北洋軍閥彼此對抗。皖系軍閥自1916年掌握北洋政府開始他們的統治,直到1920年方為直系軍閥在直皖戰爭中擊敗,期間由於段祺瑞的強勢作風,因此產生了府院之爭,並因而衍生出中國參與第一次世界戰爭的問題,然而當時的大總統黎元洪最終迫於段祺瑞的壓力,而退讓,因此整個北洋政府無異全由段祺瑞一人決斷。由於皖系的強勢統治,並力行武力統一政策,使得與之早有隔閡的直系軍閥們心生反感,於是爆發直皖戰爭,後以直系取得北洋政權告終。在直系統治期間,最為重大的政治事件,莫過於曹錕賄選案。由於曹錕以賄選的方式取得大總統寶座,使得他的主要對手奉系的張作霖得以捲土重來,再次與直系交手,在這次的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屬於直系陣營的馮玉祥突然倒戈,於是直系全面潰敗,北京遂由馮玉祥與張作霖共同控制,但不久馮、張對立,馮玉祥兵敗西退,北洋政府便成為奉系的囊中物。在北方混亂的同時,南方也不遑多讓,川系、桂系、湘系、粵系、滇系彼此合縱連橫,時戰時和。後來兩廣在國民黨聯俄容共後,逐步統一,並由蔣介石率師北伐。國民革命軍的北伐,一方面以軍事打擊,另一方面又以政治收編,於是歷時兩年,便宣告統一,然而事實上,軍閥割據之局並未改變。於是北伐完成後一年,便接連爆發蔣桂戰爭、中原大戰、閩變、寧粵分裂、兩廣事變。直到對日抗戰時,各地軍閥才彼此攜手共同抗日。軍閥的終結:在歷經北伐、抗戰以後,軍閥力量逐漸消退,中央軍的力量逐漸提升,但中華民國隨即面臨到國共內戰。在國共內戰中,不少軍閥有感於中央政府長期對他們的排擠與惡意吞併,因此在內戰中倒向中共,但也有不少仍支持國民政府,於是倒向中共者,在中共的改造下,成為無兵無權的光桿司令,而未中華民國奮戰到底的軍閥們,則在部隊遭中共消滅下,或逃離大陸,或兵敗被俘。

2006-05-04 21:35:23 補充:
礙於字數限制與思慮所及,暫且先打到這,如有疑問,自當再行補充。

2006-05-08 16:36:44 補充:
在中國大陸方面,共產黨統治中國後,刻意以黨領軍,而台灣方面則隨著民主化的腳步,將軍隊國家化,軍人不再成為決定政府決策的關鍵。

2006-05-04 17:30:37 · answer #1 · answered by 柯達 7 · 0 0

不是由蔣中正率領北伐嗎?為什是蔣介石率師北伐?

2011-05-15 17:25:0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力仁 3 · 0 0

還想請問對以後有造成什麼影響嗎?

2006-05-08 05:28:47 · answer #3 · answered by 小隻♡ 3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