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有那麼寶貴的典藏的大大能否與我分享呢?謝謝
多爾袞致史可法書的翻譯
2006-05-01 13:24:45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ken 1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我從前住在瀋陽就知道北京的文物以及大家都推重您的聲望。後來進入山海關打敗流寇後,才有機會和首都人士接近,在清朝文武百官中認識令弟。曾經託他寫信問候您以表達我自己對您內心的關懷,不知道那封信在什麼時候到達?
沿途聽到議論紛紛,都說有人在南京即位了。凡是殺君王或父親的仇人是不能和他在同一個天底下的。按照春秋大義有叛賊而不去討伐,則以死去的君王不能在史書中說已經下葬了,新的君王不能說自己已經即位了。這就是嚴防亂臣賊子胡來,所以才要宗法嚴厲啊。闖賊李自成帶兵侵犯京師,殺了君王和大臣。中國臣民沒有聽到有人拿武器去討伐他的。 待續
2006-05-04 23:09:04 補充:
平西王吳三桂守在東邊疆界只有他效法申包胥哭秦廷乞求秦師。清廷因為其忠義的感動,念在我們歷代的友好,放棄過去的誤會,整頓我們勇猛的軍隊,驅趕流寇。入京的那天,首先追封先皇先后的諡號,把他們安葬於山陵,並完全依照明朝的禮制。親王、郡王、將軍以下仍然依照以前的封號而不加以變更。皇親貴戚在朝廷上也都禮遇有加。農人、商人都不侵犯,一點都不擾民。正準備在秋高氣爽時派將領向西征討,也傳令在江南的清軍連同在河朔的部隊一起誓告,大家同心協力報殺君主滅國家之仇,以彰顯我清朝的仁德。誰知道在南京的各位君子,只求早晚苟且偷安不理政事,只想到虛名不切實際。我實在覺得很迷惑。
2006-05-04 23:22:22 補充:
清軍取下了北京,是因為擊敗流寇而得到的,絕不是在明朝手中搶來的。流寇毀壞了明室的宗廟,侮辱了你們的祖先。我清朝不惜徵收軍費的辛勞,盡起國家的軍隊代你們報仇血恨。只要是孝子或有仁心的人,就應該知道如何感恩圖報才對?你們反而趁流寇快被殲滅,王師暫時休息之時,就想稱霸江南,坐享漁人的利益,審度各項情理,怎麼能算是公平呢?你們以為長江不能度過嗎?我們的軍隊不能像前秦苻堅一樣投鞭斷流嗎?
2006-05-04 23:33:38 補充:
說到李自成只不過是明朝作亂的賊子罷了,並沒有得罪我清朝啊。只基於是天下的共同仇人才特別代你們申張大義。現在如果還有稱天子,那就是天上有兩個太陽,就是敵國了。我就將選擇向西征討的精銳部隊,轉變方向向東征討,並且準備釋放重犯命他們打前鋒。再說以大明全國的力量也被流寇打得體無完膚,現在想以江南一角的力量來抵擋大清帝國,這其中的勝敗定數,就用不著占卜了。
2006-05-04 23:49:24 補充:
我聽說君子愛人也要符合道德,小人則是一昧的姑息別人。諸君如果識時務,深深懷念明朝君主,很愛護英明的君王,就應該勸他取消帝號以保幸福與享受。清朝就會將他們當作上賓看待,繼承明朝的禮制文物以及故國山河而你們的地位也在諸王侯之上。這樣才不會辜負本朝代替你們伸張大義討伐逆賊以及復興快要滅絕的國家的一開始的心意。在南京的諸位君子們,迅速來投效吧,這樣就封你們為公爵,分封土地給你們,已經有平西王的事例可循,希望你衡量利害關係來決定!
2006-05-05 00:15:03 補充:
近來一般士大夫好高騖遠,只求虛名都沒有顧到國家的危急。每有重大事情發生,總是有許多意見和謀略但卻難以成事。從前宋朝人會議還沒有開完,金兵就已經渡河攻擊了,這是可以作為鑑戒的。史先生是朝廷中的主流領袖,主持國家大計一定能夠考慮到有始有終,怎麼忍心跟隨大家猶疑不定呢?是和是戰應早點決定。清軍馬上要攻擊了,我們可以向西也可以向東。南明的安危就在先生的決定了,希望各位君子都有討伐叛賊的決心,不要貪圖短時間的逸樂,而使國家陷入無窮盡的災禍,而被亂臣叛賊所恥笑。我對先生寄有很大的希望啊!
2006-05-05 00:15:38 補充:
禮記有這樣一句話說︰「只有好人才能接受坦白的話。」我才敢把心中的話告訴先生,我站著等待先生的回信。長江就在前面,我長期期待這件事情,而這封信寫不盡我的心意啊。希望幫得上忙啊
2006-05-05 00:16:34 補充:
這篇文章名為﹍﹍致明閣部史可法書
2006-05-04 17:34:4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世民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