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提:【流氓教授讀書心得】
誰能提供我一些心得,或是一些靈感,好讓我在文章上發揮!
2006-04-30 18:06:53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就模聊 5 in 藝術與人文 ➔ 書籍與作家
看完了這本書,我覺得作者以他親身的苦難,為我們揭開了表面繁華之下台灣的真實,這種事實,是我們這些普通人向來都不敢知道、不願知道、又一直假裝不知道的。當我們因為年輕和虛無而不能決定走向何方的時候,作者正拖著鐵鍊和腳鐐;當我們抱怨聯考壓力太大而不能自由發展的時候,作者正尋求一考的機會而不可得呢!
然而,作者又終於「走出來」了,而且用詩的語言寫下了種種的經歷,於是,作者應該成為激勵青少年的教材,或許可以這樣說,人家是怎麼唸書的,而我們又是怎麼唸書的,我們怎麼能夠不知上進,更重要的是,作者徹夜躲在臭氣薰天的廁所裡讀書,並不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什麼「上進」,而是一個雖然孤單而又卑微,但卻永不屈服的生命,為了掙扎生活,和漫天蓋地的威權體制相抗衡。強權,無情的剝奪了他應有的徬徨和迷惘的機會,如果這可以是一種教訓,也只能是針對我們這些飽食終日的人,教訓我們竟然可以默許這種「剝奪」的不義直到今日,那麼,誰敢再拿這種「不義」,作為後來者的教訓?或者,我們可以「開導」那些仍在鐵窗裡的人,熱心的說:看看作者的成就,你們如果有心的話,也可以效訪他的榜樣,衝破那樣的境遇,需要一種獨特的心智憑藉,而那種憑藉,絕不能靠著模仿或激勵而能得來。
再說,受不了誘惑,忍不住痛苦,乃是人之常情,非凡的意志,超人的勇氣,原本就不屬於任何人的,要求一般的受刑人都像作者那樣的奮鬥,不只是妄想,反過來看,更是對強權的暗中維護,原來這些人之所以不能脫離苦海,都是因為不像作者那麼優秀的緣故,那麼,合理的審判,公正的司法,獄中的教誨,刑期無期的理想,又是為誰而設的呢?
要是作者從來都沒犯過錯,直接從「流氓坑」中直接、而不曾經歷過那些波折,就當上教授,那才是讓所有礦坑、或無論哪種「坑」中的孩子都抬不起頭來,大家就可以說:你爸爸得矽肺,你妹妹當養女,你周圍的人都開賭場,那又有什麼關係呢?但作者也不是從小就有當教授的樣子,他雖然當小老師,但他也打架,並且打群架,雖然立志作詩人,但也賭博,並且在賭場裡長大的。作者年輕的時候,確實是一個「正常」的少年,環境給他如何的影響,他就如何的被影響著,我覺得現在的父母要是有心的話,就該為孩子建造一個美好的成長環境。
但是,無論是什麼成長環境,為什麼還能有像作者般的人被培養出來,大家都在挑土,他就在想著一個希臘神話裡的人物。用心讀書的他不只他一人,為什麼只有他能了悟「自我」不是生存的依據,而具體的感覺到還有另一個自我的存在?有一天被問什麼學歷時,作者回答:「大學」,後來再補上:「準備考大學」,這樣開玩笑的人很多,為何只有他把玩笑當真呢?這些疑問即是作者過人的地方,值得我們一一去探討。
我覺得這本書給了我很多啟示,字裡行間流露出百折不撓之堅毅勇氣,令我感觸良多,讓我知道一個流氓如何保持他的毅力和耐心,而完成了博士學位,這就是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的地方,只要我們努力用功的話,我們都可以和作者一樣成為博士的,就像一句話所說的「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一樣。
2006-04-30 18:47:1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聿晨 7 · 0⤊ 0⤋
書籍基本資料: 書名中文主標題流氓教授書籍作者林建隆書籍編譯者朱亞君出版單位平安出版年月:200003版次:初版 分享心得內容: 一●相關書訊流氓教授的作者是一個在礦區與賭局中長大的人,生活環境造就他的前半生,而堅定的意志與勇氣,使他從管訓流氓、監獄囚徒的生命鐐銬中跨越出來。這本書記載著他如何在人生的困境中,看清自己的本質與決定自己的未來。也讓讀者得以一窺民初時代的礦區生活以及牢獄點滴。全書以白話文寫成,分為三個段落,每段落包含十節,依時間順序描述。作者行文流暢,描述詳實之外並在字裡行間加入他富有詩意的比喻。洗鍊的語法融合作者兒時與現時甚至自我覺察的部分,全文讀來令人自然產生共鳴,與書中人同歡喜同悲慨,並不時可以品味作者如詩的深度與意境。二●內容摘錄:下列文字摘自《流氓教授》我想,有一天我也會死去,死得像一片落葉,如果不能飛回枝頭,那麼隨風飄到哪裡,還不是都一樣?我敬佩莊子的豁達,也領悟到生前、死後其實都不必計較。該計較的是,辛苦的活著,是否也能像草地上渺小的蒲公英,那樣辛苦地開放?看著鐵窗上生生滅滅的諸般生命,我的內心變得十分平靜,也異常興奮。我覺得我已在自己的枯骨堆中,找到了生命的『詩』。(p.119)三●我的觀點看完這一本書,我體會到何謂「不經一番寒徹股,焉得梅花撲鼻香」。原來生命的深度並不表現在順遂時能走得多長遠,而是在於困頓時能將自我看得多透徹。這本書的作者-林建隆先生,他是一位教授。但他跟其他的教授截然不同的是,他出生於一個極度貧困的礦區,從小是在賭局中學會算數與中文,16歲的他離開家鄉去討生活,18歲的他跟道上兄弟一起開設賭場,23歲以流氓的身分送交管訓,後來因為殺人未遂定讞而入獄。他並不是啣著金湯匙出生的王宮貴族,他的環境連小康或單純都談不上。然而他在生命最幽暗的角落中,卻沒有被坎坷的過去打倒,他利用自己從小習於吃苦的韌性和生活中歷練出的隨機應變,適應在獄中的生活。在獄中的林建隆,就彷彿在蛹中蟄伏等待幻化的蝴蝶,靜待生命的契機。我一直覺得,環境造就人的前半生,但往後的路途卻是由人自己掌握的。人在20歲時也許可以抱怨生不逢時、環境不好,但是成年之後應當能自我成長、善用所長,活出自己的路。就像林建隆,他在監獄中開始思索為什麼他的路這樣難走,他想要突破,嘗試認識內在的自己。誠如他在書中所言,沒有一條路是白走的。成功的人從經驗中學習,對他而言,所有的苦難都是為綻放的一刻所準備。尼采也曾說,一旦我們知道受苦的意義與目的,苦難就變得可以承受了。說到苦難,是需要靜默來沉澱的。而沉靜就是讓我們思索事物意義的最好環境。我相信如果沒有這一段牢獄生活,讓林建隆擁有靜默面對自我的時刻,也許今日的他並不會察覺自己的生活有什麼不同。然而,他在獄中從最初計劃逃獄,到決心正大光明的出獄,到矢志讓自己的生命有所不同,這就是一個蛻變的契機。他的書中提到面對鐵窗的生活、在黑暗惡臭的廁所中默想、以及如何向窗外的雲與霧,蟲與鳥學習,還有他在書中不斷透露出的,自我追尋的問句,這就是苦難在沉靜中帶給他的領悟。柏拉圖曾說,自知是智慧的開端。當一個生命開始會去思考『自我』,去探索這個問題,他終會在荏苒的歲月中得著解答。另外,林建隆教授在書中對家人的描述,像是對於父母親的由衷關懷與責任、對弟弟的前途等等,都是我們在人生中所必須面對的課題。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其實自己犯罪並不可怕,『犯罪世代化』的結果,才真正令人不寒而慄。這句話透露出家庭結構的型態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在某種程度上,這就和乞丐孩子的作者賴東進先生的處境是不謀而合的。當一個生命從小到大所見都是殺戮或是乞求,他怎能學會在這之外的美好事物?大多數已經走上不歸路的囚徒都可以亡命天涯,視死如歸,然而他們不怕法律的制裁,他們最怕的,卻是自己的晚輩步上後塵,再踏上自己的腳步。這個狂瀾的唯一解救,也是唯一希望,就是教育。教育同時也是賴東進和林建隆得以翻身的途徑。時至廿一世紀,全球都吹起教育風,終身學習的呼聲甚囂塵上,而各界也漸漸發現教育的義函不應只是知識的傳授。教改的推動在各開發國家如火如荼的進行。不僅是學生有學習的義務,就是每一個個體都當為自己的成長而邁入學習的洪流。我期許我的人生有因磨練而淬發的契機,有因學習而閃爍的光芒。四●討論議題在獄中的林建隆,曾跟他的朋友討論『自由』與『自我』孰輕孰重。他的朋友認為,人若失去自由,被囚禁於牢籠,人生就無法有所作為;林建隆卻說,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來與去,不了解自我的意義,那麼生命的價值又當如何追尋?在短短的人生中,究竟『自由』還是『自我』比較重要呢?林建隆在書中提到,每天頌讀『領袖遺訓』,難道就能真正了解宇宙的生命嗎?他並說其實這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思想箝制,就像三民主義一樣。古人也常常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該如何在求取學問時避免落入此等意識形態的窄制呢?
2006-05-01 08:01:3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earthl 6 · 0⤊ 0⤋
一個連高中都沒畢業的流氓,還曾經因殺人未遂入獄,他要如何力爭上游,實現他成為詩人的夢想?他是礦工的兒子,從小在麻將中學中文,在牌九裡懂算術,從梭哈上的AJQK認識英文。23歲那年,他因『殺人未遂』入獄,卻徹底清醒在人生最幽暗的鐵窗裡。從流氓、囚犯到英文系教授,這是一個勇敢跨越生命鐐銬的故事!
從流氓、囚犯,到詩人、教授,生命裡頭的巨大轉折與改變,作者都曾經歷過,這是一本最能激勵人心的作品!
傳奇的人物,才氣洋溢的人只因為生長環境及家庭的影響
使得年輕的他誤入了歧途,但能在人生最艱難的一刻他又
重新站了起來,許多的機緣...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讓
他從醜陋的毛毛蟲變成了花蝴蝶.
人生總不免有許多的不如意.....
生長在那樣的環境總有許許多多的不願意....
但就要記住一句話,三分天註定......七分仍要靠努力
努力一定會有收穫的
2006-04-30 18:45:49 · answer #3 · answered by 寧鷳 4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