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這個題 希望能拋磚引玉,末學才疏學淺所學有限,希望在菩提道上大家相互提攜,大家平心靜氣以法義討論代替情緒性的謾罵叫囂,要討論請針對義理,不要有人身攻擊,珍惜版面,給其他人好榜樣,希望大家共同遵守。
阿彌陀佛
前情提要: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6042402318&r=w#openions
to: ben 大德
我想我先提出我的看法喔
從ben大德的看法來說,大德您將這麼多種的心全部歸類為靈知心,不知依據那部經典所歸類的喔?(我想我們必須以經典為依歸才行,至少要依公認的祖師才行,當然祖師也是要我們雙方都認可的喔,不然向天台智者大師就不行了,因為他的〝捨識用根〞就不被大德您認可,關於〝捨識用根〞如果有機會、時間的話也可以等這問題結束後來討論),或者說有那部經典對〝離念靈知心〞有下過定義的嗎?如果有,我們便應該以經典或祖師所說為依據,我個人說真的,我相信我讀的經典比ben大德您少多了,所以我確實不知道有那部經典很明確的對離念靈知心下過說明,不知大德您知或不知?若知,請舉出,我們依經典,看經典如何說再做定奪。如果沒有依據的分類,這是讓人不能信服的,因為第一個問題,您這樣的分類我就不認同,我只將您提到的那麼多心的一部份歸類為我了解的〝離念靈知心〞,並不是全部,我的歸類如下:
〝離念靈知心〞:
1.一念不生寂照之靈知心(即佛門四眾所謂的不起語言文字,一念不生而了了常 知的離念靈知心;也包括前念已過、後念未起持續不間斷的離念靈知心)
2.無語言文字思惟之靈知心
3.無妄想、分別、執著之明覺心
其餘的我不能把它們歸進來,因為那些都不是淨空老法師所認為的靈知心,尤其是一般人打坐時的用心,及神通心,都還是意識心,淨空法師所謂的靈知心,並不是意識心,至少要離第六意識的分別心(這是我個人對淨空法師的了解),所以簡單來說,只要能離開第六意識識心的五十一心所有法便是所謂的離念,此時第六意識不再稱為識而是智,智照便是靈知了,此時的心便稱為真心,我知道大德您不會同意我的看法,所以我節錄一段憨山大師集裏百法論義的一段文章,來支持末學看法:
『徧行五者,乃善惡最初之動念也,雖有五法,其實總成一念。以第八識元一精明之體,本無善惡二路,其前五識,乃八識精明,應五根照境之用,同一現量,亦無善惡;其六七二識,正屬八識之見分,其七乃虛假,故愣伽云:「七識不流轉,非生死因」,其六識元屬智照,今在迷中,雖善分別,況是待緣,亦本無善惡,若無徧行五法,則一念不生,智光圓滿,現量昭然,此即名為大定……是為作意。警心令起,不論善惡,但只熏動起念處,便是作意。此生心動念之始也,由眾生無始以來,未嘗離念,故今參禪看話頭,堵截意識不行,便是不容作意耳。……參禪只要斷此一念,若離此一念,即是真心。』
文中特別提到『若無徧行五法,則一念不生,智光圓滿,現量昭然,此即名為大定』,所以很清楚,一念不生的定義,在這篇文章應該很清楚了,絕不是意識心,不知大德同意不同意?我相信大德您應該不會說憨山大師也是外道吧?
歸結來說淨空老法師說〝離念靈知心〞便是真心,完全符合憨山大師的理念,絕對不是外道常見,至於之前把其他3項歸類〝離念靈知心〞內,乃是我個人看法的歸類,與老法師無關,因為,我把那3項都認為是〝離念靈知心〞,其他的我不了解用詞的人的理念所以我不認同。
現在,想請問ben大德,您看法如何呢?
2006-04-27 20:35:59 · 7 個解答 · 發問者 ooEToo 2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下面這一段是未學由BEN大德貼的那個淨空網站檢過來的!! 一個月前有同學從網站上找到《水的訊息》送來給我看,這份資料對我有很大的啟示,看了之後,就聯想到佛在大佛頂首楞嚴經上講的話:「佛告阿難。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華嚴經》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大乘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又講「境隨心轉」,《楞嚴經》又講,「若能轉物,則同如來」。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開示。「唯心所現」這是總鋼領。「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世界是指最大的現象,微塵是指最小的現象,為什麼會有這些現象?唯心所現。「心」是什麼?靈知,靈知就是真心,就是經上講的唯心所現。所以心是靈明覺知,一切萬物都是靈知所現,是活的,不是死的。我們從《水的訊息》這份資料中證實了,水會看、會聽,懂得人的意思,隨著人的意念產生結晶的變化。 人心善,水結晶變得非常美;人心不善,就變得非常醜陋。日本的科學家用了八年的時間,得到這個結論。其實,不但是水如此,一切萬物,乃至微塵皆如是。 裡面的含意似乎不是講第六識,而其內容看起來也符合楞嚴經裡的下面這段 復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淨空法師的說法應該沒有錯 若依小金兄(ET)所貼之內容,那"離念靈知心"應是,六祖壇經裡慧能大師說的"心平何勞持戒"意識心若平(不為物轉,離開心所百法) 即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第七識為平等性智,其他的識則轉成大圓鏡智性清淨.這個"離念靈知心"末學還不太明白,有錯請指正,感恩 UAU
2006-04-28 01:31:40 補充:
喔喔 感恩~ UAU
疑~六祖壇經裡不是說成所做智同大圓耶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這意思看起來應是因為前五識是如來藏裡的種子,所以講與大圓鏡智一樣,或有其它解釋?
2006-04-28 02:38:03 補充:
喔喔~原來是指前五識跟大圓鏡智一樣性清淨
2006-04-28 20:47:05 補充:
又多了兩個名詞了.....
2006-04-29 00:17:01 補充:
TO:ben大德末學才疏,沒辦法像您說的那麼長第八識本身的確是沒有見聞覺知意,這是確定的!!但前七識乃至一切的見聞覺知意都是第八識因過去養成的種子所生,他們是不一不異的一體,也因此十方世界叫一真法界.末學不明,這靈知表面字義為何非得解釋成是有靈有知的意識心呢?淨空不也說”靈知就是真心”,那佛學上所說的真心不就是指本心,真如,自性,如來藏,即然已知此真如本心的本身是沒有見聞覺知意的,為何又要分別解釋淨空法師的靈知真心是有見聞覺知意的意識心呢?或若我們能不能將靈知這一詞解釋成是八個識的總體呢?唯心所現這一詞,若沒有前七識要如何現?
2006-04-29 00:18:09 補充:
境隨心轉、若能轉物、一切法從心想生這等等詞,若沒有前七識,如何轉?如何生?如何修?如何除習氣?那淨空法師所說的”離念靈知心”是不是也能以正的方向去解說呢?何苦要以反的方向加以反駁呢?即知佛法是中道離二邊,怎又會見正見反呢?
2006-04-29 00:22:24 補充:
文字是兩面刀,選哪一面看個人因緣,若能看到反的把他講成正的才是高手.
2006-04-29 00:25:02 補充:
若是如此,請問佛法還有反的嗎?世尊以一音演說妙法,眾生隨類各得其解指的就是如此
2006-04-29 23:27:05 補充:
給照塵兄請問,第二月(見聞覺知意,色聲香味觸法,六入,12處,18界)是非月嗎?若是非月,為何楞嚴經裡講,第二月是月非月無可說?若是月為何意識心不與本心為不一不異的一體?若是一體為何不說離念靈知心是八個識總體,而硬要把離念靈知心與本心分開來說?八個識都是無法獨存的不是嗎?
2006-04-30 23:44:53 補充:
覆照塵兄
末學並未將離念靈知心當成六或七識為真實心,莫錯解!
念頭可看成是海浪,靈知可當成六七識,心則是大海.
那離念,不就是離海浪,且常覺照海浪的來去,而常覺不住,這一整體就是心
2006-05-01 00:04:58 補充:
事實上前七識,六入,12處,18界,及世界七大,都是如來藏妙明真心中物,只是為了方便了解而將之以命名解說,但事實上則是一體,一真法界,無法分割.
若說如來藏是大海,則這一切是大海的水分子,您要如何去切割它呢?
獨有一個第八識如何起作用呢?
若您指第八識就是如來藏,那如來藏是一真法界,遍十方,無所不在,若只是一個第八識,那這個第八識是什麼呢?
他是獨立在十方之外的嗎?或是十方之內的某一處,若是在某一處,那如來是如何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
2006-05-01 00:22:46 補充:
楞嚴經
阿難,識性沒有來源,它是因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根塵的妄起而生發。你現在看法會中眾人,你的目光所及之處,歷歷遍照,就像在鏡中觀物,並沒有分別。可是,你的識性卻從這當中一一分別析解,這是文殊,那是富樓那,這是目犍連,那是須菩提,那是舍利弗等等,一一可以指示出來。這個識性了然知解種種事物,它是從觀見這裡生出,還是從物相這裡生出,或者是生於虛空之中,或是無因而起突然而現?阿難,如果你的識性生於觀見之中,那麼,如果沒有明暗,沒有色空,也就沒有觀見,沒有觀見,識性從何而發生?
2006-05-01 00:23:21 補充:
如果識性生於物相之中,那麼,識性既然不從觀見中生出,就不能觀見到明,也不能觀見到暗,明暗都不顯現,也就沒有色相、空相,如果沒有這些物相,識性又從哪裡生發出來?如果識性生於虛空,那麼,沒有相就沒有觀見,沒有觀見就無從辨別,那就不能了知明、暗、色、空等等。沒有物相,也就沒有種種可以依緣的,你的見闐覺知也就沒有地方安立。在觀見和物相都無的情形下,虛空就等於空無,既使虛空是實有,不同於一般事物,縱然生發起你的識性,又怎樣才能將它分別安立起來呢?如果你的識性是無因而起突然而現,那麼,你為什麼不會將太陽看作是月亮呢?
2006-05-01 00:23:52 補充:
你再詳細審視,觀見依托於眼睛,物相是從物境中推出,有相即可有物的形狀,沒有相就只是空無。它們都有依托,而識性卻是從哪裡生發出來呢?識性是生發啟動的,觀見則如鏡照影,是澄然靜止的,他們既不能相和也不能相合,見聞覺知也是如此。所以說,識性並無其依緣之處,它無從自己生發啟動。如果識心本來無從生起,那麼了別、見聞、覺知等等原來都是圓滿湛靜的,都是無從生起的。識心、覺見與虛空,以及地、水、火、風等,合在一起叫做七大,它們都是圓滿湛靜的,都是如來真性,本來無生無滅。阿難,你的心粗糙浮動,不能悟解到見聞覺知生發出認知了別,這些原來都是如來自性真如的妙用。
2006-05-01 00:24:29 補充:
你應當諦觀,涉及到見聞、虛空、地、水、火、風這些方面的識心,它們是相同還是相異?是空還是有?是不相同還是不相異?是非空還是非有?你不知道在如來自性中,識心的真性即是本明真知,覺知妙明即是本於自性的真識,它們妙覺湛然不動,盈滿世間一切,蘊涵吐納十方虛空世界,它們沒有固定不動的處所,僅僅是循順著眾生的業力而造作生發。世間的人們迷悟無知,以為它是因緣和合而生,是自在自為的。這些都是識心分別計度的結果,只要有所言說,都無真實義。
2006-05-02 01:55:11 補充:
給華嚴兄
六祖壇經: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世尊:法法有道,法無定法,適用自己就是最好的法
世尊有位愚蠢的門徒教什麼忘記什麼,後來世尊只教他去掃地及念一句"掃塵除垢",也開悟了,不能說法一定在文字裡
並非一定要借由文字裡的義理才能解脫.
2006-04-27 21:06:3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213 7 · 0⤊ 0⤋
佛法不恐嚇亦不利誘眾生,應該深入經文,而不是愚蠢的老實念佛.世尊告誡我們【不要以我佛所講的都對.對又如何是對.不對又如何不對,要深入了解】。吾人不知閑樂師兄所言【各人造業各人擔,個人生死個人了】的本義.此句就是緣起法,緣起法是有為法.確實你所說沒錯.但是希望你更入性起法界.你就會發現並非【各人造業各人擔,個人生死個人了】.而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境界。如此一切法都是一體的。吾人在修學華嚴,也聽過淨空法師講華嚴,說實的有如【無】師兄所言的感受。【無】師兄僅對事實陳述,你又何必瞋心如此大?華嚴經普賢菩薩告訴我們【一念郴心百萬障門開】。
2006-05-02 00:29:04 補充:
善哉善哉︰愚蠢的老實念佛,僅指不深入法義、法理、境界而以。無不敬之意。
2006-05-01 19:29:2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融空 7 · 0⤊ 0⤋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
「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
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所以不同外道。』」
---
若所悟之心乃是依他因他緣而出生者,即非不生不滅之真如心;真如心乃是︰
【【本自無生,今亦不滅】】
意即無始以來本自不生,盡未來際亦皆不滅之心。
所悟之心若非符於不生不滅之體性,即是外道見也。
於此讚歎ben兄精采之法義論述。
2006-04-29 23:03:18 補充: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1︰
「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不論如何離念,皆不離意根觸法塵而出生之意識境界,只是意識在了別寂靜法塵之境界,故離念靈知心當然是意識心。
本來有念,後來透過修練而成為離念靈知心,後來又將回到有念;如此有出有入之心,有時有念,有時離念,乃是 六祖大師所破斥之【【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外道也。
真如心乃是不生不滅、不出不入、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故離念靈知心當然是有生有滅、有出有入、有來有去之意識心也。
2006-04-29 23:06:34 補充:
《大乘起信論》:「如凡夫人前念不覺,起於煩惱,後念制伏令不更生;此雖名覺,即是不覺。」
聖 馬鳴菩薩於說:
「就如同有一類凡夫外道,前一念因為對於法界不如理的思維而起於妄念煩惱,就在下一個念頭去壓制它,令妄念煩惱不再生起;這樣的人雖然可以稱為覺悟,不過卻是世間凡夫的覺悟;這樣的覺悟對於大乘佛教聖人而言,事實上根本就是『不曾覺悟』」
本來有念,後來經過修練而成之離念靈知心乃是意識妄心也。
2006-04-30 13:29:25 補充: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 「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 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所以不同外道。』」 若所悟之心乃是依他因他緣而出生者,即非不生不滅之真如心;真如心乃是︰ 【【本自無生,今亦不滅】】 意即無始以來本自不生,盡未來際亦皆不滅之心。 所悟之心若非符於不生不滅之體性,即是外道見也。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1︰ 「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不論如何離念,皆不離意根觸法塵而出生之意識境界,只是意識在了別寂靜法塵之境界,故離念靈知心當然是意識心。 本來有念,後來透過修練而成為離念靈知心,後來又將回到有念;如此有出有入之心,有時有念,有時離念,乃是 六祖大師所破斥之【【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外道也。 真如心乃是不生不滅、不出不入、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故離念靈知心當然是有生有滅、有出有入、有來有去之意識心也。 ---《大乘起信論》:「如凡夫人前念不覺,起於煩惱,後念制伏令不更生;此雖名覺,即是不覺。」 聖 馬鳴菩薩於說: 「就如同有一類凡夫外道,前一念因為對於法界不如理的思維而起於妄念煩惱,就在下一個念頭去壓制它,令妄念煩惱不再生起;這樣的人雖然可以稱為覺悟,不過卻是世間凡夫的覺悟;這樣的覺悟對於大乘佛教聖人而言,事實上根本就是『不曾覺悟』」 本來有念,後來經過修練而成之離念靈知心乃是意識妄心也。 =========於此讚歎ben兄精采之法義論述。
2006-04-30 21:44:04 補充:
覆213網友︰
爾言【若是一體為何不說離念靈知心是八個識總體,而硬要把離念靈知心與本心分開來說?
八個識都是無法獨存的不是嗎?】
《入楞伽經》卷7︰
「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餘七識者。心意意識等念念不住是生滅法。」
七轉識如同海浪,而第八識如同大海,前七識浪須依第八識海方能現起。
故前七識無法獨存,第八識卻能獨存。
2006-04-30 21:50:18 補充:
續前帖~
佛說第八識如大海常不斷絕、離無常過;既然第八識離於【無常】之過失,即知第八識即是《心經》所言不生不滅的真如心。
佛說前七識念念不住是生滅法,而第八識不生不滅;此理如同海浪不是海,卻不可離海而現;
意即︰海浪乃是大海的局部體性,海浪不是海卻不可離海而有,兩者非一非異也。
若將無常的意識-離念靈知心當誤當成不生不滅的真實心,即是常見外道也。
大德知見已嚴重偏邪矣!
2006-04-30 09:29:25 · answer #3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TO BEN
你引用經文說:一切諸法無作、無變、無覺、無觀,無覺觀者名為心性.
又一直強調,第八意識離見聞覺知,
在我的理解中上文所表達中不過是第三法印涅槃寂靜意義.
再者我不知道你所謂的八識是怎樣的體性,但在經文中說諸法無作,無變,無覺...
依唯識學的解釋是遍計所執認為在相上是有作有變有覺,只能在依無我性之勝義無自性性而顯之圓成實相才能說,諸無變,無覺,離見聞覺知等等.
我覺得你們喜歡將所謂的"真心",講的深不測,但是佛經要表達其實只是期望眾生能在一切有為法中,體悟無為之法如無常無我等,而得出離解脫.
而只有在有為法存在時,才有無為法可說可講,若無為法有所取相則不是無為,所以有為跟無法好比你文中說的妄心和真心,只有妄心存在,才去講真心以對治妄心,如認為實有真心則真心亦是妄,因為於中起我執法執.
2006-04-29 07:45:30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2 · 0⤊ 0⤋
關於二位樓主的問題,因後學事忙的關係,容後今天晚上回答。阿彌陀佛!
2006-04-28 21:19:52 補充:
TO:ooEToo及213大德
綜觀二位所說之癥結所在,在於不知第八識真心及第六意識妄心的體性緣故,今讓後學有次第性說出其真實內容,以幫助各位建立佛法正知見:
第八識:在經典或禪宗祖師開示公案當中,在在說明第八識離見聞覺知,譬如:
1.大方等大集經卷11:「一切諸法無作、無變、無覺、無觀,無覺觀者名為心性。」大集經已經很明顯的將第八識體性說出,也就是第八識離覺觀,既然離覺觀,當然沒有見聞覺知的體性,因此妄說真心有覺觀者,是名不懂佛法也。
2.維摩詰所說經卷2:「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經中所說的「法」即是第八識真心也,他的體性也如大集經所說--離見聞覺知,如果眾生不了知見聞覺知心的虛妄性,永遠在妄心裏打滾,名為鬼家活計,永遠在六道輪迴,無有出期,因為這是讓眾生輪迴生死的心。
3.深密解脫經卷1:「曇無竭!有人長夜樂見聞覺知樂,信樂而行;彼人不能知、不能覺、不能量、不能信內身寂滅、離見聞覺知樂……曇無竭!如是覺觀之人,不能知、不能覺、不能量、不能信離諸覺觀第一義相。」深密解脫經所說的第一義諦(第八真實心)離覺觀,既然離覺觀,當然也離見聞覺知性,也唯有這樣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才能名為第一義諦。
4.占察善惡業報經卷2:「若學習真如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占察善惡業報經已說心性(第八識體性)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在在證明第八識離見聞覺知,如果有人妄謂真心有見聞覺知性、有靈知性,這個人必定是外於真心第八識而求法之人。
又譬如禪宗祖師開示公案中,也明確說出第八識離見聞覺知性:
1.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卷1:「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但莫於見聞覺者上起見解,亦莫於見聞覺知上動念,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亦莫捨見聞覺知取法,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無非道場。」黃檗禪師在傳心法要明白開示: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即本心離見聞覺知性。然而第八識離見聞覺知,如果沒有見聞覺知的意識心來找本來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永遠無破參的可能。如果有人不懂黃檗禪師說法,錯將意識靈知心當做常住不壞我的人,禪門稱為「冷水泡石頭」,永遠不可能發起般若智慧。
2.古尊宿語錄卷第32舒州龍門佛眼和尚云:「須是不離分別心,識取無分別心;不離見聞,識取無見聞底!不是長連床上閉目瞌眼、喚作無見,須是即見處便有無見;所以道:居見聞之境,不見、不聞、不到;居思議之地,而思議不及。久立。」佛眼和尚開示,要用分別心去找本來無分別的第八識、去找本來就來見聞覺知的第八識,所以用靈知心來代替佛所說的本來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是名為常見外道。如果有法師以出家身分宣說外道法,其聲聞戒早已喪失,與一般人無異,徒具出家人表相而已。如果有人因此指責後學,名為不懂戒律,應該好好去研讀戒學才是。
綜合上述的結果,可以了知,這個第八識離見聞覺知。既然第八識離見聞覺知,後學前舉示第八識離見聞覺知完全符合佛說,是如實語,非是虛妄語。
再來看看第六意識心,他有見聞覺知性,譬如醒著的時候,意識心與前五識配合,所以有見性、聞性、嗅性、嚐性、覺性、知性,因此能夠在眼見的當下,能夠清楚的判別,此是阿狗、阿貓,此是雨聲、雷聲,此是花香、香味、臭味,此是冷暖熱涼等等,也能夠不起語言文字而了知種種境界,譬如在不起語言文字,看見師長、父母,能夠了知這是師長,這是父母等毫無差池,更不會將師長、父母誤認為妻子、兒女等。所以這個不起語言文字、有覺觀的境界心,能夠了了常知,在佛門中,稱為離念靈知心,為意識心所攝。
又譬如在睡覺作夢的時候,前五識不現行,此時的意識,能夠在夢中做種種了別,在唯識學上,名為獨頭意識,也就說,獨頭意識有前五識的功能-見性、聞性、嗅性、嚐性、覺性,再加上意識自己的知性,所以在夢中,能見、能聞、能嗅、能嚐、能覺、能知等種種行為出現。然雖如此,這個意識心在睡著無夢時斷了,因此意識心每天都會斷滅,沒有不斷滅的。同樣的道理,佛門所謂的離念靈知心,不管他有多麼靈知,在睡著無夢時一定會斷滅。意識心在睡著無夢時尚且如此,在其他四位(昏過去、正在死亡時候、無想定、滅盡定)更是如此,都會斷滅,無有不滅的。
《文長,餘文在意見欄發表》
2006-04-28 21:20:25 補充:
TO:ooEToo及213大德
同樣的道理,淨空法師曾云:「『心』是什麼?靈知,靈知就是真心,就是經上講的唯心所現。所以心是靈明覺知,一切萬物都是靈知所現,是活的,不是死的。」即然有靈知,必然有所觀境及能知境的心,亦即有能觀與所觀、有覺有觀,所以才能「靈明覺知」,這樣的說法,完全違背佛在大集經所說正理:「一切諸法無作、無變、無覺、無觀,無覺觀者名為心性。」所以淨空法師落入靈知的意識心中,在佛門中,名為常見外道。
《待續》
2006-04-28 21:20:48 補充:
TO:ooEToo及213大德
為什麼說淨空法師是常見外道這樣說呢?因為佛在大寶積經卷119已經明確開示:「於心相續剎那滅壞,愚闇不了意識境界,起於常見。」既然淨空法師落入意識境界,後學說他是常見外道有何過失。因此有人(如○樂等)不懂佛法,也不知道離念靈知心是意識心,堅持「真心有靈知性,靈知真心才是真心」,見後學評論淨空法師,於心不能安忍,說後學毀謗僧寶、必下地獄等等,乃是戲論,名為毀謗,原因說明如下:
《待續》
2006-04-28 21:21:07 補充:
TO:ooEToo及213大德
1.既然後學前面舉示第八識見聞覺知,完全符合佛說,淨空法師所說違背佛說,試問:後學有毀謗僧寶嗎?後學會因為毀謗僧寶而會下地獄嗎?很顯然,後學根本沒有毀謗僧寶,也不會下地獄,反而是淨空法師應該要小心,為什麼呢?佛藏經卷2曾云:「身未證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墮地獄。」也就是說,自身沒有證第八識,而將常見斷見外道法加諸佛法內,其未來的果報是地獄業,如果淨空法師不趕快懺悔,未來的果報真的很難善了。
《待續》
2006-04-28 21:21:25 補充:
TO:ooEToo及213大德
2.既然後學所說如實語,有人不能安忍,宣稱:「真心有靈知性,靈知真心才是真心」,說後學毀謗僧寶、會下地獄,這個人反而違背佛說真心離見聞覺知正理,也成就謗佛、謗法重罪,因為佛在四阿含都說,與佛說法顛倒即是謗佛、謗法故,未來果報很嚴重。在大乘方廣總持經,世尊曾毀謗阿彌陀佛前身,因此受苦130大劫以上。試想毀謗之罪尚且如此嚴重,更何況是謗佛、謗法重罪?更勝於毀謗惡業百千萬倍了。建議佛弟子們,應該拿經典來簡擇善知識,這才是明哲保身的方法。世間的聖人孔老夫子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值得大家借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智)也。」
《待續》
2006-04-28 21:21:45 補充:
TO:ooEToo及213大德
3.又有人不肯接受善知識規勸,堅持離念靈知心為真心,乃至未悟言悟,未證言證,成就斷一切善根的一闡提人,為什麼呢?因為楞嚴經卷6已明言:「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貪其供養。』是一顛迦(一闡提人),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沈三苦海,不成三昧。」像這樣未得謂得、未證言證的人,名為愚痴人,無有智慧的人。
《待續》
2006-04-28 21:22:48 補充:
TO:ooEToo及213大德
佛弟子應以「真心離見聞覺知」來簡擇、勘驗古今大小善知識,譬如提憨山大師,雖然他是古時有名禪宗祖師,可是他說的法還是意識心,有他的觀心銘為證。譬如「內心不起,外境不生,但凡有相,不是本真。念起即覺,覺即照破,境來便掃,掃即放過。善惡之境,隨心轉變,凡聖之形,應念而現。」既然真心離見聞覺知、離覺觀,怎麼會有憨山大師所說的「念起即覺,覺即照破」以及「善惡之境,隨心轉變,凡聖之形,應念而現」之境界存在呢?唯有意識心才會有覺照之覺觀境界出現,也唯有善惡念的意識心才有種種境界轉,不是本來沒有境界的境界第八識也,所以憨山大師仍然落入意識心無法自拔。
《待續》
2006-04-28 21:23:09 補充:
TO:ooEToo及213大德
又憨山大師說:「參禪只要斷此一念,若離此一念,即是真心。」可是真心從來離念,從來不曾有一念斷滅,也沒有有時能夠離念,有時不能夠離念,若有時能夠、有時不能離念者,一定為意識心所攝,有如下過失:
1.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曾說:「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生。」也就是說意識有生滅,所以有時能夠、有時不能夠起念(如睡著無夢五位),完全符合楞伽經說法,完全違背心經所說,因為心經明明說真心不生不滅,而憨山大師所說的真心有境界、有生滅,不是不生不滅,因此憨山大師說:真心有時能夠離念,有時不能離念,非是正說。
《待續》
2006-04-29 07:53:00 補充:
TO:ooEToo及213大德
2.憨山大師認為將妄心修行清淨了,妄心變成真心,可是這樣的說法完全違背佛說,為什麼呢?因為妄心永遠是妄心,真心永遠是真心,妄心不可能因為修行清淨了,變成真心、變成靈知真心,也不可能妄心有時變成真心,有時會變成妄心。如果憨山大師的說法能夠成立,真心是修所成法,不是本來而有的,於今出生,未來必定壞滅故。像這樣的說法,與斷見外道有何差異?因此後學也曾說:如果是常見外道,一定也是斷見外道,因為意識心會斷滅,不是不生不滅故,所以憨山大師的說法既是常見外道,也是斷見外道,完全落二邊,不是佛所說的中道義。
《待續》
2006-04-29 07:54:03 補充:
TO:ooEToo及213大德
又楞嚴經卷1所說眼見性、聞性,乃至覺性、知性,都是妄心,不是真心,所以能夠看見外境,乃是眼根接觸外境出生眼識,而能見外物,此在四阿含,佛如是開示。眼識如是,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是這樣,都是根塵觸三和合而出生的,因此世尊在楞嚴經卷1先說見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等,破斥見聞嗅嚐覺知性虛妄,不是真心;但在最後面總結:「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眼入既然虛妄,當有一個不虛妄的第八識與眼識和合運作,而眼識從第八識出生,如果不是這個真心出生妄心及配合運作,豈不是成為斷見外道?因此第八識本來而有,不是自然出生的,也不藉著因緣而有的。
《待續
2006-04-29 07:54:23 補充:
TO:ooEToo及213大德
又見性乃是因緣所生法,所以能見外物,是眼識的體性,不是第八識的體性,但與第八識非一非異故,為什麼呢?因為見性是第八識的局部體性,不能外於第八識而有見性,所以與第八識非一非異故。見性既如是,聞性、嗅性、嚐性、覺性、知性也是一樣,非因緣、非自然性,都是從第八識出生,不能外於第八識而有見性、聞性、嗅性、嚐性、覺性、知性,但與第八識非一非異故。
《待續》
2006-04-29 07:54:44 補充:
TO:ooEToo及213大德
可是有許多佛弟子根本不了解楞嚴經的真實義,妄謂見性、聞性、嗅性、嚐性、覺性、知性是「本非因緣、非自然性」,誤將妄心當作真心。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才會有淨空法師、憨山大師等法師、居士錯把意識心當作真心,所以才會有這麼離譜的說法出現。然而末法時代,許多佛弟子盲無慧眼,不懂經裡所說真實義,又無法簡擇善知識說法,所以讓許多有名的法師、居士以常見外道、斷見外道法來籠罩,引導佛門四眾入火坑,真是末法眾生的悲哀。
《待續》
2006-04-29 07:55:00 補充:
TO:ooEToo及213大德
又有人自身沒有智慧,不知常見、斷見外道法師、居士們說法落處,看見他人數說這些「名師」說法落處,謂是毀謗僧寶、必下地獄等等,卻不知已成就毀謗業。這些人自以為在護法,卻不知在破壞正法,與這些法師共同成就破佛正法共業。若以修學佛法、蒐集福德資糧為先,卻成就破佛正法共業,豈不是天下最大的冤屈?因此建議佛弟子要用經典來簡擇古今大小善知識,乃至簡擇善知識所說、所寫的法義,如水的訊息等,如此才是有智慧的人,如此才不會障礙自己佛菩提道修持,如此才不會因為修學佛法,卻成就破佛正法共業。
《待續》
2006-04-29 07:55:18 補充:
TO:ooEToo及213大德
也希望後學這樣的說法能夠讓佛弟子了知真心與妄心的體性,也能夠了知古今大小善知識說法如如、不如法地方,因此發起智慧之眼,能夠在佛菩提道上有一番的成就,這乃是後學由衷期盼與祝禱。
如果有人想了解真心與妄心體性,請到成佛之道網站瀏覽(http://www.a202.idv.tw/a202-big5/index.html)。阿彌陀佛!
2006-04-29 08:55:01 補充:
TO:ooEToo大德
憨山大師是不是外道,請你見正圜居士所寫的護法與毀法P358~369頁(網頁: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1023/Book1023.htm)。然而平實導師不否定法師、居士接引初機學人的功德,但絕不容許有人否定正法,譬如慈濟,平實導師也隨喜讚嘆慈濟人努力在培植福德,卻不容許慈濟領導人證嚴法師將佛法常見化、斷見化、世俗化、淺化,欲之詳細情形,請看正覺電子報第27期連載將佛法世俗化、淺化的證嚴法師(網頁: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5001/5001.htm)
《待續》
2006-04-29 08:56:10 補充:
TO:ooEToo大德
要知道第六意識有沒有見聞知覺性,後學在前面已經舉例(作夢時的獨頭意識)說明了,ooEToo師兄不妨將做夢醒來,思維作夢裡面的情形,就知道有沒有見聞覺知性了。
很多人不了解離念靈知的意義,所謂離念靈知心即是離開語言文字而了了常知的心,如後學前面所說(請看前面「再來看看第六意識心」~「睡覺作夢」之間的文章),這個離念靈知心常被常見外道、禪宗未悟者及藏密行者所引用,當你沒有語言文字而了了常知的時候,有沒有「知」?試問:如果沒有「知」,你如何能夠了了常知呢?所以離念靈知心也就是意識心。
《待續》
2006-04-29 08:59:08 補充:
TO:ooEToo大德
這個離念靈知心也就是意識心,不是第八識,建議師兄先將第八識體性弄清楚了,再來比對第六意識,就很清楚知道在經典有沒有說離念靈知心了。
又唯識學的五遍行,他遍八個識、遍一切時,如呵能斷?如進入未到地深定,意識五遍行已斷,仍有七八二識五遍行仍在,乃至進入滅盡定,意識已滅,末那五遍行僅滅掉受想二心所,仍有其他三個遍行。又成佛時,與二十一心所有法相應,仍然有五遍行,試問你如何斷?因此有人說:離開遍行5心所法,便是找到真心,是名不懂佛法也,很容易落入離念靈知意識心中,成為常見外道。
欲知百法詳細內容,請到成佛之道網站瀏覽,必定有你要的答案。
《待續》
2006-04-29 08:59:38 補充:
TO:ooEToo大德
要想找出真心,必須要有正知見,能分辨大小善知識說法內容,相信真善知識說法,便在真善知識處安住熏習正法,待因緣成熟了,就有機會證悟。到那時候,你就知道離念靈知心為何不是真心的道理;也知道可不可以離開五遍行去找到真心了;也可以了知,能夠斷五遍行,也只有入無餘涅槃才有,為什麼?無餘涅槃無十八界,連六根六塵六識都不在了,如何有五遍行存在?
建議師兄到成佛之道網站(http://www.a202.idv.tw/a202-big5/index.html)瀏覽,阿彌陀佛!
2006-04-29 10:30:22 補充:
下列在意見欄文章裏曾說:既然後學前面舉示第八識見聞覺知......,漏掉重要一字,現更正:既然後學前面舉示第八識“離”見聞覺知......
2006-04-30 14:44:39 補充:
TO:○樂
後學在這裡建議師兄,應該好好去充實佛法正知見,去了解禪宗祖師所說真妄和合之意,去了解禪宗祖師為何要用這個見聞覺知的分別心去尋找那個從來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待找到後,方知那個本來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真的離見聞覺知,從來不在六塵境上了分別;這個見聞覺知的妄心仍然是有見聞覺知性,從來在六塵境上起分別,如此才是佛法正知見,否則像你現在真妄不分,不僅沒有正知見,又不肯實事求是,簡直是在障礙自己的佛菩提,這樣會使你修學佛法走上岔路,與佛道越行越遠,反不如初機學佛子直心好。
至於這樣的說法有如忠言逆耳,聽了很難受,至於接不接受全在你一念之間,後學也無法干涉。
《待續》
2006-04-30 14:45:01 補充:
TO:○樂
又這個第八識能出生萬法,不對六塵起分別,如果沒有這個七轉識去分別,第八識又復離見聞覺知,又如何了知世出世間種種法呢?所以這個能出生萬法,又與七轉識和合運作的第八識,就是佛所說的真心,他自性清淨,完全不在六塵境上起分別,所以六祖才會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由此可知,六根、六塵、六識都是自性清淨的第八識局部體性,不是嘛?
所以師兄連最基本的佛法知見尚且闕如,又如何與人高談闊論?又有何資格評論他人所說正法為非法呢?又有何資格說他人毀謗僧寶、錯解佛意、斷人慧命是地獄業呢?
《待續》
2006-04-30 14:45:38 補充:
TO:○樂
師兄既然沒有佛法正知見,也不知他人所說法義真實之內容,又迷於出家表相,因此與你作法義辨正,如同雞同鴨講,不知所云。正因為如此,後學也沒有多餘的時間與你做無謂的辨正,因為那會消耗許後學多人力及時間,所得結果,卻無法轉易你的邪知邪見,可謂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此外,後學事忙,自顧尚且無暇,更何況是顧他人?所以請你好自為之,請多看經典,多充實自己佛法正知見,也多比較善知識說法,看看他們說法有沒有符合佛說。如果符合佛說,則安止真善知識;如果不符合佛說,應當遠離,以免障礙你的佛菩提道修持。
《待續》
2006-04-30 14:45:56 補充:
TO:○樂
如果上述都無法做到,建議你應該學學廣老的作法,那就是:「老實念佛」!
可是不要忘了, 廣老一句「老實念佛」有理有事,而且理事圓融,因為廣老在「老實念佛」下,得個念佛三昧,名為開悟聖者,不名凡夫。像廣老這樣的開示,你可不要囫圇吞棗,瞎了眼,瞥爾錯過了。錯過了,不知要過好幾劫才能回到人間修學甚深微妙的無上法呢!
這點小建議,提供給你參考,希望你能受用。如果在辨正過程當中,後學有對你不敬的地方,還請大人有大量,多多海涵,不記小人過。阿彌陀佛!
2006-04-30 14:47:55 補充:
TO:ET大德
從師兄所述,對8個識的體性及其關係不了解,所以有很多錯誤地方,讓後學為你解說好了。
唯識學都說:一心通8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意根)、第八識。
眼識:他的功能是分別色塵,能分別青黃赤白等顯色,也就是眼識有見性的功能,這個見性的功能必須依附眼識而存在,不能離開眼識而有見性功能。又見性需依九緣一一具足才能存在,不能外於九緣而存在,如外於九緣而存在,名為不懂佛法也。
耳識;他的功能是分別聲塵,能分別雨聲、鞭炮聲等,也就是耳識有聞性功能,這個聞性的功能必須依附耳識而存在,不能離開耳識而有聞性的功能。
《待續》
2006-04-30 14:49:02 補充:
TO:ET大德
鼻識;能分別香塵,能分別香味、臭味等,也就是鼻識有嗅性功能,這個嗅性的功能必須依附鼻識而存在,不能離開鼻識而有嗅性的功能。
舌識;能分別味塵,能分別酸甜苦辣等,也就是舌識有嚐性功能,這個嚐性的功能必須依附舌識而存在,不能離開舌識而有嚐性的功能。
身識:能分別觸塵,能分別冷暖熱涼等,也就是身識有覺性功能,這個覺性的功能必須依附身識而存在,不能離開身識而有覺性的功能。
意識:能分別法塵,除能分別前五識的功能外,還有其他微細功能,如起貪染喜厭等,也就是意識有知性(了別)的功能,這個知性的功能必須依附意識而存在,不能離開意識而有知性的功能。
《待續》
2006-04-30 14:49:55 補充:
TO:ET大德
末那:能作主,能觸法塵處處作主,也就是那末有作主功能,這個作主的功能必須依附末那而存在,不能離開意根而有作主的功能。
第八識:不在六塵境上起分別,所以他不是一般眾生所認知的真實我,一般眾生所認知的眾生我是七轉識,不是第八識,唯有利根的菩薩能夠證得他。
前五識以意識為具有依,所以前五識不能離開意識而存在。意識雖然有前五識分別,可是在睡著無夢五位必定斷滅故。意識斷滅的緣故,前五識也跟著斷滅,所以前五識以意識為具有依。此外,意識可以獨立前五識而運作,如做夢時,此時意識名獨頭意識,在醒時,與前五識俱,名五俱意識。
《待續》
2006-04-30 14:50:18 補充:
TO:ET大德
又意識以意根為具有依,不能外於意根而有,為什麼呢?因為意識是意根、法塵相接觸而出生的識,也是唯識學所說:根塵觸三和合而出生的,因此意識是被生的法。禪門有許多法師、居士不了知意識是被生的法,所以常落入有語言文字的靈知心或者離開語言文字的離念靈知心中,以此證了了常知的靈知心,名為開悟,卻不知已落入大妄語中。此中代表人物為中台山的惟覺法師、佛光山的星雲法師、慈濟的證嚴法師、法鼓山的聖嚴法師、靈鶖山的心道法師、空生精舍的慧廣法師等。當然大陸還有許多法師、居士也落入離念靈知心,師兄應以此標準來簡擇他們所謂的「誤」處。
《待續》
2006-04-30 14:50:31 補充:
TO:ET大德
意根以第八識為具有依,剎那剎那做主,無有不做主時,恆與第八識為難兄難弟,因此能夠證的末那識意根,即是禪門三關中的牢關。
第八識以意根為具有依,如果沒有意根處處做主,此時前七識必滅,也就是六根、六塵、六識斷滅,第八識不在出生一切法,獨住在第八識極寂靜境界中,所以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也就是七轉識不再現行,只剩下第八識獨住於極寂靜的境界中,因此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不是斷滅論,還有無餘涅槃的本際-第八識存在。
《待續》
2006-04-30 14:50:46 補充:
TO:ET大德
綜合上面所說,末那從無始劫以來,與第八識同在,從第八識出生;意識是意根、法塵相接觸,從第八識流住意識的種子,因此意識得以出生、現行、分別。在醒時,意識出生的同時,也出生前五識,所以醒時,前七識俱足。在作夢時,前五識不現行,所以僅剩下意識、意根、第八識。
居於上述說明,相信可以為師兄提供八個識的知見,也為師兄建立唯識的正知見,更為師兄掃除知見不足的地方。如果想要詳細了知,請到成佛之道網站,瀏覽平實導師、親教師及各師兄著作,相信對師兄在正知見上有很多幫助。如果師兄相信後學所說,歡迎到同修會共修,阿彌陀佛!
2006-04-28 17:19:52 · answer #5 · answered by ben 5 · 0⤊ 0⤋
淨空法師所說靈知的那一段樓上有轉貼了,請參閱。下面這段是楞嚴經卷一的"唯心所現"的前後文: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遍歷恒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譯文 阿難對佛說:「世尊,我是佛最愛的弟弟。因為我愛佛,佛令我出家。在我的心裏,豈止是供養如來。甚至於盡歷恒河沙這樣多的世界,侍候供養所有這些世界上的眾佛,以及善知識〈註一〉。發大勇猛上進的心,為了修行,行一切困苦難行的法事〈註二〉,都用的是這個心。或是譭謗了佛法,永遠退失善根〈註三〉,也是用的這個心。」註一 有良好的智慧和道德,能夠指導我進步的人,嚴格說來,應當是聖者。註二 修某種行的行為。註三 就是斷了善的根子,永遠不可能再發出善苗來。解 阿難所說的這個心,正是能造一切善,能作一切惡的妄心。正文 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惟垂大悲,開示未悟。譯文 假若現在發明出來,說這個不是心,那我豈不成了沒有心的人和土木一般。我現在離了這個能覺能知,就一樣都沒有了。為什麼如來說這個不是心。我聽了這話,實在使我驚恐。我看所有在座的大眾,個個都會疑惑。求你老人家慈悲,說明這個道理,啟示這些迷惑不悟的人。解 佛家所說的「心」,並不是今天哲學上說的唯心主義唯物主義所指的心。今天哲學上唯心主義的心,正是此處所斥為無始生死根本的妄心。也就是第六識,攀緣一切諸法的「意識」。假若以此為心,恰是上文所說的認賊作子。禪宗永嘉禪師說的:「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這點切不要理解錯了。很多人不懂得這個道理,就誤以為佛法是主張唯心主義的。正文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譯文 這時世尊啟示阿難和在座大眾,希望他們的心能夠證人「無生法忍」〈註〉。註 這是佛家的一個專用名詞。《華嚴經》上說:「無生忍者,不見有少法生。」《仁王經》上說:「一切法空,得無生忍。」因為證入到「實相」時,一切因妄心所顯現的境界,全部消滅。所以說「不見有少法生。」佛經稱一切事物都叫「法」。前文已說過。所以說「一切法空」忍就是信的意思。「無生忍」就是深信一切法本來不生。因為已實證到無生的境界,所以才能深信。解 眾生以「識心」對待一切。「識心」就是分別心,就是「妄想」。也就是「意識」《華嚴經》上說:「妄想不歇,歇即菩提。」把分別識心停息下來,自然見到一切法本來不生,而證入「無生法忍」。正文 于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譯文 從師子座上〈註〉,用手摩阿難的頭頂,同時告訴他:如來常常說「一切事物的產生,都由心所顯現。」註 師子座就是佛所坐的寶座。像獅子的形像。因為獅於是百獸之王,其威力能降伏百獸。故以為座,象徵佛為一切法中之王,能降伏一切外道。「外道」是佛對一切佛法以外的學派的總稱。正文 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譯文 一切事物的起因和結果,大而世界,小而微塵,都因為心而顯現出它們的體相。解 此處所說「唯心所現」「因心成體」的心,就是能夠出生萬物的妙明真心。而不是攀援六塵境界的妄心〈意識心〉,也就是前文所說的「阿賴耶識」〈藏識海〉。切須注意!不要認錯了。附記:淨空法師所說的靈知就是能生萬物的妙明真心,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而不是其他人所誤認的"離念靈知的妄心"。這靈知真心本來就是具足萬法的而不須藉攀緣六塵境界而的。正文 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譯文 阿難!假若世界上所有一切事物,其中那怕是一草一葉,一絲一縷一結,我們去追查它們的根源,都各自有它們的體性。縱然是虛空,也有它的名字和形貌。何況清淨妙淨光明的真心〈註一〉,性一切心〈註二〉,偏偏無體。註一 因為此心不為六塵所染,故為妙淨。永不黑暗,故為光明。註二 因為它具有一切萬物的本性,故稱性一切心。正文 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譯文 假若你一定要堅執不捨,認為你能分別,能覺能觀,能瞭解知道一切的性,就是你的心。那麼,你這個心應當離開了一切色、香、味、觸,一切六塵事業之外,單獨有一個完整的體性。解 這個心正是意識妄心,這個心必須攀援外境,才能顯出它的作用來。天臺山灌頂大師說:粗心初念名「覺」。細心後念名「觀」。又佛家所說的「事業」,含有兩重意義。一切行為初作時名為「事」。一切行為已作後名為「業」。
2006-04-28 11:12:21 補充:
靈知真心是靈知真心,離念靈知心是離念靈知心,
雖都有靈知二字,但其內涵不同,請不要再混為一談,
一是靈知真心,一是離念靈知妄心。
一是本體心,一是意識心。
2006-04-29 10:03:10 補充:
TO:BEN
那佛陀所說的"常、樂、我、淨"的大涅槃境地,不就白搭的。
大集經所說正理:「一切諸法無作、無變、無覺、無觀,無覺觀者名為心性。」
按照你的說法,世尊成佛後,應當就該入涅槃了,假若還有"心"(體)與行為(相)和度眾生(用),那佛陀的證悟是不是你要該懷疑才對。因為你們的說法永遠就只有心性,而沒有"相"和"用"。
假若你所說的是正確的,那你和正覺共修會與蕭XX與正覺網站資料的存在也是落入你們自己見聞覺知的產物,既然一切如你們所理解,你們也是與六塵界相應。
2006-04-29 10:25:43 補充:
TO:BEN
既然你們的一切行為都與六塵相應,那你們的所說的問題也是落入偏空外道。
既然心性,你們所理解的"一切諸法無作、無變、無覺、無觀,無覺觀者名為心性"、"無餘涅槃無十八界,連六根六塵六識都不在了",假若心性一起作用便是妄心,那你們目前所說一切便是妄心又有何真心可言!
引用六祖所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你們本根就不知真心妙用,這是你們所無法了解的,你們根本就在錯解佛意。
須知毀謗僧寶、錯解佛意、斷人慧命是地獄業啊!不可不慎!
2006-04-29 10:36:45 補充:
這是後最一次,苦口婆心了(雖知無用),個人造業個人擔,個人生死個人了。
諸不知六根、六識對六塵皆是自性妙用,若真心無知何生萬法!若真心無知何來妙用!若真心無知有如金石草木!若真心無知何來千處祈求千處應!若真心無知何來普賢大行!若真心無知何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若真心無知何佛陀應化!
老實念佛!老實念佛!
2006-05-01 18:48:59 補充:
老實念佛!阿彌陀佛!
各人造業各人擔,個人生死個人了,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末法邪知邪見多,一盲引眾盲相繼入無間,
未證言證,未得言得,大妄語成,直入無間,無有出期,可悲可歎。
吾本一介凡夫,只知求生淨土,還是老實念佛!阿彌陀佛!
唉~再次不忍又饒舌!
2006-05-02 10:20:24 補充:
給華嚴
廣欽老和尚說:老實念佛!
教人老實念佛,求生淨土,那您老的意思是說廣欽老和尚敎人的方法是愚蠢的方法。那你的意思是說廣欽老和尚是不懂深入法義、法理、境界的!
如BEN所言廣欽老和尚是個開悟聖者,難道他的智慧會不如您嗎?
2006-05-02 10:37:12 補充:
我是不懂,貴會從經典裡斷章取義、曲解佛意依個人腦筋作用而產生的東西,而我也相信,稍有佛法知見的人,也是不懂的,更何況那些深入經藏之人,一看就知道,貴會的那些東東,怪怪地,不可信的東東!
更可怕的是未證言證、未得言得,諸不知明心見性,要有四禪八定的基礎,須依奢摩他嗎?見性之人必有自性光,雖說有四禪八定、自性光(最少閉眼時也能有光明相)不一定是明心見性,但明心見性之人一定有的境界。
2006-05-02 10:45:02 補充:
諸不知楞嚴經卷一中有: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
當由不知真際所詣。惟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隳彌戾車。
--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
--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
2006-05-02 10:45:40 補充:
奢摩他
(術語)S/amatha,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禪定七名之一。譯曰止、寂靜、能滅等。攝心住於緣,離散亂也。大乘義章十三曰:「奢摩他,此翻名止。攝心住緣。目之止。」慧琳音義十八曰:「奢摩他,唐云止。」慧苑音義上曰:「奢摩他,此云止息,亦曰寂靜。謂正定離沈掉也。」圓覺略疏三曰:「奢摩他,此翻云止,定異名,寂靜義也。謂於染淨等境心不妄緣故。若准涅槃經釋,即名能滅、能調、寂靜、遠離、及能清等。」了義燈五本曰:「奢摩他,此云心。」
2006-05-02 10:55:33 補充:
楞嚴經卷六中:
云何現業。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婬,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是人即獲無生法忍。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
明心見性之人必定"譬如琉璃,內懸明月",又看看貴會所謂見性過程,一比對楞嚴經所說的就能明瞭,只讓一介凡夫的我,真的不懂,為了一時的名聞利養而未證言證、未得言得呢????
2006-05-02 11:09:22 補充:
還是廣欽老和尚智慧如海,教人老實念佛,唯有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方有出離三界的一天。
怕末法眾生,生在邪魔亂舞的時代,容易誤入歧途,所以教老實念佛就好,往生淨土再與阿彌陀佛學習,就不會有問題了!
敝人一介凡夫,只知老實念佛,不管理事不理事,不管三昧不三昧,不管開悟不開悟,只管老老實實的念佛,求生淨土!
2006-05-02 11:37:01 補充:
最後給華嚴:
若讓您誤以為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那就罪過罪過,你用有為心看我凡夫心,會誤會是正常正常!
我只是一念悲心起,老婆婆心切,只是覺得看貴會之人,總覺得"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若因此行為而下三惡道,那真是無有出期!所以將因果報應說清楚一點而已,說清楚並不代表就是恐嚇,佛陀在"楞嚴經""地藏地"還有諸多經典都有說明更加清楚,就知我並無恐嚇之意,請勿曲解我一介凡夫之意,曲解凡夫沒關係,曲解佛意,毀謗僧寶就不好了,假若無能力觀他人因緣,亦不知他人來歷,還是少說為妙。
若吾一介凡夫之言,苦口婆心,忠言逆耳,不懂如何應機,只知直心說出內心之言,還請各位先知先覺海涵海涵!
2006-04-28 04:49:44 · answer #6 · answered by 閑樂 6 · 0⤊ 0⤋
to 213大德
第八識才是大圓鏡智
前五識識是成所作智
2006-04-29 00:35:09 補充:
TO:ben 大德
感恩您,末學了解您的用心,所以才會請您來指導末學,大家都想了解佛陀所說真實義,若各持己見而流於意氣之爭,非是佛教之福,末學建議您隨緣吧。
回歸本題
您沒回答,末學想您應該也不知〝離念靈知心〞一詞有關的出處吧?
所以您的定義和末學的定義顯然已經不同,然而,您舉證經典來將憨山大師也列為落入意識心,應該也就是您所謂的外道囉?那麼先建議您向蕭老師提議,將《識蘊真義》第18頁第8行中,憨山大師的名字拿掉,因為蕭老師並沒有將憨山大師列入外道中。
2006-04-29 00:36:17 補充:
TO:ben 大德
既然您已將憨山大師列為外道,那麼末學的立論便失去支持了,爭論彼此的定義便不具意義,所以末學必須就您所提出的論點來提出末學的看法,首先,您提出的經典語句我都很贊同,只是您和末學對同一句話的解讀似乎有些不同,很想提出我自己的看法來討論,但是那個說起來恐怕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我有準備第2道問題想再向您請教指導,不過,在那之前,先在此問個小問題,也許您回答了,我就不必再提第2題了,我想問的是,您說:『再來看看第六意識心,他有見聞覺知性,譬如醒著的時候,意識心與前五識配合,所以有見性、聞性、嗅性、嚐性、覺性、知性』
2006-04-29 00:37:21 補充:
TO:ben 大德
請問大德,可以指點末學:第六意識心,他有見性、聞性、嗅性、嚐性、覺性、知性,這不知語出何部經典喔?可否準確的告知呢?感恩您! 合十
2006-04-29 07:24:35 補充:
再一個小問題請教您,從憨山大師的文章中,末學很清楚知道,只要我們的心念離開遍行5心所法,便是大定,六根任運而為,同時也是處在真心運作了,那麼,大德您可以說一下,在行門上我們應該怎樣做才對?可以像憨山大師一樣用百法的名詞來闡述,我們修行這個心念時,應該怎樣才是證得真心?
從唯識百法來看,就心法而言,就只有八個心法,51心所有法,只要離開遍行5心所有法也就等於離開了51心所有法,所以只剩下八個心法維持,此時若還不算真心,何時才是真心?可以說明一下嗎?
2006-04-29 14:24:23 補充:
TO:ben 大德
末學不得不再次感恩您,希望您耐著性子,指導末學,末學愚魯還真心需要大德幫忙,不過建議大德,針對我提出的問題專注的給予指導,至於其他的,像別人有沒智慧之類的語句,希望別拿進我們討論的問題裡來,大德您看,我像學生一樣只管提問題請教您老師,不談其他的,所以不要偏離我們的主題,一方面時間有限,一方面意見的使用也有限,大家的時間更寶貴,您就別再多費唇舌,隨緣吧!
2006-04-29 14:25:37 補充:
TO:ben 大德
回歸主題
我們倆終於找到相同點了喔,大德您說:『又見性乃是因緣所生法,所以能見外物,是眼識的體性,不是第八識的體性,但與第八識非一非異故,為什麼呢?因為見性是第八識的局部體性,不能外於第八識而有見性,所以與第八識非一非異故。』
2006-04-29 14:26:01 補充:
問題1
您說的這段話第一句『又見性乃是因緣所生法』我不同意,其餘的我同意,先講我們倆都同意的喔,既然見性是第八識的局部體性,為何又是從第六識而生出呢?第八識乃意根之所依,意根緣五識落謝影子生第六識,為何虛妄的第六識反而竟然生出了第八識的局部體性呢?而且您不是說不能外於第八識而有見性嗎?所以前面我就問您第六識有見聞覺知性是哪部經說的?可否請大德指導末學的疑惑呢?
2006-04-29 14:27:33 補充:
TO ben
還有大德您說不能外於第八識而生見性,我非常同意,不過您卻是在和蕭老師不同調喔,我節錄蕭老師公案拈提第五輯的第413則〝仰山插鍬〞裡的一段文字『然見性乃至知覺性,悉依六識之現行而俱生,六識若斷(如眠熟悶絕),則見性乃至知覺性悉滅,夜夜斷滅之法云何謂之為佛性?』到底見性應該是由哪裡生出呢?如果如蕭老師所說的,見性等由六識而俱生,那麼我問一個問題,一個人熟睡了,六識斷滅故,見性乃至知覺性悉滅,聞性斷滅那麼我們如何叫醒睡著的人?我拿球棒打他他也不會痛了,請大德指導睡著的人要怎樣清醒過來?
2006-04-29 14:29:17 補充:
to ben
上面是問題2
這裡是問題3
3.再來說我不同意的喔,如果如您所說,見性是因緣所生法,那您可否指導末學,見性需要具足哪些緣才能生出見性呢?
懇請大德您耐性指導末學,莫生氣,針對我提的問題指導就好,莫要節外生枝談別人的事,您耐心的指導是末學的福氣,我給您頂禮Orz
感恩您
2006-04-30 12:22:46 補充:
TO 照塵大德
為了簡化問題,礙於個人及版面意見之使用限制,我沒辦法回您的問題,既然您也認同BEN大德的說法,那麼麻煩一下,請與BEN聯絡共同討論後指導末學的疑惑,一個人回答指導,否則兩邊來,末學實在愚魯,無法應付,感恩您,為使版面清爽,方便問題之連貫,請大德勉為其難刪一下您的意見
謝謝您 感恩您
2006-04-30 20:16:52 補充:
To:ben大德
大德,末學的問題非常簡單明瞭
都是很簡單的簡答題
可是您卻一直當作申論題
申論完畢,末學還是看不到答案
我覺得好像雞同鴨講
不論如何
謝謝並感恩您的費心了
末學愚魯在此謝過了
2006-05-01 23:37:10 補充:
TO 華嚴大德
您說 〝愚蠢〞的老實念佛
這算不算〝恐嚇〞
還算不算〝毀謗〞法門很愚蠢
大德您嗔心可真小啊
2006-05-02 01:01:42 補充:
您換個字眼吧
華嚴大菩薩不都是不惹惱眾生的嗎
莫要惹惱我這愚蠢的老實念佛人吧
更何況諸佛慈悲
末法眾生根器差
失去了念佛法門
您要愚蠢的眾生
心生旁惶如何依恃
感恩您
2006-04-27 21:11:56 · answer #7 · answered by ooEToo 2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