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和岳陽樓有關的詩 以及賞析

請大家幫幫忙喔!

例如:
唐,李商隱
《岳陽樓》

欲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陽樓。
可憐萬里堪乘興,枉是蛟龍解覆舟。

賞析 :.............................................

2006-04-24 20:04:20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詩詞與文學

2 個解答

很多首耶!
孟浩然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作臨洞庭)】
李嘉祐 【送岳州司馬弟之任】
賈至 【西亭春望】
錢起 【送張員外出牧岳州】
盧綸 【送惟良上人歸江南(一作郢上人)】
盧綸 【送顧秘書獻書後歸岳州】
李端 【古別離二首】
崔季卿 【晴江秋望】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
劉禹錫 【洞庭秋月行】
張仲素 【燕子樓詩三首(一作關盻盻詩)】
呂溫 【岳陽懷古】
元稹 【賽神】
元稹 【競舟】
元稹 【岳陽樓】
李涉 【岳陽別張【祜】(祐)】

附上幾首

《題岳陽樓》白居易
岳陽樓下水漫漫,獨上危樓憑曲欄。
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
猿攀樹立啼何苦,雁點湖飛渡亦難。
此地唯堪畫圖障,華堂張與貴人看。
主旨大致是:懷才不遇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主旨大致是:寫景抒情
本文寫作背景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途經岳陽樓,故寫此詩表達自己的歡樂喜悅與超脫豁達。

《岳陽樓》李商隱
漢水方城帶百蠻,四鄰誰道亂周班。
如何一夢高唐雨,自此無心入武關。
主旨大致是:悲嘆國家頹敗衰微、朝廷積弱不振。
詩人借無能為無法“入武關”這一典故,為自已因王茂元父女(李商隱之岳父與妻子)而元法在京城任職而嗟歎,馮浩雲:“借慨一婚王氏,遂不得居京職也。”(注:李商隱之岳父王茂元是牛派令狐絢的死對頭,因牛派得勢,所以李商隱即使才學淵博,也無法得到重用,)

《岳陽樓》李商隱
欲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陽樓。
可憐萬里堪乘興,枉是蛟龍解覆舟。
主旨大致是:懷才不遇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作者: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這首詩是孟浩然西游長安,希望得到朋友張九齡的引薦,入朝做官所寫的。

【登岳陽樓】  作者: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提示:這首詩是作者五十七歲時攜家眷自夔州(奉節)出峽漂流,經公安到岳陽,登上城樓,感懷而發。

  從前就聽說洞庭湖水的浩瀚,今天有機會登上岳陽樓親眼一見。古代的吳和楚被洞庭湖分成東西兩部分,湖面寬廣,從城樓望去,整個天地都像日夜在湖面上浮動。親朋沒有一點消息,年老且生病只能孤獨困在船上。關山以北戰事不斷,倚憑著岳陽樓的欄杆,不禁淚流滿面。
http://kid.sina.com.cn/2004-10-19/3262.html

【詩文賞析】
  大歷三年(公元七六八年)杜甫攜眷夔州出峽,漂泊在江湘一帶。暮冬流寓岳州,登臨岳陽樓而有此作。「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實為千古名句。前人稱此二句「尤為雄偉,雖不到洞庭者讀之,可使胸以豁達。」(宋人黃鶴《少陵年譜》)。全詩將眼前雄偉壯闊的景色與詩人個人的身世悲涼之感及對國事邊事的憂心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具有極為深廣的內涵。表現上擒縱自如,卷舒隨意,折轉巧妙,充分表現了沉鬱頓挫的杜詩本色。
http://herald.seu.edu.cn/liter/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13

大歷三年(768年)冬末,他系舟岳陽城下,在岳陽寫下《登岳陽樓》、《泊岳陽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陽樓》。杜甫一生僅此一次登過岳陽樓,此後漂泊湖湘腹地最後葬於平江小田,長眠岳州。洞庭湖乃蓄洪湖泊,「漲水一大片,退水幾條線」,至今仍是這種情況,隆冬時節,湖水已經下落,杜甫登樓憑眺,可見湘水北注,長江東流,尚有「吳楚東南坼」的直感。而面對水瘦山寒,洲添渚出的洞庭湖,實難得「乾坤日夜浮」的實感。有人會說這樣理解太迂腐板滯,其實正是由此可去窺探此詩的深邃蘊含。這裡,老杜的凌雲健筆是在虛寫眼前景,實抒胸中情。是胸中塊壘鼓起了他想像的翅膀。看是寫景,實際上他是在深深地慨歎李唐王朝金甌破碎,自己和老百姓一道在戰爭的風濤中浮沉。此聯是對當時唐王朝的形象概括,是對老百姓苦難生活的藝術寫照。寓情於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始稱絕唱。
http://www.hn.xinhuanet.com/life/2006-03/29/content_6599765.htm

2006-04-25 07:54:3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蜻蜓 3 · 0 0

歷來詩家對岳陽樓的描繪,如:1.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以景為著墨者﹕「樓觀滄海盡,川迴洞庭開。雁引愁心去,江銜好月來。雲間逢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迴。」2.孟浩然〈臨洞庭湖〉寓不遇之悲者﹕「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3.杜甫〈登岳陽樓〉感身世之淒﹕「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4.呂洞賓寫下一首詩在岳陽樓上:  朝游北海暮蒼梧,袖里青蛇膽氣粗。三醉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賞析 ]:內容要旨1.述作記的緣起─ 好友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請作者寫這篇文章。2.概述岳陽樓的勝景 。3.分述天氣惡劣時的景物和遷客騷人對此所產生的感情。4.分述天氣晴朗時的景物和遷客騷人對此所產生的感情。5.點明主旨 :說明古仁人的特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寫作背景  據《宋史˙滕宗諒傳》,其與范仲淹同於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舉進士,二人交情匪淺。由滕子京知涇州,范仲淹荐以自代,而被擢為天章閣待制,後因御史梁堅彈劾其於涇州曾浪費公錢十六萬貫,范仲淹力救中可以見得患難之義。滕子京在降官後,仍不免為中丞王拱辰數論過,於慶曆四年春,被徙岳州(即巴陵郡)。  范仲淹時由資政殿大學士知邠州,又改知鄧州,於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寫此記。由滕子京到任僅一年便做到「政通人和,百廢具興」,足見其貶謫不是因為才不如人,處事不力,而是與范仲淹同為慶曆新政改革中的犧牲者。心中的委屈無奈彼此自然相悉,因此范仲淹藉「屬予作文以記之」的機會,「緣情設景,借題引合,想見萬物一體胸襟。」(清浦起龍《古文眉詮》)來勉知己,表心志,寄期許。寫作策略  既然重修的岳陽樓上已刻有唐賢及今人詩賦,歷來詩家對岳陽樓的描繪,或以景為著墨者,如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樓觀滄海盡,川迴洞庭開。雁引愁心去,江銜好月來。雲間逢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迴。」或如孟浩然〈臨洞庭湖〉寓不遇之悲者﹕「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或如杜甫〈登岳陽樓〉感身世之淒﹕「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因此,范仲淹所採取的寫作策略是一反前人寫景抒情的詩體,而另闢蹊徑,著眼於借景言志的記體散文。儘管言志的意圖濃厚,但在文字運用上,作者並未流於僵硬刻板,反不避優美柔情之筆、豐富多姿的色彩風韻,使語未言志而無句不見志。這樣的技巧,正如趙翼《甌北詩話》言﹕「所謂鍊者,不在乎句險語曲,驚人耳目,而在乎言簡意深,一語勝千百,此真鍊也……觀者並不見其煉之跡,乃真鍊之至也。」此外,也因為范仲淹本人並未親至洞庭,僅憑藉滕子京提供的〈洞庭秋晚圖〉等詩文圖畫,所以在落筆時不就細節鋪設,而於大處著墨。  清李漁《閒情偶寄》論文章結構中說道﹕「至於結構二字,則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韻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賦形,當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為製定未形,使點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勢。」這篇文章在結構上正表現出如此嚴密的設計與創意,精巧佈局與內容完美結合,表現新、深、精的文境。  文由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與重修岳陽樓,屬己作記,點出為文背景與動機,預為下文遷客騷人會於此之情懷安排伏筆之餘,也暗示通篇主要對象正是謫降之人。次段概寫岳陽樓不變的景觀,先勾勒洞庭湖形勢、規模及浩蕩天際的萬千氣象,突出其不凡的盛況。不近交代岳陽樓特定背景,更令人眼界開闊。作者如此安排,正是為自己抒發不同於一般士大夫的寬闊心胸,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和遠大抱負作鋪墊。深意與畫面相互交織,虛實相生。第三、四段以對照手法具寫變異之景,但表面就岳陽樓之大觀氣象萬千,描繪景之變,以交代題目,實則由「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情」字著眼來鋪敘,以為蓄勢,並由變景異情的「二者之為」,從反面生發末段的感慨。  這種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或略或詳,或顯或隱的藝術安排中,以達到言此意彼,巧妙完成作記與明志的內涵,是這篇文章出奇制勝之處。清林雲銘曰﹕「文正……單就遷客騷人登樓異情處,轉入古仁人用心,遂將平日胸中致君澤民,先憂後樂大本領一齊揭示。蓋滕公以司諫謫守巴陵,居廟堂之高者,忽江湖之遠,其憂讒畏譏之念,寵辱之懷,撫景感觸,不能自遣,情所必至,若知念及君民之當憂,自有不暇為物喜,為己悲者。篇首提出謫守二字本是此意,妙在借他方遷客騷人,閒閒點綴,不即不離,謂之為子京說法可也,謂之自述其懷抱可也,及謂之遍告天下後世君子俱宜如此存心,亦無不可也。」這一段評論正見此文謀篇運材上的獨特性和其作意的深遠性。  文中除以駢散結合的筆法,因事及景,又因景生情,將自然與人情相牽繫以對照,涵蓋古今騷人墨客的矛盾掙扎,在最後一段裡,由應變景異情部分,寫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從而更進一層地轉現另一種生命態度,另一種人生追求。這樣寓哲理於寫景的作法,不僅概括了所有來岳陽樓者的生命情境,並提出足以轉化客觀環境限制的困窘,為物所役的無奈,也成功的開拓記的內容與表現方式。

2006-04-24 20:58:36 · answer #2 · answered by 雅客 5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