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位於淡水的前清總稅務司公署官邸為什麼叫做「小白宮」呢?
請說明一下理由 (能附上它的資料更好)
但是 http://www.tshs.tpc.gov.tw/content/18go/18go_01.asp?H1m_sn=8 這個網站上有的東西 我有了囉 請大大們提供其他的 謝謝 ^ ^
2006-04-23 10:21:06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 2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看到樓下大大的回答了 是因為洋人俗稱「小別莊」所以才叫「小白宮」的嗎?
2006-04-23 19:59:00 · update #1
總稅務司公署官邸 ( 小白宮 )
圖片參考:http://blog.sina.com.tw/myimages/101/12901/images/1137335481_0.jpg
淡水開港通商後,於同治元年6月22日開關徵稅,福州總務司美里登提議在台也任用外國人(客卿)為稅務司,經上海通商大巨李鴻章認可後,首位到任的稅務司為英人何威爾爵士(John W. Howell),後由美人斯甄克(W. S. Schenck)接任,本國的關稅委由外人代辦,也許今日難於理解,但在不諳「洋務」,官僚體系腐敗的清廷,確實有其實效。在稅務司的管理下,淡水港確實面目一新。 小白宮是一棟殖民地式建築。殖民地式建築之特徵有抬高地基、四周有類似迴廊之 Verandah(涼台)的設置、落地門窗、煙囪等等。涼台的設計佔建築面積很大的比例,形成另一種型態的生活空間,與僅為增加建築面積之Balcony(陽台)設計不同,因此這種擁有大面積的Verandah的殖民地式建築又稱為Bungalow(涼台殖民地式建築)。 小白宮,正立面向南,面對淡水河,有十一個半圓拱圈,東、西面各有四個半圓拱圈。規律對稱的拱圈,在視覺上具有協調柔和與美感。東、西、南三面的拱券迴廊,除視覺效果外還可增加光照面積,使每一個空間都能得到充足的日照與視野。門窗的位置均與迴廊拱圈相呼應,除採光性及通風性良好外,更便於由室內觀賞室外景色。迴廊每一扇門窗上,都附有木質的活動百葉窗,作為調節光線及加強遮陽效果之用。屋頂是四坡式斜屋頂的基本形式,方便排水,亦可增高室內空間或作成閣樓使用,同時具有隔熱作用。屋頂上設有煙囪,是壁爐設備,壁爐主要作為取暖及防潮用。地基用紅磚及石材砌成基座,外側周圍則留有通風口,基座抬高約 一公尺 ,既可防潮又能表現出主人之尊貴氣派。 日治時代這棟建築物屬稅關,因關務大減晚期則任其圮廢,被附近淡江中學的學生稱之為「化物敷屋」。戰後,其東側另二棟同型洋樓被拆除,財政部關稅總局曾決定將此建築報廢,改建員工住宅,引起所謂「搶救小白宮」的行動,而鎮公所也將它提報古蹟評鑑,以保存此一文化資產,目前已被列為三級古蹟,撥交台北縣政府整修使用。
2006-04-23 12:04:3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請問2樓大大 你資料是哪來的阿?
2006-04-23 20:07:4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2 · 0⤊ 0⤋
一八六○年(清咸豐十年),台灣開港,許安平、淡水兩港對外通商,後再增加雞籠、打狗兩口岸。於是英、法、美、德等國相繼而來,派領事、劃租界、設洋行、建棧房。因應此番新局面,區天民以海關監督身分來台籌設新關,一八六二年七月十八日,以滬尾水師守備舊營房為公署,開關征稅。
天津條約之後,台灣開放讓外國人來做生意,但是清朝政府卻非常無能,不僅管不動外國人,也不大懂得和他們打交道,設海關檢查收稅也常被他們抗拒,又會被自己的貪官污吏中飽私囊,清朝就把這種的對外交涉事務叫做「洋務」,乾脆請外國人來做,當時淡水海關叫做「總稅務司公署」就是請外國人來做主管的。
隨著關務繁雜,需要人手越多,洋關員日趨增加,也有十來人之多,於是在好博遜(H.E.Hobson)擔任稅務司任內,一八七○年(同治九年)由海關撥款在埔頂的「居留地租界」興建了三座豪宅供洋關員居住,本地人稱「埔頂三塊厝」。一棟為稅務司所住,一棟為秘書所居,另一棟為下級眾關員所厝。三棟建築為西班牙白堊迴廊式建築,表現出休閒地、舒適地、第二個家的生活情趣,洋人俗稱小別莊(bungalow)。
總稅務司公署衙門在今紅毛城停車場前,是當年最豪華的建築,本棟殖民地式白堊迴廊的建築應當建於同治末年,原本有三棟,本地人稱「埔頂三塊厝」。是當時稅務司官邸,他們在此工作輕鬆,生活之享受非當時台灣百姓所能想像,日本領台後,首相伊藤博文也曾慕名到此下榻一宿,留下風流韻事。兒玉總督也曾作為行館。
2006-04-23 11:52:15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5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