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君來問心中事
積善之家慶有餘
運亨財子雙雙至
指日喜慶溢滿閭
問的是是否能與前男友復合? 我是在分手那天求的(過年前)..但是到現在已經過了快3個月了)我們的關係只有越來越差...甚至到兩個人都堅信\"絕對不可能會復合\"...所以我想問這支籤是代表什麼? 雖然廟方說這是好籤 ~ 但是我真的看不出我們的關係有變好...也正在懷疑菩薩跟我開了玩笑
2006-04-20 11:29:11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鄂宓莉亞 1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壬申籤 泰卦
詩曰
△對自己要有信心,小挫敗,並不影響既定的宏觀大局。
看君來問心中事
積善之家慶有餘
運亨財子雙雙至
指日喜慶溢門閭
泰卦
子 孫 ─ ─ 酉(應)
妻 財 ─ ─ 亥
兄 弟 ─ ─ 丑
兄 弟 ─── 辰(世)
官 鬼 ─── 寅
妻 財 ─── 子
籤詩解
今年運勢 春天多事,秋後得貴人扶持,這時才能奮勇前進。
求財問福 求足何時足?知足便足。看得開,參得透,一切自然順利。
創業改行 和人合作,聽聽家人的意見,比較妥當。
男女姻緣 義重情深,久久長長。
夫妻感情 「一夜夫妻百世緣」,一時不如意,何須記在心上?
考試升遷 一路福星,大吉,可是八月間應考不可大意。
官司訴訟 既然有意息事寧人,那就趕緊找人溝通。
身體健康 遵照醫生的吩咐就對了。秋天平安。
討債還錢 友情猶在,要錢就不難。
搬家移居 平安就是福。搬家就要先花錢,不合算。
籤詩故事
【蘇秦夫妻相會】
蘇秦是戰國時代洛陽人,能言善道,反應靈敏,他拜鬼谷子為師,學得一套經世治國的本事,滿懷信心,想要遊說各國王侯,實現他的抱負。可是他的母親、大嫂、妻子,這些婦道人家都反對,還勸他要腳踏實地,種田也好,經商也好,一步一腳印這才是正經事。
蘇秦的弟弟提出折衷辦法,勸他不必捨近求遠,既然有真本事,就近在洛陽當周朝王室的官,同樣可以飛黃騰達。
蘇秦擇日謁見周顯王,可是朝中大小官員都知道他是個農家子弟,根本不理他。蘇秦一肚子委曲,回到家裡把家當都變賣了,狠了心買了一套珍貴的黑貂皮袍、車輛、馬匹,帶著幾位隨從毅然離開家鄉,想要遨遊列國找個知音的主人。
他首先看中了國力強盛的秦國,提出長篇大論的國事建言,秦惠王卻連看也不看。時間一久,蘇秦錢用光了,皮袍也破了,只好賤賣車馬當旅費,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家鄉。
一進門,母親看他衣杉藍縷一身狼狽,罵個不停,身旁的妻子低著頭織布,連看都不看他,蘇秦確實餓壞了,想要點吃的,嫂嫂卻推託沒柴好燒飯。
蘇秦感概萬千,仰天長嘆,拿起書箱望地上一摔,大小書冊散落一地,他忽然想起當日辭別老師的時候,鬼谷子曾交代過:「不如意時就看看『太公陰符』」。於是翻出了那本小冊,發憤勤讀,有時困倦了想打盹,他就拿起錐子扎大腿,堅心忍性勤苦研讀。
一年後,他對天下局勢已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信心十足地開口向弟弟索取旅費,決心再出遠門。
第一站先到趙國,趙王聽不進去。輾轉又去燕國,宮內大臣也不肯為他引見,足足等了一年多,旅費用完連房租也繳看起,又沒臉回家,只好借貸度日子。
不久,正好燕文公出遊,蘇秦硬著頭皮擋路謁見,燕文公一聽是曾經上萬言書給秦王的蘇秦,很高興地名回朝中共商大事。
蘇秦分析天下大勢,提出聯合六國共同抵抗秦國的策略,文公很贊成,任命他為全權特使,先後結聯趙、韓、魏、齊、楚,簽定了共同防衛條約。蘇秦同時佩帶了六國相印,前呼後擁回到洛陽。
蘇秦還沒到,他的大嫂、妻子都已跪在城外路迎接了,連頭都不敢抬起來。蘇秦上前笑著說:「你們從前態度傲慢得很,今天怎麼突然對我這樣恭敬呢?」他的大嫂扭扭捏捏地回答說:「現在叔叔有權又有錢,當然和以前不一樣囉!」
蘇秦一邊接他們上車,一邊想著;看盡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這才知道財富和權勢,確實有那不可抗拒的魅力。
參 考 資 料: 《史記-蘇秦列傳》、戲劇:《六國封相》。
本籤詩故事有: (1)蘇秦夫妻相會。
(2)蘇秦回家賈不第。
(3)劉元普雙生貴子。
(4)上帝爺。
(5)王景略門師談兵。
(6)宋交祈。
(7)藺相如題橋。
2006-04-20 12:00:1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3 · 0⤊ 0⤋
看君來問心中事積善之家慶有餘通亨財子雙雙至指日喜氣溢門閭﹝解說﹞看君來問心裏所想的事,不知吉凶如何?我告訴 ,積善之家必有慶餘,因為您心田良好,所以會有好的果報。運氣來時,求財得財,求子得子。財子雙雙來到,相信指日間,喜氣將洋溢您家門。抽得此籤,正是好預兆。目下雖然未得亨通,但不必掛心,只要仍然一心向善,正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好運馬上到來。此籤問財利,目前雖不很理想,但不久,財源即滾滾而來。問功名,目下雖未得際遇,只要多充實自己,機會多的是。問婚姻,是美滿的良緣,指日喜氣添丁很理想的對象,婚談不易成功。只要合乎情與理,不必憂慮。
2006-04-20 12:33:13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5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