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可以給我詳細的億載金城和沈葆禎的資料,
~謝~我要寫報告的......拜託
2006-04-19 16:39:01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億載金城
清同治十三年甲戌(西元一八七四年)九月開工,至清光緒二年丙子(西元一八七六年)八月竣工,歷時只計一年又十一個月可建造完成的二鯤身砲臺,肇因於牡丹社事件的發生。約當同治十年辛未(西元一八七一年)高琉球籍漁民六十九人,因風漂流到臺灣南部瑯橋一帶(今桓春附近),其中三人溺斃,五十四人被牡丹社先住民殺害,悻免於難的十二人,經人由鳳山縣送到府城,再轉往福州經督撫從優撫恤後,遣回琉球。居心不軌的日本,妄稱琉球為它的保護國,於同治十三年甲戌三月廿二日發兵,以剿番為由進犯臺灣。
當時清廷政府一面向日本提出嚴辭抗議,一面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辦理臺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續極治理臺。沈葆楨到臺灣以後,勘定安平地勢險峻,奏請建造仿西洋式砲臺一座,並延請洋匠法國人帛爾陀設計,以防守海口阻遏日軍。
二鯤身砲臺的建築,是仿造西洋幾何形營壘的作法,所建造而成的方形稜堡式砲臺,角凸出,中央凹入。凸出的稜堡安放大廠,做為遠玫之用;凹人的牆面,列洋槍隊,以防止近撲。後來因應實際的需要,改為向海一面設阿姆斯脫郎前膛大砲五尊,其餘各面安二十磅及四十磅,」小砲各四尊。由廠兵二百七十二名配以洋槍隊駐守。[光]創建於清朝光緒年間因牡丹事件而建築的億載金城。
清廷派沈葆楨對日防務事宜。沈葆楨先抵安平,巡視海防形勢後,認為應建立大砲台以保衛府城,因此,著手進行砲台之建設。光緒2年全台第一座西式砲台終於完成沈葆楨題億載金城四字於大門入口。從此擔任起保國衛土的重責大任。億載金城不僅是全台第一座現代化西式砲台,也是全台第一座配備英國阿姆斯壯大砲的砲台。
日治時期,砲台遭毀損,曾一度荒廢於荒煙蔓草之中,後被列為府城名勝之一加以保存。光復後,大規模整修,現為一級古蹟,即是今天所呈現的風貌。
http://tour.tncg.gov.tw/historic/ht01_1.asp?highspot_sn=1
沈葆楨
日本進攻台灣、使清廷意識到台灣在戰略地位上的重要,派往台灣負責全權處理的欽差大臣沈葆楨,是林則徐的女婿,在短短一年任期內,推展各項建設:
一、軍事建設
為防衛台南府城安全,首先聘請法國工程師在安平設計建造了一座安放西洋巨砲的堡壘。完工後,他親自在城門內外分別題字「萬流砥柱」與「億載金城」。今天到台南安平二鯤,可以見到沈葆楨的銅像立於這座可以容納一千五百人的雄偉堡壘內。
此外沈葆楨也在台灣南端修築城池,建為恆春城,至今仍然為台灣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四座斑駁的城門仍然屹立在恆春。沈葆楨又認為台灣軍政積弊太深,主張福建巡撫移駐台灣。1875年(光緒元年)清廷決議以福建巡撫冬春二季駐台灣,夏秋二季駐福建,向台灣建省邁進一步。
二、開山撫番
把政教建設擴展到東部後山,也就是台東。
三、交通建設
三條聯絡台灣東部重要道路陸續開闢。福建提督羅大春開建蘇澳、花蓮間的險阻山路,是蘇花公路的前身。在台灣南部,同知袁聞柝負責開闢了由赤山到卑南的一段路,是南迴公路的濫觴。最為艱巨的一段工程要推由總兵吳光亮修建的橫斷中央山脈道路,起自竹山,終到花蓮玉里,就是著名的八通關古道,現在的新中橫公路大至是沿著這條古道修築。在鳳凰山區的岩壁上,還可以看到吳光亮豪氣磅礡的四個題字「萬年亨衢」。這些路線後來都成為日據時期和光復後興建的許多重要道路的基礎。
四、廢止渡台禁令
1875年二月,台灣正式全面開放,中國人可以自由移民台灣,開墾土地。沈葆楨分別在廈門、汕頭、香港設立招墾局,來台灣的人可得到船票,種子、房屋搭蓋費及一年半的口糧,又可以分到水田、旱地各一甲。每十人分的耕牛四頭、農具四副、而且三年後才開始徵收租賦。
五、增設府縣
沈葆楨剛到台灣時,軍政文教重心都在南部,當時的行政區域為台灣一府,管轄台灣(台南)、鳳山、嘉義、彰化、四縣和淡水、噶瑪蘭(宜蘭)兩廳。
為了更方便治理台灣各地,沈葆楨擴散行政轄區,改淡水廳為新竹縣,噶瑪蘭廳為宜蘭縣,在艋舺增設淡水縣,都歸新設立的台北府管轄。從此、台灣的發展重心開始逐漸北移。
http://www.syps.hlc.edu.tw/taiwan/newpage13.htm
2006-04-21 16:34:2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Pin 2 · 0⤊ 0⤋
億載金城位在安平區南端,又稱「二鯤鯓砲台」或 「安平大砲台」。
係清末為加強海防而築的工事之一。建於清緒2年(1876年),為台灣第一座西式砲台,日據時期因缺乏維護,毀損日益嚴重,直到民國64年砲台創建百年,台南市政府重加修葺,才恢復昔日舊觀。原配有八尊小砲、五尊阿姆斯壯大砲,但日人據台後,將大多數砲台標售,如今僅有一尊小砲為當時留下的古砲,其餘皆為民國64年重修時仿製。外額上書「億載金城」內額『中流砥柱』,皆出自沈葆楨手筆。沈葆楨親題「億載金城」、「萬流砥柱」八字,分置內外門額,氣勢雄渾,護土不讓。 後來,雖因事件及早平息而未派上用場,但台灣的海防軍事卻因此而跨出邁向近代化的一大步。
億載金城佔地廣達3公頃多,由法國工程師設計完成。形制上,屬於西洋稜堡式的方形砲台,四角凸出,中央內凹。 在台灣砲台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開創性地位,不僅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西式砲台,也是全台第一座配備英國阿姆斯壯大砲的砲台。砲台四周有護城濠,砲台上分置大、小砲,中央則為操練場;形制完備、規模宏大,加上無窮的砲威, 真可說是台灣南北砲台中,劃時代的重要里程碑。今天的億載金城, 雖然經過歷代的破壞 、毀損, 在形式和材質上已多所改變。 但在整修後, 仍 大致可看出當年的輪廓與規模。西元1975年 ( 民國64年 ) , 台南市政府為推動觀光年,為紀念砲台建成100週年時,大規模加以整修, 目前放置在砲台內供人參觀的大砲 ,是當時特別仿製的成品。
2006-04-24 06:36:2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好人欸ˋˋ 1 · 0⤊ 0⤋
請看下面:
圖片參考:http://www2.tku.edu.tw/~tahx/tamsui/images/ti06.jpg
←沈葆禎沈葆楨(1820-1879) 1.生平 (1)福建省侯官人;拜舅父林則徐與魏源知己為師,受經世致用之學。 (2)1839年沈中舉,林則徐見沈人品可貴,乃嫁次女林普晴。 (3)沈受岳父影響,具有才幹與遠見;獲曾國藩力邀為幕府,與郭松燾等共事,協助剿滅太平天國。 (4)1862年沈任贛撫,1865年丁憂返回福州;左宗棠奏准建立船政局後調西北平回,沈任船政大臣。2.大事紀:同治13年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深知臺灣的重要,故奏請清廷增置府縣,興利逐弊,整備臺灣的防務與建設。同治13年(1874)及光緒元年(1875),沈葆楨兩度來臺,為時年餘。對台灣的經營有: 沈葆楨初到臺灣,先修建砲臺(億載金城)。其後進行: (1)開山撫番:為沈經營臺灣的第一要務;最終目的在於促進全島的內地化,使臺灣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a.開山:開北(蘇澳至花蓮)、中(南投竹山至玉里)、南(赤山至卑南)三路約六百里,築堡設屯,募民墾種。 b.撫番:(a)促進番民漢化 (b)取消隔離政策 (2)增設郡縣:光緒元年,臺灣行政區重新畫分,由一府四縣三廳,擴增到二府八縣四廳。且在沈葆楨的建議下閩撫冬、春必須駐臺。 (3)廢止渡台禁令:沈為開發臺灣,奏請廢止內地人民渡臺各例禁,並廣事招徠內地人民到臺灣耕墾。 (4)推行新政: a. 加強防務:沈將自強新政推行到臺灣;如恆春築城,臺南安平設置新式砲臺(仿巴黎要塞)等。 b. 扣緊閩臺:除購進鐵甲船以備臺灣安全外,閩、臺之間亦設置火輪船以便航運,以利轉輸。 c. 開採礦藏:煤礦的探勘與開採為海防要務;基隆煤礦即是中國第一座以機器開探的西式煤礦。 (5)鼓舞精神:奏請順從輿情、端正風俗,為鄭成功建立延平郡王祠,除顯示開闊胸襟,也提振臺民愛國情操。負面我就不清楚ㄌ
2006-04-19 16:43:06 · answer #3 · answered by Jin`yue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