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27位君王之中,有兩位君王(中宗及仁祖)被大臣們所擁戴而登上王位的那些大臣們竟然有那個能力去反正,另立新主,為什麼他們自己不推一個代表或自己當國王呢?反觀世祖,為什麼他有那個能力逼迫自己的姪子退位讓自己登上王位?還有,國王的兒子是否全都不能接觸政事?還是說只有世子或元子才能呢?
2006-04-18 10:45:55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在中宗反正當中,大臣們擁戴晉城大君的原因,這可以理解,為什麼在仁祖反正當中,不擁戴仁城君、仁興君、慶昌君、慶平司、寧城君…等父執輩的叔伯們,卻擁戴定遠君的兒子?
2006-04-18 18:56:19 · update #1
朝鮮王朝的立國基礎是儒教,而且是宋儒理學為根本對於忠臣倫理看得很重兩次反正(中宗反正,仁祖反正)主因是因為燕山君和光海君所為,違背傳統的儒家倫理,受到儒教思想影響的大臣們認為這樣的君王不配作他們的君王,所以推翻不符合儒教的君王...既然是推翻不符合儒教理想的君王,自己又是信受儒教的臣民當然發自內心是不可能想要自立為王...而是在王室中再找到一位王子出來當新的君王 --------------------------------------------------------------至於世祖,當初他可以逼退侄子退位,實在與他在朝中宮中勢力強大有關世祖(首陽大君)情況類似太宗,他本身有做君王的實力與能力,朝中大臣有部分是他的人馬,可惜他不是嫡長男...而兄長文宗自繼位以來,王權有旁落大臣掌控的傾向,加上年幼的端宗繼位,非常依賴父親文宗時代的大臣,以及從小照顧他的祖父(世宗)後宮惠嬪梁氏以及父親(文宗)後宮楊氏...有後宮干政的現象這些對於部分支持世祖(首陽大君)的大臣來說,世祖無疑比端宗更適合君王的位置,而世祖也對於王權旁落現象感到不滿,加上自己也有做君王的野心與實力,所以1453年發動癸酉靖難...當然受到原本佈滿朝中的大臣的支持------------------------------------------------------------------ 至於為何仁祖反正時候,不是擁戴仁城君、仁興君、慶昌君、慶平司、寧城君…等父執輩的叔伯們,卻擁戴定遠君的兒子?最重要原因就是起兵反正的就是仁祖(綾陽君)及其屬臣,他的下屬同時也與癈大妃仁穆大妃的女兒貞明公主有密切往來反正成功,他當然是繼位的當然人選,一反正成功就是到西宮迎宣祖的繼妃仁穆大妃…在形勢比人強的情況下,仁穆大妃當然出於感激或是也出於畏懼..就宣旨繼位者為仁祖第二,牽扯到當時黨派之間的糾葛與鬥爭仁祖反正是西黨人士領導成功的政變,新立君王,要找個傾向西黨的王子才行,綾陽君(仁祖)及其父親定遠君是支持西黨的第三,仁祖反正(1623年)的時候,光海君的其他兄弟不是早死(臨海君、義安君、信城君、定遠君、順和君),就是曾經支持光海君癈母政策(仁城君),其餘諸子有些生母非士大夫階級出身(慶昌君,興安君,慶平君,寧城君),有的個性暴烈,不是傳統儒教理想君王(順和君) 因此具有反正大功的仁祖,天時地利人和…當然就是他繼位了….
2006-04-22 00:21:51 補充:
王子不能擔任朝中官職以避干預朝政之嫌
常派任為特使,前往中國交涉...
2006-04-19 20:15:2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6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