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針對人物作解釋(事蹟.為人~等)商鞅 秦始皇 項羽等人物~
何謂權力?
馬上得天下???(這句就不懂是啥啦).....老師問的不懂阿~~= =\'\'
有誰知道ㄋ幫幫忙唷!!
2006-04-17 20:30:33 · 6 個解答 · 發問者 ? 1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希望明天就會有人回答........期中考試~~拜託啦..
2006-04-17 20:32:33 · update #1
1.商鞅
中國戰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人。原姓公孫﹐名鞅﹐亦稱衛鞅。因功受封商(今陝西商縣東南)十五邑﹐故稱商君或商鞅。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後入秦進說秦孝公。始說以“帝王之道”﹐未能投合﹔繼說以“霸道”和“強國之術”﹐遂見重用。秦孝公元年(前 356)任左庶長﹐旋升大良造。先後兩次實行變法﹐主張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戰﹐取消分封制和世襲制﹐實行郡縣制﹐統一法令等。秦孝公死後﹐商鞅遭貴族誣陷被秦惠王處以車裂之刑。商鞅被殺﹐但變法成果仍沿襲不變﹐促使秦國奠定了富強的基礎。商鞅無原作。《漢書‧藝文誌》著錄《商君》計29篇﹐今存24篇﹐為戰國時法家所輯錄﹐這些著作中反映了他的思想。《史記‧商君列傳》﹑《韓非子》中的《和氏》﹑《定法》﹑《內儲說上‧七術》﹑《劫弒臣》等篇均為研究商鞅思想的重要資料。
商鞅認為人的認識不能脫離客觀存在之物﹐說“夫物至則目不得不見﹐言薄(迫近)則耳不得不聞﹐故物至則變(辨)﹐言至則論”。但商鞅卻主張愚民政策。他說:“愚農不知﹐不好學問﹐則務疾農。”商鞅在哲學上的主要貢獻是用樸素辯證的觀點解釋歷史現象﹐指出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政治措施﹐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他提出了“勢”與“數”的重要觀念﹐認為“凡知道者﹐勢﹑數也。故先王不恃其強﹐而恃其勢﹔不恃其信﹐而恃其數”。“勢”指時勢﹐“數”指規律。他又認為﹐“聖人知必然之理﹐必為之時勢﹐故為必治之政﹐戰必勇之民﹐行必聽之令”。所謂必然之理與必為之時勢都是指歷史發展的客觀必然。商鞅辯證發展的歷史觀對以後的進步思想家產生了深刻影響。
2006-04-18 00:54:27 補充:
2.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 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十三歲即王位﹐三十九歲稱帝﹐在位共三十七年。 戰國末年﹐從諸侯割據向全國統一的趨勢已日益明顯。當時﹐秦國實力最強﹐已具備統一東方六國的條件。秦王政初即位時﹐國政為相國呂不韋和宦官嫪毐所把持。公元前 238年﹐他親理國事﹐平定嫪毐的叛亂﹐免除呂不韋的相職﹐令其徙處蜀郡﹔並任用尉繚﹐李斯等人﹐部署統一全國的戰略和策略。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2006-04-18 00:55:36 補充:
秦始皇即位後﹐派蒙恬率兵出擊匈奴﹐收復河南地﹐迫使其退往陰山以北﹔為防其進一步侵擾﹐還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連結起來﹐修築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在征服百越地區後﹐設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數由統一之初的三十六郡增至四十餘郡﹐其版圖“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
2006-04-18 00:56:05 補充:
秦始皇是很有作為的政治家﹐他每天親自處理大量的奏章文書﹐不完成規定的數量﹐決不休息。但因剛愎自用﹐以刑殺為威﹐大臣多怕獲罪﹐不敢指陳他的過失。在統一六國之後﹐他修建豪華的阿房宮和驪山墓﹐先後進行五次大規模的巡遊﹐在名山勝地刻石紀功﹐衒耀聲威。為求長生不老之藥﹐又派方士徐市(即徐福)率童男女數千人至東海求神仙等等﹐耗費了巨大的財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難。
2006-04-18 00:56:41 補充:
以秦始皇為首的統治階級對廣大人民所實行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引起了人民的反抗。六國貴族的殘餘勢力也乘機進行反秦活動。秦始皇於二十九年東遊﹐途經博浪沙(今河南中牟西北)時遭刺客狙擊。三十六年﹐隕石墮於東郡﹐有人刻“始皇帝死而地分”於石。
2006-04-18 00:56:54 補充:
次年﹐秦始皇巡遊返至平原津得病。他自知病將不起﹐於是作書命在上郡監蒙恬軍的長子扶蘇速歸咸陽送葬﹐並繼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廣宗西北)﹐秦始皇病死。中車府令趙高勾結始皇少子胡亥和丞相李斯﹐偽造遺詔立胡亥為太子﹐並賜扶蘇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後﹐對人民的剝削和壓迫變本加厲﹐社會矛盾激化﹐終於在二世三年(前 209)激起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見陳勝﹑吳廣起義)。不久﹐秦朝滅亡。
2006-04-18 00:57:47 補充:
3.項羽(公元前233~前202) 秦末重要的反秦領袖之一﹐秦亡後自封西楚霸王。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名籍﹐字羽。祖父項燕為戰國末年楚名將﹐為秦將王翦所殺﹔叔父項梁。秦統一後﹐項梁殺人﹐與項羽躲避吳中。當地每逢有大徭役和喪事﹐項梁經常主持其事﹐暗中以兵法組織和訓練賓客子弟。 項羽力能扛鼎。少時學習書寫和劍術﹐都無所成就﹐項梁很生氣﹐他卻說﹐“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項梁教他兵法﹐他略知大意﹐即不肯深學。但項羽才氣過人﹐秦始皇東遊會稽時﹐他在路旁觀看﹐曾說:“彼可取而代也。”
2006-04-17 20:52:5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世民 7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2014-10-17 01:18:36 · answer #2 · answered by TMQMLFJXWBJK 1 · 0⤊ 0⤋
企業x管系...歷史考題!......
2006-04-19 01:36:53 · answer #3 · answered by 柏翔 4 · 0⤊ 0⤋
大X大學?
2006-04-18 19:56:31 · answer #4 · answered by Gtchange 1 · 0⤊ 0⤋
馬上得天下劉邦; 關鍵詞 1.《史記》卷九十七《陸賈列傳》 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迺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鄉使秦已并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 詩詞典故例句 1. 林寬 歌風台 .....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盡解詩。....商鞅在戰國七雄中,以秦國<<商鞅>>的變法最為徹底成功。商鞅姓公孫,名鞅,原來是衛國貴族的後代,於<<秦孝公>>(西元前361至338年)時,向孝公提出富強之道,主張打破傳統,推行新政。 商鞅賞罰要分明,為了取信於民〝徒木立信〞,從此以後,商鞅執法如山便傳開了,政府因此建立的威信。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組織保甲實行連坐法:將境內人民都登記在戶籍薄上,以〝五家為保,十家相連〞互相監督,一家犯法,其他各家如不舉發一併有罪,使民眾的組織更嚴密,加強了中央對地方上的控制和管理。 二、提倡軍功,禁止私門:商鞅將爵位分為二十級,有軍功者,依等級受爵,即使是宗室,沒有軍功也不綬予爵位;雖富有,沒有軍功也不能尊榮。另外規定私鬥者,要按情節輕重受罰。如此,使得人民不敢內鬥,卻勇於在對外戰爭中立功,使國家兵力強大起來。 三、鼓勵耕織、獎勵生產:凡是努力從事農業生產,使糧食和布帛超過一般產量的,可以免除本人的勞役和賦稅;而從事工商業或遊手好閒而貧窮者,罰做公家奴隸。另外又規定一戶人家有兩個以上成年男子就必須各自獨立門戶,否則得加倍納稅。 四、廢封建,開阡陌:廢除以前井田的封疆界限,鼓勵人民開墾荒地,承認土地私有,可以買賣,而政府則按土地徵稅。 五、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合併鄉村城鎮為縣,全國統一規劃設置四十一縣,每縣設令和丞,由國君任免。 此外,商鞅也統一全國度量衡,並制定秦國法律,公佈實施。商鞅的變法,使秦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上得到全面革新,國勢蒸蒸日上。秦始皇 秦始皇的性格,是殘酷且獨裁的又好大喜功。其實,這只是他人格的特質之一而已。而他的性格和早期未及帝位時有相當關係。因為其實身世不明,到底是否為子楚之親生兒子,使得他及趙姬遭受許多屈辱。幼時缺父愛,即位時又無實權,而導致他性格冷酷,苛刻寡恩,造成了這個獨裁者,亦造就了日後誅殺所有曾和趙姬有仇之人。繚曰:「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為虜矣。不可與久游。」(《史記.秦始皇本紀》)。尉繚說:「秦王缺乏仁愛,而有虎狼之心,窮的時候可禮讓下人,得志時也輕易的吃人,不可和他長久往來。」我們可以看到,當秦始皇未發達時可以忍受尉繚,茅焦激P的言語,統一後,就來個「焚書坑儒」,一口氣殺盡四百六十個欺騙、攻訐他的人,亦可以表現出他人格偏激的一面。此外,當他得知趙姬和毐的關係且已有二子,他狠心的將趙姬二子掐死,亦顯出其性格上殘酷的一面。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不斷的出遊,勞民傷財,這是他人格的陰暗面。但若就他的政績、改革及施政,使人看出他乃一個胸懷大志、且具有高度智慧的人。「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大義休明,垂于後世,順承勿革、皇帝躬聖、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此上乃說明秦始皇勤於政事。而造就了其五帝三皇都未及的政局。由此可見到他對於治國積極的態度。但也因他太過急躁,於短短的十來年大興土木、四處征戰,。在秦始皇當政的十二年間,其為政之苛暴實非百姓所能忍受。項羽 西楚霸王項羽項羽(前二三二──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楚國將門後裔。楚亡後,他隨叔父項梁流亡吳中(今江蘇蘇州)。年少時曾學習書法不成,又學劍,仍不成。立志要學「萬人敵」(就是能抵擋一萬人的本領),於是從叔父學兵法。但僅「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項羽身高八尺,力能舉鼎,年青時志向遠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錢塘江)時,項羽見其車馬儀仗威風凜凜,便脫口而上:「彼可取而代也。」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項羽隨項梁在吳中舉兵響應。二十四歲的項羽,被人民起義的急風暴雨推上了歷史舞古。 項梁起義後,征集精兵八千,項羽做了牌將(副將)。為了便於號召,採納謀士范增建議,立前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王,建都於盱眙,仍稱楚懷王。項梁率義軍在和秦軍戰鬥中接連取勝,產生了驕傲輕敵思想。結果在定陶(今山東定陶縣西北)被秦軍章邯指揮的軍隊打敗,項梁戰死。
2006-04-18 11:14:26 · answer #5 · answered by 偉綸 6 · 0⤊ 0⤋
人物事蹟,請看史記,有白話文本
權力以西方論,有行政,立法,司法三權
行政,運用財政以建設國家,令人民溫飽
立法,訂立法律以教化人民,規範人民,使行政有法律基礎
司法,使行法律予權力,平定爭執
馬上得天下,即以戰爭武力取得國家權力,下句是「不能馬上治天下」,即國家不能以武力管冶
武人當政,亂世之源,古有項羽,董卓,近有北洋軍閥
2006-04-18 04:07:47 補充:
無
2006-04-18 04:39:12 補充:
無
2006-04-18 00:06:52 · answer #6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