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何謂艾瑞克森的社會發展理論?
老師上課說到~講的不清不楚...然後就說下次要考
><~~幫幫忙囉
2006-04-15 09:14:13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阿史 1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很常見的心理發展學說, 最重要的是八個時期的分論
艾瑞克森(1902-1994)是一位出生於德國的心理分析家,再1933年時為了逃離納粹的迫害而來到美國,在這之前他一直是佛洛伊得的維也納圈裡的一份子。他廣泛的個人經歷與專業經歷,使他能夠藉由強調社會對發展中人格的影響,進而修正和擴展佛洛伊得的理論。
佛洛伊德主張兒童早期的經驗恆久地塑造一個人的人格,艾瑞克森則認為,自我的發展是持續一生的。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包含了生命全程的八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皆包含了一個人格中的「危機」,該階段中發展的議題,它不僅對該階段發展的特別重要,且在後來的生命中,該議題仍會某種程度地
持續著。這些隨著成熟時間表而浮現的危機,必須有令人滿意的解決,才能夠獲得健康的自我發展。
欲成功地解決每一階段中的危機,必須在正面特質與相應的負面特質之間取得平衡。雖然正面特質應佔居主導地位,但某種程度的負面特質也是必要的。例如:嬰兒的危機在於基本的信賴對基本的不信賴。人們必須去信賴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中的人們,但人們也需要學習某些不信賴,以保護他們自己免於危險,每一個危機的成功結果,便是發展出一種特殊的「美德」或力量,例如第一個危機「美德」就是希望。
艾瑞克森的理論比佛洛伊德的理論較禁的起考驗,尤其是他強調社會與文化的影響,以及青春期之後的發展。然而,艾瑞克森的某些概念就像佛洛伊德理論中的某些概念依樣,很難加以驗證。
當中並未標明特定的年齡,因為每個人發展的速度並不一致,一個孩子可能同時處在幾個階段 (危機) 之中,也可能因為環境的惡劣而退回到較早的階段。
1 出生至12~18個月 基本信賴對不信賴嬰幼兒發展出世界是否為一善良與安全的地方之感受美德:希望
補充:胎兒對母親的聲音做出反應,並且叫喜歡母親的聲音
2 12~18個月至3歲 自主對羞愧與懷疑兒童在獨立與自足勝過於羞愧與懷疑之間發展出平衡美德:意志
補充:形成對父母或其他人的依附。發展出自我意識,開始從依賴轉變為獨立自主。對其他兒童興趣增加
3 3至6歲 積極主動對罪惡感兒童發展出嘗試新鮮活動之主動性,不被罪惡感所淹沒美德:決心
補充:自我概念與情緒變的很複雜;顯現出自尊心。獨立、自主、自制與自我照顧的能力增加。發展出性別認同。遊戲活動變得更有想像力、更別出心裁和更具有社會性。展現出他利行為、侵略行為與恐懼感。家庭仍是社會生活的重要心,但其他兒童的角色變的更重要。
4. 6歲至青春期 勤勉對自卑兒童必須學習她們文化的技能,並面對無力勝任感美德:技能
補充:自我概念變的比較複雜,影響自尊。共律反映出空漸漸從父母轉向兒童。同儕扮演重要角色。
5. 青春期至成人期早期(大約11至20歲) 認同對認同混淆青少年必須決定自己的自我意識(我是誰?)或者經歷角色的混淆美德:忠誠
補充:尋求認同感(包括性認同)成為重心。與父母的關係普遍良好。同儕團體雖有助於發展和測試自我概念,但也可能產生反社會的影響力。
6. 成人期早期(大約20~40歲) 親密對孤立個人會尋求對他人的承諾,如果不成功,則需面對孤立與自我接納。美德:愛
補充:人格特質與風格變的相當穩定,但不同的生命階段與事件仍可能影響人格的改變。對親密關係與個人生活習性做出決定。大多數人結了婚,並當了父母。
7. 成人期中期(約40~65歲) 創造對停滯成熟的成人關注於確立與指引下一代,或者感覺個人的貧乏。美德:關心
補充:(認同感持續發展:可能出現中年過渡期的壓力。)照顧子女與年長父母親的雙重責任可能引起壓力。兒女離開家庭,導致空巢期。
8. 成人期晚期(約65歲以上) 整合對絕望老年人完成對自己的生命及死亡的接納或者對無法在活一次感到絕望。美德:智慧
補充:從職場上退休下來,為時間的運用提供了新的選擇。人們必須去因應個人的失落感與死亡的迫近。與家庭和親密朋友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的支柱。尋找生命的意義為重心所在。
資料來源: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楊國樞主編
2006-04-15 09:34:5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earthl 6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