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射手 作者:梁雲坡
青春時
我是盲目的射手
自負有千萬枝箭
就無的放矢
自以為豪放
終於
射盡了囊中之箭
中年時
我已百發百中
更發現無數更好的目標
可惜我已無箭可射
只惆悵地看一群拙劣的射手
| 浪費力氣!
當我老邁時
啊!
我看見我鬢髮皆白
正以老花的眼
顫抖的手
撿一根枯乾木棒
夢想削成青春之箭. . .
拜託可以給我簡單的注視及賞析,謝謝!
2006-04-14 19:31:33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 2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全詩以象徵手法:射箭,描寫人生的三個階段──青年、中年、老年,面對人生的不同態度。以映襯的方式呈現出歲月流逝所帶來的遺憾,面對此自然歷程的無奈與反思,與宋代蔣捷〈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有異曲同工之妙。一以「箭」、一以「雨」的意象營造光陰倏忽而逝的意境,面對各階段人生的不同態度、慨嘆與無奈。01 主題內容的賞析:第一段描寫青年的豐富「本錢」及豪氣,但自以為豪、缺乏智慧與沈穩的行事態度,以致青春在無形中揮霍一空。本文的「箭」象徵生命中所有珍貴的事物:生命中的感情、時光、理想、精力、健康……。滿手盈握生命的寶藏,卻不自覺它的珍貴,逞著「青春不要留白」、「莫虛度青春」的意念,蹉跎虛擲造物主的恩賜。第二段描寫中年時期,雖已稍有歷練,積累經驗與智慧,懂得掌握和珍惜生命中的一切,甚至還發現更多更好的人生目標值得追求時,卻少了最重要的籌碼──青春之箭,徒呼奈何之餘,偏又看到一批「過去的我」正在人生的舞台上,重演自己的錯誤,更見諷刺!沈重的感慨油然而生,更教人嘆惋悲傷。第三段描寫體衰力竭的老年時期,在面對前端不遠處的生命終點時,何其感傷!懷著無限的夢想,希冀延緩生命的流速,甚至重「拾」青春。一顆雄心未死,可是時不我予,霎時有種被時間遺棄的感覺,教人油然而生「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的感傷與悲涼。也為手中尚握有青春之箭的人當頭棒喝,帶來巨大的撼動──莫待無花空折枝啊!「青春時/我是盲目的射手」,「盲目」一語指的是「漫無目標」,包含有「目盲」──慧眼未開,視野不夠廣闊;「形忙」──揮霍青春,縱情逸樂;「心茫」──中無定志,失去自我。正是年輕人行徑的圖騰,心靈的燒錄。「自負有千萬隻箭」,「自負」一語是虛筆,實為「愚不可及」之意,由於愚昧,才會浪擲青春。而「箭」係以倏忽而逝的意象,呈現極廣的象徵意義:以「時間」為縱向座標,而橫向座標概括生命中的愛、健康、精力與理想……等。「自負有千萬隻箭」更營造出青年輕忽生命至寶那毫不在乎、愚昧的意象,也呼應了下文「就無的放矢」。「矢」除了指「箭」、「青春」之外,另有「志向」之意,年少輕狂,喜逐新奇,又中無定向,凡事只有五分鐘熱度,以致多藝不精,時光、金錢、健康、年華、愛……亦隨年少欲望的奔馳而消耗殆盡,導致悔恨莫及的結局。接著「自以為豪放」一語是虛筆,實為惆悵。當時年少,以為跟著潮流的欲望走是種豪放,以為任意射出囊中的青春之箭是種豪情。那知──「終於/射盡了囊中之箭」,伸手欲取箭,怎知,手在空氣中撲了空,驀然回首,才驚愕地發覺囊中之箭不知何時竟被自己揮霍一空了。所謂:「浪費了今天,就沒了一天。」,對青春逝去的感悟與悔恨是與年歲的成長成正比的,這驀然回首的愕然與空虛感,對浪擲青春的後悔莫及,真是一枚嚥不下也吐不出的苦果啊!「中年時/我已百發百中/更發現了無數更好的目標」說明中年時,由於生命的歷練,經驗的累積。可說是人生中智慧、才能達到頂峰的階段,對於目標的選擇與確立,也較年少時多了一分圓熟的思慮與成功的希望,所以詩人說「百發百中」「無數更好的目標」便是此意。語鋒一轉,由前三句的振奮墜落下一句失望、無奈的深淵中。「可惜我已無箭可射」,呈現出自嘗昔日荒唐的惡果那惆悵的意象。而今,「只惆悵地看著一群拙劣的射手/──浪費力氣」,這是自然的輪迴──人生荒謬的錯誤一再重複地上演,最叫人無奈、慨嘆。西哲說:「一個青年所擁有的最大寶藏,便是年輕。」但,青春年少時,豈會未雨綢繆,想到生命會有耗盡的一日?記得學生在作文中如此寫著:「那天在鏡子中看到爸爸的倒影,不禁回頭向爸爸說:『爸,你看起來並不年輕啊!』爸爸對我說:『我的年輕都跑到你身上了!』這句話對我而言是一句當頭棒喝!我從來都不以為自己『年輕』,只感覺到長輩們逐漸年老,也因為如此,在不知不覺中,年輕便從我手中悄悄溜過,而我卻還不知道──年輕,真好!」。所謂「思念總在分手後」,往往只有失去了才知珍惜。慨嘆無箭的中年人坐看拙劣的射手浪費力氣,卻無法以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除了青春之外──來換取一枝半根無價卻各有所屬的青春之箭,那情境是何等的失落,何等的無奈啊!也給讀者 一記當頭棒喝的警醒!「當我老邁時」這是作者想像的畫面,「啊!」驚嘆法的使用,說明作者神遊想像的畫面令他怵目驚心:「我看見我鬢髮皆白,正以老花的眼睛,顫抖的手」,令人聯想到韓愈〈祭十二郎文〉中自言老態之語:「髮蒼蒼、視茫茫而齒牙動搖」。上天是公平的,無論貧富貴賤、村夫顯要、紅顏碩彥,都會被歲月的年輪在身上烙上軌跡。縱有滿腔熱血,滿懷理想,亦會油然而生「時不我予」的慨嘆。這三句以「髮、眼、手」的意象,「斑白、老花、顫抖」的形容詞,由上而下,層遞營造出老邁的意象。層層逼近,形成負面正向的刺激,更教人怵目驚心,猛然奮起,珍惜手中殘餘的青春。「撿起一根枯乾木棒/夢想削成青春之箭……」,這兩句頗有陸游〈暮春〉:「自笑滅胡心尚在,憑高慷慨欲忘身。」的味道,豪放中帶有淒涼。「枯乾」一語與老邁的生命年齡相呼應,與「青春之箭」形成強烈的對比。而「撿」字一出,更有令人難堪的殘落感。人的生命短長非能自主,既已老邁,歲月之流即將乾涸,人,所能做的便是:僅就所剩無幾的生命之泉啜飲維生,所以詩人說「撿」,是不能自主的,是剩餘的,是凋落的,是價值不高的,更是無力折取的慨嘆與失落啊!面對生命之花逐漸凋萎、落地時,雖知遮挽是徒然的,但卻又忍不住想伸手……,所以詩人說:「夢想削成青春之箭」,「青春之箭」一語,範圍縮小,係因「日薄西山,轉眼成空」之際,最迫切的希冀就是重獲青春歲月,「青春」這是一切一切的基石,也與第一段形成首尾呼應。「夢想削成青春之箭」所呈現的是積極的意象,有著一簇生命的火花在顫動著,雖悲情卻有著至理。
2006-04-14 21:21:37 · answer #1 · answered by 美女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