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找一本無名古董書的相關資料
書頁上是毛筆寫的字
發現有簡體字\'藥\'
想說從這方面找起
可以縮小範圍
2006-04-14 11:46:58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capolulu 2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簡體字起源哪一年?古代/現代?漢字的簡體 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漢字就有了簡體。發展到小篆時期﹐很多字體簡化了。到了隸書和楷書時期﹐簡化的字體更多。在漢魏六朝的碑刻中﹐在唐代的寫經裡﹐都有不少簡體字。宋代以後﹐簡體字由碑刻和手寫轉到雕版印刷的書籍上﹐從而擴大了流行的範圍﹐數量也大大增加。到了近代﹐太平天國在其文書以至玉璽上都使用簡體字﹐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提倡簡體字的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1921年又發表論文《整理漢字的意見》﹐提出了整理漢字的辦法﹕限定通俗用字在2000漢字左右﹔減少筆劃﹐第一步採用已有社會基礎的簡體字﹐第二步把其他筆劃多的字也加以簡化。1922年﹐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提出了一項《減省現行漢字的筆劃案》﹐由陸基﹑黎錦熙﹑楊樹達聯署。這個提案是把簡體字作為運動推行的號召。提案指出:“文字本是一種工具﹐工具應該以適用與否為優劣之標準。筆劃多的﹐難寫﹑費時間﹐當然是不適用。筆劃少的﹐容易寫﹑省時間﹐當然是適用。”“改用拼音是治本的辦法﹐減省現行漢字筆劃是治標的辦法”﹐“治標的辦法實是目前最切要的辦法。”提案主張把這種過去只通行於平民社會的簡體字﹐正式應用於一切正規的書面語上。 錢玄同把簡體字的構成歸納為8種﹕
圖片參考:http://wordpedia.pidc.org.tw/image/gif/logo.gif
2006-04-14 12:08:5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no nickname 7 · 0⤊ 0⤋
樓上 我沒差欸 不覺得寫繁體字很累人嗎 超多字的
反而簡體字比較輕鬆 或是台灣以後乾脆改成英文好了
就不用寫那麼多字了 不過一想到還要學 真希望我生在美國>
2014-08-08 03:24:54 補充:
再說台灣連被承認為一個國家都有困難
何必去在意文字那啥的 這不是首要目標吧
2014-08-07 23:20:23 · answer #2 · answered by 鈴井音 5 · 0⤊ 0⤋
簡化字是1950年代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傳統漢字的基礎上進行了漢字簡化而產生的字體。由此亦產生了繁體字的對稱,意指該字在簡化前的寫法。同一漢字,簡化字比繁體字筆畫為少。
簡化字在現今中國大陸地區為規範漢字的一種。不過,傳統漢字中也有很多漢字並沒有被簡化,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些漢字叫作傳承字,既不屬於繁體字,也不屬於簡化字。
簡化字很多其實是民間沿用已久的俗字,例如「臺」寫作「台」、「鏽」寫作「銹」(再簡化作「锈」)等,這些字傳統上通常稱為「簡體字」而不是「簡化字」。
簡化字除了中國大陸使用外,亦輸出至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使用。1990年代,已在臺灣40餘年的中華民國政府亦將個別漢字沿用已久的俗字設為規範,如「臺」字(例如「臺灣」、「電視臺」)簡化爲「台」字。
使用簡化字和傳承字的中文通常被稱為簡體中文。在很多時候,簡體中文中的文字會被籠統的稱為「簡體字」。
另外,在日本也有簡化漢字的歷史。參見日文漢字。
歷史
「產量翻幾番」。其中「量」和「翻」已經過於簡化為同音字「兩」和「反」,但這些過度簡化的字在民間仍然大量使用。漢字的簡化由來已久,早在唐宋時代就出現了。「國」字的簡化字出現於唐朝時期。在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就已經出現了「劉」的簡化字「刘」字的寫法。
近代的漢字簡化行為,始於太平天國。在太平天國控制的地區內,實行了簡體字政策,以一批簡化了的漢字,取代原來的漢字。這批簡化了的漢字,部份是傳統沿襲下來,部份則由太平天國新造出來。這些字並不依照漢字原來的六書系統,也不依從歷來的漢字字體演化。但筆劃比原來漢字減省。
到近代的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這是近代中國的發展和變遷里,首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
在五四時期,錢玄同積極宣揚漢字筆畫太多,過於繁複,在學術和教育界使用時諸多不便,開始了把漢字簡化及拼音化的研究。1935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在錢玄同主持編寫的《簡體字譜》草稿的基礎上公佈了第一批簡化字,共324個漢字,不過在次年宣佈廢止。這些簡化後的漢字在當時又稱「手頭字」。
隨著西方文化的引進,漢字難寫難讀被認為是中國識字率低的一個主要原因,甚至有激烈的觀點認為漢字導致了中國走向衰亡,必須改造漢字。
錢玄同是最早提出廢除漢字的人。五四運動領導者傅斯年曾批評漢字說:「漢字起源是極野蠻,形狀是極奇異,認識是極不便,應用極不經濟,真是又笨又粗,牛鬼蛇神的文字,真是天下第一不方便的器具。」魯迅曾經說過:「漢字不滅,中國必亡。」
毛澤東在20世紀50年代中國大陸文字改革的時候說「漢字是一種落後的字體」,所以「必須要改革成像拉丁文那樣」,方便學習及辨識,以使其能夠符合其救國的思想。不過,近些年有學者認為,如果的中國大陸足夠民主的話,簡化字的推行可能會遲20年。但那時電子計算機已經出現,中文的弊端曁漢字簡化的理由可大大減少,簡化字有可能不會出現,亦不會造成今日中國大陸和台灣兩岸的文化隔閡與中國古籍對於中國大陸普通民眾的難懂的情況。另一方面,在四人幫期間大量被過份簡化的字,到今時今日還有不少人在使用,說明了未經審慎考慮的漢字簡化,遺害是可以很深遠的。
不過,在中國大陸有很多人認為繁體漢字的書寫過於煩瑣,如果當年政府沒有推行簡化字,那麼中國的以減少文盲為目標的掃盲運動則無法達到效果,即中國長時間內仍將有大量文盲。而且,雖然簡化字已經推行,但在1980年代時電子計算機已經出現,而部分地方(如部分報紙等)的書寫仍在使用繁體字,所以所謂簡化字在電子計算機方面對文化交流的阻礙的說法缺乏根據。當今絕大多數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已經接受簡化字,並有人認為漢字從出現到現代一直都是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對於有說法說所謂的簡化字是「改過的字」而繁體字才是「歷史悠久的正統漢字」的說法存在著保留心理。現時中國大陸以語言文字法,限制國民只可以在特殊場合上使用繁體字,但亦不時有學者提出「識繁寫簡」等聲音。
中國大陸目前施行的簡化字,其中有部分字對閱讀和理解以及繁簡轉換上造成了一些障礙。用筆劃較簡單的同音字,例如「發」與「髮」,「後」與「后」,「鬥」與「斗」,「餘」與「余」,類似六書中的假借,使一個字帶有太多的字義,造成閱讀困難,尤其在閱讀由簡化字組成的文言文時,此問題非常明顯。假借的做字方法多發生在古代,一種新意義出現時,卻無相對的字體,於是採用同音字,但造成一個字的字義過多,經過一段時期則再做新字,以免混淆,用筆劃較簡單的同音字進行簡化就是漢字發展的倒退,實在為簡化字頗大的弊端。部分字形的修改被指為沒有系統性,使得原來表意很好的字在去掉了區區幾劃之後便顯得倉促無力,無法有效表達原有的含義,例如「愛」、「產」、「鳳」、「親」、「適」等的不少漢字。
2006-04-14 16:27:39 補充:
希望你可以去網頁看一下!它還有寫大事記漢字字數的演化..等連結資料
2006-04-14 12:24:06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6 · 0⤊ 0⤋
根據北京日報在23日的報導,中國應用語言學會會長、原國家語委副主任陳章太在中國教育部的討論會中透露,從2008年起,聯合國所使用的各種文件中文本,將一律地『簡體字化』。臺灣的新聞台每天不停歇地播放新聞,但是這則訊息卻只曇花一現地稍縱即逝;或許真如時事諷刺劇中所說的一般:『記者們所追逐的焦點:誹聞加醜聞;所在意的畫面:屍體和裸體。』縱然如此,即使新聞尚無後續追蹤報導、訊息未辨真偽,光是新聞畫面旁的跑馬燈閃過『聯合國將在2008年廢除繁體中文文件』這幾個字,便已然在兩岸三地的華人文化圈裡造成不小的震撼。
首先,先來稍微了解一下『簡體字』的誕生過程。
早在19世紀末,包括民間學界,以及後來的國民政府在內,都在討論想以各種方式來簡化漢字,簡單一句話:『簡體字並不是中共開始的。』簡體字的重要原則是『述而不作』,就是把民間寫的俗字正規化,替代字型複雜的本字。當年要把中文給簡化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最大的兩派是『漢字拉丁派』與『漢字簡化派』。而根據過去教育以及『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的成功洗腦,把『簡體字』一股腦地推給了共產黨和毛澤東,而不提其起源、起因、演變,殊不知『漢字簡化』牽扯了多少民國要人,在這方面,共產黨不過是『蕭規曹隨』罷了。
所謂的『漢字拉丁化』簡單來說,是要以『拼音字母』來代替我們使用數千年的方塊文字,最早也不是共產黨所發明、主導的,早在1908年就出現這樣的論述。將近九個月前,我在cplin學長的BBS個人版上看見一篇有關簡體字的討論文章,裡面有一段文字記錄了這件歷史爭議,我引部分上來:
...1908年的一場論戰﹐使他成為切音字運動的支持者。當時巴黎中國留學生辦的無政府主義刊物《新世紀》發表吳稚暉的《評前行君之“中國新語凡例”》一文。認為漢字遲早必廢,應采用萬國新語(即世界語),鼓吹廢除漢語、漢文。章炳麟在《國粹學報》第41、42期上發表《駁中國改用萬國新語說》的長文﹐與吳稚暉等展開論戰。
第一個音素制的拉丁化拼音方案是1906年朱文熊的《江蘇新字母》。這個新字母只用了26個拉丁字母和5個倒放的字母、一個橫放的字母,不用其它自創的字母。朱文熊提出『與其造世界未有之新字,不如采用世界通行之字母』的觀點,成為後來拉丁化拼音運動的一個重要原則。
此外,另有一位文字音韻學者錢玄同發表了『削簡漢字筆劃』的提案,在當年『國語統一準備委員會』上提出。錢玄同在向國語統一準備會提出的兩個提案分別以『治本』(根本的解決)和『治標』(過渡的措施)定位。也就是說,『在將來漢字全面廢棄、由羅馬字的表音文字取代之前,將現行的漢字簡化使用。』從古文、篆書到隸書、楷書、行書到『破體、俗體、小寫』變化的字形沿革的過程來看:『數千年來,漢字字體時時刻刻都在走向簡略化。』
錢玄同的漢字改革論得到國語準備會多數人的認同。準備會設立了『漢字省體委員會』﹐除了錢玄同之外,另有胡適、沈兼士、黎錦熙、周作人等15名委員。而且當時兩大出版社的編者、文化界的重鎮張元濟、高夢旦(商務印書館)和陸費逵(中華書局)也對這一提案表示支持和讚同。尤其是陸費逵在1921年還發表了自己的『漢字整理意見』,這些人身為熱心的漢字改革家是為人所知。
然而,由於之後的軍閥戰爭所造成的政治混亂,這個削減筆劃的提案沒有取得應有的成果,不久就煙消雲散了。...
(以上五段,係摘錄自原載日本《中國研究》1997年4月號﹐村田雄二郎文﹐程兆奇譯﹐王煒摘編)
即使簡體字的起源如此,但是毛澤東仍然是『將簡體字廣泛推行』這個政策的始作俑者。我並非為共產黨或是毛澤東來開脫,而是一點點法律人的基本概念:『做多少事,負多少責。』雖然歷史分分合合、來來去去,對錯是非難講得很,但是就和刑案鑑識一樣:『能多發現一些,就更接近真相一步。』
數千年來,『漢字』的確是朝向『簡化』的路在邁進的,從甲骨文、銘文、篆體、隸書、楷書一路演變下來,都是一種簡化。不過這一路的簡化歷經數千年的時間,簡化的過程也不是一種『對文化的全盤否定』,而是『去蕪存菁』的枝葉修剪。文化所反應的是『人的生活、習慣、傳統、創新』,只要涵蓋在這個範圍裡面所產生的各種現象,都可以是一種文化,簡體字在這樣一個時空背景下被創造出來,並且推行全世界十數億的人口使用,當然也是文化。
當然,有不少人認為『簡體字的推展是一種低劣、粗俗的文化發展』,但我認為『文化無優劣』,所以一開始就不應該用錯誤的態度去面對文化;文化是無優劣的,一切只在人心。阿茲提克人以少女鮮血祭神、木乃伊的製作大大違反中國人傳統『死要全屍』的概念,但是這些都是文化。從外國環保人士的眼中來看,划龍舟的文化會驚擾河中生物的生態、丟粽子到河裡根本是污染河川、放天燈放鞭炮可能引起山林火災...而這些都是充滿文化內涵的一種儀式或象徵,它們到底是好還是壞?
文化無優劣,唯獨有喜好,尤其是在身為『旁觀者』或是具有『選擇權』的時候。我通常很不喜歡簡體字,因為簡體字『不好看、沒感覺、很空洞、還完全混淆意思』,還是繁體字比較美麗、比較有意境、有想像空間、比較明瞭。正所謂『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我愛黃鐘,不愛瓦釜。
2006-04-14 12:10:46 · answer #4 · answered by pp* 2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