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解釋周宣王的不籍政策是什麼?
簡單扼要即可
另外請幫我解一個題目 謝謝
題目: 戰國初期, 傳統社會組織解體, 魏國李克首倡[ 盡地力之教 ] 實施平抑米價的平 法, 以免榖賤傷農. 同時制定法經六篇以為[ 王者之政, 莫急於盜賊 ] 故以盜法為法經首篇 關於上述記載何者較適當?
(A) 盜賊現象的普遍出現反映出戰國時期國家的權利衰弱
(B) 農民失去氏族保護當生產失調生計無著成為盜賊
(C) 李克努力地維護封建秩序因而誇大盜賊問題的嚴重性
(D) 李克盡地力之教強迫農民生產引起農民反對而為盜賊
請解答並解釋
最佳答案以能解決以上兩個問題的為優先 謝謝
2006-04-12 19:33:07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妮子 1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不籍政策
文献记载,周宣王时发生了“不籍千亩”(《国语·周语上》)的重大事件。“千亩”是周天子直接拥有的公田,“籍”是西周社会的一种经济制度,由平民为贵族助耕“公田”。名义上,公田的劳动产品用于祭祀政治共同体的神灵,实际上主要是作为贵族的经济来源,“不籍千亩”意味着改变传统的经济模式,而由新的模式取而代之。虽然文献中没有资料反映出到底王室采用了哪种新的经济制度,但从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家经济制度的变迁不难推测出来。比如,春秋中期在齐桓公称霸过程中,据说管仲实施了“相地而衰征”(《国语·齐语》)的政策。春秋晚期鲁国“初税亩”(《左传·宣公十五年》),孔子对这种改革表示不满,说依照原来的制度“谷出不过藉”,实行税亩聚敛民财。从周室王的“不籍千亩”到鲁国“初税亩”,这昭示了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又比如,周宣王在“不籍千亩”的同时,还“料民于太原”。对于此一做法,当时人仲山父评论说,“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少多”。于此可知,“料民”与核实民口数量有关。但问题的实质当不止于此。参照春秋时期齐国“参其国而伍其鄙”(《国语·齐语》)和郑国“庐井有伍,都鄙有章”(《左传·襄公三十年》)的政治改革看,周宣王时期的“料民”应当是一场行政组织制度的改革,是建立了一种新的行政体制,只不过新体制的细节我们不得而知罢了。
2006-04-13 03:24:44 補充:
A是錯的,因為戰國時期各國都實行中央集權與軍國主義故不可能國家的權力衰弱。B是對的,因為在封建時期中農民都有一定可以耕作的農地,後來由於井田制度的破壞,農民必須喪失氏族的保護而失去基本的保障,故而成為強盜。C李克是不可能在維護封建秩序的,相反的他強調要人民勤於生產,盡地力。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還要“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有賞有罰﹐唯才是用﹐這是戰國時甚為流行的法家主張﹐當時不少國家都因貫徹這些主張走向富強。
2006-04-13 03:25:15 補充:
在經濟策略方面﹐盡地力之教是李悝的主要主張。他認為田地的收成和為此付出的勞動成正比﹐“治田勤謹則畝益三斗﹐不勤則損亦如之”。又認為糧貴則對士民工商不利﹐穀賤則傷農﹐善治國者必須兼顧士民工商和農民雙方的利益。他指出五口之家的小農﹐每年除衣食﹑租稅和祭祀等開支外﹐還虧空四百五十錢﹐這就是農民生活貧困和不安心於田畝的原因。他針對此情況作平糴法﹐即將豐年分成大熟﹑中熟﹑小熟三個等級﹐按比例向農民糴糧﹔把荒年也分成大饑﹑中饑和小饑﹐在大饑之年把大熟之年所糴的糧食發放給農民﹐其餘則類推。這樣可使饑歲的糧價不致猛漲﹐農民也不會因此而逃亡或流散。由於能“取有餘以補不足”﹐“行之魏國﹐國以富強”。
2006-04-13 03:25:35 補充:
D則更是不可能,因為農民都沒有地可以耕種了,又怎會因為李克的強迫農民生產而反對呢,相反的會感謝李克呢
2006-04-12 22:52:17 · answer #1 · answered by 世民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