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請問一下 1848年與馬克斯有什麼關係呢???
是不是這一年有什麼事跡??
因為作業需要...b
有點找不太到資料

2006-04-11 21:40:06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阿沖 2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1 個解答

馬克斯(KarlHeinrichMarx,西元一八一八年五月五日~一八八三年三月七日),為德籍猶太人,生於萊因(Rhin)省的居利佛(Treves)。其父及祖父均習法律,父任法官,具自由思想;母為猶裔荷蘭人。外祖父亦法學博士。

馬氏初循父命,入波昂大學(UniversityofBonn)習法律,繼轉入柏林大學(UniversityofBerlin),孜孜勤奮,通希臘文及拉丁文。其畢業論文「德謨克利特與伊壁鳩魯自然哲學之異點」(NaturalRhilosophirsofDemocritusandEpicurus<~i>)送交耶那大學(UniversityofJena)審查,認為合格,得博士學位,時年二十三歲。他初習唯心論哲學,讀康德(Kant)、菲希特(Fichte)諸書,後服膺黑格爾(Hegel),深受其辯證法(Dialectic)的影響,以正(These)、反(Antithesis)、合(Syntheses)為一切事物變化的規律,應用於社會科學,成為少年黑格爾派(YoungHegelians)之一。其後又受同派中之費爾巴哈(Feuerbach)思想的影響,由唯心論轉為唯物論,而成其唯物辯證法(MaterialisticDialectic)的學說,謂一切事物變化的規律,不是觀念中的「正─反─合」過程表現出的形態,而是由事物本身自具的法則中抽象出來,與黑格爾的意見剛好相反。

大學畢業後,馬氏因傾向自由,違背正統,不能擔任教席,遂入新聞界工作,為萊因新聞(RheinischeZeiturg<~i>)的編輯,撰文抨擊政府甚烈;旋離職,專心研究經濟問題及社會主義。一八四三年六月,與賢美的燕妮(JennyWestphalen)小姐結婚,時年二十五歲;十月,同往巴黎,參與德法年報(FrancoGermanYearBooks<~i>)的編輯,與法國社會主義者交往,並結識投稿入恩格斯(FriedrichEngels,一八二○~一八九五),成為終生摯友。恩氏亦萊因省人,小他兩歲,父為紡織廠主,家境富裕。締交之後,二人不僅意志相投,畢生共同從事研究、著作,及參加勞工運動,經常接濟他的生活,得其助益甚多。一八四五年,法政府循德國之請,將馬氏逐出巴黎,乃與恩氏同赴比京,致力於政治經濟之研究,著哲學之貧困(MiseredelaPhilosophie<~i>)一書,批評普魯東(JosephProudhon,一八○九~一八六五)的學說,而闡述其唯物史觀、勞動價值及辯證法諸理論。

一八四七年一月,設在倫敦的勞動者正義同盟(LeagueoftheJust),派員到北京,邀馬、恩二氏參加,改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LeagueofCommunist)。是年夏,該同盟開第一次大會,恩氏參加,被推起草新的綱領;冬,續開第二次大會,馬氏亦往參加,二人共被推起草共產主義者宣言(ManifestoofCommunistParty),揭示階級鬥爭的原則,並修訂同盟規章,以推翻資產階級,使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建立一無階級、無私產的新社會為目的。

翌年二月,法國及歐洲革命相繼爆發,馬、恩二氏潛返德國,任新萊因新聞(NewRheinischeLeitung<~i>)編輯,鼓吹革命。其後該報被迫停刊,馬氏出走巴黎而赴倫敦,除從事研究、寫作外,並參加國際工人聯合會(InternationalWorkingMen'sAssociation),即第一國際(FirstInternational)的創立。一八六四年,該國際組織成立後,馬氏任總書記。因普魯東、巴枯寧(MichaelBakunin,一八一四~一八七六)等無政府主義者參加,內部意見紛歧;加以一八七○年普法戰爭發生,法軍大敗,巴黎工人組織之巴黎公社(ParisCommune)旋亦覆滅,馬氏主張第一國際遷往美國,一八七六年即自動解散。

馬氏於一八五九年著政治經濟學批判(CritiqueofPoliticalEconomy<~i>),於序言中揭櫫其唯物史觀的要義。一八六七年,完成其資本論(TheCapital<~i>)第一卷,分析資本主義之生產過程,敘述商品、貨幣及剩餘價值之形成。嗣因長期為病所苦,未能完卷;歿後,恩氏輯其遺稿,成為第二、三卷。其學說以唯物史觀、剩餘價值,及階級鬥爭三者為主,被稱為科學的社會主義。

馬氏歿於一八八三年三月七日,葬於倫敦之高門墓地(HighgateCemetery),即今之海德公園內。生子女六人,二男一女均早殤,成年者僅女三人。

2006-04-11 22:09:5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世民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