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作者: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 1915-2005)
以世界現代史的觀點看《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man
包括資本主義的無情、美國夢的破碎...等等
請不要貼上作者簡介和故事簡介
謝謝

2006-04-06 15:37:54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老頭 1 in 藝術與人文 詩詞與文學

我的版本是中英文皆有

2006-04-13 14:22:18 · update #1

1 個解答

English or Chinese?

2006-04-11 22:51:59 補充:
1. 兩年後,米勒推出了他的經典力作《推銷員之死》。這部作品先後獲得紐約劇評獎和普利策獎,為米勒帶來極大的聲譽,使之一躍而與威廉斯齊名,從此與之並駕齊驅,成為奧尼爾之後美國戲劇的代表人物。《推銷員之死》通過小人物威利的悲劇,揭露了美國神話的欺騙性。有三十餘年推銷經歷的威利長久沉浸於業務給他帶來的吹噓、誇耀、大話、謊言的慣性心態,竟然使他對不存在的名望、能力、美好前景信以為真,一直到臨死前都以為一定能夠功成名就,而對毀滅自己的原因一無所知。他的這種誤解同樣體現在兩個兒子身上,這樣也就反映出美國一般人的心理狀態。以推銷術為代表的美國商業文化虛晃的光圈,不真實地折射了民眾的價值觀,使人們盲目相信並不存在的美好前景。米勒通過這一劇作宣佈了普通民眾美國夢的破滅,深刻質疑了美國社會流行的價值體系與道德理念。故事發生在一個白天和兩個夜晚,事件過程中不斷穿插了當事人的回憶,對舞臺表演區的不同空間利用和電影閃回手法的應用,使得現實場景與回憶場景交織在一起。這種“閃回”的時空不是倒敘場面,它只存在於主人公的心理感覺中,是一種幻覺的存在。例如威利和查理打牌時想到自己死去的哥哥本,於是本就上場,威利一會兒與查理說話,一會兒又與本說話。這是表現主義將人物心理活動外化的舞臺手法。米勒把表現主義的手法作為現實主義的補充來運用,擴大了劇作的表現力。但是同時也呈現了當時繁榮經濟的虛幻如同舞台上不定的燈光

2. 談美國夢一定要將美國幾位祖先搬出來講講
2.1 Benjamin的自傳就是典型美國夢代表, 推銷員之死裡面
又剛好有叫做Ben的,所以當然值得一提
2.2 Crevocouer 對於美國人的定義,也可拿來探討
看看十八世紀的美國到了二十世紀成了什麼樣

可講的太多,僅提供觀點,不過如果找的是英文的內容的話
或許可以有更多可以參考的
Good luck!

2006-04-11 18:51:5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earthl 6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