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台南連橫序於西湖之瑪瑙山莊
寧南者,鄭氏知東都之ㄧ隅也。自吾始祖卜居於是,迨余已七世矣。乙未之後,余家被毀,而余亦飄泊四方,不復有故里釣遊之樂。今更遠隔重洋,而落日荒濤,時縈夢寐,登高南望,不知涕淚之何從矣!
客中無事,爰取篋中詩稿編之,名曰:「寧南詩草 」,誌故土也。
嗟乎!寧南雖小,固我延平郡王締造之區也 王氣銷沉,英風未泯,鯤身、鹿耳間,其有晞髮狂歌與余相和答者乎?則余之詩可以興矣。

2006-04-01 12:42:42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螃蟹 1 in 藝術與人文 詩詞與文學

1 個解答

該不會是作業吧?

2006-04-02 00:39:19 補充:
寧南,台灣台南地名.鄭氏,鄭成功,詳:
http://www.ylib.com/hotsale/monuments/main2.htm(在台灣,城牆城鎮聚落之發展是始於清朝。明鄭氏治台後將赤崁地方改為東都,並設承天府及天興萬年二縣,但未曾實際上建立城廓。明永曆十八年(1664),鄭經改東都為東寧,也曾設立了所謂「十字街」,把市街分為東安、西定、寧南、北鎮四坊,但只能算是一種初具雛型之傳統聚落,還稱不上有「城市」之概念)
及《台灣通史》卷21 〈鄉治志〉:「臺灣當鄭氏之時,草昧初啟,萬庶偕來。廣土眾民,蔚為上國,此則鄉治之效也。……(鄭)經立,委政勇衛陳永華,改東都為東寧,分都中為四坊,曰東安、曰西定、曰寧南、曰鎮北。……此則鄭氏鄉治之效也。」

連橫謂其始祖卜居於寧南此地,到他已經七代了.乙未年後,我的家毀了,我也飄泊四方,不再有昔日鄉居的閒暇生活了.(釣遊,不必指釣魚,亦可通指閒居游興)
他寫序時離鄉很遠,常夢歸故鄉.思念甚切.
在旅居中,沒事時,就會拿出行李裡自己創作的詩稿來修改、編輯,自己把它命名作寧南詩草,用自己家鄉地來命名,亦所以紀念故鄉(誌故土)、抒發思鄉之情.
他感喟:雖然寧南只是個小地方,但也是延平郡王鄭氏父子所經營、開拓的的一方.而今鄭氏久已傾覆,雖然王者氣象不復可見,但相信在鄭氏父子英烈事蹟及治理有方的影響下,小小的寧南(或/及鯤身、鹿耳一帶),一定還有許多不為人知、隱姓埋名,卻很有抱負、滿懷熱血的忠義青年,和我一樣,希望藉由詩文的創作,來抒發一己的幽憤、激情.那麼我的詩作,將是他們很好的借鏡,或者我的詩作,將會讓他們有所感觸的、有所安慰的.
晞髮狂歌,乃用南宋亡國後,謝翱(皋羽)西臺慟哭的典故.喻指忠義思念故國的愛國志士--這裡指台灣被日軍竊據了,猶如南明之亡於清、南宋之亡於元人(均是外族)一樣...

暫解至此,翻譯非我所長,我也不願只以翻譯來讀文章--因為,多少會曲解作者的原意及原文的美感.希望能由閱讀能力的提昇來直接欣賞古文的力、道、美,那麼,我這番粗製的解析,才沒有誤人子弟,也才沒有褻瀆了前賢.

一隅,一個角落,一個部分.
卜居,定居前會先卜問吉凶,故以卜居為定居、遷居的代詞.
迨,及,到也.
乙未,即甲午之後一年.甲午戰後,台灣割日,連家所以被毀,應與日軍犯台有關.
爰,於是.
篋,行李,或竹箱子.
誌,今猶有「誌念」一詞.
固,本來.
締造,今猶有「締造」記錄一詞.
泯,消、滅、息(熄).今猶有一笑「泯」恩仇之說.
鯤身、鹿耳,台南地名.今鹿耳門及南鯤身,應即其地之一部.
晞,乾,字从日,即用日光曝曬乾也.洗完頭髮,古無吹風機,故以日照曝曬.不用毛巾裹起、拭乾,也是表示狂放、傷心、頹廢的樣子.(閒居無事,才會文雅一點,不會放浪形骸,披髮曝曬.故多是傷透了心或放浪形骸時,才會披髮、晞髮)
和答,和韻酬答.和原作相應和.
興,興起,或賦比興之興.

若有疑難,幸更賜教.(但願萬萬不是作業、不是功課、不是投機者!那麼才真是「英風未泯」呢.咱們,可都是在台灣後生,別讓先人看了丟臉傷心才好.)

謹以此紀念曾如此抗日思鄉的先賢.您們的孤憤,後生們看得到,子孫們記著了!

2006-04-02 01:18:19 補充:
釣游之樂,讓我想起姜太公未出仕時,及嚴光拒光武帝徵招後,均以釣為業、為游.即以釣度日.故有嚴子陵釣臺、姜太公釣魚之典也.指平居無事之悠閒.故或因此藉「釣游」以指平居無事之閒,也未可知.

2006-04-01 19:39:1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任真 4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