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為什麼有清明節阿?
清明節的習俗是什麼?
還有,清明節的意義是什麼?
請各位大大幫我解答

2006-03-26 03:18:57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語禪 1 in 社會與文化 節慶 其他民俗與地方節慶

2 個解答

什麼是清明節?早在夏朝之前五百多年的黃帝時代就有「寒食」節,這是古代的傳說,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在周禮「司炬氏」就是負責在仲春,用木鐸警告人民小心火燭,以免天乾物燥發生火災及森林大火,後來演變為禁火一個月,徹底防患火災,因此在這個月內所吃的食物都是乾糧冷食,所以叫做「寒食」節。後來又發現人民吃一個月的寒食,有害健康,人縮短為三天,所以又叫「三日節」或叫「古清明」,在冬至後,第一百零四天至一百零六天為寒食節。必須早上拜公媽,再到墳上祭祖,這一天是為「死」人而祭,所以又叫「死節」。直到一千多年前的宋朝,由於河洛漢人逐漸被胡人逼到南方,祖先的墳墓也隨之南移,漢人一直想打回北方故土,每年祭祖也就格外重要,尤其為了分辨「漢胡」,加強掃墓祭祖,使掃墓習俗成為大規模的集體行動,於是寒食節演變為清明節。所以清明節原本是附屬在寒食節之下的一個節日,直到宋朝以後,掃墓才成為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內容。民間清明節掃墓可分成兩種儀式,即「掛紙」及「培墓」。「培墓」也就是「掃墓」,又叫墓祭、祭掃或上墳,就是修墓與祭拜。一般俗信,祖先的墳墓和後代子孫的興衰有很大的關連。因此,富有的人家年年「培墓」,而一般的人家除了吉凶葬的前三年要「培墓」外,其他則視情況而定。「培墓」的時間多利用清明節前夕,將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以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體模糊不清,則必須用銀硃重新加以描寫,使其煥然一新。清明節的習俗是什麼?祖墳整修完畢後,開始祭拜。祭拜時,在墓前供奉牲禮(三牲或五牲) 、刈金、壽金、燭等、或十二道菜蔬(如韭菜、魷魚、春干、甜菜、甜芋、肉脯、蒿菜,蓮子、棗子、竹筍、豬腸、苜頭)和粿類(紅龜粿、鼠麴粿或草仔粿)及刈金、銀紙、往生錢、燭等;若是新墳,則必須供奉五牲(如豬頭、雞、鴨蛋、麵粿、紅龜粿),祭品擺好後,點香向后土(墳墓的守護神)祭拜,婦人要在新墳前哭號,禮拜完畢,先燒刈金、壽金給后土,再燒銀紙等給祖靈,紙錢燒完後,在紙灰上灑酒(稱為奠酒),最後鳴炮禮成。在收供品離開前,要將雞蛋、鴨蛋在墓碑上打碎,將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或「蟬蛻」,表示新陳代謝。從前,還有將紅龜粿、麵粿分給當地的小孩子吃的習俗,稱為「揖墓粿」(又稱乞墓粿、印墓粿),象徵「祖德流芳」。臺灣民間習俗若是家有長子如娶媳婦、添丁生子或置產等,一定要培墓,往昔在培墓時都要點「姓氏燈」,在祭拜之前於墓前燃燭祭祀後,不要熄火,將它小心的放在燈罩內,沿途不可使其熄滅,一到家裡,立刻把燈放在祖先的靈桌前,相傳這種小燈,具有「添丁發財」的含義,如果在回家途中一路不熄,則表示子孫繁茂的吉祥徵兆。清明節的意義是什麼?由清明掃墓也可以看出中國人非常重視孝道;祭拜祖先、追思,就像儒家所說的「父母若健在,必須盡孝道」、「父母若在世,子女不遠遊」、「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都是所有華人共同認同的道理。

2006-03-26 05:54:4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Indigo Children 7 · 0 0

清明節的由來?

每年的清明節,是家家戶戶掃墓的時候,它的由來是什麼呢?
據說,黃帝的生日是西元前四千六百零八年的四月五日,政府為了表示後代子孫飲水思源,便定這天為民族掃墓節。
那麼,為什麼民族掃墓節又叫清明節呢?古代的天文學家曾將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如:立春、雨水、驚蟄……等等,而四月五、六日的節氣名就叫清明,所以又稱清明節。
其實,在中國舊有的習俗中,已有清明節時祭掃祖先墓地的慣例,政府將它明定為民族掃墓節,為的就是弘揚孝道,發揚我國的民族精神。

通常掃墓的對象是祖先嗎 ?

在中國舊有的習俗中,已有清明節時祭掃祖先墓地的慣例,所以一定是祭拜祖先的。

朋友過世也可以幫他掃墓嗎?

不行,清明節就是要幫祖先掃墓的,如果真的想幫朋友掃墓的話,那就等待他的忌日或生日吧!

掃墓要做什麼嗎?

為尊重祖先之用,也培養後代子孫要飲水思源。

2006-03-26 03:30:31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gela 2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