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常聽言也常說道「要保持『清淨心』」!
但是所謂的「清淨心」到底是指什麼呢?

是「念佛心」嗎?是「不起念的心」嗎?
還是「清淨心」另有其他的「說明」呢?

抱歉喔。腦袋瓜突然變得更笨了。呵呵!
懇請前輩大德指導。感恩喔。阿彌陀佛。

再次感恩各位前輩大德。阿彌陀佛。
恭敬合十。感恩喔。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感恩~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2006-03-24 10:58:42 · 12 個解答 · 發問者 surfing 2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12 個解答

那有這麼囉嗦滴 很簡單地清淨心 是人在世間  諸行住坐臥中 心不染 心不貪著 吃喝拉睡  平常心如是耳

2006-04-05 09:46:5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Mindfreedom 7 · 0 0

I don't know

2006-04-04 05:49:2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小王 2 · 0 0

[清淨心]有說即是空。
勉強說
妙觀察即是
大圓鏡即是
平等性即是
成所作即是
禪定即是

2006-03-29 18:43:15 · answer #3 · answered by 無所謂 7 · 0 0

何謂清淨心;是「念佛心」嗎;是「不起念的心」嗎

末學答:
清 淨 心 的 當 下 , 已 沒 有 心 了 !

2006-03-30 09:41:33 補充:
活在當下即是。
呵~呵~

2006-03-25 03:19:59 · answer #4 · answered by 廣結善緣 6 · 0 0

肚子餓了→吃飯

累了→睡覺

上班→認真工作

閒著→憶佛 念佛

心中不起妄想 分別 執著,清清楚楚活於當下,真清淨心也。

2006-03-24 17:55:23 · answer #5 · answered by 怎麼不早說? 2 · 0 0

大德您好! 阿彌陀佛~

1. 何謂清淨心?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 就是清淨心.

2. 清淨心是是「念佛心」嗎?「不起念的心」嗎?
不起念, 如何做人做事? 遇到事情不起念如何回應?

六祖大師曾問永嘉禪師這個問題,永嘉禪師回答說"第一念".
林中治居士清楚的說要怎麼做 => 善的就馬上去做, 惡的就馬上放下.

2006-03-24 21:09:09 補充:
此時, 在"用"的那個心, 就會是清淨心.

2006-03-24 15:24:11 · answer #6 · answered by 出奇不易 3 · 0 0

「清淨心」Q1:是「念佛心」嗎?A1:不是.因有所執(卻是修行之一過程) .Q2:是「不起念的心」嗎?A2:所謂[念][心][不起]要先定義清楚  若如阿凱 所言:[念起不隨的當下即是了]不中亦不遠矣! 不過 說倒容易 那[不隨]的後來是什麼呢?  唉「清淨心」能說得出來就不是「清淨心」. 不說又過意不去.說了又不一定正確.不正確就會誤導大家的法身慧命 又若我說對了.觀者又誤解了.又若我說錯了.觀者又誤解個歪打正著...  可惡ईअम्ह्अन्उओ害我不得清淨

2006-03-24 14:18:23 · answer #7 · answered by ? 5 · 0 0

清淨心是〔情慾中的佛心〕,念佛時如果與佛心相應,也是清淨心,不起念的心如果與佛心相應,也是清淨心,但是如果念佛心或不起念的心,不與佛心相應的話,那樣的清淨,便是〔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是〔似是而非〕的清淨,非真淨也。

2006-03-24 13:25:54 · answer #8 · answered by walk 7 · 0 0

南無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雖然是簡單的一句【清淨心】,但末學實在無法再用任何的文詞語言去形容!
^^a.........
不過,末學想試著換個方式,不去形容他,而指出他【清淨心】在那裡!
面對貪欲的時候,你很接近清淨心!
面對嗔罫的時候,你很接近清淨心!
面對癡闇的時候,你很接近清淨心!
面對善惡、是非、正邪時,你很接近清淨心!
..........
我們中國人說龍能騰雲造雨
泥塑的龍像,是不能騰雲造雨
當天下呈顯乾旱時..
你仍必須向泥塑的龍像祈求降下甘霖
那醜陋、骯髒、污穢的身心之中
最親近清淨心

合十

2006-03-24 11:12:59 · answer #9 · answered by ? 6 · 0 0

自性清淨心初探
『心性本淨,客塵所染』,一般說來是如來藏思想的基本思想,自然這性本淨的心-自性清淨心,也就成為如來藏思想的根源。所以,本文擬從自性清淨心在佛教歷史中的發展與如來藏思想所宗的根本經典兩個脈絡當中,來了解何謂自性清淨心。
壹、原始佛教(阿含經)
一般說來,提到自性清淨心都可溯源到《阿含經》中。印順法師引巴利藏經中『增支部』的經文,認為這是明確的心明淨說:
比丘眾!此心極光淨,而客隨煩惱解脫,有聞聖弟子能如實解,我說有聞聖弟子有修心故。
由以上經文,我們可以看出心是極光淨,而煩惱是客,是外來的,只要能夠「有聞」、「如實解」、「能修心」,就可解脫煩惱客塵。這是原始佛教要求聖弟子在修行上,所需要具備的一般看法。但是水野弘元教授在其<心性本淨之意義>一文中,認為:
巴利佛教所謂淨潔的心,是指作為基礎心的有分心 。
他提出〝淨潔〞一詞,在巴利增支部的註釋書中,被認為是〝淨白〞、〝遍淨〞的,而這淨潔的心指的就是〝有分心〞。一般而言,有分心是作為意識下潛在流而存在,在原始佛教時代,並沒有對有分心加以考察。從水野教授的文意來看,認為即使表面心變化出種種的善惡,而有分心是常潔淨的狀態。從〝本來清淨〞來看,積極的清淨是除穢濁而加以洗淨的狀態,指的是心藉由修行、除去煩惱污濁而得到清淨開悟的智慧的狀態;而消極的清淨,指的是心像沒有污濁的清水或白紙般的狀態,也就是指心無善無惡也無染的無記狀態。從〝有分心是潔淨的〞的角度來看,原始經典和巴利佛教中,心被認為是從消極面來說心無污濁的狀態,而不是積極被除去雜染的潔淨狀態。
由以上所述,也可看出在原始佛教,對於心淨之義的認識,是與修行息息相關的。印老在其《如來藏之研究》一書中,也引用了《雜阿含經》的說法,而提到了『「心性本淨」是與定有關的,定學也稱為心學。修定的要遠離五蓋,蓋是覆蔽的意思。貪、瞋等五蓋,有覆蔽作用,使心不得澄靜、明淨。與定有關的五蓋說啟發了心清淨的思想。』 經文如是云:
如是淨心進向比丘麤煩惱纏、惡不善業、諸惡邪見漸斷令滅;如彼生金,淘去剛石堅塊。復次。淨心進向比丘除次麤垢、欲覺、恚覺、害覺,如彼生金除麤沙礫。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次除細垢,謂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思惟除滅,如彼生金除去塵垢、細沙、黑土。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有善法覺,思惟除滅,令心清淨;猶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令其純淨。復次,比丘於諸三昧有行所持,猶如池水周匝岸持,為法所持,不得寂靜勝妙、不得息樂、盡諸有漏;如彼金師,金師弟子陶鍊生金,除諸垢穢,不輕、不軟、不發光澤、屈伸斷絕、不得隨意成莊嚴具。復次,比丘得諸三昧,不為有行所持,得寂靜勝妙、得息樂道、一心一意、盡諸有漏;如鍊金師,鍊金師弟子陶鍊生金,令其輕軟、不斷、光澤、屈伸隨意。
此經以鍊金的過程來比喻修禪定來達到令心清淨的修行過程。實際上,生金無論鍊不鍊,其金性是不變的,所以印老認為『「這一類通俗的譬喻,都有引發「心本淨」的可能。』 這是另一種的說法。
總的來說,自性清淨心在原始佛教(阿含經)中所要表現的是心的清淨狀態,而對於心體本身,尚未有明確的說明。
貳、部派佛教
在部派佛教中,對「心性本淨」說的探討,開始出現了有主張與反對的說法。主張「心性本淨」說的主要有大眾部與分別說部。如《大毘婆沙論》分別舉出了「一心相續論者」與「分別論者」說:
但有一心如說一心相續論者彼作是說:有隨眠心、無隨眠心,其性不異聖道現前;與煩惱相違不違心性,為對治煩惱非對治心。如浣衣磨鏡鍊金等物,與垢等相違不違衣等,聖道亦爾。又此身中若聖道未現在前,煩惱未斷故心有隨眠;聖道現前煩惱斷故心無隨眠。此心雖有隨眠無隨眠時異,而性是一。如衣鏡金等未浣磨鍊等時,名有垢衣等;若浣磨鍊等已,名無垢衣等。有無垢等時雖有異,而性無別,心亦如是。
謂或有執心性本淨,如分別論者,彼說心本性清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彼說染污不染污心,其體無異,謂若相應煩惱未斷,名染污心。若時相應煩惱已斷,名不染心。如銅器等,未除垢時名有垢器等;若除垢已名無垢器等。心亦如是。
由上面二段引文可知,此二者的說法是相似的。在未斷煩惱前,心是染淨相雜的,而煩惱是依附在心上的,是就煩惱來說心染污與否,一旦斷盡煩惱,聖道現前,自性清淨心就現出了。但無論是斷煩惱前或斷煩惱後,心的性是一、無別、無垢的。此二說皆用衣、鏡、金、銅器等來譬喻淨心與煩惱的關係,這很明顯地是繼承阿含經的說法而來,但也更進一步對淨心與煩惱的關係做了說明。
而持反對說的是說一切有部。如在《阿毘達摩順正理論》中說:
分別論者作如是言:唯有貪心今得解脫;如有垢器後除其垢、如頗胝迦由所依處,顯色差別有異色生,如是淨心貪等所染,名有貪等,後還解脫。聖教亦說心本性淨,有時客塵煩惱所染。……故不應說心本性淨,有時客塵煩惱所染。若抱愚信不敢非撥言此非經。應知此經違正理故非了義說。
在引文中,有部反駁了分別論者從貪心的立場來說的「心本性淨,有時客塵煩惱所染」的說法,認為貪心是相互為因,是緣生合而成,沒有淨心與煩惱分開的道理;所以把它視為「違正理、非了義說」。
此外,《成實論》也不同意「心性本淨」的說法,如論云:
是故心性非是本淨客塵故不淨。但佛為眾生謂心常在。故說客塵所染則心不淨。又佛為懈怠眾生若聞心本不淨。便謂性不可改。則不發淨心。故說本淨。
《成實論》中,更指出「心性本淨,客塵所染」的思想,是佛為了鼓舞眾生而應眾生的根機說的,實際上只是佛作為眾生發淨心的一個手段。

2006-03-24 16:13:29 補充:
參、大乘佛教
西元前一世紀中葉,「大乘佛法」開始興起,約略可以分成「初期」與「後期」。一般說來,在初期大乘經典中,大約是以《般若經》、《華嚴經》、《法華經》、《阿彌陀經》、《寶積經》等為主;到了大乘後期,如來藏思想雖於大乘初期就已存在,但盛於三世紀時,以《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勝鬘經》等為主;之後,如《解深密經》等唯識思想才出現。

2006-03-24 16:14:33 補充:
肆、結論
由以上簡要的敘述中,可看出大乘初期的般若思想是一重要關鍵。因為在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的理論中,廣心性本淨,客塵所染』是重在表現心被煩惱所染的狀態,煩惱是外爍的,只要去染,自可成淨,所以是重在心的狀態上來說。受到般若思想的啟發,一切法性空之理被等同於心性本淨,而這性淨之心就成為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的實相,這是重在心的本體上來說的。如來藏的成立,可說系統化了其理論,是重在建立一個成佛之因,以如來藏為一切染淨法之依止,空如來藏是重在從染污面說空,因空而顯出其清淨;而不空如來藏卻是從佛的本具功德面上來說不空。

2006-03-24 16:14:39 補充:
從一般對生因、依因的探討來看心與煩惱的關係,個人認為整個自性清淨心思想,甚至於整個如來藏思想都是較重在依因的成分比較大,雖然後來的發展已轉變到心體上的討論,但皆未說明煩惱是從心生出來的,只說這過程是〝不可思議〞罷了。
從原始佛教到如來藏系三經一論的出現,可說是如來藏思想的形成過程一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是以〝客塵所染〞為主軸來說明心清淨;自大乘佛教以降,主軸就重在〝本性清淨〞上來說心體。這樣思想的形成,可說是在修行的體證上的一大進步,也影響了後來中國的佛教的修行禪觀方武。而與唯識思想的交涉,則不過是唯識對如來藏思想的應用罷了。

2006-03-24 11:06:37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smr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