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最近太忙了
希望可以尋求網友協助查詢
解釋說明和出處都需要
謝謝大家!
2006-03-23 10:04:17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Anonymous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學而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為政篇: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八佾篇: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齊奢也,寧儉﹔喪,與齊易也,寧戚。”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里仁篇:
子曰:“事父母几諫,諫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先進篇: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皆弟之言。」
2006-03-23 16:52:29 補充:
學而篇部分:孔子說:「一個學生在家應孝順父母,出外應恭敬師長,做事謹慎,說話誠信,對眾人要一樣的友愛,親近有仁德的人。能夠做到這些還有餘力,再去追求書本中的知識學問。」有子說:「一個孝順父母及友愛兄弟姐妹的人,卻喜歡冒犯長輩,那是很少的。不喜歡冒犯長輩,卻會作亂的人,就更不會有了。君子必定用心在孝道上,孝道建立好了,仁道自然產生。孝順父母與尊敬兄長,應該是仁的根本吧!」(”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在這段話裡,主要是指”孝弟”。)
2006-03-23 16:53:24 補充:
學而篇部分:子夏說:「一個人能用尊敬賢能的人,來替代愛好美色的心,侍奉父母能盡心盡力,服事君主時貢獻心智不餘其力,和朋友交往能做到誠信不欺,這樣的人,縱使他謙虛地說沒有讀過書,我也必定肯定他很有學問。」孔子說:「父親在世時,觀察子女的志向有沒有和父親相同;父親去世後,觀察子女的行為是否遵守父親所立的規矩。在守喪三年內,觀察子女若能奉行不變,就可算是盡孝了!」
2006-03-23 17:09:47 補充:
為政篇部分:孟懿子向老師請教孝道,孔子說:「不要違逆父母。」一日樊遲為老師駕車,孔子告訴他說:「孟孫問我孝道,我回答:『不要違逆父母。』」樊遲說:「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在世時,作兒女的應當依禮來奉侍,父母過世了,要依照禮節來埋葬,依禮來祭祀。」(禮,貴在心誠,不在形式。)孟武伯問孝道。孔子說:「做子女的應當謹慎持身不妄為,讓父母親無所憂慮,只擔心你是否生病而已。」(孝子謹慎以持身,不妄為,唯疾病不能自主使必無。)
2006-03-23 17:10:55 補充:
為政篇部分:子游問孝道。孔子說:「現在人講的孝順,以為能養活父母就算盡孝道了。但是狗和馬,一樣都是人們養的,如果對父母沒有恭敬的心,養父母跟養狗、養馬又有什麼分別?」子夏問孝道。孔子說:「侍奉父母,難在永遠保持和顏悅色。有事時,由小輩服務操勞,有了酒食,先為長者陳設,請長者先吃,這樣就算是孝了嗎?」
2006-03-23 17:14:46 補充:
八佾篇部分:林放請教孔子,禮的根本是什麼?孔子讚嘆說:「這是個非常有意義的問題。禮節與其奢侈浪費,還不如節儉的好。辦理喪事,與其有條不紊、和和氣氣的,還不如處理得雖然不完備,但是內心卻充滿著哀戚。」
2006-03-23 17:38:39 補充:
里仁篇部分:孔子說:「服侍父母,如父母有過錯時,應當委婉勸諫,父母不接受時,應當照常保持恭敬的心,不可以違逆不孝,等待機會再行勸諫,雖然如此懮心操勞,內心一點怨恨也沒有。」孔子說:「當父母還健在的時候,子女不要遠離家鄉,以盡早晚侍奉之責。實在非要外出的話,要去的地點也要讓父母知道。」孔子說:「子女在守喪三年內,若能奉行父親所立的規矩不變,就可算是盡孝了!」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不時時記在心上。因其逐漸年邁,一方面歡喜,一方面又憂懼。」
2006-03-23 17:47:40 補充:
先進篇部分:孔子說:「閔子騫真是個孝子啊!人們無法挑剔他的父母兄弟讚揚他的話」。
2006-03-23 11:13:1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6 · 0⤊ 0⤋
論語《學而第一》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說:「做一個學生,在家應當孝順父母,出外應該恭敬長上,做事須謹慎,說話要誠信,對眾人要平等友愛,特別應該親近有仁德的人;如此修行還有餘力,再去追求書本中的知識學問。」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子說:「一個能孝順父母,又能友愛兄弟姐妹的人,卻存心喜好冒犯長上,那是很少有的。不喜歡冒犯長輩和上司,卻喜好作亂的人,就更不會有了。一個關懷世道人心的君子,必定很專注、很用心於根本的事情,根本建立好了,仁道自然因此產生。孝順父母與尊敬兄長,應該是仁的根本吧!」
2006-03-23 16:12:39 補充: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子夏說:「一個人,能移轉愛美之心,去尊敬賢能的人;侍奉父母能盡心盡力,肯貢獻個人心智來報效國家;和朋友交往,能嚴守信義誠實不欺,這樣的人,縱使他謙虛的說沒有讀過書,我也必定肯定他是一位很有學養的人。」
2006-03-23 16:13:18 補充:
論語《為政第二》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孟武伯問孝道。孔子說:「做子女的應當謹慎持身不妄為,讓父母親無所憂慮,只擔心你是否生病而已。」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游問教道。孔子說:「現在人講的孝順,以為能養活父母就算盡孝道了。但是狗和馬,一樣都是人們養的,如果對父母沒有恭敬的心,養父母跟養狗、養馬又有什麼分別?」
2006-03-23 10:58:1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5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