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金剛經」當中所提到的「住」字當應作何解?
當作「執著」來解釋妥當嗎?是否另有其他解釋呢?
懇請前輩大德善知識指導開示。感恩喔。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感恩~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2006-03-22 23:48:01 · 8 個解答 · 發問者 surfing 2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佛住在智慧慈悲無所住之住,行在大願中,行無行之行,無住之住,名為佛住.無行之行,利益無眾生之眾生,名為淨行。菩薩住三世諸佛家,行在理事無礙中.阿羅漢住於空性理中.凡夫住在貪瞋癡中.如是而生其心。
2006-03-30 18:07:47 · answer #1 · answered by 融空 7 · 0⤊ 0⤋
金剛經文不應住色生心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應生無所住心 若心有住 則為非住此"住"字,個人淺解為"主觀"或"依據".不應依據外在的形形色色而生其歡喜心.不應依據你的感觀而生其好惡心.應自在生成無主觀為依據之心.淌若心中已經有了先入為主之觀念,則不能對應任何事情所提出的依據.個人淺見 提供你參考
2006-03-26 04:00:1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阿東 7 · 0⤊ 0⤋
1. 若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住, 廣義而言, 可以當作"執著", 狹義而言, 就是不停留.
何謂心不停留(廣義也可說是牽掛, 執著)? 看到手心, 不要停留去想到手背, 手心就是手心不要起妄想分別, 能做到無所住, 就是禪宗所謂的活在當下, 維摩結經的第一義, 六祖的前唸不生(禪), 後唸不斷(定).
2. 而安住之"住", 可以當作維持, 持續之意. 而"安"之意係指不起執著, 不生煩惱.
2006-03-24 14:29:3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出奇不易 3 · 0⤊ 0⤋
請教「金剛經」當中的內容是什麼??"你"怎麼想??怎麼用??"我"要對誰說??對誰用??若是身體力行"住"之意,以何為"佳"??
這問題您問問"蝸牛",他或許知道..............
不然問問達摩祖師、慧可祖師如何安"住"於心..........
2006-03-23 17:16:11 補充:
斷、轉、即是~~~參考
2006-03-23 08:37:51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7 · 0⤊ 0⤋
投執著一票,或說愛染,貪著和求.
如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不應住相布施...
因為色等身心世界是因緣所生,是無常,菩薩於色等不應生"住"心.若生心則是於無常事物上生貪著,這樣子就不是菩薩行了.
2006-03-23 06:25:33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2 · 0⤊ 0⤋
〈住〉字在金剛經裡並非指示「執著」喔
〈住〉字在金剛經裡也有『安定、安〈住〉、住持』等等說明
請看清楚下列經文: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須菩提的意思是:在法會大眾,無論是僧是俗,是凡是聖,是人或非人等,凡有善根的眾生,皆應該發心勤求佛果無上正等正覺。但初發心的人,定力有限,智慧不足;應該如何始可以令其《安住》於菩提真心中,而不退失菩提心呢?又應該如何始可以令其折伏煩惱,而能降伏心中的妄想呢?因為,若能使真心安住於菩提道中,就不會退墮小乘或外道;若能降伏心中煩惱妄想,就不會障礙真智,而能趣向佛道。
降伏煩惱,是遠離邪惡;應住菩提,是止於至善。降伏煩惱是持戒,是背塵;應住菩提是修定,是合覺。修行人若能持戒修定,背塵合覺,必然速證菩提。所以須菩提特別提出問佛:「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發心修行的菩薩,如果真心得以安住菩提,則妄心不降而自降;反之,妄心果能降伏,則真心不住而自住。此豈獨是修行成佛的關鍵,而亦是本經的要旨。向下,佛以無住生心,答其應住;以不著四相,答其降伏。般若大教,遂由是而開展。
2006-03-23 05:16:45 · answer #6 · answered by 曼舒 6 · 0⤊ 0⤋
「住」用很粗俗的講,就是牽掛。世間人心裡面所牽掛的不外乎名聞利養,不外乎親情,這些東西他放不下,這就心有所住。有住就是有分別、有執著,不瞭解這些現象是虛妄的。金剛經到末後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是真的,所以執著就錯了。要瞭解事實真相,所以要無所住。心裡面沒有一絲毫牽掛、沒有憂慮。--淨空法師
2006-03-23 03:20:49 · answer #7 · answered by 常觀 3 · 0⤊ 0⤋
念念不忘,如女人憶男人,如男人億女人
2006-03-23 01:02:38 · answer #8 · answered by 213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