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修佛 修心空 心空則通:
我心空 卻靜止 不動 如何去 吃飯?
我心空 卻靜止 不動 如何去 拿筷子?
我心空 卻靜止 不動 如何去 下班回家?
我心空 卻靜止 不動 如何去 佛前行禮?
金剛經 如來 心空 如何 出言 說道?
如開車 若不專心 開車 會出車禍 如何心空?

2006-03-09 09:15:58 · 11 個解答 · 發問者 長胤 6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感謝 Fajhuang 的意見
我睡覺時:夢中確實有夢過 我跟瞎子買早餐 我買1杯豆漿 1個包子 給瞎子1百元..瞎子卻找給我400多元 我夢中問瞎子 豆漿1杯多少 包子1個多少 我把400元還給他 教他怎麼找錢"不貪取" 夢即刻醒來.....隔沒多久一樣睡夢中 有仙佛 向我傳法 ^^~ 感謝 Fajhuang 的意見

2006-03-09 10:25:40 · update #1

小葉:
佛陀住世宣說了二十多年的'空'意,仁者那麼容易的'我心空'?
答: 我曾刻意修心亂!! 曾經體內自照觀心何所在? 我曾用心止心亂 結果心越亂!! 後來 放下心 從此少用心 冥想自然無 禪坐不用心 不觸空 ....後來發現心如球 越打他越動 不理不採自然空 禪坐只留1丹田 慢慢動 ..準提.王詡 所受不敢忘...空之不取 師父 沒說 故來此問^^~

2006-03-09 11:27:38 · update #2

感謝 善修 提供寶貴的 心經
願 你我 能 力行修行此心經之要義 ^^~

2006-03-09 13:03:32 · update #3

11 個解答

初看空的,似乎是一物不存, 是斷滅說.
若從雜阿含的五蘊無常,苦,無我無我所看起,以緣起正見結論三法印再看般若經的空,兩者關係就會清楚. 所以龍樹菩薩中論,能融合阿含的三法印和般若的空.

佛教一切的教說原理都源自"緣起法"或十二因緣,了解和思考蘊界處的緣起,才得出空,無常無我等結論.
所以有一句話說,
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
法住智就是緣起法.如果不了解他,光說空,恐怕不易體會佛法.
就像金剛經說無我人眾生壽者...初聽到根本弄不明白,明明就有我人眾生壽者,為何說無呢...
學習十二緣起才明白因為
空是緣起所以空

這樣的空是不於色聲香味觸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因為我們凡夫對事物的"貪愛",和不正確的知見"無明"
所以在處事中會由"苦樂受"而生"欲愛"等心,
若有"正見",經思惟於此不應生心,若生心則"愛"生"取","取"生"有","有"生"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所以我們發現,為人處事中,若能無所住,無所求,心就不會被束縛,做事不會被名利綁住,心胸開闊,無所住反而更加的快樂...
這點在下仍在努力中,修行中...還有若以菩薩行的則能長住生死中,而不被生死染著.
阿彌陀佛

2006-03-08 21:42:2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2 · 0 0

空是捨分別執著妄想

2006-03-13 08:29:3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みさき 3 · 0 0

是心是佛
即心即佛

2006-03-12 17:50:41 · answer #3 · answered by 淨成 3 · 0 0

那麼多心真的不好..

2006-03-10 16:18:18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3 · 0 0

尋找 智者 問”心”??A:心既礙物,物亦礙心

2006-03-09 20:40:30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7 · 0 0

Fajhuang :
你回答很好 應該貼在回答區內^^~

2006-03-13 14:26:08 補充:
謝謝各位的意見^^~
一句空 是不取 已點醒 夢中人

2006-03-09 09:56:26 · answer #6 · answered by 長胤 6 · 0 0

您誤解"空"義了
空不是靜止,不是不動
空更不是不專心
空是"不取"的意思
不取就是不執著
這是不礙"行住坐臥"的

2006-03-09 09:37:17 · answer #7 · answered by 常觀 3 · 0 0

你自己知道自己為什麼想要修心空嗎?
這個你要自己去參悟

心空的意思是指對一切世間與出世間的煩惱了然於胸,心不受阻礙的意思
所以對一切自身的無明都要參悟"為什麼"
能夠明白為何,必能迎接任何

2006-03-09 01:43:56 · answer #8 · answered by 野胖子--左鏡 7 · 0 0

占察善惡業報經
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云何開示求向大乘者進趣方便。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有眾生欲向大乘者。應當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業。其最初所行根本業者。所謂依止一實境界。以修信解。因信解力增長故。速疾得入菩薩種性。所言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以來不生不滅自性清淨無障無礙。猶如虛空離分別故。平等普遍無所不至。圓滿十方究竟一相。無二無別不變不異無增無減。以一切眾生心一切聲聞辟支佛心一切菩薩心一切諸佛心皆同不生不滅無染寂靜真如相故。所以者何。一切有心起分別者。猶如幻化無有定實。所謂識受想行憶念緣慮覺知等種種心數。非青非黃非赤非白。亦非雜色。無有長短方圓大小。乃至盡於十方虛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狀。無一區分而可得者。但以眾生無明癡闇熏習因緣。現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謂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謂有。起覺知想計我我所。而實無有覺知之想。以此妄心畢竟無體不可見故。若無覺知能分別者。則無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別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別故有。所謂一切境界各各不同。自念為有。知此為自知彼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則無別異。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內自無故。謂有前外境界妄生種種法想。謂有謂無謂彼謂此。謂是謂非謂好謂惡。乃至妄生無量無邊法想。當如是知。一切諸法皆從妄想生。依妄心為本。然此妄心無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謂緣念覺知前境界故。說名為心。又此妄心與前境界。雖俱相依起無先後。而此妄心能為一切境界原主。所以者何。謂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依無明力因故現妄境界。亦依無明滅故一切境界滅。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說境界有無明。亦非依境界故生於無明。以一切諸佛於一切境界不生無明故。又復不依境界滅故。無明心滅。以一切境界從本已來體性自滅未曾有故......

心空 卻不空 是空中 能生妙有
真空卻妙有
心空所以能容百物 萬物 無量物 而不自滿
是以心空 卻能志誠 志誠 而無旁鶩
開車就是開車 吃飯就是吃飯
睡覺就是睡覺 這只是一個過程
心無旁鶩的就將他做完了
是人欲了虛空義 當查善惡業報經

2006-03-09 00:33:14 · answer #9 · answered by 鐘賢 2 · 0 0

這個給你!不要再問白話註釋,自己參究去~


傅大士心王銘

觀心空王 玄妙難測 無形無相 有大神力 能滅千災 成就萬德

體性雖空 能施法則 觀之無形 呼之有聲 為大法將 心戒傳經

水中鹽味 色裡膠青 決定是有 不見其形 心王亦爾 身內居停

面門出入 應物隨情 自在無礙 所作皆成 了本識心 識心見佛

是心是佛 是佛是心 念念佛心 佛心念佛 欲得早成 戒心自律

淨律淨心 心即是佛 除此心王 更無別佛 欲求成佛 莫染一物

心性雖空 貪嗔體實 入此法門 端坐成佛 到彼岸已 得波羅蜜

慕道之士 自觀自心 知佛在內 不向外尋 即心是佛 即佛即心

心明識佛 曉瞭是心 離心非佛 離佛非心 非佛莫測 無所堪任

執空滯寂 於此漂沉 諸佛菩薩 非此安心 明心大士 悟此玄旨

身心性妙 用無更改 是故智者 放心自在 莫言心王 空無體性

能使色身 作邪作正 非有非無 隱顯不定 心性雖空 能凡能聖

是故相勸 好自防慎 剎那造作 還復漂沉 清淨心智 如世黃金

般若法藏 並在身心 無為法寶 非淺非深 諸佛菩薩 了此本心

有緣遇者 非去來今

2006-03-08 20:04:06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 6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