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大大知道生態工法中~~人工浮島~~礫間淨化~~地下滲濾這3種工法的處理對象.適用水質範圍.用地需求及維護需求各是如何嗎??
解答贈點~~20點!!
2006-03-07 19:29:48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Cat Yale 2 in 科學 ➔ 其他:科學
謝謝你ㄋㄟ~~回答低粉詳細~~幫了我大忙^^
2006-03-15 07:47:46 · update #1
自然淨化處理系統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包括:植生處理法(包含濕地、浮島、浮游植生、草溝、草帶、植栽濾床等)、土壤處理法(包含快滲、慢滲、地表漫流及地下滲濾等、以及接觸氧化法(包含礫間接觸、填充濾材)。
◎植生處理法-人工浮島
人工浮島主要係設置浮台供植物植栽生長,植物之根系則仍深入水中吸收水中之養分(即污染物),以達淨化水質之目的,其去除水中污染物之原理與浮水性植物之表面流式人工濕地相似。另外,人工浮島具有消波功能可保護岸邊植物。
◎土壤處理法-快滲、慢滲及高灘漫地流
土壤處理法,主要利用土壤礦物吸附、土壤中小動物攝食污泥、透過微生物分解及植物吸收等程序,將水中之污染物質去除,以達到淨化水質之效果。而依據透水程度及速率,土壤處理法包含了快滲法、慢滲法及高灘漫地流法。
※生態浮島設計原則
浮島設計在植物種類、浮力、替代材料、時間及空間都需事先考量。
(一)水生植物浮力:一般水生植物漂浮原理,是因具有纖維長又氣室多的特性,可增強水生植物浮水能力。因此必須選用強勢且具浮水能力的李氏禾、空心菜、水生黍、水芹菜、水竹葉、空心蓮子菜或能長出浮水性氣生根的台灣水龍及白花水龍)等。
(三) 浮力替代材料選用:以竹筏、漂浮木、塑膠管等做成圓形、矩形、長方形或隨池形變化。
(四) 時間考量:多大面積的浮島需多久時間可形成?所需要的規模營造,是浮島最主要的經營管理因子,得長時間累積,並非一蹴可及。
(五) 空間考量:浮島面積多大?高度?水上小森林的重?性?層次幾層?各層次空間配置如何定位?是否加腐植質壤土?水深?是否要固定不動?
※礫間接觸自然淨化工法
所謂「礫間接觸自然淨化工法」的原理,其實本來就存在自然界中,以前在河裡撿的石頭摸起來都滑滑的,用環工的專業說法,那層「滑滑的東西」就是由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它附著在石頭上並藉由好氧作用,吸附分解污染物並轉化為水及二氧化碳,污染物不累積,河水自然就會乾淨不發臭,「礫間接觸自然淨化工法」就是師法自然的淨化作用。因此,在改善河川水質及臭味的同時,能兼具生態保育的多重效果。
※地下滲濾現地處理系統係利用土壤對污水的過濾、沈澱、化學吸附及生物處理作用,達成水質淨化目的的簡易生活污水處理方式。根據普遍應用現地污水處理系統之美國及澳洲統計資料,地下滲濾系統為其現地污水處理系統之主要應用型式。
◎自然淨化處裡系統之營造
•1、水深:安全考量為主,水深低於60公分為原則,在10至60公分間配置不同之比例。如果考量魚類棲息過冬,可於中間保持小區域100公分之深水區。
•2、形狀:避免平直、整齊之形狀,應求不規則、彎曲且多變化。水池面積也不一定要大,如果有足夠的空間,可考量設計成數個不同大小的水池,各水池以小水道連接或獨立。水岸之邊坡應平緩,並以自然之土壤、木材或天然石塊砌成,營造動物喜歡之緩和邊緣,切勿設置成垂直堤岸或使用水泥、磁磚,尤應注意邊坡要維持多孔隙性及多變化性,以利動物棲息隱蔽。
•3、池底與自然陪襯材料:以粘土成分占40%以上之粘土30至40公分壓實即可防漏,並於池底挖溝、堆石、堆木塊等多孔隙材料做成深淺不一且多變化之地形,提供水生生物利用之選擇。可放置枯木、石堆、枯竹,並使部分沈入水中,部分設置為直立之棲木,部分自岸上自然倒入池中便於水棲昆蟲及魚蝦生存,亦可形成水陸兩棲動物之天然通路及水鳥之貯足點。
•4、植栽:依不同水深,栽植原生之濕生、挺水、沈水及浮葉等植物,周邊栽種親水之原生地被、灌木及喬木,並應使植物、枯枝落葉和水體有最多的接觸面。
•5、生態島:池中儘量預設1至3個緩坡且彎曲的生態小島,並混合種植多樣化植物,包括喬木。如果空間不夠大,亦可以植生竹筏取代生態小島。
•6、流動水與水源:流動之水聲及噴霧對某些動物具有吸引。此外,流動水域及利用沉水馬達製造震動效應亦可減少水域中藻類大量滋生。水源及水量應設法使其清潔與穩定;池中及岸邊植物視其生長及競爭情形隨時做必要之整理,以維持水流順暢。
•7、日照:池面大部分區域每天應維持適當之光照,以利各種動植物之需求,池邊可種植親水性的喬木或灌叢,但要避開高大的人為建築物。
•8、動物之引入:如果水池和外界有平緩而自然的廊道,可供野生物自然進入之途徑,讓野生動物自然地逐漸建立族群,否則可以小規模放養泥鰍、蓋斑鬥魚、貢德氏蛙、澤蛙、虎皮蛙、小雨蛙及各種蜻蜓幼蟲(水蠆)等原生物種。但是,要設法防止及移除福壽螺、吳郭魚、巴西龜、琵琶鼠等外來物種。如果外來物種進入,更要儘快設法移除。
2006-03-13 16:05:17 補充:
•9、利用及保護:將水池區分為利用區及保護區,並於保護區內禁止人為干擾或進入,如此讓各種野生動植物有適當之生長及隱蔽處所,一般保護區應占水池三分之一以上。即使親水利用,亦應考慮到最大承載量之問題,否則生態池可能被利用過度。•10、多功能設計:使用材料都可以設計為多功能使用,以減少耗能及水泥的使用。例如水岸段砌石塊或疊石,可以排列成多孔隙生態空間或石塊休憩椅或石塊隔離帶,並製造多變化之視覺效果,儘量用當地而且可以永續的材料,用簡單、耐久的技術,以備損壞時,可以自行修復及更換,以符合就地取材與DIY原則。
2006-03-12 19:04:5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仔仔 4 · 0⤊ 0⤋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運彩遊戲、真人遊戲、電子遊戲、對戰遊戲、對戰遊戲●●●
●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
● 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
●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
歡迎免費體驗交流試玩!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2015-03-13 09:51:0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淑玲 1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