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我對於藝術的欣賞有廣泛的喜好, 書法是其一大項, 最欣賞的是宋徽宗的瘦金體, 書法名家很多但是王羲之為何排第一, 他的字為什麼神! 不想人云亦云, 有請高人賜教 .

2006-03-04 15:32:07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RJ 3 in 藝術與人文 詩詞與文學

發現一篇文章, 共享.
http://www.happynet.org.tw/c3Classroom/Handwriting.asp?HNo=6

2006-03-07 19:25:12 · update #1

4 個解答

樓上「阿甘」兄的問答乃專業見地,十分佩服。
小弟在此基礎上稍作補充:

歷代書法大家風格自異,各有千秋,但其中又大致可分為兩類,一為「正格」,一為「變格」。

王羲之屬於「正格」,而宋徽宗則屬「變格」。

簡單而言,屬「正格」者,風格並不強烈,乍見無甚特色,但細品之則周到而圓融,可上承前代書風之正統,下開各派分流之先河。以書家言,二王、歐、虞、褚、顏、李邕、米芾、趙孟頫、董其昌、王鐸等人屬之。這些都是開宗立派的大宗師,後學者可以此為孳乳,在此基礎上建立個人特色而不致流於野道。

屬「變格」者,個人風格強烈,令人耳目一新,具有當代特色。但通常成就僅及書家本身,後學者難以超越或建立個人特色。以書家言,宋徽宗、楊維楨、倪元璐、張瑞圖、徐渭、趙之謙、沈曾植等人屬之。他們的藝術成就無可置疑,但其門下青出於藍者,少見也。

正格與變格都具有高度的價值,每個人的喜好不同,並無孰優孰劣的問題。王羲之之所以被歷代推崇即在於其為「正格」的代表人物,在於上承鍾張正統,下開各派風氣,完美得令人難以想像又變幻莫測,卻無不周到圓融,因此董其昌評「右軍如龍,北海如象」乃一句丹髓也。

2006-03-07 23:01:4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bugunb166 2 · 0 0

恕我直言,這回答和問題本身好像毫無相關?

2006-03-04 16:35:0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felix 3 · 0 0

上面那位大大是不是詞不達意....

在我看來
王羲之會被大家推崇 是因為他寫毛筆是發自內心
而且瀟灑自如 毫無裝飾做作
像蘭庭集序中 文章裡有20幾個(忘了)之
20多個"之"寫的樣子都不一樣
就可以看出他寫毛筆的態度了吧?

還有一個上面的大大也提到
就是他練寫毛筆的態度和專注吧
其實一個人會被後人推崇 其行事風格和事跡也有干係喔

小子不才 

2006-03-04 16:01:3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也無風雨也無情 5 · 0 0

王羲之出身於一個書法世家的門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導;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當時的書法名手。王羲之,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

  王羲之七歲那年,拜女書法家衛鑠為師學習書法。王羲之臨摹衛書一直到十二歲,雖已不錯,但自己卻總是覺得不滿意。因常聽老師講歷代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使他對東漢「草聖」張芝的書法產生了欽羡之情,並決心以張芝的「臨池」故事來激勵自己。

  為了練好書法,他每到一個地方,總是跋山涉水四下鈐拓歷代碑刻,積累了大量的書法資料。他在書房內,院子裡,大門邊甚至廁所的外面,都擺著凳子,安放好筆,墨,紙,硯,每想到一個結構好的字,就馬上寫到紙上。他在練字時,又凝眉苦思,以至廢寢忘食。

  他認為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從鵝的某些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兒子王獻之乘一葉扁舟遊歷紹興山水風光,船到縣禳村附近,只見岸邊有一群白鵝,搖搖擺擺的模樣,磨磨蹭蹭的形態。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覺對這群白鵝動了愛慕之情,便想把它買回家去。王羲之詢問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這群鵝賣給他。道士說:「倘若右軍大人想要,就請代我書寫一部道家養生修煉的《黃庭經》吧!」王羲之求鵝心切,欣然答應了道士提出的條件。這就是「王羲之書換白鵝」的故事。

  二十歲時,有個太尉郗鑒派人到王導家去選女婿。當時,人們講究門第等級,門當戶對。王導的兒子和侄兒聽說太尉家將要來提親,紛紛喬裝打扮,希望被選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麼也沒聽到似的,躺在東邊的竹榻上一手吃燒餅,一手筆劃著衣服。來人回去後,把看到的情況稟報給郗太尉。當他知道東榻上還靠著一個不動聲色的王羲之時,不禁拍手贊歎道: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於是郗鑒便把女兒郗浚嫁給了王羲之。這故事便成了「東床」和「令坦」兩個典故。

  在他身上出現的成語還不只這些,據說有一次,他把字寫在木板上,拿給刻字的人照著雕刻,這人用刀削木板,卻發現他的筆跡印到木板裏面有三分之深。這就是成語「入木三分」的由來。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書法,首推【蘭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時候的作品。
  東晉有一個風俗,在每年陰曆得三月三日,人們必須去河邊玩一玩,以消除不祥,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蘭亭的河邊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詩。

  作完了詩,大家把詩蒐集起來,合成一本【蘭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這時王羲之已醉了,他趁著酒意,拿起鼠鬚筆,在蠶繭紙上,揮起筆來。這篇序文,就是後來名震千古的【蘭亭集序】。

2006-03-03 23:34:24 · answer #4 · answered by 朕宇 2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