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如何從觀自在入→觀世間行???

心境→心淨→心靜→心境→心經?

心鏡該如何照耀世人??????

2006-03-01 04:35:36 · 7 個解答 · 發問者 ? 3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7 個解答

千手觀音
那時,觀世音菩薩從座上起身,向佛深行大禮後對佛說:世尊,回想起從前我經歷的那些不可勝數的劫時,當時,有一位名叫觀世音的佛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我向他發露要修正等正覺的菩提心願,這佛教導我從聽聞思維入手修持,然後進入正定正持。最初在聞性中修時,進入了內流便漸漸亡失了所聞的聲音,此時一切都寂寞了,動和靜兩種現象了然不生,然後逐漸增加定力,不但所聞的動靜二相不復存在,耳根能聞的聞性,也同時俱盡。此時,六用不行,唯餘一覺,所覺知的一切皆是空,空覺是極其圓融的。一切空歸於寂滅,生滅也歸於寂滅。當空滅呈現於前時,忽然超越了在世與出世間的界線,十方世界都是圓通明朗的。從而獲得了兩種特別無上的妙用:一是向上應合了十方世界的眾佛們具有的根本覺悟心和佛的慈力,二是向下應合了十方世界身處六道輪迴中的眾生向佛的悲仰之心。
...............................................................................
(文字限制數量 只能貼一小段)
建議用文字搜索 (愣嚴經) 去看他的白話文
般諾波羅多密心經 也是在直指 觀音修法

2006-03-02 13:02:10 補充:
昨晚一夢
觀音或千手觀音或靈界女主考官
告訴我我傳給你(慧心)的千手觀音修 你已得到....而我色關考試 不通過><"...因為...很多修法我雖然知之... 但是我.....是個色胚子..埃...怎麼改ㄋ....上上次的主考官主考官 是男的 夢中把我的那...給砍掉...幾天後 我還是再犯...不知我是不是 豬八戒 投胎的........不用回我意見...我不是什麼好東西..

2006-02-28 14:58:0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長胤 6 · 0 0

以沒有時間的遠近及空間的大小為主,以心不動為鏡,觀照世間之成住壞空,生住異滅,而為無常中的常態,了知一切物,一切法,包念人的身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無所得,而實空非空,非斷滅空,因而明白自性與器世間萬物並無不同,即色空無異

2006-03-01 21:39:2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213 7 · 0 0

觀自在菩薩者。以何因緣名觀自在。世尊告曰。常以淨眼觀察世間所有眾生。慰喻成熟慈悲利益便得安隱。若稱名者有所願求咸令滿足。以是因緣名觀自在。

2006-03-01 19:53:35 補充:
先行明白觀自在菩薩為何稱為觀自在其涵義然後再入心經了解,如此才能明心自性而真正明白心經乃是濃縮之小藏經.

2006-03-01 14:46:41 · answer #3 · answered by 英融 6 · 0 0

jammy 心鏡不為明相,而是作為觀自在時的借鏡.

2006-03-02 00:09:56 補充:
佛法有深有淺,心性有起有落,乃功力境界的提昇‧

2006-03-02 07:11:52 補充: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2006-03-02 13:01:34 補充:
外境無常起變化時,心境需時時作調整,以增加自性的定力.
觀自在是由自心頓悟去提昇般而的智慧功夫,再行世間菩薩道.

2006-03-02 13:12:46 補充:
給長胤:
人非聖賢,食色性也!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2006-03-01 13:10:29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3 · 0 0

長胤 您說的意思是成佛之後才能入市間法嗎.

2006-03-01 15:08:03 補充:
動和靜兩種現象了然不生,然後逐漸增加定力,不但所聞的動靜二相不復存在,耳根能聞的聞性,也同時俱盡。此時,六用不行,唯餘一覺,所覺知的一切皆是空,空覺是極其圓融的。一切空歸於寂滅,生滅也歸於寂滅。當空滅呈現於前時,忽然超越了在世與出世間的界線,十方世界都是圓通明朗的。

請問諸大德善知識.此上述境界是否已成佛?以上境界是不是已明自性了無一物?

2006-03-01 15:55:35 補充:
慧心善知識.心鏡為假有.自性已具足.若不除心鏡.六道還進出.

2006-03-02 03:39:08 補充:
慧心善知識.佛法有深有淺.我們不作判定.因為不作差別.所以我們放下.不談.心性因何起落?是否因六根六塵六識而起分別作用?
請問您觀自在是心境觀的嗎?還是自有般若智呢?如用心境觀.是否可知已起分別.如用般若智觀又如何著境觀世間呢?不好意思.小弟下根利鈍.問了許多笨問題.還請善知識開示正法.以開我智.感恩.

2006-03-02 16:38:52 補充:
感謝慧心善知識.正法當應如所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2006-03-01 10:05:48 · answer #5 · answered by 雲樹之間 5 · 0 0

一.如果行者了悟第一義:一切有為法,必然如夢幻泡影;那麼當行者現觀世間千奇百怪,見怪不怪,自然平常心看待,而且心寛坦泰,無所掛礙,故曰〔觀自在〕二.如果行者未了悟第一義:一切有為法,必然活生生的存在眼前;那麼當行者現觀世間千奇百怪,不免要大驚小怪,患得患失,忐忑不安了!此時行者想把生平所解悟的真理,應用在日常生活上,却怎麼拽都拽不入,真是力不從心,想不掛碍,也不由自己的要掛碍起來了,故曰〔觀不自在〕。

2006-02-28 17:09:29 · answer #6 · answered by walk 7 · 0 0

第一及第二個問題:因個人見聞不多,只能提供一點淺見如下:持守五戒十善,以及依" 大念住經 "的方法來百分之百內觀自己的inside ,降伏自我身心,使自己漸漸不起貪嗔癡之心。依禪宗六祖慧能所教,睹善惡境相,自心不亂。不執善惡,自心無所攀緣。不沈空守寂,和光接物。修習緣起法,觀十二因緣的流轉,了解世間的苦迫。讓無明及貪慾之火漸漸在心中熄滅,逐漸進入涅槃的境界。第三個問題:以金剛經所教:雖修行菩薩道,但不貪求福德,不覺得有渡任何眾生。應無所住而生其清淨心。

2006-02-28 14:34:49 · answer #7 · answered by Tomas 7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