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誰能告訴我麥田圈的詳細介紹~20點
做報告用,資料越多越詳細,越好。感恩喔
2006-02-28 10:16:20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峰 1 in 科學 ➔ 另類科學 ➔ 超自然現象
所謂「麥田圈」〔英文為Crop Circles〕,最早是由英國人在80年代末期發現麥田中有神秘的巨型圖案,被稱為麥田圈。麥田圈是一個外形由簡至繁、由小至大的圓圈,它發生的時間以麥穗成熟的季節最多。最常見的發現是在某一特定的受損地區,形狀類似圓圈、成長中的小麥莖被一股有軸的對稱旋轉力量所推倒。通常,柔軟的莖幹不會斷裂,只偏倒在地上。大部分例子都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漩渦或螺旋形痕跡,其中央緊密,向外延伸的直徑為六十公尺或更大,並且具有一個清晰的周邊。順時針、逆時針旋轉均時有所見,但在某些現場則只有順時鐘方向旋轉的圓圈。
形狀多變
根據估計,目前全球已經出現有8000多個麥田圈了,其圖案有單一的圓,或是由圓圈組成的連環,或者是其他幾何圖形和線條的組合,如啞鈴狀、新月狀、車輪狀等,面積與幾個足球場相若,千變萬化。
根據麥田圈的發展歷史來看,麥田圈的形狀由小型進展為大型,由簡單線條進展為複雜圖案,包括幾何圖形、動物形貌、電腦圖畫、文字、行星、星系、宇宙等。
遍布全球
世界上有二十多個國家曾經出現麥田圈現象,包括加拿大、美國、俄羅斯、立陶宛、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義大利、捷克、波蘭、中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其中以英國西部所產生的規模最大、圖案最為繁複。
在1998年以前,麥田圈的數量每年總數都未超過100個。1999年突然劇增至148個!而截至目前為止,今年發現的麥田圈已多達109個,僅英國一地就有77個!
麥田圈的特點
1. 完全沒有破壞痕跡,一粒榖也絲毫無損地被壓下而改變方向,並非踐踏或機械屈曲而成。
2. 平躺著和直立著的農作物之間界線分明,農地邊界線重疊的麥田圈越來越少。
3. 麥稈大多是在離地一吋的地方彎曲。
4. 稈身加粗,稈內有小洞, 胚芽變形。
5. 麥稈的分子水晶結構受彎曲,炭分子結構受電磁場影響而異常,但竟然能繼續正常生長,絕非人類科技可及。
6. 麥稈像分層編織:順或逆時計方向間隔倒下,有時多至五層,但每粒穀仍像精緻安排一般秩序井然。
7. 異常的視覺效應︰五千赫茲震動的雜音,有點像錄音帶播放時產生的雜音。
8. 電磁場改變,指南針、電話、電池、相機、汽車甚至發電站失常。
9. 幅射增強三倍,電磁波驟跌。
10. 動物遠離現場,出現前舉止失常。
11. 圖形內外的紅外線增強。
12. 大多在地球磁場能量帶出現。
13. 圖形以絕世精確的計算繪畫,常套用極複雜的零曲率幾何,黃金中數。
14. 某些麥田圈形成之後,會在幾天內又有新的狀況發生,或有新附加的圖案出現。
15. 圈內像烘乾的泥土內,含有四種非天然放射性同位數的微量幅射。
16. 在麥田圈中所做的卜杖測水模式都很一致,而且持久。
17. (特別在一九九零年時)開始出現具有象徵意義的組合圖案。
18. 通常於子夜至凌晨四時形成。
19.麥田圈內的幅射量與附近正常的麥田相比明顯較大,其麥子的收穫量不但不減,反而增加,甚至多產40%。
神祕現象的研究
麥田圈的圖案一年比一年精彩。這些圖形看不出有什麼意思,亦沒有一個特定主題,只知道無一相同,但每幅圖案都極對稱,如果沒有大型量度工具,根本就難以做到。
1983年,英國人科林安德魯斯(Colin Andrews) 發現麥田圈後,就成立「國際圓圈現象研究中心」(CPRI)從事麥田圈的研究。他們調查傾倒的麥稈、土壤的狀況,發現這些農作物並沒受到外力切割或損害,確定是由強大的能量作用產生的。麥田圈現象會持續存在,直到農田收割才結束。
麥田圈的解釋
對於麥田圈的解釋有很多種,氣象學家認為是氣旋或一種特殊電漿漩渦所形成;地理學家則判斷是地層下某種磁場所造成;而有人乾脆一口咬定是人為惡作劇!但不管哪一種說法才是正確的,麥田圈的形成似乎是有某種神秘的未知力量在創造它。有專家學者架設固定式攝影機拍到一個麥田圈竟在三秒鐘內形成,但並未看到任何物體在附近或空中出現。根據麥田圈的形狀發展歷史,由小型進步為大型;由簡單線條進展為複雜曲線圖案,包括幾何圖形、動物形貌、電腦圖畫、文字等等。最近發現的幾張非常複雜或深奧的麥田圈圖形,例如超大型細緻的蜘蛛網圖形、宇宙星團以混沌圖案由大而小呈三條旋臂合成的圖形等,這些圖形都是在一瞬間完成的,早已排除人為的惡作劇。
我建議你多找點圖,唯有看到它的圖,才能感覺到麥田圈的不可思,議隨便在哪個搜尋引擎打上麥田圈,就能找到不少,這類報告不好做,助你一切順利嘍!
2006-02-27 18:52:4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曉均 2 · 0⤊ 0⤋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62810991
2006-02-27 18:21:2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Ling 2 · 0⤊ 0⤋
麥田圈之迷揭秘
--------------------------------------------------------------------------------
【大紀元4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悠遊編譯報導)神秘的麥田圈(Crop Circles)是如何瞬間成形的?它具有怎樣的能力,又在傳達甚麼信息?暢銷作家西瓦(Freddy Silva)從1990年起,嚴謹研究麥田圈和神秘空間,成為此領域的翹楚。今年2月份的《命運》(Fate)刊登了西瓦對麥田圈的長論,詳細記錄了麥田圈形成歷史與科學實驗的邏輯分析,並推理出麥田圈為來自宇宙的覺者向人類傳達信息的結論。
假作真時真亦假
1998年初,英國一些地方小報發表了題為「麥田圈來自未知力量的說法是欺騙」的文章,原來二個英國老頭兒-道格和戴維,導演了以作物平整器壓出麥田圈的惡作劇。
然而20世紀全球大約有200個關於麥田圈產生的報導,十幾個證人看到麥田圈是瞬間成形的。更早的記錄是1678年,英國牛津艾希莫林博物館館長布萊特(Robert Plot)詳盡記述了麥田圈的情況。假如騙子真的做出麥田圈來,那麼他們豈不是能自如地穿越時空?
迄今全球大約29個國家中,有一萬多個麥田圈的記載,其特徵不可能被複製:麥田植物在土上一英吋處彎折,細胞結構改變、近根處的莖微微被灼傷、區域內土壤的晶體結構改變、地下水蒸發、當地磁場改變、長期存在的能量模式,更不用說數百例改變人生物場的測量實驗。
由於媒體對這些研究的緘口,人們迄今還普遍認為麥田圈不過是惡作劇。而科學研究表明,真正的麥田圈是一種「未知力量」造成的,與聲音相關。
一種宇宙力量
「聲音造物」可以在所有的宗教信仰和傳說中得到印證。《聖經》、《古蘭經》都說「世界是由上帝的一句話開始的。」美國霍皮族和納瓦伙族印地安人傳說,古代僧人可以對著土發聲造出圖形。印度教也說,看不見的宇宙之聲震盪出幾何構象。顯微鏡下的原子呈和諧共鳴的幾何結構,與控制音階音符的規律相似。
麥田圈形成的目擊者皆聽到顫音。1989年研究者於英國一麥田錄到聽起來像是蟬和瀑布的交雜音,美國航空總署(NASA)實驗室分析發現那並非鳥蟲之聲,聲頻5.0到5.2千赫,其循環性和節奏性似乎蘊含著智慧。
1968年,科羅拉多州天普布魯爾學院(Temple Buell College)做了音樂如何影響植物的實驗,發現重金屬搖滾樂使植物向音源反方向傾斜或死亡;古典音樂卻吸引植物靠近擴音器;若讓植物聽印度祈禱音樂,其莖桿彎曲會超過60度,類似真實的麥田圈植物。
1995年,麥田圈的形成與聲音的關聯開始明朗化,麥田圈被發現符合自然音階規律。1996年,英國一城市出現了一個大麥田圈,其圖案呈現出物質波動狀。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在麥田圈內偵測到260-320兆赫的高超音波音頻,而且隨著近年幾何圖形複雜度的增加,音頻也隨之增高。超音波已知可以像雷射光束一樣定位,使被鎖定的分子產生震動,但鄰近的東西卻完全不受影響。
如此異常高的頻率難怪會影響到觀光客的思想意識或起治癒功效。一位長期患有帕金森氏症的人停止了不自主的顫抖;新罕布夏州臨床診斷記錄一患者在接觸過麥田圈後,眼部視網膜瘤萎縮了,醫師至今仍無法解釋這一現象。
覺者傳遞的信息
極受尊敬的英國超自然大師京斯敦(Isabelle Kingston),於1982年在催眠狀態無意間接收到一個信息:「守護者」(Watchers)對她說,其將在七天內於斯爾貝瑞山(Silbury)的農田內做出顯示。七天後,5個一列呈塞爾特式十字架的麥田圈,出現在五千年歷史的斯爾貝瑞山下。
守護者指的是宇宙中的一群覺者,他們常在歷史上動盪變化的時代中指引人類。這一概念一直貫穿古埃及的經典,他們被認為是歐洲最高峰-施爾貝裡山的創造者。
接下來的幾年內,伊莎貝爾提前收到了許多麥田圈出現位置和其象徵意義的指示。據稱,麥田圈的主要目的,是將信息溶入植物的能量場中,並為人類提供實現其責任及更大潛能的工具。
這個啟示似乎太簡單,甚至不切實際。然而我們生活在一個大變動的時代,所做的任何決定都會影響到未來。事實表明,接觸過麥田圈的成千上萬的人因此獲得了更積極的世界觀,且這種觀念的改變正靜靜滲入每一天的生活中。
守護者還談到麥田圈中一些人類正在發展但還無法達到的科技,比如旋盤和反地心引力裝置,以及這些圖案如何經不易覺察的能量與所有古蹟連結。而我們的確發現所有麥田圈都位於全球的地磁場交匯處。
守護者說,這些圖案是高級生命的思維過程所創造,這種思維波因大氣層和物質世界阻擋減慢而轉變成光和聲音,人們最終會明白這一原理。光和聲音也的確與目前人類對麥田圈形成機制的研究不謀而合。
麥田圈多呈現螺旋狀,恰似人耳蝸的構造,其不得見的樂聲不斷喚起人心靈醒悟。
2006-02-27 18:20:27 · answer #3 · answered by 乂羽楓乂 3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