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不知後世對他ㄉ評價如何? 煩請轉貼一些關於他的記述事蹟或評語(比較具有可信度的) 謝謝!

2006-02-24 18:25:22 · 7 個解答 · 發問者 胡斐 2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7 個解答

說起崇禎,歷來對他評價爭議頗多的,莫過於他的功與過,明之亡是否因他而起等等。不過,如同要伐倒一棵大樹,最後一斧未必是決定性的,但要挽救一棵即將倒塌的大樹,卻也非易事;樹如此,國家亦如此。平心而論,歷代亡國之君的行列中,崇禎還算是做得比較好的一個了。
公元一六二七年八月,明熹宗病逝,其弟朱由檢繼位,年號崇禎。與熹宗不同,朱由檢少年立大志,一心想要恢復大明王朝昔日的輝煌。十七歲登基,便不動聲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魏忠賢及其黨羽一網打盡。當時民心為之大振,被譽為「神明自運,宗社再安」。既而又下詔,撤罷各鎮內大臣,以杜絕宦官亂政之門。在位十七年,一直是勤政理事,節儉自律,不近女色。史稱「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無宴樂之事」。雖然史書中所記並不可全信,但至少能看出崇禎並不是昏庸無道之君
如講勤儉國事,朱由檢可稱是繼朱元璋朱棣之後明代十五位君主中最突出、最言行一致的一位。面對局勢嚴重時,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天下發「罪己詔」,反省自我。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他在自殺殉國的遺書中寫道:「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與地下,去朕冠冕,以髮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以一人。」這樣的一個皇帝,明朝卻是亡在他手上,著實令人有些驚訝。
雖說崇禎的勤勉是中國兩千年帝王史上罕見的,但問題是皇帝不是光靠勤勉就能當好的,特別是在內憂外患的特殊時期。鏟除魏忠賢之後,擺在崇禎面前的,也是明朝所面對的,有三大難題須解決:內憂、外患和選才。
首先談內憂。流寇興起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邊事不斷,打戰就要用錢,於是稅越加越重。萬曆年間加賦五百二十萬兩;崇禎三年,加一百六十五萬兩為「遼餉」;於十年又加「剿餉」二百八十萬兩,十二年加「練餉」七百三十萬兩。賦稅總計加起來是正統年間的七倍之多,農民的負擔可想而知了。二是荒年,流寇雖非起於崇禎年間,卻是於崇禎元年始大興,陝西更是荒年不斷,可以說是流民遍天下。此時崇禎要做的應是減稅減賦,招攬人心,而不是變本加厲的加賦,以至於後來流寇越剿越多。

另外明軍的紀律實在是太差,所到之處必先搶掠一番。明鄖陽巡按高鬥樞在《守鄖紀略》中記載:崇禎十四年,左良玉率官軍路經此地,二萬官兵一擁入城,除搶糧劫財之外,在大街上公然姦汙婦女也屬常事。等十天後高鬥樞到鄖陽,走遍全城找不到一粒米和一葉菜,百姓無不痛哭流涕。由當時情況來看,實在分辯不出誰是兵,誰是匪了。因為明軍也是斷糧斷餉,如不搶劫好像也無糧可吃,也不知收上來的賦稅都到哪去了。

與官軍相反,李自成的軍紀是越來越好。也見《守鄖紀略》:早先張獻忠和李自成軍每改陷一城,就要大肆搶掠一番。到壬午(一六四二年)夏秋,李自成等每得一城,即嚴禁搶掠,以籠絡民心。到這個時候,這個戰自然是打不下去了。最後才有了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入北京城,明亡……。

談到外患,從薩爾滸之戰到努爾哈赤死,明與後金之間又發生過幾次大的戰役,後金先後攻取瀋陽、遼陽、廣寧等重要據點,從遼河以東擴張到遼河以西地區,明軍節節敗退,所以後金(皇太極改國號為清)為明朝的第一強敵。就明軍實力而言,對付能騎善射後金反擊自然無力,但守城卻是有餘。當時明軍所裝備的火器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而且也不缺良將,如袁崇煥、洪承疇、孫傳庭等。但經過神宗熹宗的「經營」後,軍紀與制度已相當腐化。最可笑的是火器庫是由太監掌管的,軍隊要用火器要事先行賄宦官,更別說經常練習了。所以縱有堅甲利炮,也是派不上用場。可見政治上的腐敗,完全能抵消軍事上的優勢。到了後期,明將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等降清,並帶走了最先進的火器,從此明軍失去了最後的一點優勢。

 最後在選用人才方面。魏忠賢的忌賢妒能,使明朝人才大失,相當一部分大臣先後歸附了後金。此時崇禎要做的應是選拔人才,委以重任。人才是選拔了,可惜不會用,更別說收攬人心了,否則袁崇煥就不會死。正所謂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崇禎在位十七年,總共換了五十個大學士,十四個兵部尚書(這裡指正式的尚書,像袁崇煥那樣加尚書銜的不算)。史書上稱其:敗一戰,殺一將。除袁之外,被殺的督師或總督還有十人,殺死巡撫十一人,逼死一人。

反觀清皇太極,祇要是明降將,一概委以重任。祖大壽降而反,反後再降,最後也未被殺,最後終老於順治十三年。看雙方對待人才的態度,反差之大,明之亡也不足為奇了。同時崇禎的急功近利,以及個性上的缺陷和指揮才能的匱乏表露無遺。

 以上三點中,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如能善用人才,前兩個問題便會迎刃而解。崇禎自登基到自殺,十七年中都沒有好好的解決這三大難題,自然無法挽回明王朝的命運。他臨死前說:「君非亡國之君,臣實為亡國之臣。」那份悲哀與無奈,可以看出他臨死也沒有悔悟,對袁崇煥之死也未必放在心上,完全不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其實是「自毀長城」。所謂「非亡國之君」,想必是與神宗熹宗相比,自然要勤政得多了;但與朱元璋朱棣相較卻相差甚遠。歷史總是如此的相似,當年大叫「此乃天亡我也」的楚霸王,自刎烏江之時,是否也是如此心境呢?

 後人對崇禎的指責,無非是能力不足、不會識人,以及誤殺忠良。其實能做到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的地步,也祇有歷朝歷代的開明之君。很可惜,以朱由檢的智慧和才能,是無法與那些千古帝王相比的。既如此,大家也就不必對崇禎皇帝太過於苛求了!

2006-02-24 13:18:2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5 · 0 0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az331.pixnet.net/blog

2014-10-28 17:35:3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一切是天意,天災人禍神仙也無能為力

2013-10-20 18:31:24 · answer #3 · answered by 阿哥哥 5 · 0 0

可以看金庸小說裡,碧血劍最后的袁宗煥傳,有提到~ 雖然這皇帝有心要處理好國事,但他沒有那個能力~而且疑心病重,把袁宗煥關入大牢內,其實除了一開始是誤中反間計之外,還有一點是死不認錯~
金庸的看法有提到,因為中國歷史上~
被害的很多,病死的也不少,只是在大敵入關,而自縊的只有思宗一人~而思宗他本身並不好色,而且死時還說不要傷害百姓,所以很多人認為他是一位不錯的皇帝~ 只是他在位是亂殺賢臣,害死的百姓也不少~ 所以金庸認為,思宗這皇帝其實是一個不太好的皇帝

2006-06-28 09:56:18 · answer #4 · answered by 雲宵 1 · 0 0

相傳明朝末年最後一位皇帝明思宗在面對李自成等流寇四處竄擾、禍國殃民,情勢愈演愈烈之際,鎮日憂心如焚,寢食難安。有一次探得紫禁城外有某一神準的測字高人,乃微服出訪,希望借由測字覓得一點國勢安危的蛛絲馬跡,以稍解心頭懸憂之苦。

見到測字先生後,崇禎皇帝寫下一個「友」字,請求解析,得到的答覆,竟然是「『友』者,『反』字出頭也,反賊出頭,大不利呀!」崇禎帝一聽,心不免下沉;但靈機一動,立刻改口說:「非彼『友』字,乃此『有』也」,企圖另覓生機。

沒想到測字先生才一過目,便接口說道:「『有』者,”大明”二字去半,是禍非福也!」大明江山去了一半,情勢豈不非同小可?

崇禎真是面如土色,但心猶不死,又急急改口說道:「測申酉之『酉』字吧!」心想或能扭轉劣勢,轉禍為福,哪裡知道測字先生看了這個『酉』字,臉色也為之大變,匆匆回答:「『酉』字,乃至尊之『尊』,掐首去尾,恐大勢已去矣!」 至尊皇位已岌岌不保,豈不是大難已臨頭?果然就在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佔北京紫禁城,明思宗倉皇出南宮門,於煤山(又稱萬壽山)上吊自殺,明朝自此衰亡。

我們不敢說這個野史傳說的可信度如何,但做為反映明末皇帝的艱難處境和痛苦心境,卻十分生動傳神。其中有兩點值得我們深思:

第一、中國文字,內涵深廣,三個同音異字,單從字形拆解,竟能透露某些端倪,解出同樣徵兆,放眼天下,世界上有哪一個民族的文字符號,能有這樣深刻的內涵與趣味?

今天中共在大陸已經推行了幾十年的簡體字,等於是把傳統中國文字的深厚內涵大筆砍削,把美好的書法藝術破壞殆盡,想來不禁令人扼腕!

第二、中國文化有深厚的「天人合一」觀念,在民風古樸的年代,民間往往隱藏著許多高人,以各種巧妙方式,隨機點化著世人,警醒人們要重德行善,避免驕妄,可惜一般人總是見利忘義,執迷不悟,即使災變四起,許多利益既得者,仍一意孤行,為所欲為。尤其到了近代,共產黨奉行無神論,強調人定勝天之說,在大陸上倒行逆施,把中國古老敬天法祖的謙卑厚德,棄如敝屣,對因果報應之說,更是嗤之以鼻。

明思宗尚思力挽狂瀾,有心作為,奈何前面幾代君王奢靡淫逸過度,宦官為禍,元氣大傷,所以儘管他連換了三個字卜測,都無法扭轉乾坤,說明大明氣數已盡,實在是「天欲亡我!」人力難為。大凡不能心存天理而妄自尊大者,都該深引為戒

2006-02-25 09:32:02 · answer #5 · answered by 阿阿阿 7 · 0 0

明朝末代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天啟二年(1622)封為信王。七年﹐其兄熹宗朱由校病死﹐以無子﹐遺詔傳位由檢。八月即帝位﹐改明年為崇禎元年。天啟以後﹐明朝統治階級全面腐朽﹐社會生產凋敝﹐滿洲後金政權日益強大﹐農民起義方興未艾﹐思宗即位之時﹐明王朝正面臨兩面作戰﹑腐朽衰落的嚴峻形勢。為了挽救明朝的滅亡﹐他力圖振作﹐先後起用袁崇煥﹑孫承宗等督守遼東﹐又以洪承疇﹑孫傳庭﹑楊嗣昌等鎮壓農民起義。增派三餉﹐增加田賦以籌措軍餉﹐因而加重了農民負擔﹐又大大加深了整個社會的危機。朱由檢性格多疑﹐剛愎自用﹐馭下苛刻寡恩。在位十七年中﹐頻繁更迭閣部臣僚﹐誅殺督撫大吏。崇禎三年(1630)以“謀叛罪”殺抗清名將袁崇煥後﹐日益倚仗宦官﹐政治更為腐敗。此後滿洲貴族軍隊多次越過邊牆深入河北﹑山東等地﹐以李自成和張獻忠為主力的農民起義更是日興月盛。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領導的大順農民軍攻克北京﹐朱由檢自縊煤山(今景山)﹐明王朝滅亡。後南明弘光朝廷上謚號為思宗﹐不久改謚毅宗﹔隆武朝廷又改謚威宗﹔清朝謚為懷宗﹐莊烈愍皇帝。
崇禎皇帝在位十七年,然而他同中國的所有皇帝都不一樣,從他登基第一天起,國家大廈將傾、分崩離析的事兒就接連不斷地折磨著他,照史家的說法,他十七年里勵精圖治,企圖中興振作,但終是無力迴天。國人對于亡國之君的印象是商紂王、秦二世、陳后主、隋煬帝、宋徽宗之類的主兒,這些人或殘暴無情,或荒淫無恥,或昏庸無道,或懦弱無能,不亡沒有道理﹔退一步講,如果亡在他的祖輩萬歷皇帝朱翊鈞——這個人懶惰得二十多年不理朝政,亡倒也亡了﹔如果亡在他的兄長天啟皇帝朱由校——這個人重用太監大搞特務政治,卻在皇宮里對自己的土木手藝手舞足蹈樂此不疲,亡倒也亡了。亡國之君的名義最終落在了崇禎皇帝身上,確實有些“不公平”。于是,史家的觀點是:崇禎是在為萬歷和天啟兩代皇帝充當亡國之君的替罪羊。
崇禎就是接手這樣的一個爛攤子,但他以十七歲的小小年紀,驅逐客魏,剪除閹黨,整肅吏治,卻顯得干淨利索,手段老到,深得一個國家的期望。當時,許多士人和百姓都覺得大明朝已峰迴路轉,將開始新的復興了。
然而,爛攤子畢竟是爛攤子,并且這個爛攤子已到了爛透了的地步——二十余年荒怠異常的弊政,尤其是后來天啟年間的腐朽加黑暗,大明朝其實正在滑向無盡的深淵,以至于朱由檢從接手皇位的那天起,就感覺到屁股下面不是舒舒服服的龍椅,而是一座正噴薄著憤怒與仇恨的火山口。崇禎元年,餓殍遍野的陝西已燃起飢民起義的星星之火,而更大的農民風暴正在醞釀。而長城關外的東北,后金貴族早已崛起,努爾哈赤的子孫正虎視眈眈覬覦著關內的大明朝——在他們的眼中,大明朝無疑于圈養的無數肥壯牛羊等待著他們去宰割,去分享。內憂外患,一邊像蔓延而來的大火,另一邊又像呼嘯而來的大潮,這就是崇禎帝朱由檢接手是的窘況,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形勢愈加地嚴峻。朱由檢不由地先亂了陣腳,繼而手足失措,繼而焦頭爛額。可以說,憂心忡忡的心態一直貫穿著崇禎帝在位的十七年。
后人們在評述崇禎帝時,大多認為其痛失江山的一個致命之處在于兩個字:多疑。多疑使他在用人前后難以一貫始終,多疑使他難以容忍失敗,多疑使他變得格外苛求,多疑更使他自毀長城。人們看到,無論是防御后金的邊塞還是鎮壓農民起義軍的將領們,都竟如走馬燈一般調換。人們看到,類似袁崇煥這樣出色的將領不是死在疆場上,而是死在大明朝自己的刑場上﹔人們還看到,崇禎帝在洗滌魏忠賢的閹黨集團后,多疑使他最終啟用的不少人竟還是閹人,只不過換成了自己親信的閹人而已。
崇禎帝為什么多疑?我想,這是應該予以充分思考的東西。

2006-02-24 03:06:27 · answer #6 · answered by audi 6 · 0 0

 公元一六二七年八月,明熹宗病逝,其弟朱由檢繼位,年號崇禎。與熹宗不同,朱由檢少年立大志,一心想要恢復大明王朝昔日的輝煌。十七歲登基,便不動聲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魏忠賢及其黨羽一網打盡。當時民心為之大振,被譽為「神明自運,宗社再安」。既而又下詔,撤罷各鎮內大臣,以杜絕宦官亂政之門。在位十七年,一直是勤政理事,節儉自律,不近女色。史稱「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無宴樂之事」。雖然史書中所記並不可全信,但至少能看出崇禎並不是昏庸無道之君。
如講勤儉國事,朱由檢可稱是繼朱元璋朱棣之後明代十五位君主中最突出、最言行一致的一位。面對局勢嚴重時,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天下發「罪己詔」,反省自我。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他在自殺殉國的遺書中寫道:「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與地下,去朕冠冕,以髮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以一人。」這樣的一個皇帝,明朝卻是亡在他手上,著實令人有些驚訝。雖然說歷朝歷代的王朝更替都是歷史的必然,那麼崇禎皇帝作為亡國之君的必然性又是什麼呢?
 從萬曆十年神宗親政,到天啟七年熹宗病逝,才四十五年,兩個「傑出」的皇帝再加上一大批宦官,將朱元璋創下的基業和張居正的改革成果破壞得一乾二淨。在這段時期中,東北的女真族崛起。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創立後金汗國,四十六年犯明,取撫順。四十七年,明軍二十萬,加上朝鮮、葉赫部四萬,共二十四萬,與後金大戰於薩爾滸,全軍覆沒,遼東幾乎不保。幸有熊廷弼經略遼東,力挽狂瀾。天啟元年,熊廷弼因朝廷的猜忌被罷官,是年遼陽陷落;後熊再次被起用,因巡撫王化貞不聽熊之勸告,敗於廣寧。熊廷弼、王化貞以失職之罪被處死。天啟二年大學士孫承宗接薊、遼經略使,開始起用袁崇煥。孫承宗苦心經營四年,光復失地二百里,卻為魏忠賢所忌,被魏的黨羽高弟替之。天啟五年,袁崇煥收寧遠,努爾哈赤趁機西犯,卻大敗於寧遠城下,受重創而死;皇太極接位,先破朝鮮,之後再攻寧遠,又敗,此即「寧遠大捷」。從此袁崇煥便威鎮遼東。可惜邊疆將領再有本事,也擋不住奸臣小人的讒言。魏忠賢又彈劾袁崇煥,將其罷免。君如此,權臣亦如此,明朝不亡,已無天理可言了。

 以上便是崇禎接位之前明朝的實際情況。言歸正傳,雖說崇禎的勤勉是中國兩千年帝王史上罕見的,但問題是皇帝不是光靠勤勉就能當好的,特別是在內憂外患的特殊時期。鏟除魏忠賢之後,擺在崇禎面前的,也是明朝所面對的,有三大難題須解決:內憂、外患和選才。

 首先談內憂。流寇興起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邊事不斷,打戰就要用錢,於是稅越加越重。萬曆年間加賦五百二十萬兩;崇禎三年,加一百六十五萬兩為「遼餉」;於十年又加「剿餉」二百八十萬兩,十二年加「練餉」七百三十萬兩。賦稅總計加起來是正統年間的七倍之多,農民的負擔可想而知了。二是荒年,流寇雖非起於崇禎年間,卻是於崇禎元年始大興,陝西更是荒年不斷,可以說是流民遍天下。此時崇禎要做的應是減稅減賦,招攬人心,而不是變本加厲的加賦,以至於後來流寇越剿越多。
談到外患,從薩爾滸之戰到努爾哈赤死,明與後金之間又發生過幾次大的戰役,後金先後攻取瀋陽、遼陽、廣寧等重要據點,從遼河以東擴張到遼河以西地區,明軍節節敗退,所以後金(皇太極改國號為清)為明朝的第一強敵。就明軍實力而言,對付能騎善射後金反擊自然無力,但守城卻是有餘。當時明軍所裝備的火器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而且也不缺良將,如袁崇煥、洪承疇、孫傳庭等。但經過神宗熹宗的「經營」後,軍紀與制度已相當腐化。最可笑的是火器庫是由太監掌管的,軍隊要用火器要事先行賄宦官,更別說經常練習了。所以縱有堅甲利炮,也是派不上用場。可見政治上的腐敗,完全能抵消軍事上的優勢。到了後期,明將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等降清,並帶走了最先進的火器,從此明軍失去了最後的一點優勢。
 最後在選用人才方面。魏忠賢的忌賢妒能,使明朝人才大失,相當一部分大臣先後歸附了後金。此時崇禎要做的應是選拔人才,委以重任。人才是選拔了,可惜不會用,更別說收攬人心了,否則袁崇煥就不會死。正所謂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崇禎在位十七年,總共換了五十個大學士,十四個兵部尚書(這裡指正式的尚書,像袁崇煥那樣加尚書銜的不算)。史書上稱其:敗一戰,殺一將。除袁之外,被殺的督師或總督還有十人,殺死巡撫十一人,逼死一人。
 以上三點中,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如能善用人才,前兩個問題便會迎刃而解。崇禎自登基到自殺,十七年中都沒有好好的解決這三大難題,自然無法挽回明王朝的命運。他臨死前說:「君非亡國之君,臣實為亡國之臣。」那份悲哀與無奈,可以看出他臨死也沒有悔悟,對袁崇煥之死也未必放在心上,完全不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其實是「自毀長城」。所謂「非亡國之君」,想必是與神宗熹宗相比,自然要勤政得多了;但與朱元璋朱棣相較卻相差甚遠。歷史總是如此的相似,當年大叫「此乃天亡我也」的楚霸王,自刎烏江之時,是否也是如此心境呢?

 後人對崇禎的指責,無非是能力不足、不會識人,以及誤殺忠良。其實能做到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的地步,也祇有歷朝歷代的開明之君。很可惜,以朱由檢的智慧和才能,是無法與那些千古帝王相比的。既如此,大家也就不必對崇禎皇帝太過於苛求了!

2006-02-24 02:50:29 · answer #7 · answered by wegar 5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