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的禮門 義路不是有一個龍生九子的故事嗎?誰可以告訴我那九子的注音~因本人我不會念~感溫~
2006-02-23 07:57:20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 3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傳說龍生九子, 個個不成龍,九子的性情各異各有所好。
第一子贔屭,形似龜,好負重,這便是石碑下趺的由來。像台南赤崁樓前,陳列的九座高大的乾隆年間雕造的「石龜御碑贔」,雖然雕作寫實的龜形,但由於是龍的九子之一,所以古來多的是螭頭龜身的模樣。
【贔屭】
注音一式 ㄅ|ˋ ㄒ|ˋ
注音二式 b sh
相似詞
相反詞
解釋 用力的樣子。文選˙張衡˙西京賦:綴以二華,巨贔屭。
動物名。龜類,好負重,舊時碑下所刻仙龜怪物即是。
第二子螭吻,形體似獸,習性好張望或好險,成為今日廟宇殿頂、堂塔樓閣等高處的龍或屋上的獸頂、殿角的走獸,也可壓火災。
【螭】虫-11-17
注音一式 ㄔ
注音二式 ch
相似詞
相反詞
解釋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動物。外形似龍而無角。建築或工藝品上常用此形狀做為裝飾。說文解字: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或云無角曰螭。楚辭˙屈原˙九歌˙河伯: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
第三子蒲牢 ,形體似龍而體積較小,性好鳴叫,成為今日鐘上的獸鈕。又傳說蒲牢畏懼海上大鯨,鯨擊蒲牢,便會發出很大的鳴叫聲。所以想要鐘聲宏亮,就作蒲牢於鐘面上,刻鯨形的木槌去撞它。東漢班固〈東都賦〉有「於是發鯨魚,鏗華鐘」的文句。後來,禪寺齋堂也懸吊魚梆,據說也在表示魚化龍的「超凡入聖」的意思。
【蒲牢】
注音一式 ㄆㄨˊ ㄌㄠˊ
注音二式 p lu
相似詞
相反詞
解釋 古代傳說中的野獸。文選˙班固˙東都賦於是發鯨魚鏗華鐘句下李善˙注:海中有大魚曰鯨,海邊又有獸,名蒲牢,蒲牢素畏鯨,鯨魚擊蒲牢,輒大鳴。明˙楊慎˙升庵外集˙卷九十五:俗傳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三曰:蒲牢形似龍而小,性好叫吼,今鐘上紐是也。
第四子狴犴,形體似虎而有威力(一說好訟),所以立於官衙門扉或牢獄的大門上。
【狴犴】
注音一式 ㄅ|ˋ ㄢˋ
注音二式 b n
相似詞
相反詞
解釋 形狀像虎的野獸,古時多將其形象畫在獄門上。廣韻˙平聲˙齊韻:狴,狴犴,獸也。明˙楊慎˙升庵外集˙卷九十五: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於獄門。
第五子饕餮 ,好吃,所以立於鼎蓋,甚至成為中國古代銅器最重要的裝飾圖案。
【饕餮】
注音一式 ㄊㄠ ㄊ|ㄝˋ
注音二式 tu ti
相似詞 貪饞、貪嘴
相反詞
解釋 傳說中一種凶惡貪食的野獸,古代鐘鼎彝器多刻其頭形以為飾。呂氏春秋˙先識覽˙先識: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九:細看那鏡小小只有四五寸,面上精光閃爍,背上鼻鈕四傍,隱起窮奇饕餮魚龍波浪之形。
比喻凶惡貪婪的人。左傳˙文公十八年:縉雲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冒于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漢˙蔡邕˙太尉李成碑:百司震肅,饕餮風靡。
饕為貪財,餮為貪食。饕餮比喻貪吃的人。唐˙杜甫˙麂詩:衣冠兼盜賊,饕餮用斯須。
第六子蚣蝮 (音: 公復),性好水,所以立於橋柱;一作帆蚣,好飲。
第七子睚眥 ,性好殺,所以立於刀環等兵器上。
【睚眥】
注音一式 |ㄚˊ ㄗˋ
注音二式 y t
相似詞
相反詞
解釋 發怒時瞪著眼睛的樣子。漢書˙卷六十˙杜周傳:反因時信其邪辟,報睚眥怨。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懷欲陳之而未有路,適會召問,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
第八子狻猊 ,形體似獅,性好煙火,因此立於香爐兩旁,另有一種說法是好坐。
【狻猊】
注音一式 ㄙㄨㄢ ㄋ|ˊ
注音二式 sun n
相似詞
相反詞
解釋 獅子。唐˙杜甫˙天狗賦:夫何天狗嶙峋兮氣獨神秀,色似狻猊,小如猿狖。聊齋志異˙卷八˙象:少時,有狻猊來,眾象皆伏。
稱健壯如獅的貓。
第九子椒圖,形體似螺蚌,習性好閉,所以立於大門舖首。
2006-02-22 16:04:0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2 · 2⤊ 0⤋
龍,在中國歷代相傳得資料中說,牠是神靈之精,四靈(龍、鳳、麟、龜)之長。一般世俗的說法,龍的身上有鱗片的的叫做「蛟龍」,有翅膀的叫做「應龍」;頭上有角的叫做「虯龍」,沒有角的叫做「螭龍」;沒法升天的叫做「蟠龍」,喜愛水的叫做「蜻龍」,喜愛火的叫做「火龍」,愛好鳴叫的叫做「鳴龍」,愛好戰鬥的叫做「蜥龍」。這群龍當中,虯龍是龍的首領,牠能發號施令,率領群龍興雲下雨,救助蒼生,是民間祈雨避邪的神靈。
「龍生九子」是古人的傳說,傳說龍生九子不成龍,九龍子性情各異,各有所好。九子就是霸下、螭吻、蒲牢、憲章、饕餮、蚣蝮、睚眥、狻猊、椒圖。你一定常在宮殿、廟宇或是畫稿、建築、家具、衣料等器物上,見到牠們的蹤影吧!上圖是畫稿上的造型。
第一子贔屭,一名霸下,形似龜,好負重,這便是石碑下趺的由來。像台南赤崁樓前,陳列的九座高大的乾隆年間雕造的「石龜御碑贔」,雖然雕作寫實的龜形,但由於是龍的九子之一,所以古來多的是螭頭龜身的模樣。
第二子螭吻(蚩吻、鴟吻、鴟尾、嘲風),形體似獸,習性好張望或好險,成為今日廟宇殿頂、堂塔樓閣等高處的龍或屋上的獸頂、殿角的走獸,也可壓火災。
第三子蒲牢,形體似龍而體積較小,性好鳴叫,成為今日鐘上的獸鈕。又傳說蒲牢畏懼海上大鯨,鯨擊蒲牢,便會發出很大的鳴叫聲。所以想要鐘聲宏亮,就作蒲牢於鐘面上,刻鯨形的木槌去撞它。東漢班固〈東都賦〉有「於是發鯨魚,鏗華鐘」的文句。後來,禪寺齋堂也懸吊魚梆,據說也在表示魚化龍的「超凡入聖」的意思。
第四子狴犴,一名憲章,形體似虎而有威力(一說好訟),所以立於官衙門扉或牢獄的大門上。
第五子饕餮,好飲食,所以立於鼎蓋,甚至成為中國古代銅器最重要的裝飾圖案。
第六子蚣蝮,性好水,所以立於橋柱;一作帆蚣,好飲。
第七子睚眥,性好殺,所以立於刀環等兵器上。
第八子金猊(狻猊),形體似獅,性好煙火,因此立於香爐兩旁,另有一種說法是好坐。
第九子椒圖(椒塗),形體似螺蚌,習性好閉,所以立於大門舖首。
若包括這九子在內,龍的形象可以說是變化多端,運用於建築、器物的裝飾範圍,極為廣泛。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跟龍有關的怪物,例如龍首魚身的鰲魚、龍首鱉身的黿以及其他龍首人身、龍身人面、馬身龍首、龍身鳥首等等怪物,無不顯示了龍已成為中華文化圈裝飾形象之主題。
中國最早的一部經書--《易經》上說:「雲從龍,風從虎。」還有「鯉魚跳龍門」、「二龍戲珠」等故事,你必定耳熟能詳吧!
有關龍生九子http://blog.sina.com.tw/archive.php?blog_id=9741&md=entry&id=6303
眾說紛紜~整理如下
傳說龍生九子, 個個不成龍,九子的性情各異各有所好。
第一子贔屭(音: 必細),形似龜,好負重,這便是石碑下趺的由來。像台南赤崁樓前,陳列的九座高大的乾隆年間雕造的「石龜御碑贔」,雖然雕作寫實的龜形,但由於是龍的九子之一,所以古來多的是螭頭龜身的模樣。
第二子螭吻(音: 吃吻),形體似獸,習性好張望或好險,成為今日廟宇殿頂、堂塔樓閣等高處的龍或屋上的獸頂、殿角的走獸,也可壓火災。
第三子蒲牢 (音: 樸勞),形體似龍而體積較小,性好鳴叫,成為今日鐘上的獸鈕。又傳說蒲牢畏懼海上大鯨,鯨擊蒲牢,便會發出很大的鳴叫聲。所以想要鐘聲宏亮,就作蒲牢於鐘面上,刻鯨形的木槌去撞它。東漢班固〈東都賦〉有「於是發鯨魚,鏗華鐘」的文句。後來,禪寺齋堂也懸吊魚梆,據說也在表示魚化龍的「超凡入聖」的意思。
第四子狴犴(音: 必漢),形體似虎而有威力(一說好訟),所以立於官衙門扉或牢獄的大門上。
第五子饕餮 (音: ㄊㄠ ㄊㄧㄝˋ),好吃,所以立於鼎蓋,甚至成為中國古代銅器最重要的裝飾圖案。
第六子蚣蝮 (音: 公復),性好水,所以立於橋柱;一作帆蚣,好飲。
第七子睚眥 (音: 崖自),性好殺,所以立於刀環等兵器上。
第八子狻猊 (音: 酸泥),形體似獅,性好煙火,因此立於香爐兩旁,另有一種說法是好坐。
第九子椒圖,形體似螺蚌,習性好閉,所以立於大門舖首。
***********************************************************
2006-02-23 13:05:51 補充:
中國古代傳說:龍生九子。李東陽《懷麓堂集》:“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樂,今胡琴頭上刻獸是其遺像;睚眥(音:牙字),平生好殺,今刀柄上龍吞口是其遺像;嘲鳳,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蒲牢,平生好鳴,今鍾上獸鈕是其遺像;狻猊(音:酸尼),平生好坐,今佛座獅子是其遺像;霸下,平生好負重,今碑座獸是其遺像;狴犴(音:畢案),平生好訟,今獄門上獅子頭是其遺像;贔屭(音:畢戲),平生好文,今碑兩旁文龍是其遺像;鴟吻,平生好吞,今殿脊獸頭是其遺像。
2006-02-22 16:04:58 · answer #2 · answered by 懶惰的熊 4 ·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