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常聽聞言道「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此謂「心」與「識」是否本為一體呢?
那何謂「真心」呢?是否不可言說呢?
是否只要說了「名相」就「失真」呢?

這~這~這個問題還真是難描述哩!
若有不清楚之處不才再作問題補充。

懇請各位前輩大德指導開示。
感恩喔!感恩喔!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感恩~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2006-02-17 02:18:41 · 12 個解答 · 發問者 surfing 2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12 個解答

硬要說的話已成頭腦的憶測

西方淨土被帶到未來過去

如果說現在

下一秒又成過去

畢竟這些都不是真實的

所以禪師以靜默以防它失真

卻又能全然的解釋

2006-02-18 15:08:2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講開穴 3 · 0 0

〔真心〕-是没有語言文字之前早就存在的,嬰兒在剛出生時,還不知道什麼叫做真心?什麼叫做假意?在那個不立文字語言之前,都是真心的展現.是超乎真情假意之對待的心,那樣絶對待的心,才能够令行者逾來逾自肯自得,日漸心安坦泰!

2006-02-17 19:06:3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walk 7 · 0 0

赤子之心 亦是本心 無計較之心 如此純真 先天之心也

眼耳鼻舌身意 皆為色相 皆為人心所變 慾也 後天之心也

2006-02-17 06:41:02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1 · 0 0

<頓悟入道要門論>

問:云何是正念?
答:正念者,唯念菩提。

問:菩提可得否?
答:菩提不可得。

問:既不可得,云何唯念菩提?
答:只如菩提,假立名字,實不可得,亦無前後得者;為不可得故,即無有念,只箇無念,是名真念。菩提無所念,無所念者,即一切處無心,是無所念;只如上說如許種無念者,皆是隨事方便,假立名字,皆同一體,無二無別;但知一切處無心,即是無念也。得無念時,自然解脫。

2006-02-17 09:58:54 補充:
三.是否只要說了「名相」就「失真」呢?

鏡子無心 能顯萬相(色即空,空即色)

天台圓教二諦:
幻有、幻有即空,皆為俗諦;
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為真諦。

真俗不二


<六祖壇經>
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戲二昧;是名見性。

<頓悟入道要門論>
僧問:言語是心否?師曰:言語是緣,不是心。曰:離緣何者是心?師曰:離言語無心。曰:離言語既無心,若為是心?師曰:心無形相,非離言語、非不離言語,心常湛然,應用自在。祖師云: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2006-02-17 04:33:20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5 · 0 0

好難ㄛ
一看到題目頭腦就漲了
在下定力不夠....
如此誠實
是否也算真心ㄋ
阿彌陀佛~

2006-02-17 04:16:01 · answer #5 · answered by 廣結善緣 6 · 0 0

南無阿彌陀佛
在理論上來說,「心」法,就是受想行識的現象。

「空」是受想行識等心法的真實狀態(實相),受想行識之心法皆空,就是心的真實狀態。所以在理體來說,心本性空,應緣而生種種心法,種種心法不礙其性本空,心即是空,空即是心。

心迷惑於依他起之真(依他起必性空),我們給予這種情況一個名稱,說為妄心、識心或說是遍計執。
心不迷於依他起之真,即照見五蘊皆空,我們就給予這種狀態一個名稱,說為真心、般若或說是圓成實。

真心或妄心之說,不是說妄心外有真心或是真心外有妄心,不覺即迷,心迷就說為妄心,不迷即覺,心覺就說為真心,而非迷外有覺,覺外有迷。

在修行上來說,貪嗔痴慢疑之妄除,真心即顯。(上根之人,見性則真顯妄除,真亦不可得。)

真心名相之說,一可以說是「心」的真實狀況,二也可以說是對「心」真實狀態的描述。

失真,站在理上來說,「失」亦真。在修行上來說,不見真或貪嗔痴不除,說也失真,不說也迷真。

2006-02-16 18:41:18 · answer #6 · answered by 南無 3 · 0 0

真心固非名相,但亦非不能以名相說之。
只是說了之後,受用功德得不大,
一般福慧不具足之人,因無量世來之虛妄染著,
即使多方探求而知悉,除難以生起般若智慧,
於此真心一法界,亦難安忍而容易退失。
故佛經所說的無生法忍,意即在此。
況且學佛之人如恆河沙,證得真心的人卻鳯毛麟角,
問了也是白問,不過人云亦云罷了。
您要相信佛絕不妄語,確實有此不可思議的境界存在,
只要您發菩提心而勤修福德,佛菩薩一定會安排機緣。
百千公案是一則,八萬四千法門總歸無生門。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006-02-16 16:53:48 · answer #7 · answered by Milton 3 · 0 0

似有似無

用心體會

謂之涅盤

2006-02-16 16:12:05 · answer #8 · answered by ? 3 · 0 0

心即是識,有了別的作用,不過不是一般人所說的心,因為微細難知
所以雖然可以也可以稱為心,卻不是世俗所可以了解的心

眼、耳、鼻、舌、身等識,稱為前五識;若加上意識,稱為前六識;再加上末那識(即第七識),稱為前七識。前七識以阿賴耶識為所依,緣各自的境而活動著,又稱為七轉識、轉識。

一般人所稱的心,皆指頭腦,思唯等作用,即是部份的第六識,意識
第七識末那識,翻譯也是意識的意思,為了要與第六識區別,所以保持末那識不翻,是我執的根本
第八識阿賴耶識為執持業力的種子所在,為能藏

識的作用,是一種妄心,只有假名,並非實體
所以修行的目的
是轉識成智
以言說而論
皆是前六識的作用
而不知更深入的第七識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
真心是智而不是識
當然用識的妄心來言說
永遠是找錯方向
佛用善巧勉強而說
而眾生誤以為真心可說
比方在大海中從未看過陸地
再怎麼說也不知道陸地真正的樣子

2006-02-16 12:51:50 · answer #9 · answered by ? 6 · 0 0

果然是高手所發問的問題 

真心的【心】真的要說的話 很難用言語解釋 只有真正嘗試過的人
才會明白 各大宗教無時無刻討論這話題 【心】是好還是壞 

如題:

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2006-02-16 10:26:49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 2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