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雙颱風眼是如何形成的呢?
有什麼情況?雙颱風眼的颱風威力的大小?
最近突然蠻想知道這個答案~!
麻煩各位大大了!!
2006-02-15 16:35:46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 2 in 科學 ➔ 氣象
雙颱風眼你因說的不清楚不確定你指的是哪個一種較『雙眼台』一種叫『副中心』以這兩種必叫雙眼颱颱風比較強因為雙眼通常只發生在強大的颱風中弱小的颱風較少出現第二種是以出現副中心根本結構以受破壞雙眼颱●眼壁是最接近颱風中心的環型對流雨帶,該區的風力最強,雨勢最大。通常大部份颱風只有一個眼壁,很多成熟而強烈的颱風亦會出現雙重眼壁結構(美國雙重眼壁的颶風達總數的一半以上),但並非所有強颱風都有雙重眼壁。●雙眼颱一般較為少見,根據台大大氣系郭教授的論文指出要形成雙眼颱必須具備以下二個條件: 1.颱風中心旋轉的渦度要比外圍強六倍以上。 2.外圍對流區的面積要比內圈大一倍以上。 ●當颱風出現雙眼後,外眼牆會阻斷水氣進入內眼牆,也就造成內外眼牆間出現一個看起來像甜甜圈的乾燥區域,此區域即是外風眼。而內眼牆由於水氣供給大減,內眼將會逐漸被填塞,而外眼牆就會取代成為單一眼牆,當此眼牆再度收縮,颱風強度將會再度增強。●現時普遍認為當強颱風出現雙重眼壁結構時,它們是處於「眼壁更替週期」:新的眼壁發展,替代當時的舊眼壁。週期開始時一個環型的密集對流區首先在眼壁外發展,繼而向內移動,以至出現雙重眼壁結構。其後內眼壁最終消散,外眼壁則增強並向內移動。雙重眼壁結構會維持約一至兩日,通常顯示颱風該次增強週期接近完結。例如颱風杜鵑,他都是雙重眼壁的颱風。●大西洋約一半颶風會出現眼壁更換過程(Eyewall Replacement Cycle)及雙重眼壁(Double Eyewall)的結構,颱風較少出現此現象。 副中心颱風移近陸地時,環流受地形影響,常在其他地點形成另外的氣旋式環流中心,稱之為副中心(如圖10所示)。台灣地區即常有這種現象,主要是因中央山脈縱貫全島,常在山的背風面適當地區形成副中心,有時會數個同時存在,颱風離去時才逐漸消失。有時某個副中心會發展而取代原來的颱風中心,因此在颱風通過台灣時,常可見到颱風中心似乎有跳躍現象,實際就是副中心的取代作用。
圖片參考:http://photino.cwb.gov.tw/tyweb/typhoon_eye/interface_images/aboutsampleroute_title01.gif
圖片參考:http://photino.cwb.gov.tw/tyweb/typhoon_eye/interface_images/aboutsampleroute_title05.gif
圖片參考:http://photino.cwb.gov.tw/tyweb/typhoon_eye/interface_images/sampleroadselect02_021.gif
以上是副中心的簡圖
2006-02-15 21:30:55 · answer #1 · answered by krauserq 6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