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作者在網路上是--施耐庵或施耐痷
可是我書上的是--施耐菴
到底是{庵}還是{菴}或{痷}?
2006-02-11 09:24:01 · 4 個解答 · 發問者 ? 2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水滸傳作者 施耐庵他於公元1370年病逝.施耐庵的生平事蹟不詳,一般認為生活於元末明初,是浙江錢塘人。對於施耐庵的生平事蹟,詳細可信的材料卻很少。以致胡適在《水滸傳考證》中甚至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假託的名字。根據現有的資料,一般認為,施耐庵大約生活在元末明初。從二十世紀早期開始,江蘇陸續發現了《施氏族譜》、《施耐庵墓誌銘》等材料,有人據此推定施耐庵是蘇北人,但對這些材料的真偽,學術界多有爭議,難有定論。 施耐庵的生平事蹟,保存下來的可靠資料很少,相傳他是元末明初興化(今江蘇省興化縣)人。據說在元末中過進士,在錢塘(今杭州)做過官,後歸隱,從事創作。有人曾在江蘇興化地區陸續發現一些有關材料,如《施耐庵墓誌》、《施耐庵傳》等。《墓誌》說他生於1296年,死於1370年,曾中進士,在錢塘(今浙江杭州)做過兩年官,與當道不合,棄官回鄉,從事著述。
2006-02-11 09:31:1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Amlee * 7 · 0⤊ 0⤋
水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喔~!!
關於《水滸傳》----《水滸傳》是一部龐大而複雜的小說。不論其表達的思想或版本問題都相當值得探討。就思想而言,水滸傳的情節大致可分為兩大部分:前七十回以宋江、晁蓋為首,逐漸吸納四方豪傑上梁山。在這些好漢之中,有自願上山者;有被貪官污吏逼上梁山者;也有受到感召而上山者。不論如何,這些人聚集梁山的目的是替天行道,反抗腐敗的政治。直到一百零八條好漢齊聚忠義堂,排座次。這一階段中,梁山英雄們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殺得貪官污吏心驚膽戰,令人大呼痛快,有藉此發洩對政治現實不滿的意味。
後五十回,則描寫梁山好漢接受朝廷招安,為國家效力的過程。北征遼國、剿滅田虎、王慶,眾頭領盡皆無損,威震四方。南征方臘一役,卻使梁山泊英雄七損八傷,其生存者,並未因此而獲得合理的回報,反遭奸臣所害,梁山好漢幾乎沒有一個善終。表現出忠心為國的無奈。這兩個階段的作為與結局雖然大相逕庭,但是,全書所標舉的忠義思想卻未曾改變。有人認為前七十回和後五十回似乎有些矛盾,比較起前七十回的痛快,後五十回寫到受招安之後,這些好漢的作風顯得拘謹多了,但也由偏道走向正統,這也是宋江與其他三寇不同之處,並應了天書之正道。與其說他們向當朝低頭,不如說是為全大義而不得不然。因此,若以忠義思想而言,全篇一百二十回的思想應該是一致的。
2006-02-11 09:33:2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問 1 · 0⤊ 0⤋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興化白駒場人(今屬江蘇)。他根據民間流傳宋江起義的故事,寫成長篇小說《水滸傳》。內容描述北宋末年當政者橫徵暴斂,以致官逼民反的情形,描寫宋江起義和失敗的經過,以及眾多英雄好漢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武松、李逵、魯智深、林沖、宋江等。其中武松打虎、江州劫法場等故事,更是引人入勝。《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其他的是《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
2006-02-11 14:35:17 補充:
作者簡介水滸傳,由於版本不一,其作者也眾說紛紜,關於前七十回本,一般說法認為作者是施耐庵,有人認為施耐庵可能是作者的託名,並非真有其人,根據中國人名大辭典記載,施耐庵:元淮安人,名子安,耐庵其名。元末賜進士出身,官錢塘,與當道不合,棄官歸裏,閉戶不出……所著有《志餘》、《三國志演義》、《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江湖豪客傳》。由於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是個沒沒無名的讀書人,關於他的事蹟十分有限,有人認為施耐庵是捏造出來的,但是提不出有力證據,因此一般相信施耐庵編撰水滸傳確有其事,至於七十回後的故事,一般認為是施耐庵的弟子羅貫中所續。
2006-02-11 14:40:52 補充:
明朝偉大小說家之一施耐庵(西元1296-1370年),關於施耐庵的生平,並沒有可靠的史料記載。相傳他本名子安,耐庵是他的字,生性耿直,喜好直言,因看不慣當時黑暗的政治,為官不到兩年,就和東晉大詩人陶淵明一樣,辭官隱居了。施耐庵和羅貫中為同一時期的人,相傳他倆志趣相同,關係良好,更有人說他們是師生關係....還有很多希望進網站看http://shs.tngs.tn.edu.tw/shs_007/shs_007_91_essay/shs_007_91_essay_0606.asp
2006-02-11 09:32:25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6 · 0⤊ 0⤋
庵 施耐庵 這才是正確的字 哈哈哈哈哈哈哈
2006-02-11 09:26:25 · answer #4 · answered by 阿屘 6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