彿法好多種,人人都說他最真,有靈動,有說聽不懂的話,但不論修那一法門,仍無法讓自己平靜下來,誰能告訴我您修的法是真正能讓心靈平靜的呢?
2006-02-10 17:32:23 · 7 個解答 · 發問者 歐陽 2 in 社會與文化 ➔ 宗教信仰與靈性
一般初學佛法行者,容易在法門上徘徊,舉棋不定,禪教律密淨,應該修哪一種法門?哪一種容易成就?哪一種適合自己?經過一段時間,也不一定能找到答案。什麼原因呢?因為不瞭解佛法以菩提心為根本,對自性清淨的佛性沒有信心。若是具足信心,以清淨心、菩提心修學八萬四千法門,則法法都是平等之法,法法都是成佛妙法。 然而八萬四千法門,不離開戒定慧三學,不外乎對治貪瞋癡三毒煩惱,以《觀無量壽佛經》及《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而言,兩者都是教大眾行十善、修福德、持佛禁戒、修觀行、功德迴向,具足福德、因緣、禪行後,心境上比一般凡夫清淨,故得到淨土天宮的果報。這些經上都說得很清楚,證明淨土是在因地上修戒定慧、發弘願而來,非是於果報上求得的。 然而對於生平造惡不信三寶的人,佛亦慈悲不捨一眾生,設了下品往生之淨土法門方便接引,只要臨終時得聞佛名,一念正心求生西方歸依阿彌陀佛,亦可帶業往生淨土。但因平時未修善法,故投生蓮花久久方開(如下品下生,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如果平時就恭敬三寶,修善持戒,又如何會久久才開。況且花開後皆得聽聞佛菩薩演說妙法,心開意解,甚而成就聲聞、菩薩乃至佛的果位。 事實上這些都是方便法門,如果我們明白每一人都本具有這念心,對自己本具清淨的佛性有信心,現在就修善斷惡,努力持戒,發菩提心,悟到當下這念心,時時刻刻保持覺性,沒有煩惱、沒有執著,讓自己的心具足慈悲、智慧、禪定,這樣心淨清了當下就是淨土,未來所感的果報也一定是淨土,如此就不用去等待西方極樂世界的花開,也不用去等待龍華三會的下生。 所有法門的難易、合適度,是隨著每一位行者的發心、信心、願力、機緣的不同,有所差別,但無論是何種法門,皆是佛陀為引領眾生契悟當下這念清淨的自性,明白了這個道理,行者可選擇自己相應的法門,精進行持,所謂「無天生的釋迦、無自然的彌勒」,「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依止於佛經的教法、善知識之指導,信受奉行,堅固不退,相信不久必能達「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之理,心安住於正念正定,即是正法住世。
2006-02-11 06:13:1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閃亮娜娜超好樣 6 · 0⤊ 0⤋
修行真的很多,要怎樣修才是正確的,千百種法門那種好呢?
【持戒】是佛所說一切法的根本!
所以,要學任何法門,都是從持戒開始!
持戒的目的在攝持心念,端正身口意!
因為身口意皆源此心念而出。
故而,必先立於戒的基礎上說定慧。
有了戒、定、慧,才有解脫生死可說,所以,必要先依著戒律才有正知見,端正心口意,也才能修習正定而發慧。而後方能斷煩惱、證解脫,乃至成佛、解脫生死苦海。也就是說若能嚴持淨戒、少欲知足、遠離憒鬧、制伏欲念、滅除一切虛妄散亂(諸惡尋伺),如此進而再學會修定啟發智慧,而能解脫生死。
2006-02-11 04:18:1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6 · 0⤊ 0⤋
修行是有次第的,首先必須了解『大愛』的真正意涵,一般人對親人以及對動物的愛心我們稱之為小愛,對窮人的財物布施我們稱之為小愛,真正的『大愛』是要了解有情眾生內心世界的痛苦形成之因,我們要感同身受,我們要感受他們的內心痛苦,要知道這些痛苦是如何形成的!這些痛苦是來自家庭積習養成、社會的風俗規範、國家教育培植出來的學識領域,以及自己過去親身經歷累積的經驗,這些综合起來成為知識領域,知識領域的頭腦是聰明的,在成長過程中所受家庭父母的愛與責備,父母的知識領域裡認為適度管教孩子是望子成龍的愛,但如嚴以責備或以家暴教育孩子,將影响孩子未來的心靈,學校填壓式制性的教育,以及社會的種種惡習及陋規,社會的不公平没正義,致使本身對自己失去自信,對工作也缺乏信心,所以工作不順、事業無成,造成生活上的困難,這些經歷在知識領域內心是痛苦的,這些痛苦我們要感同身受,並且要同情他、憐憫他,不管他對你造成多大的傷害,你都要原諒他,這就是大愛。
大愛的心,就好像一位母親看到所有的眾生,像自已的孩子一樣在各領域、各階層裡飽受人間的痛苦,我們必需像母親一樣心疼一切眾生。
觀世音菩薩是一位成佛的王子,他的大愛之心就像母親一樣,永遠知道眾生如自己孩子的痛苦,所以衪想救度一切眾生解脫至無餘涅槃,衪的慈悲心是非常偉大的,所以世人以母親一樣的佛像來崇拜觀世音菩薩。
很多行者不太了解大愛之因的重要性,以致無法與憐憫心结合,在修行的第一道門即無法達成,只有口頭及表相的大愛,所以修行之路無法開啟。
2006-02-12 00:56:21 補充:
原來你要的是知識領域,我執,不是要好的法門,也難怪,現在99.99%的人都喜歡知識越多越好。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
意思是說:想得到知識領域的人,每天想多學一些有關知識的資訊。
想學道的人每天放空一些知識,慢慢的你會達到空性,並開啟智慧,開啟智慧以後,做任何的事都會在事情最容易的時候處理,所以聖人沒有遇到任何的困難,才叫無為,無為無不為,是说開啟智慧的人做任何的事都很容易,而且任何大事業、大國家政事都難不倒他也!
2006-02-10 21:29:10 · answer #3 · answered by 智者 3 · 0⤊ 0⤋
推薦:原始佛教的經典(阿含)不僅是佛學教義核心,也提到了滿多有關修行的具體方法唷~(如安般念,各種觀想...等)參考看看吧~
2006-02-10 19:52:42 · answer #4 · answered by ? 3 · 0⤊ 0⤋
我覺得依照自己的風格和感覺就好了
即使不是信仰佛教的人
也能夠得到佛教中所闡術的境界
也就是說
真理在本質上並沒有差別....
最重要的是切勿"心外求法"
以及了解四聖蹄和八正道的一些涵義
佛教經過千百年來的發展
一定會產生無數的支派
以及各種修行方式的論點
可是它的核心精神卻沒有因此改變
四聖蹄正是佛教原本的核心
讓心靈平靜下來其實有滿多方法!
生活在這個時代無可避免需要面對大量的精神壓力
這些壓力都很有可能讓自己產生各種情緒變化
除了正確的信仰可以幫助自己之外
也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方式
例如靜坐~休閒...等等
2006-02-11 00:05:10 補充:
何謂四聖蹄呢?(一)苦諦。(二)集諦:苦之生起或苦之根源。(三)滅諦:苦之止息。(四)道諦:導致苦之止息的途徑。這方面的資料其實非常容易找到只要你願意去了解相信能夠得到更多的收穫..
2006-02-11 00:16:43 補充:
其實我原本也被市面上的資訊弄的很混亂因為很多人認為自己才是對的而且彼此都互相有不同的批評因此乾脆以理性和研究的角度開始接觸佛教從最初佛陀在印度的作為以及倡導的論點發現它的深度和廣度遠比自己以往的認知還要大我想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他自己的方式也有不同的目的不過最重要的就是擁有一顆慈悲的心自然就能感覺到心靈上的滋潤和平靜了
2006-02-10 19:03:23 · answer #5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個人認為,應該是要"平靜看待心靈",而不是"心靈平靜"^^
如果是如此,我會說,我修的法確實能如此^^
2006-02-10 18:46:41 · answer #6 · answered by 笎 1 · 0⤊ 0⤋
修門.不如修心..
修了在多的法門.
亦或者修了在久的單一法門.
但
倘若只是修口未修心.
那又有何用.
與其執著煩惱於修哪個法門好.
到不如先把自己的心修好.
2006-02-10 17:43:20 · answer #7 · answered by 笑長 5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