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中國有幾種類似舞獅的傳統藝術?我知道的有麒麟,南獅,北獅,扁頭獅等,請問還有別的嗎?是不是有輩分之分的? 如果有圖更好
2006-02-07 12:00:18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Mikoshino 7 in 社會與文化 ➔ 禮儀
分類:
閉口獅:
即獅子的嘴巴固定不能隨意啟閉者,由於其造型與古農村飼雞的竹籠非常相似,故又有人稱為﹁雞籠獅﹂,現今一般舞獅團體,也都以﹁雞籠獅﹂或﹁閉口獅﹂來稱之。此種獅子製作成本較低,較多人使用,豐原國中舞獅團即是﹁閉口獅﹂。豐原國中舞獅隊在張永超教練帶領下,常常在各種舞獅大賽中脫穎而出。
開口獅:
獅子的嘴開很大,可以隨意啟閉,因其嘴巴係用定?仔︵篩子之台語稱呼︶所作成,故又稱為?仔獅,台灣北部獅屬之。另又有屬於客家之開口獅,因其獅頭係用木頭所做成,嘴巴的形狀如四方形之木盆,故又有人稱為﹁盒仔獅﹂,或稱﹁客仔獅﹂。
醒獅:
原稿﹁瑞獅﹂,後因﹁瑞﹂與﹁睡﹂之廣東發音相同,方改為﹁醒獅﹂,因係源於廣東,且以廣東地區最流行,故一般人皆習慣稱之﹁廣東獅﹂。醒獅在中國嶺南民間社會裡,扮演一個歲時節俗的重要角色。尤其廣東地方民間習俗以獅子為吉祥、避邪,所以在歲時節慶之日,一般民眾為求一年開始的好吉兆、好彩頭,通常擺設一個吉祥如意的﹁青陣﹂,讓獅子來﹁採青﹂以示平安如意和吉祥。﹁青陣﹂是以蔬菜、桔子和紅紙包著的賞金擺設成的一個陣形,舞獅者必須以智慧和高超的舞藝,頭尾通力合作才能﹁破陣﹂採﹁青﹂。在舞獅時把喜、怒、哀、樂、驚、疑、貪、慮等表情配合步法舞得栩栩如生;再以臂力、腰力、馬力表現獅子的剛猛威武的神態,這才是真正廣東古老傳統中的舞獅絕活!
北方獅:
盛行於我國長江以北地區,因其形似北京狗,故又稱為﹁北京獅﹂。以華僑地區及舞台、特技團之表演居多。其眼睛、嘴巴、耳朵會開動。北獅舞法的基本動作有:愕、怕、喜、爬、蹲、退、滾等,配合柔順、活潑、靈巧、神采、愉快、輕盈的步法,把獅子舞得維妙維肖。北獅在造型上和真獅幾為相似,全身以纓毛為被,以獸毛的顏色為主,不論外形、舞形、步法和音樂節拍上的配和,都與南獅不同。它充滿了中國北方濃厚的民情,以及柔美多采而藝術性極高的民間技術舞蹈。
表演方式: 視獅子種類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舞法。
開口獅:
大體以﹁打狗節﹂為主,打獅節又稱咬蝨或套頭,相傳共有十八節,依功夫深淺由一至十八,主要用在表演及拜神之用,現今流傳者,卻只剩四至五節而已,能舞弄全套者大都已作古,或皆秘而不傳。這十八節動作的名稱是:1獅咬腳、2獅咬蝨、3睡獅、4獅翻身、5踏七星、6踩八卦、7獅過橋、8?獅、9救獅、10桌上工夫、11桌上探井、12獅切血、13咬水果、14搶金錢、15咬青、16獅接禮、17拜廟、18四門到底。當獅團接受邀請或拜廟出演時,就會看場合或需要而重點式的選擇演出。
閉口獅:
舞法因不同地區,不同教練而有很大的差異。
中部台中、彰化、南投、雲林等地區的舞獅團體,無論是宮廟設立或是國術館所成立,因大部分是延請國術師父來教練,故偏向舞獅特技的表演,技藝精巧,表演的內容主要有:參神、四門、跨七星、踩八卦、咬青、空中舞獅…等。
醒獅:
注重步法及馬式,因此舞者多是嫻習國術的。據說古時在廣東省的農村裡,每年除夕各農家祈願﹁吉祥﹂與﹁幸福﹂造訪,而有於家門置青的習俗。把舞獅︵瑞獅︶前來食青視為﹁瑞氣臨門﹂的好兆頭,深信可得幸福與豐作,獅子食青一事便稱為﹁採青﹂。採青又分﹁高音﹂與﹁地青﹂。﹁高青﹂有擎天柱、上碟、上膊等三種方法。擎天柱是攀著柱子爬上採青。上碟是有兩個圓台,下面十人,正中間四人,而獅子爬登其上採青。上膊是踩在肩上採青。﹁地青﹂又有許多種:橘子青、盤青、八卦青、七星伴月青、毒蛇青、橋頭青、蟹青…等,每一種都是獅子以功夫深邃的步法舞之,而舞者為光榮的取得紅包,更須用盡各種方法展示自己的智力與功夫。
北方獅:
舞者胸部以下穿上毛茸茸的獅衣,因此舞弄途中不能換人,表演時必定是兩頭一起舞,且有一執繡球的武士當引導先鋒,無論在地上或桌上都以跳躍功夫作為向猛獅挑逗,使原本莊嚴的場面,融和為活潑的氣氛。表演的內容,除了舞台上的踩大球是其特徵外,另有竄高、翻滾、左啃蹄、右啃蹄、洗臉、假睡、吃東西等動作,把獅子表演的活神活現。
2006-02-07 12:14:03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2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