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為何歷史老師說甲午戰爭是影響中國海軍的一場戰爭!?為何是影響未來中國海軍發展戰爭!?陸軍卻都不受影響嗎!?

2006-01-29 12:10:49 · 7 個解答 · 發問者 ? 7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7 個解答

當時,北洋艦隊就是中國的海上長城,在黃海血戰中被摧毀之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海岸線門戶大開,沿海藩籬盡失,中國等於敞開大門對每一個海權強國說:"來吧!來打我吧!我空手讓你打!"戰前,北洋艦隊排名世界第八,號稱世界八大海權強國之ㄧ,以丁日昌為帥,副帥劉步蟾(留英的,很了不起的海軍將領,艦隊實際指揮者,跟日方聯合艦隊副帥東鄉平八郎是同學),日本聯合艦隊大約排名第十一或第十三,以伊東祐亨為帥,副帥東鄉平八郎...北洋艦隊曾經前往日本進行交流(實際上是"耀兵"),本來日方誠惶誠恐接待,但當東鄉看到中國水兵居然在神聖威嚴的砲台上曬褲子,當下就堅定地對統帥伊東說:"我方可勝!"黃海血戰雙方船艦實力比(中方十艦對日方十二艦): 中方主力艦(旗艦定遠,鎮遠)~ ~七千四百噸,十四吋裝甲 ~十二吋巨砲四尊 ~全新時航速十四點五浬,開戰時已只剩十浬 ~每一炮五分鐘可發一彈 日方主力艦 ~吉野,4150噸,六吋速射炮四尊,四點七吋速射炮八尊,魚雷發射管五條,時速23浬 ~浪速,3650噸,不同口徑速射炮八尊,魚雷管四條,時速18.6浬 ~秋津洲,3150噸,速射炮13尊,魚雷管四條,19浬 所謂速射炮就是指,正常操作下一分鐘五砲其實,北洋艦隊強歸強,但是對於海上爭霸的觀念卻比列強(包括日本)落後了一步---還在迷信"船堅炮利",當各海權強國開始競爭海上速度優勢的時候,李鴻章還在迷信"船要大,鋼甲要厚",因此等於在海上蓋了幾座大海龜式的堡壘(曾有戰史家把甲午海戰比喻為"大海龜跟鯊魚的海上決戰",的確鯊魚沒辦法咬爛大海龜,但就是有辦法把海龜咬回去變成"家龜"),而且都在船上配備"穿甲彈"(很像保齡球那種),每次打到日本的輕型巡洋艦都是"對穿而過",頂多"撞死"幾個人,傷害力根本不大...而日艦早已配備"開花彈"(尖頭會爆炸那種),轟個幾炮,就要你鍋爐爆炸沉船...在海面上,慢艦跟快艦的對決就是~~輸了想跑都跑不掉,就算贏了,也追不上敵人...中日甲午海戰前夕,李鴻章終於了解北洋艦隊的弱點,他決定買一艘當時最先進的輕型巡洋艦,當他跟當時的海軍總理大臣醇親王請款時,沒想到咱們醇王爺的海防觀念還停留在中世紀的"炮台海防",他威脅李鴻章:"我們沿岸有那麼多砲台嘛!幹嘛你老是要買船呢?不行,這筆預算是老佛爺要蓋頤和園用的!"(實際上,老李不但沒要到錢,還忍痛從原來的軍費中挪了20萬兩報效老佛爺)結果那一艘戰艦被日本人買去,取名"吉野號巡洋艦",黃海血戰當中就是它在海上神出鬼沒,打的北洋艦隊不知首尾...甲午開戰之前,李鴻章對北洋艦隊統帥丁日昌和副帥劉步蟾耳提面命:"一旦開戰,打輸也沒關係,但是一定要保住船艦,只要艦隊還在,中國的海防假面具就不會被戳破!"沒想到,北洋艦隊還是在黃海中了日本的偷襲暗算,而我們的海軍健兒又太愛國,太血氣方剛了,不能體會老李委曲求全的苦心,竟然"不能戰而戰",就被一舉殲滅了(事實上想跑也跑不掉,速度太慢了)說到底,甲午戰爭前夕,中方守舊派還在醉生夢死替老佛爺做壽(挪用海軍預算蓋頤和園),主戰派則盲目求戰不明敵我強弱時勢,只有李鴻章還算清醒極力想以政治手段解決而不可得,所以梁啟超說甲午一戰是李鴻章"以一人敵一國",一點也不過分...

2006-01-31 03:03:22 補充:
不過,中國可不是從此無海軍喔!光緒25年北洋水師開始重建,當時我國著名的海軍耆宿薩鎮冰任幫統,31年他一肩扛起重建的全權責任,1909年,薩鎮冰被委為籌備海軍大臣和海軍提督,他上任後合併了過去分裂的南北水師,建立起統一的指揮系統,下分巡洋、長江兩艦隊,還統一了官制、旗式、軍服、號令,這是我國近代海軍第一次實行的科學管理。1911年武昌起義後,薩鎮冰奉命率海軍前往鎮壓,但他選擇順應時勢響應革命...近代歷史上海軍影響力不如陸軍,是因為民國以後我國陷入長期內戰,因此相對的陸軍的事蹟較容易見於史書...

2006-02-01 14:07:40 補充:
TO:遺忘網友
清末中國的陸軍可沒有你說的那麼肉腳喔!以敵對國日本的觀點來看:1880年日本參謀本部長山縣有朋向明治天皇進呈的清軍調查報告指出,清政府正在改革軍制,如果倣傚歐洲,則平時可徵兵425萬,戰時可達850萬人之多。所以他認為「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
甲午之戰中方在朝鮮陸戰失敗,是因為駐朝鮮的袁世凱中了日方公使大鳥的外交辭令所惑,誤判中日不會開戰,導致日方暗中增兵佔有優勢兵力,戰端開啟中方增兵不及,喪失戰略優勢而敗...

2006-02-01 14:29:04 補充:
甲午戰後,軍機大臣榮祿開始創建北洋國防軍系統「武衛五軍」,榮祿自統的武衛中軍配備德式後膛鋼槍以及七九鋼質子彈,還有最先進的「開花大砲」,連德國軍隊本身數量都不多...另外,袁世凱的小站系新軍(武衛右軍)也是德式裝備,聶士成的武衛前軍則是日式裝備,曾把八國聯軍先遣部隊打得落花流水...清廷也不窮,慈禧老佛爺一天的花費是45000兩銀子,而當時一艘全新巡洋艦的造價只要大約20~30萬兩銀子,也就是慈禧一個禮拜的花費可以買一艘很棒的戰艦,幾個月省吃儉用就可以組建一支北洋艦隊...

2006-02-01 14:34:39 補充:
總的來說,中國無論陸海軍其實都「不缺乏」人才,最缺乏的是局量恢弘的「政治人才」(李鴻章勉強算一個吧)...另外,由於中國人喜歡在自己國內「占地盤」,所以內戰內行,導致發展陸軍重於海軍...

2006-02-03 01:11:00 補充:
TO:⊙⊙元~* 網友
甲午戰爭戰敗,的確是令中國人很悔恨的事情,但是在那時候或許有很多貪官,但卻幾乎沒有貪生怕死的人~~不是不怕死,而是舉國上下幾乎沒有人認為我們有可能輸給小日本...當時光緒跟他的老師翁同龢是最堅決的主戰派,因為他們視李鴻章為「慈禧派人馬」,想看他出糗...慈禧等守舊派的態度也是傾向「不妨一戰」,她們認為,我們是世界第八強,就算打不贏前面七個洋人國家,難道會打不贏那個曾經是我們藩屬國的小東洋?

2006-02-03 01:25:20 補充:
真正不敢打這一仗的,全中國大概只有頭腦最清醒的李鴻章一個人,因為他透過洋人管道已經大致了解,小日本的戰備先進程度已經超越我們了,畢竟海戰跟陸戰不同,海戰打的完完全全就是裝備跟科技,中國裝備雖然較落後,但只要不開戰,紙老虎就不會被戳破,如果盲目求戰使艦對被摧毀,那中國就完蛋了~~所謂「不能戰而戰,以亡其國」,甲午戰前,老李所受的壓力大概就跟八年抗戰爆發前的老蔣一樣(各方山頭壓迫老蔣對日開戰,就是擺明了要看他的笑話,包括中共跟非蔣系軍頭)...

2006-02-03 01:56:39 補充:
雖然黃海血戰北洋艦隊被摧毀,但我們還是要替中國海軍平反一下,首先,我們海軍人才是當時第一批留英的軍事人才,是具有世界級高水準的,包括劉步蟾,林泰曾,方伯謙等人,他們跟後來日本海軍的「軍神」東鄉平八郎是同班同學...在戰役中,清方兵將更是捨生忘死,全艦隊總共有14名管帶,其中有4人在黃海陣亡殉國,有3人因戰敗追隨統帥丁汝昌自殺,有1人在戰後因高層諉過含冤而死...海戰開始,丁汝昌先身受重傷,腳骨折無法行動,但他嚴令下屬不准抬他入艙包紮,負傷坐在甲板側道督戰到底...

2006-02-03 02:19:11 補充:
另外,其他各艦管帶也有冒險搶救同僚、捨命馭艦撞敵的,還有「來遠」一艦全船著火仍和敵艦炮戰不休,最重要的,這場血戰可是日方先扯旗收帆、遁逃而去的喔!副帥劉步蟾雖然船上只剩三枚砲彈,仍鼓勇追出數十浬,但速度太慢實在追不上!至於雙方船艦作戰的陣勢,中方是以一字排開的橫陣迎敵,日方則是以錐形陣勢直撲橫陣中央的定遠鎮遠兩主力艦,中方劉步蟾的想法,我方主力艦鋼甲厚、體積大、份量足,打算用撞的跟敵方硬碰硬,但是日方船艦靈活度強,鎖定我方主力艦猛轟,因為他們認為摧毀主力艦,其他就容易收拾了!

2006-02-03 02:34:04 補充:
整場甲午海戰,從1894.7.25日本在豐島海域偷襲我方高陞號展開,清廷於8.1向日本宣戰,黃海海戰則是9.17日方在北洋艦隊午餐時間突然進襲,然後三個月後日方艦隊又突襲我方在劉公島整休的艦隊而結束...在我國近代軍事史上(包括八年抗戰在內),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以現代武器、現代組織、現代法則而進行的大規模戰爭,我們或許輸得很窩囊,但打得絕對不窩囊!

2006-02-03 02:52:03 補充:
另外,即使是在甲午戰後,中國也不是「沉睡中的豬」,如果以當時中日整體國力衡量,中國還是遠強過日本的!事實上,甲午戰前,李鴻章就從來也沒考慮要為了一個小朝鮮而跟日本展開「賭國運」的決戰,他甚至曾想過建議清廷乾脆開放朝鮮獨立,放棄宗主國地位,讓列強利益均霑,這樣對中對韓都有好處...一直到戰後在春帆樓談判時,日方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居然步步進逼,要了朝鮮要台澎,要了台澎要遼東,戰場上沒做到的戰果,卻想在談判桌上做到,當場惱得老李決定喊「梭哈」,一怒打算回國奏請聖上下達全國總動員令...

2006-02-03 03:01:13 補充:
當下伊藤博文嚇傻了,慌慌張張對身邊的武官說:「不能讓他活著回中國!」李鴻章才會在臨上轎時臉頰被開了一槍,偏偏這一槍又打不死他,無法殺人滅口...害小日本再國際間引起一陣嘩然,顏面盡失,丟臉之餘只好放棄強佔遼東半島!所以,中國是豬嗎?這隻豬如果抓狂下達總動員令,當時新興的小日本還真不敢跟我們賭國運呢!

2006-01-30 08:14:3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走鋼索的人 5 · 0 0

【亞洲36588合法彩券公司直營 官網: A36588.NET 】

【 最新活動→迎接新會員,首存狂送20% 】

【運動→電子→對戰→現場→彩球 】

【免費服務 →電影區、討論區、KTV歡唱、運動轉播、即時比分、24H客服 】

【亞洲36588合法彩券公司直營 官網: A36588.NET 】

2014-08-20 20:19:57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還有中國的船艦都比日本大

2010-07-29 11:21:16 · answer #3 · answered by ? 2 · 0 0

伊藤博文跟光緒是朋友耶!
而且因為李鴻章本來就是老佛爺的人,光緒恨他恨死了,甲午一打完,條約簽完,就順理成章把他給革職了...

2006-02-03 12:34:24 · answer #4 · answered by cora 4 · 0 0

因為北洋艦隊是中國的海軍主力 是國人寄予厚望的主力
可是卻被日本這個小國家打敗了 所以就變成一個傷口 沒人敢去觸摸他
而且日本在這場戰役中把所有的船艦都炸沉了 等於把很多精英都炸死了
船艦一定要有人操縱才能用 而操縱的人又要經過訓練
你把這些人和船都淹在海中 要靠誰去重新發展海軍呢?

陸軍不受影響 是因為陸軍不需要跟海軍一樣精良的訓練
當時的陸軍還是拿大刀作戰的年代 就算有步槍 也沒子彈可以用
所以跟海軍比起來 當然差很多 就算一次全都死光了 只要有人 就可以再次訓練
而且中國發展海軍有個缺點 缺乏天然的良港
靠北的港口容易冬天結冰 靠南又容易淤塞
所以為什麼東北很受日俄喜歡 就是因為那裡有旅順這個不凍港
過來的東北幾乎都在外國人的手中 中國人怎麼發展海軍呢?

另外 還有政治上的影響 當時北洋海軍本想買裝備來擴充戰力
結果錢都被慈禧太后拿去蓋圓明園了 後來還被八國聯軍燒掉
然後就是一連串的政治運動 慈禧太后本來就不想花錢搞海軍 現在更不想
所以當局者的愚昧也可以算是海軍發展不起來的原因

在來 因為海軍很花錢 中國因為庚子賠款欠了一屁股債 更沒錢花錢買軍艦
更別說還要訓練人才來操縱這些軍艦 所以也是讓海軍沒落的主因

2006-01-30 13:29:35 補充:
應該是頤和園 小弟記錯了 抱歉

2006-01-30 08:26:55 · answer #5 · answered by 遺忘 3 · 0 0

中國海軍當時的戰力在全世界排名在前十名,日本海軍當時排名在13還是15名...有點忘..所以發生甲午戰爭的時候,中國海軍敗給日本海軍,當時有許多西方國家感到不可思議...

2006-01-30 00:42:25 · answer #6 · answered by Chris 6 · 0 0

圖片:http://www.epicbook.com/picture/history/jawuwhole.jpg

因為日本是海島國家,所以他們要來攻打日本時,幾乎都是在海上。

北洋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有七艘,共二萬七千多噸;而日本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僅有五艘,共一萬七千多噸。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擴軍計划,到了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經建立了一支擁有六萬三千名常備兵和二十三萬預備兵的陸軍,和排水量七萬二千噸的海軍,超過了北洋海軍。



陸軍方面  ---  要等到戊戌變法


同、光間,洋務派推行學習西方的「自強新政」,為時三十餘載
。然在甲午戰爭炮聲中,李鴻章等全力經營之北洋艦隊竟一舉被殲,
宣告了洋務運動之慘敗。有識之士深知僅憑武備之改善,實未能挽救
中國之垂危,非進行一番改革不可,故乃有維新運動之興起。同時,
甲午一役,堂堂之中華大國竟敗於日本小國之手,舉國嘩然。日本原
係東方弱小之國,亦遭西方列強之侵擾。然自一八六八年明治維新之
後,短短二十餘載間竟反弱為強、國勢驟盛,堪與西方各國較一短長
,此種範例予中國朝野之士以莫大啟示。加上甲午戰後,列強勢力如
洪水猛獸般入侵,強租港灣、劃分勢力範圍之狂潮洶湧,中國被瓜分
之禍迫在眉睫。一些仁人志士為挽救國家民族之危亡,相率奮起,奔
走呼號,欲改革腐敗之政治,而尋求救國之新徑。

   {軍事方面:裁撤綠營軍兵;用新法訓練陸軍。}




PS:不知道這樣的推理是否正確。如有錯誤,請各位專家多指教。^^

2006-01-29 12:46:06 · answer #7 · answered by Chun-Chun 4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