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劉若英拍的她從海上來~讓我對張愛玲的事情充滿了好奇...我最想知道的是:關於張愛玲的繼母和她的父親晚年的事情以及她的弟弟後來在大陸的狀況..麻煩大家了~謝謝!!
2006-01-28 03:34:15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superfire 5 in 藝術與人文 ➔ 書籍與作家
http://www3.cnsh.mlc.edu.tw/~chinese/paper/paper~9.html家世背景:1. 顯赫的家世:張愛玲的祖父是張佩綸,外曾祖父則是大名鼎鼎的李鴻章,祖父母才子佳人的故事還被影射寫入了《孽海花》,不過張愛玲對這樣的家世並不感到驕傲也不喜歡提起。2. 遺少的家庭型態:張家到了張愛玲的祖父晚年已經逐漸走下坡,到了父親時已全然不事生產,過著留辮子、納妾、抽鴉片、捧優伶、打麻將的舊制悠閒生活。而這樣的生活型態常成為張愛玲小說的背景 。3. 緊繃的父女關係:張愛玲對父親的情感是又愛又恨,父親很為她的文才感到驕傲。但也會因為繼母的讒言下死命的毒打她。4. 疏離的母女情感:由於夫妻感情不睦,母親在張愛玲四歲時出國留學,第二度回國時即與父親仳離。情感淡薄的母親並沒有給她足夠的母愛。張愛玲前二十年她全部的生活經歷是她創作的一個生命的原鄉,是她的前生,她日後所有的書寫其實都是為了宣泄戀父情結的得不到回報,都是對自己自戀的那種特殊人格的一種自我安慰。所以張愛玲自己也說,我不斷地舔著傷口,舔著舔著對傷口也有感情了。所以這個傷口就伴隨她一生,永遠永遠伴隨她,永遠永遠地出現在她的作品裡面。 根據張愛玲的記憶,每當父母吵架的時候,傭人就把她和弟弟領到這個陽台上來,然後她和弟弟就在陽台上靜靜地騎著自行車,張愛玲那個時候就覺得天好像要塌下來了,因為她就覺得父母要離婚了,她以後的生活不知道會怎麼樣。也就是在這個陽台上,她的弟弟打碎了一塊玻璃,然後被她的繼母痛打了一頓。張愛玲想要替弟弟報仇,但是沒想到等到吃午飯的時候,弟弟已經把這件事情忘記掉了,張愛玲於是也就痛恨弟弟,覺得弟弟這個人怎麼那樣沒有骨氣。為什麼弟弟那麼容易忘記被打的經歷,而張愛玲不能夠忘記,這都是由於張愛玲的戀父情結造成的。因為她不希望自己的父親被別人奪走嘛,所以她不希望自己的家裡會出現另外一個女人來瓜分她和父親的感情,所以她和她的繼母永遠是天敵,永遠不可能調和的天敵。 好了,繼母來了,我們要說說這個繼母。 張愛玲的母親離婚以後又出國了,又到了歐洲,於是張愛玲又和父親住在一起了,但是不久就有人來說媒了,就是張愛玲的繼母叫孫用蕃,這個孫用蕃也是出生在一個有頭有臉的人家,孫用蕃她的父親就是孫寶琦,曾經做過好幾任中華民國的外交部長,也做過中華民國總理,可以說張愛玲的繼母也是出生在一個很大的家族裡面。後來孫寶琦退休了,他不做外交總長了,也不做中華民國總理的時候,他和李鴻章的後代一樣,到上海做寓公,就是住在公寓裡面。當時孫寶琦住在公寓裡面,上海青紅幫大頭子,杜月笙也是要買他面子的。比如說他出面要搞一些慈善活動,他沒有錢,他就會去找杜月笙,杜月笙就畢恭畢敬說您孫老要多少錢,我一定是要拿出多少錢來的。所以孫用蕃就是出生在這樣的一個家庭裡面。但是孫寶琦家裡好像也是窮,張愛玲也不懂,就是說官做得那麼大,為什麼也是窮,張愛玲就分析,也許是家裡的姨太太太多,人口太多,所以家裡就窮了。 這張照片,就是當時張愛玲繼母的娘家,這是非常典型的上海石庫門房子,這是一條弄堂,一排房子,每個姨太太住一棟,等到孫寶琦死掉以後,我聽當時那些老作家說,大太太每到月頭上的時候,就是一家一家地派生活費的。我去考證這條弄堂的時候,孫寶琦家的人,基本上已經沒有了,但是我有一個意外的收穫,就是弄堂底的這個門住的是康有為的兒子,現在的產權還是康有為的。上海真的就是這樣一個地方,藏龍臥虎的地方,你隨便一敲門,出來一個貌不驚人的老太太,跟你說上一段她的歷史,都讓你瞠目結舌。我在考證張愛玲後媽的這個過程當中,沒有找到她後媽具體是住在哪一棟房子裡面,但是就找到了康有為,並且康有為他的情況給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線索。我們都是看過《半生緣》的,就是在這部電影裡面,姐妹兩個人成為一個男人的大小老婆,等於是曼楨和曼璐。其實這就是康有為家的演義。康有為的兒子就是有大小兩個老婆,這大小兩個老婆就是姐妹,在弄堂裡面是同進同出的。所以像這樣的一段歷史,是張愛玲的後母講給張愛玲聽的,張愛玲在後面的寫作當中,會把這樣的情節,放在她自己的作品裡面。
2006-01-28 03:42:04 · answer #1 · answered by Peter Hare 7 · 0⤊ 0⤋
說真的,有關子靜表哥在文革以後的事,知道的人不多,即便是家族內的人也鮮少來往,坊間的報導流傳也多有失真. 愛玲表姐也少有與家人聯絡.
李鴻章的曾孫 - 李家詮 ( 冠賢 )
2007-09-27 04:18:4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Kuan 6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