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網站上的考古題和參考書目外,不必再看其他的書嗎?今年是否不考國文和英文?在職生是否需要準備作品集?
2006-01-27 22:18:56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小宇 1 in 教育與參考 ➔ 考試
要考英文喔!!
------------------------------------------------------------------------------------------
考試科目:(一)英文(滿分為100分)
(二)藝術教育(滿分為200分,內容含藝術教育理論、
藝術教育研究、藝術心理學及當今藝術教育現象之評析等)
(三)藝術文化論(滿分為200分,內容含藝術史、
美學及當今藝術 事件、博物館或視覺文化之評析等)
---------------------------------------------------------------------------------------
你是在職生的話要注意
在職生(須檢附在職證明):
除具有一般生報考資格外,尚須具有下列資格之一:
1.現職合格教師(不含代課、代理教師)或銓敘合格之現職公務人員。
2.自取得一般生報考資格後,計至94年9月1日止,具有一年以上從事與
本所相關之工作經驗,且為現職者。
-----------------------------------------------------------------------------------
此外,花蓮有一間補習班有開設計與藝術課程 在火車站那
是針對二技插大研究所開設的
它是全省連鎖的
還滿多資訊的
我有在那邊補其他課程
你可以先上網頁看看 http://www.7-11learning.com.tw 數位學堂
不然就打電話過去問
還可以試聽課程
希望可以幫助你^____^
--------------------------------------------------------------------------------
升學應試重點:
(一) 設計是一個應用科學
設計考試著重於知識的廣度而非知識的深度,舉凡生理學、心理學、美學、文化人類學等等都是一個設計人必須具備的基礎學能。因此除了上課專心聽講之外,在平時需廣泛地蒐集諸如電影、廣告、設計政策、設計比賽、設計展覽等相關資訊(上課老師也會補充),如此一方面可提升自己的設計知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和所學相互印證。
(二) 設計是一個人文學科
曾經聽過「文史哲不分家」的說法嗎?設計作為一個人文學科,因此我們對於設計史、西洋美術史、中國美術史、美學(哲學的一種)都必須給予相當的關注,如此在參加設計的諸如四技二專、二技插大、研究所、高普考試時才能夠得心應手。
(三) 理論與實務必須相互印證
設計是一種心智活動,它在本質上是靈活多變且資訊龐雜的,因此不要採取囫圇吞棗或強記的方式來準備設計考試,而是多利用各種視覺化圖形,如表格、圖例等,同時經常藉由上網、參觀等方式來蒐集資料,如此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關鍵是方向與方法,而非天資或努力程度
在設計的領域裡,「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句話是不存在的,因為設計重視的是結果而非過程;人生,好像也是如此。所以藉由考古題與資料蒐集,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考試方向,從而選擇方法,沒有效率的寒窗苦讀,在今天是不背鼓勵的。要了解過去、掌握現在、預測未來。
(五) 需充分了解政府相關的設計政策與設計時事
政府所提出的諸如「文化創意產業」「兩兆雙星」,或是多國簽署的「京都議定書」,曾經舉辦或尚未舉辦的「2000雪梨奧運」「愛知萬博會」「2008北京奧運」,甚至如今設計當紅人物菲力浦史塔克、奈良美智、安藤忠雄等都會成為設計考試的重點。
----------------------------------------------------------------------------------------
或者你可以打電話去花教大學校問03-8227106分機2282宋小姐
我想可以更直接的到你的需求喔^^
2006-02-05 08:29:31 · answer #1 · answered by INGENI徹底防禦 3 · 0⤊ 0⤋
可以請教你~你是讀什麼科系的呀~
我是美術系的
我野蠻想考考花蓮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你是應屆畢業生ㄇ
2006-05-23 16:56:55 · answer #2 · answered by summer 4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