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為什麼中國古代當人去世時嘴裡都要含著雕成禪的玉?
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

2006-01-23 04:06:34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 2 in 藝術與人文 歷史

2 個解答

【玉蟬】
先從玉說起:從漢代開始,由於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上孔子曾說“君子比德於玉”;玉被古人喻為君子。而在這之後更加上了一些神仙思想,就造成了玉石在中國人的禮儀上有重要之地位。

由先秦時的《儀禮》之中就可以看到「飯唅」的作法,在亡者口中放入玉塊稱為「唅」,早期的玉片並沒有一定的形狀,而到漢代才開始雕成蟬。可能是蟬的形狀適合放入口中,也有一說,蟬代表了重生、重新開始。

在漢朝盛行厚葬,常有金玉等陪葬,也用玉做成玉衣,供亡者穿著,那時的人們相信玉是可以驅鬼避邪、也有防腐的作用。這在西漢時是相當普遍的殮衣。

有一傳說,認為古人為了防腐,會用水銀或硃砂浸泡封住屍體,為了防止水銀流出,因而以玉殮屍(此說我由http://tw.page.bid.yahoo.com/tw/auction/1134876325看到,但在《喪葬史話》一書中並沒看到)

唅蟬為喪葬玉的一種,在現今的古玉市場上,漢代玉唅蟬大多數刻工簡鍊(古玉動物與神異獸卷,周南泉著),在其上無任何孔飾。其他的喪葬玉還有玉衣、玉握、九竅用玉(眼蓋(瞼)、鼻塞、耳塞、玉唅、肛塞、陽罩(生殖器罩))等。基本上,放在口中的玉叫唅,放在耳中的玉叫瑱(在周禮之中,瑱,是以絲棉將耳塞住),放在手中的玉叫握。

另外,在墓中可以看到的玉蟬,還有一種是用來當隨葬品的「佩蟬」,差別在於佩蟬上有繫孔,而含蟬上則無

2006-01-23 04:12:40 · answer #1 · answered by Indigo Children 7 · 0 0

蟬形玉器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商代至戰國墓葬中常有出土,此時的玉蟬大多是懸掛佩戴用的裝飾品。玉蟬作葬玉中的口晗,最早見於考古發掘的河南洛陽中州路 816號西周早期墓,其後未見流行,直至漢代才發展成為普遍的習俗並一直持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

玉蟬分三種,一是佩蟬,頂端有對穿,佩蟬是人們用以護身的佩飾物
;二是冠蟬,用於帽飾無穿眼;三是含蟬,在死人口中壓舌,體積較小,不過一寸餘長,刀法簡單沒有穿眼。據說,蟬的生命由蛹變成蟲至飛出地面,可以在地下十七年之久,可以退殼“再生”,因此,人們寄望死者在地下十八年之後又可再成“一條好漢”,所以,把玉蟬置放口中,是祈求“再生”的意思。
成語中稱作“蟬形玉含”,寓精神不死,再生復活。

2006-01-23 12:20:10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