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遠古時代ㄉ生物有哪一些啊???生存年代、外型分類、生理結構、行為活動等都要有喔!!!

2006-01-22 06:36:04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1 in 科學 其他:科學

2 個解答

三葉蟲不再重複介紹了。http://www.csdyzx.com/swtd/shiqiansw/gswchsh.htm這個網站有很多遠古時代的生物資訊三葉蟲、魚石螈、黃昏鳥、劍龍、禽龍等不同世代的生物及恐龍
圖片參考: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necnec/steg.jpg
劍龍的英文名字中「Steg」有屋頂或板的意思。在目前所知道的劍龍同類當中,以這種最有名。劍龍的腦很小,背骨的肩口與腰的部階有個大洞,這兒是神經的集中處,大概是用來補充神經的不足。背上的劍形板,根據研究,它的排不同意見的學者。有些學者認為劍形板彼此應該是呈相反方向排列才對,也有學者認為劍形板應該是呈橫向排列。這種劍形板,嚴格說來應該稱為五角形板才對,持「彼此以相反方向並列」說法的學者認為,這樣的排列方式,不但可防止外來的攻擊,同時在散熱效果上也比較良好。畢竟,這種劍形板除了具備作為武器的功能外,應該還具備如棘龍與天堂龍背上帆伏物的功能才對。劍龍背上劍形板最長的部份大約八十公分左右,寬度有七十八點五公分,背部的骨板是這一個族類中最的。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necnec/lgua.htm禽龍

2006-01-23 08:17:5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lilyoct16 7 · 0 0

三葉蟲身體具礦化的外殼,有兩條縱溝,將身體分成三葉。身體可分為頭部(cephalon)、胸部(thorax)、尾部(Pygidium)。現已絕跡,但化石種類很多。

頭部有幾對附肢:一對觸角及五對附肢,在口兩旁,故推測頭部係由五個體節而成。 胸、尾又分節,每一節往左右分別生出一對節肢。
胸部的體節數依種類不定,節與節間關節可向腹面彎曲,附肢有關節。
尾部的體節越來越小,亦有附肢,可能不能彎曲,叫尾板。

海生時底棲,亦有少數具長尾刺者可游泳或漂浮。
  
有關三葉蟲的內部之構造知之甚少,因為只有一些器官及肌肉痕跡可以指示它們的相關位置,卻不知確切的功能,不過把它列為較高級的無脊椎動物應該沒有問題。 複眼的具備,可闡明自有單細胞生物以來演化上所歷經的鉅幅進展。(原來整個生物只由一個細胞組成,現在單是一隻眼睛就由好多細胞組成。)

下寒武紀時,三葉蟲首度出現,就有球接子(Ag-nostus)、始幣蟲(Eodiscus)、短鞍蟲(Paedeumias)等突變的種類,顯示三葉蟲起源應在寒武紀。

三葉蟲分類裡,有助於蛻長的面線相當重要,前述球接子與始幣蟲無面線;短鞍蟲則有,位於側緣,屬原葉蟲類,為前葉及後葉蟲的祖先,至更進一布演化成內葉蟲時,卻又回復為如原葉蟲的面線生於側緣。
始蟲類生存時域甚短,至中寒武紀即不見蹤跡,始幣蟲亡於上寒武紀開始,頭尾不分的球接子則至下奧陶紀末了方滅絕。整個古生代有孔蟲以後葉蟲稱霸最久,前葉蟲與內葉蟲也曾經興旺一時,至晚泥盆紀而衰。

三葉蟲群集的組成份子分析,有助於建立古生代之古地理,在地質年代中的分期意義也相當顯著,下、中、上寒武紀,即分別以「小油節蟲」(Olenellus)(始葉蟲目)、「兜頭蟲」(Paradoxides)(後葉蟲目)、「油節蟲」(Olenus)(後葉蟲目)為時域化石來劃分。

三葉蟲作為指示化石的重要性,在寒武紀後銳減,但並非不重要。如奧陶紀的「三核蟲」(Trinu-cleusl)、泥盆紀的「扁豆蟲」(Phacops),仍都是一時風雲動物。

三葉蟲的演化趨向難以追蹤,一般言之,可能表現在節頭形狀的變化,胸節數的增減,尾節之融合與刺之發育上。
這些可能趨向,加上面線的演進,眼之形狀與大小的變遷,也許與三葉蟲生活模式和環境的順應有關。

三葉蟲也和許多其他動物一樣,在二疊紀末了集體消失,只能從化石來研究了。

2006-01-22 06:39:4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2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