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就要了 我要柳宗元的鈷鉧潭記原文和翻譯
拜託 我真的很急 快告訴我 謝謝 >\'\'\'\'\'<|||
2006-01-20 14:03:09 · 3 個解答 · 發問者 維Q 1 in 藝術與人文 ➔ 詩詞與文學
提供參考!或許就可以翻出完整的——《鈷鉧潭記》清平如鏡鈷鉧潭——《鈷鉧潭記》解讀鈷鉧潭,位於永州市芝山區柳子街旁的愚溪之中。《鈷鉧潭記》是柳宗元“得西山後八日”所作。 鈷鉧潭是由冉水彙成的,因而作者先從冉水著筆:“其始蓋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東流”。“奔注”二字描狀冉水強悍的生命力,大有迅猛而來,一瀉千裡之勢,但偏偏遇上了屹立不動的山石擋住了去路。“奔注”之水毫不示弱,抵石而下。但水畢竟“抵”不過山石,只得“屈折東流”似乎示弱了。轉眼間又一奇跡出現了。經過山石激蕩後的溪水,變得更加湍急狂暴了,直到“囓其涯”狠命地“囓”完了水涯的沙土,奔注之水全部流到潭中,有所歸依,才甘罷休。在此,作者以飛動的筆勢寫出了湍急的溪水景像。接下來,作者則描繪“鸞廣而中深”的水潭。約有十畝大的潭水則顯得格外的平靜,格外的清澈。至此,作者的筆勢也由峻急而變得平緩起來,不僅表現了溪水因落差過大而迸發出的巨大衝擊力,而且進一步寫出了溪水“流沫成輪”的又一性情,生動地描畫出旋渦濺沫卷雪、旋轉如飛的奇景。由此我們看到,柳宗元筆下的永州山水是流動變幻的,神秘瑰偉的,並且是有著強悍的生命力的錦繡畫卷。這似乎與作者頑強執著、自信自強的意願相合,其精神不禁為之一振,長時間被壓抑的內在不屈與傲岸的情緒得到了渲泄。 冉水由“奔注”而遇阻,而“屈折”,而“蕩擊”,而“囓”食,直至衝出個水潭來。這是一種充滿了力度、骨氣凜凜的壯觀之景。“其清而平者且十畝余,有樹環焉,有泉懸焉”。這又是一種安寧疏朗,深婉幽美的恬靜之景。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山水有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只有與大自然融合一體,才能識得天機,悟透人理。在柳宗元筆下,永州山水完全是為“我”而獨有的。其一草一木,一泉一石,動靜遠近等等,都是或興發感慨,或寄寓哲理的抒情載體。 作者在描檜了一番鈷鉧潭的由來及潭狀之後,則筆鋒一轉,寫自己得潭的經過,由寫景過渡到敘事。鈷鉧潭岸邊上居住的一戶人家,見作者多次去那裡游玩、觀賞,有一天,便來敲門相告:因受不了官租私債的重重負擔,要躲避到山裡去開荒,情願把潭上的田地賣給作者,以緩解當前的困境。作者“樂而如其言”,把田地買了下來。短短數語,便揭示了當時統治者的苛捐雜稅,也表現了作者對老百姓的同情心。然後作者‘崇其岩,延其檻,行其泉於高者而墜之潭,有聲淙然。“作者對潭進行了一番精心的改造,使鈷鉧潭的環境便更優美了,更宜於”中秋觀月“,更宜於站在潭上見天之高,氣之迥了。這裡,作者猶如一位畫家,正陶醉在他剛完成的作品裡,悠然自得地欣賞著自己改造的勞動成果。也只有在這幽麗清爽的大自然中,在這“天高氣迥”的境界中,他才真正感覺到擯棄了塵世的一切煩擾、官場險惡的樊籬,全身心獲得輕松,精神獲得解脫。 文章到此,作者沿著買田修潭,再度抒發感慨,綰合二者,收束全篇。“孰使予樂居夷而忘故土者,非茲潭也歟?”是誰使我樂於居住在邊遠地區而忘掉京城的呢?不就是你這個小潭嗎?作者說因此潭而忘故土,但在這“樂”的背後,我們仿佛也看到作者心底的隱隱哀愁。表面說因此潭而忘故土,實則故土怎能忘呢?不思量,自難忘。這種憂郁,這種期待,始終剪不斷,理還亂,這便是作者的矛盾心理。徐幼錚說得很中肯:“結語哀怨之音,反用一樂字托出,在諸記中,尤令人淚隨聲下。”
2006-01-21 02:16:28 · answer #1 · answered by lilyoct16 7 · 0⤊ 0⤋
無意中找到這篇知識+
Eternal的回答很詳細
找到我要的東西了^^
謝謝
2006-04-30 13:24:54 · answer #2 · answered by Hannah 2 · 0⤊ 0⤋
鈷鉧潭(鈷鉧,即熨斗。小潭的形狀像熨斗,故名。)在西山西(西山的西面)。其始蓋冉水自南奔注,扺山石,屈折(曲折)東流。其顛(波頭)委(折曲)勢峻 (水勢急峻),蕩擊益暴(衝擊愈激烈),齧(音ㄋ一ㄝˋ,侵蝕)其涯(鈷鉧潭的潭岸邊),故旁廣而中深(潭邊廣而中間水深),畢至石乃止(水流衝蕩到山石才停止)。流沫成輪(水流形成車輪般的漩渦),然後徐行(然後才緩緩而流)。其清而平(潭水清澈而平緩)者且十畝餘,有樹環焉,有泉懸焉(鈷鉧潭四周有樹木環繞,有瀑布垂懸而下)。 其上(鈷鉧潭的上方)有居者,以予(余)之亟(亟,音ㄑ一ˋ,多次) 遊也(因為我多次來鈷鉧潭遊玩),一旦(有一天) 款門(敲門)來告曰:「不勝(無法負擔) 官租(官方租稅)、私券(私人借據)之委積 (累積),既芟山(芟,音ㄕㄢ,開闢、鋤草,另外闢山) 而更居(搬家),願以潭上田,貿財(換錢)以緩禍。」予(余)樂而如其言(我高興地買下鈷鉧潭上方的土地)。則崇其台(加高它的平台),延其檻(建長它的欄杆),行其泉於高者墜之潭(將山泉引至高處而讓它墜落於潭),有聲潀然(潀,音ㄓㄨㄥ,通「淙」,淙水悅耳的聲音)。尤與中秋觀月為宜,於以見天之高,氣之迥(遙遠)。孰使予(余)樂居夷而忘故土者,非茲潭也歟? (是誰讓我喜歡上這蠻夷之地而忘卻故鄉?難道不是這座潭嗎?) (這篇鈷鉧潭記是「永州八記」的第二篇,短短173字,以極精煉的文字,將這小小的水潭,寫的生動有緻。柳宗元用「顛委勢峻,蕩擊益暴」簡單八個字,傳神地形容冉水由上游衝下的急湍險峻;用「齧其涯」這擬人化來形容急流拍打河岸的力量;「流沫成輪」四個字,便讓人想像河水沖擊山石形成的漩渦景象,而「有樹環焉,有泉懸焉」,僅八個字,就將鈷鉧潭四周的青山泉瀑寫得如活現眼前。潭上居民的一段話,則隱隱透露出民生疾苦,加深了這篇文章的社會意義。最後一句話最耐人尋味。表面上是說,這座鈷鉧潭使他樂於居住在這荒僻之地而忘記了故鄉。這是明顯的反話,正因為時時不能忘記故土,不能釋懷於被流貶在這荒僻之地,幸好有這美麗的鈷鉧潭能安慰這孤獨寂寞的心情,使人暫時忘卻現實的不如意。)
2006-01-20 14:06:15 · answer #3 · answered by Eternal 6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