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原名為何?
為何又稱「漢武帝」
那是他的何種稱號呢?
謝謝!
2006-01-14 05:05:37 · 12 個解答 · 發問者 安媽 2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漢武帝原名「劉徹」至於「武帝」為其廟號(或稱諡號)建議您可看遠流出版的「柏楊版資治通鑑」裡面帝王全以原名稱呼,因為畢竟他們只是「人」沒必要用封建的帝號來稱呼敍述!
2006-03-23 11:00:17 補充:
小弟非歷史科系出身,但至少高中歷史都是單科拿圖書禮券的。
在這個回答中,小弟只不過不曉得廟號和諡號的區別,就被攻擊為「教育有問題」,有那麼嚴重嗎?況且答案不會太離譜就好,請勿逼人太甚,和氣為上。因為術業有專攻,但並非講錯一項就得回去重讀吧!
2006-01-14 05:41:09 · answer #1 · answered by 坤成 7 · 0⤊ 0⤋
漢武帝
原名:劉彘
景帝因為生病~
提早在成年前兩年辦成年禮!
成年禮時立為太子!
並改名劉徹!
2006-04-01 11:37:06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1 · 0⤊ 0⤋
依我看~~
發問者跟回答者都沒什麼歷史概念~~
是現今的學生都是如此嗎?
還是教育政策的問題呢?
所以~~
那個小笨笨~~
你還是把廟號跟諡號搞清楚再來吧!
不然喔~~
所謂的最佳解答會變成最佳笑話了~~
2006-03-18 12:47:05 · answer #3 · answered by 藍小敏 2 · 0⤊ 0⤋
沒禮貌!
2006-03-14 05:24:20 · answer #4 · answered by 安媽 2 · 0⤊ 0⤋
那個最佳解答是在答什麼啦?
連廟號和諡號都分不清楚...
還被選為最佳解答?
有沒有搞錯啊?
還實習生3級咧...
回去多讀點歷史再來啦...
別笑掉大家的大牙了!
2006-03-13 18:28:29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3 · 0⤊ 0⤋
漢武帝
原名--->劉徹
全諡號--->漢孝武帝
廟號--->漢世宗
*在此聲明 廟號不等於諡號!!!
廟號需要有功有德之君主所能使用
諡號則不一定加附在君主上 只要是有名的人 就算只是臣子也可以加之
2006-01-14 08:26:15 · answer #6 · answered by Olson Lee 2 · 0⤊ 0⤋
●生平
01. 出 身
漢武帝劉徹,出身離奇。他的母親王氏進宮前已婚,曾嫁作金家婦,生有一女。她的母親亦即是未來皇帝的外祖母,強將她從金家奪回,進與皇太子,是為景帝。劉徹生於公元前156年,至141年登基,實足年齡當不過15歲。茲後他在位54年,在中國歷史上兩千多年來是享國最長的君主。這紀錄直到18世紀才為清朝的康熙打破。
02. 個 性
劉徹的膽子大,也富有想像力,如他常化裝微行,幾遇不測。他打算進攻西南夷,就在長安附近鑿地作“昆明池”,以便習練水軍。在其他範圍之內他也不拘形跡。例如他母親曾再婚,又有金氏女,人家都隱匿不敢提及,他聽到此事,就公然親自尋訪他的半姊,並賜她名號田宅。他的皇后衛子夫曾為歌伎,他寵愛的李夫人,曾為娼女。漢武帝也不是一介蠻夫,沒有文華辭藻的雅致。他的宮廷裡,既有正派的儒生如董仲舒,也有恢諧人物如東方朔,更有名士如司馬相如。我們再看他悼李夫人的賦(班固稱武帝自作),“秋氣潛以淒淚兮,桂枝落而銷亡”。而且他又似乎看見李夫人的形影,作詩:“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來遲!”則又可以想象他不是沒有情感的人物。
03. 立 嗣 繼 統
皇帝自身即相信神仙,亟求長生不死。他偶一臥病,就相信有人以巫蠱害他。“蠱”音古,以三個虫字擺在一個“皿”字之上,乃是根據民間傳說,巫者將毒虫毒蛇,放在一個器皿之中,讓它們互相吞並淘汰,最後一個碩果僅存的怪物,是為蠱。巫者即操縱著這精靈,用咒詛符錄削製木人埋蠱地下諸等方式謀害敵對。公元前91年,劉徹生病,左右傳說宮中有巫蠱牽涉皇后及太子劉據。原來武帝嚴刑峻法,太子仁慈,常有平反。執法大臣深怕劉據一日嗣位,對他們不利。而水衡都尉(管宮殿附近林園)江充,又是“直指繡衣使者”(特務頭目)更加離間。劉徹在別宮養病,即皇后皇太子請問皇帝,也不得達。皇太子忿怒之餘擒住江充將他處死,於是長安紛稱太子謀反。因之兩方都召集軍隊,保皇黨與皇太子黨在京城大戰五日,“死者數萬”。結果皇太子兵敗自殺,皇后衛子夫也自殺,衛青則已前死。武帝後來悔悟,建“思子宮”,又作“歸來望思之台”。4年之後,武帝臨危,才立一個8歲孩子劉弗陵為太子,是為昭帝,而皇帝也將太子的親母弋夫人賜死,其原因是“往古國家所以亂由主少母壯也”。而霍光等即被託“行周公之事”。
●功績
01.用 人
劉徹未曾在戰場裡實際指揮作戰,但是每有重要戰事的部署,今人所謂“戰鬥序列”的安排都是由他自己作主。而且他也知人善用。衛青是衛子夫的弟弟,霍去病又是衛青的侄子,都以外戚創立不世軍功。霍光與霍去病為異母兄弟,茲後更成為漢朝宮廷裡的中樞人物。只有李夫人之兄李廣利被任為貳師將軍,作戰不利降於匈奴才算是武帝任人的最大失策。武帝對待臣屬,也視人而定。他可以在廁所裡見大將軍衛青,也可以平常燕居的服裝接見大臣,只有右內史(助理機要秘書)汲暗老是據事直言,皇帝偏偏怕他,非戴冠整容,否則寧退避帳中,不去見他。後來因淮陽地方難治,召拜汲暗為太守,汲暗辭不肯就,皇帝就說:“顧淮陽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臥而治之。”他也就知道僅以此直言忠臣的名氣,就不須特別振作,也可以把這地方處理得很好。後來汲暗在淮陽10年,死在任所。
02.專 制
可是漢武帝也有一般專制魔王的毛病。他一巡視各地區,當地太守或因供應不周,或因境內配置不如法,紛紛避罪自殺。到他在位後期,朝中也為恐怖政治所籠罩。親信的大臣如丞相及御史大夫也因小事互相傾軋,失敗的只能以身死解脫。
03.經 濟 問 題
武帝劉徹承文景之後,繼續中央集權。公元前127年飭諸侯推恩分子弟邑,令各條上。122年又由削藩引起淮南王和江都王反叛,削平之後,“列侯豪傑死數萬”。公元前112年又因諸侯供奉皇室的酬金成色不合及不如額,奪爵者106人。自高祖以來封侯者至此罷免殆盡。而武帝用桑弘羊,東郭咸陽,孔僅理財,不能被我們輕率地視作“商人參政”。他們並沒有利用商業組織及商人資本去增進政府的功能,也沒有利用政府威權去扶助商業之發展,以便擴大茲後的財源。而鹿幣算緡平準均輸等無一不是臨時籌款的辦法,用作軍需的消耗。這樣一來,皇帝高高在上統制約五千萬到六千萬的人民,當中沒有一個有效的中層機構或根據地方沿革,或倚賴經濟利害,作上下間的樞紐。即太守刺史也無非皇帝的代表,各地選舉孝廉,也仍只能承奉中樞的意旨,因此皇帝的作為,更只能擴充及保障自身的權威。這種情形,表現著中國傳統君主專制的一個最大弱點。
錢穆曾說:“中央恭儉無為之治,不能再掩塞社會各方之活氣。”漢武的辦法,那是利用一種運動,代替組織之不足。如果各地參差不齊,又無法扶植他們作不均衡的發展,則全面動員,經常活動,也可以算作一種出路。有人就說他“鷹擊為治”。他自己也曾對衛青說:“一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等如今人所謂“將問題外界化”。
2006-01-14 05:27:40 · answer #7 · answered by OBI 3 · 0⤊ 0⤋
漢武帝名 劉徹
稱號就是 ""武帝"" 啊
2006-01-14 05:10:38 · answer #8 · answered by 嘉良佐 2 · 0⤊ 0⤋
漢武帝原名「 劉徹」
全諡號 「漢孝武帝」
廟號 「漢世宗」
漢武帝是諡號,全稱是漢‧孝武皇帝,其中「孝」字是漢代皇帝普遍採用的諡,「武」則是武帝死後,諸大臣廷議根據《正義謚法》:「克定禍亂曰武」,而決定的。《史記》由於成書於武帝死前,故〈孝武本紀〉本稱〈今上本紀〉,後來才被後人改為〈孝武本紀〉,這也證明武帝的稱呼是產生於漢武帝死後。
漢武帝,是漢代最具雄才大略的一位皇帝。漢武帝姓劉名徹,是漢朝第五代的皇帝,十七歲即位,七十一歲病逝,在位期間有五十四年。在我國歷史上,除了康熙、乾隆兩位皇帝以外,他是歷代君主中,在位時間最長,最有治績的皇帝之一。由於他半個世紀的努力,不但擴展了中國的疆域,也奠定了儒家思想在中國學術上的正統地位。
經過秦朝末年以來的長期戰亂,中國經濟蕭條,人民生活困苦,國力衰弱;漢朝立國初年,為了給百姓充分的休養以致力生產,恢復國力,採用道家的無為統治方式。但是,北方的匈奴非常強大,對漢朝的邊防構成極大的威脅;為了避免發生戰爭,漢朝只得委屈求全,利用和親政策以求取短暫和平。然而,匈奴需索無厭,窺伺中原的危機始終沒有解除,直到漢武帝時代,局勢才有改變。
漢武帝即位,漢朝已經過六十年的休生養息,經濟富裕,國力充沛,政治上也形成了中央集權的模式,有足夠的實力解決邊患的問題。漢武帝認為以往對匈奴的戰略是採取消極的守勢,和親要消耗鉅額的財力,數千里的邊防更要動員眾多的兵力,多年來漢帝國的尊嚴受損,更難以解決匈奴入侵的威脅。漢武帝決定轉守為攻,主動北伐匈奴。在衛青、霍去病等名將的率領下,漢朝大軍曾先後出塞九次,把匈奴的主力擊潰,此後數十年間,漠南地區不見匈奴的蹤跡。
除外,漢武帝更積極地向四方開拓;出兵大宛揚威西域,臣服西南夷收為郡縣,平定百越,夷滅朝鮮;使國土從黃河、長江流域擴展到粵江、鴨綠江流域,同時也加強各種族間的融合,對後世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漢武帝除了開疆拓土有著非常傑出的表現外,在政治、財經及教育學術上也有卓越的成就。他首先以儒家觀念為思想核心,積極進行各項改革:
一、教育學術: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置五經博士,成立太學,博士弟子員共有五十人,跟從博士學習,凡是精通一經以上的人,就可以補授為官吏。儒學經過漢武帝的提倡,從此以後成為中國學術的正統。
二、財經變革:為了廣開財源,充實府庫,漢武帝推行了以下的政策:
1.統一貨幣:針對以前貨幣紊亂,私鑄盛行;武帝發行「五銖錢」,統歸政府鑄造,嚴禁人民私鑄,統一了全國的貨幣。
2.公賣事業:武帝時代將鹽、鐵、酒收歸政府公賣,以增加政府的收入 。
3.國營貿易:所謂的國營貿易就是平準與均輸兩法。平準法就是在京師設平準官,負責收購天下貨物,賤價時收購,高價時則以平價出售,以平抑物價。均輸就是在各地設置均輸官,負責將地方貢獻京師的貨物,運往價高的地方出售,得錢歸公。
三、人才選拔:漢武帝特別重視人才的選拔,厲行察舉的制度。漢初無論是中央或地方官的任用,都被宗室、外戚及淮泗功臣集團所把持。到了漢武帝時代,下令由全國各地推舉有品德有才**人,經由中央政府加以考試,使得許多具有真才實學的人都能出來擔任官職;官場獲得品學俱優的新血輪,也提高各地百姓對政府的向心力。
漢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期間,他在文治、武功方面的作為,深深地影響到中華文化的全面展開,開創了一個積極進取、活力充沛的新局面。但是,他個人的慾望太多太大,生活非常奢侈,迷信鬼神,妄求長生,反而因「巫蠱之禍」,造成家庭的悲劇。再加上長年的對外經略,不惜戰爭,導致國用不足,民窮財盡;動搖了國力,種下了漢朝國運走向衰弱之因。
2006-01-14 05:10:01 · answer #9 · answered by ? 3 · 0⤊ 0⤋
漢武帝原名劉徹,
武帝是他過世之後,後代子孫為了感念他在位時的雄攻武略,而追諡封號為『武帝』。
他在位的時候,還不會叫做漢武帝,而是自稱為漢朝天子!
2006-01-14 05:09:20 · answer #10 · answered by ? 6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