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為何稱作 [兒皇帝] ??簡單扼要介紹即可 謝謝
2006-01-06 23:00:12 · 2 個解答 · 發問者 ? 6 in 藝術與人文 ➔ 歷史
李存勗滅後梁,改國號唐,是為唐莊宗。至廢帝時,為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借契丹兵所滅。
石敬瑭滅後唐,改國號為晉,是為晉高祖。割燕雲十六州以酬契丹借兵相助,並向契丹稱臣,自稱「兒皇帝」。至出帝時,因對契丹拒不稱臣,為契丹所滅。
簡單扼要~~~~~~~~~~~~~~~~~~~~~~~~~~~~~~~~~~~~
2006-01-06 23:01:37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5 · 0⤊ 0⤋
當時石敬瑭是處於功高震主的情勢下,而後唐廢帝李從柯也已先下手要剷除石敬瑭的勢力。李從柯是後唐皇帝,石敬瑭只是個河東節度使,以一個河東戰區對抗整個後唐,明顯的是行不通的事。所以石敬瑭為了自保,尋求契丹的援助,這個決策當然沒錯。但問題出於要求契丹援助的方法。石敬瑭用了四項條件使契丹出兵:一、稱臣二、尊耶律德光為父三、賄賂四、割讓燕雲十六州石敬瑭的大將劉知遠認為稱臣和賄賂是必須的,尊父與割地明顯過分。這個評論相當中肯,但石敬瑭不肯接受。這是因為石敬瑭沒有羞恥心嗎?我並不這麼認為。石敬瑭是為了確保契丹會全力支持他才這麼做的。之前,後唐呂琦曾提出結盟契丹以斷絕河東外援的計劃。這計劃包括了送還俘虜、贈送賄賂。這兩項比起劉知遠所主張的稱臣與賄賂並不遑多讓,再加上後唐強而河東弱,契丹支持河東未必會有好處。偏偏這計劃被迂腐的薛文遇給否決了。如果李從柯採納呂琦的提議,而石敬瑭採納劉知遠的主張,那契丹未必會出兵支援河東,至少不會是耶律德光親自率領五萬鐵騎南下。石敬瑭為了確保契丹的全力支持,既尊耶律德光為父,又割讓燕雲十六州。石敬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換來了後晉的建立。後晉建立前還有一段事件:後唐大將趙延壽提出了優厚條件要求契丹封他為皇帝。石敬瑭在得到消息後,立刻反應:建國後將中國的財富搜括一空,事奉契丹。暫且不論這些條件帶來的影響,但這些事證明了在當時的情況下,石敬瑭為了生存,提出這些條件是必須的。我一直以為,評價一個皇帝,第一要看他所治理的人民。石敬瑭尊一個小他足足十歲的壯漢父親,固然是全無尊嚴的表現(也真虧他叫的出口)。但這只是他的私德問題,我們來看看他的政績:對外採取最低姿勢,言語謙卑,禮物貴重。對內則加強武裝部隊的訓練、修理武器、整頓軍事設施,鼓勵人民耕田種桑,充實倉庫,恢復自由貿易,使物資豐富。於是幾年之後,中原社會稍微安定。五代五位開國皇帝,石敬瑭的政績排名第二。朱溫時代大亂、李存勗寵信戲子、劉知遠短命,石敬瑭僅不如郭威。然而石敬瑭的評價卻是五人中最差的,為什麼呢?石敬瑭對契丹的低姿態,雖然毫無尊嚴,甚至摧毀了漢人的民族尊嚴(偏偏石敬瑭的血統是沙陀人),但卻也使後晉在他在位期間沒有大型戰亂發生,維持了小康的局面。每年進貢契丹金銀綢緞三十萬,再加上其他款目,固然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但後晉初年卻仍能維持小康的局面,人民並未因此而民不聊生。事實上石敬瑭最大的錯誤是割讓燕雲十六州。割讓燕雲十六州使得中原的屏障盡失,北方鐵騎可以毫無阻礙的往南奔馳。因此後晉初年的國防重心擺在北方,日後北方邊患也一直肆虐了數百年,成為了中國最嚴重的外患時期。割讓燕雲十六州竟帶來了數百年的影響,這只怕是石敬瑭想不到的吧。如果五代之後不是內重外輕的宋,而是注重開疆闢土的強大帝國,石敬瑭的罪過就大減了,然而,這只是如果。石敬瑭的功在於他為後晉帶來小康;石敬瑭的過在於他間接影響了未來數百年中原的安定與戰亂。明顯的,過大於功。然而這並不表示過可以掩功,他的政績依舊值得肯定。
2006-01-06 23:01:49 · answer #2 · answered by ? 7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