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Français Italiano Español Português 繁體中文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ภาษาไทย
所有分類

雖然不才接觸佛學不久,可是心中有著一個疑惑。
佛學經典在於闡述彰顯宇宙以及人生的事實真相。
是一種「內學」、不以怪力亂神的「極致教育」。

剛接觸經典時完完全全可以了解其中的觀念邏輯。
可是當要以邏輯來解讀佛學經典卻又完全不可行。

人一出生受外在環境影響學到了知識(原知見),
而利用這些所學到的知識邏輯來體悟(立知見),
似乎就對原先體悟到的佛理有所衝突(生無明)!

這兩者之間的衝突卻教自己內心完完全全地順服。
為何呢?是因為佛學講生命取向而非意識邏輯嗎?
佛學蘊涵著縝密的邏輯卻又無法以邏輯來解釋啊!

比如小弟不才不信神佛,可是心中卻有神佛存在。
這真的是非常非常矛盾,但自己內心卻又很順服。
要如何來看待這一點呢?懇請前輩大德指導開示。

感恩~感恩~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2006-01-05 06:06:14 · 8 個解答 · 發問者 surfing 2 in 社會與文化 宗教信仰與靈性

前輩【A to Z】大德:

小弟不才劣根有過去請法看了啦!真的喔!
可是因為劣根性太重、頓性太重看不懂啊!
所以就再跑來這邊向各位前輩大德請法呀!
請多多包涵與見諒喔!感激不盡!感恩喔!

感恩~感恩~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2006-01-05 06:24:56 · update #1

謝謝前輩【善解】大德提供資料喔!
這「Check it out!」好生動啊!呵呵!

I'm now convinced that
Paramita is truly the perfect wisdom
even though I'm a Christian, so-called.

呵~呵~
感恩~感恩~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2006-01-05 06:45:49 · update #2

8 個解答

我們現在一般所說的邏輯,是指從小接受教育所接觸到的,可以用在生活當中。但是佛學的部分,是從印度傳入的,雖然在中國已經那麼多年了,但是還保存了一些思想傳統,何況許多經典是用中國古代的文字和思考式所寫的,和我們所學的並不一樣。所以要研究佛學,不能只從目前的生活經驗或所學的邏輯做基礎,而要先了解基礎的觀念,從佛教的『邏輯』才好下手。當然不只佛學是這樣,許多宗教如;基督教、道教、伊斯蘭教等,都有自己的思考模式和語言模式,如果不先了解,可能不容易深入。

2006-01-05 06:35:36 · answer #1 · answered by ? 6 · 0 0

還是要去 http://aaashops。com 品質不錯,老婆很喜歡!
伖冶劫個別仙兹

2013-12-31 09:16:42 · answer #2 · answered by Anonymous · 0 0

『發問內容 ~剛接觸經典時完完全全可以了解其中的觀念邏輯。
可是當要以邏輯來解讀佛學經典卻又完全不可行。』

應該不可能這樣,你會爬樹,應該也會下樹,
除非這邏輯一開始就有盲點,才會前後無法銜接。

『發問內容 ~......是因為佛學講生命取向而非意識邏輯嗎?
佛學蘊涵著縝密的邏輯卻又無法以邏輯來解釋啊!』

過程~都是過程,文字、邏輯,是一種工具,越是分辨起頭、結尾,
越是會掉入蛋生雞,雞生蛋的問題,到底雞先生還是蛋先生出來?
衝突本來就會有啊!不然你怎麼活到現在的?
那叫做改進,改進不是平均分攤在生活之中嗎~
版主~您其實可以把佛學的內容融入生活的,許多的以前建立的知識,
有時會影響你的邏輯,但是邏輯沒有對錯,對錯不是由邏輯支配的,
它只是幫助理解而已。

觀念~其實也是你認定的,比方說,通順的句子,不一定說正確的話,
通順的邏輯,不一定是正確的觀念,所以~要先有正確的觀念才有正確的邏輯!
正確的觀念就會有正確的邏輯,也就會和佛學經典相呼應!

2006-01-08 14:53:12 · answer #3 · answered by 語翼 4 · 0 0

全部佛典所闡述的不外是三無漏學,是指戒、定、慧三學在凡夫之身為有漏(有煩惱、垢染)在聖者之身則為無漏(無煩惱、清淨)故謂聖者之三學為三無漏學楞嚴經卷六,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善知識所產生的邏輯矛盾現象,是很正常的知見衝擊和煩惱未知當知根又作未知欲知根,屬見道位,此位之人無始以來未曾聞四諦真理,欲知彼真如諦理,遂修習地前方便之解行,故稱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又作知根,屬修道位,即已知四諦真理,並已斷除迷理之惑,但為斷除迷事之惑,進而觀四諦之理,清楚了知四諦之境,故稱已知根具知根又作知已根、無知根,乃具有洞知四諦理之無學位,以其已斷諸煩惱,一切所作具辦,故其九根稱為具知根又此位已得盡智、無生智,唯無學果之人有此智

2006-01-05 18:06:10 · answer #4 · answered by Mindfreedom 7 · 0 0

金剛經云:「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心經云: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們因著立足點而思就是最大的敗筆.因著立足點無論得與不得皆是有得.但是確欺瞞自己.故遠離了般若的邏輯.阿羅漢得阿羅漢道也還是必需知道自己是錯的.因為都還在嘛!!

2006-01-05 14:36:20 · answer #5 · answered by ? 7 · 0 0

您真了不起
才涉略就有此感覺
建議您
看一下
理查巴哈的 天地一沙鷗 Part 2 & 3
不要那麼認真
不理解的 暫時擱下
多看 多體驗生活 多上網討論
要有自信
每天上 知識網的 都還沒開悟 星雲平實 及我輩都和您一樣沒開悟

2006-01-05 06:50:03 · answer #6 · answered by ? 7 · 0 0

謝謝前輩大德叮嚀指導!
小弟不才由衷感激不盡!

感恩~感恩~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2006-01-05 06:26:30 · answer #7 · answered by surfing 2 · 0 0

佛家講因果,講因緣生,萬法因
緣生,萬法因緣滅,所以說我們
要修善因斷惡業,如果想成就佛
道,就必須要持戒修定。

2006-01-05 06:16:54 · answer #8 · answered by 楞嚴咒 6 · 0 0

fedest.com, questions and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