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初一要吃的臘八粥有哪八種---通常是再初一吃嗎---
2006-01-04 20:16:05 · 1 個解答 · 發問者 敏特智 7 in 社會與文化 ➔ 節慶 ➔ 其他民俗與地方節慶
古人煮臘八粥,每煮必定大鍋出爐,寓意「年年有餘」。因此用料豐富是臘八粥的最大特色,因此又有「七寶粥」、「五味粥」及「佛粥」的別稱。主要用梗米、糯米、玉米、高粱,混合各種豆類(芸豆、黃豆、綠豆、紅豆、扁豆…),以及各式乾果( 大棗、栗子、杏仁、花生、核桃、百合 、桂圓、葡萄乾…),加糖熬煮。
這麼多好料共燴一爐,臘八粥不但香甜可口,更夠營養,從現代養生觀來看,隆冬時分喝一碗溫熱香甜的臘八粥,不但暖身,還能收健脾、開胃、補氣、養血的功效。
臘八粥可以選用蓮子、紅棗、栗子、白果、核桃、葡萄乾、腰果、桂圓肉,對上糯米來煮,所有材料洗好後,和糯米一起放入電鍋熬煮。由於糯米吃水,水量可以多放些,比例約是一比十二(即乾料一、 水十二),煮成豪華版的臘八粥。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com/vegetarian/ch/f4.htm
---------------------------------------------------------------------------------
臘八節
臘日和臘八粥的由來:在中國古代,「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動。它的意義,有人認為:「臘」是「合」的意思,臘祭就是合祭諸神;也有人認為:「臘」是 獵」的意思,獵禽獸以便歲末祭祀祖先。
從前的臘日,並沒有一定的日期,大約在冬至後的第十三到三十五天之間,最晚也不會到除夕,大多在二十四節氣的小寒節氣內,落在農曆的十二月,因此農曆的十二月就稱為臘月。農曆的十二月八日,是所謂的「臘日」。這一天,是佛祖得道成佛的日子,傳統上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在民間,吃了臘八粥以後,就開始忙過年了。
吃臘八粥的習俗據說傳自印度,相傳釋迦牟尼在未得道以前,曾經 獨自坐在菩提樹下,靜觀思維,每日只吃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佛祖成道前所受的苦難,便在十二月八日這一天,吃粥以為紀念。而中國自宋朝以後便開始普遍盛行起來,當時在民間有所謂「臘八日」,在臘月八日這天,每座寺廟都要準備「五味粥」敬拜佛祖,完後再分贈給善男信女,大家相信吃了五味粥便可以保佑身體健康。宋朝大文學家蘇軾,就曾大力提倡吃臘八粥,認為可以延年益壽。
過臘八節的習俗大約在清朝初期傳到臺灣,善男信女們都要到廟中去祭拜神明,並煮臘八粥讓全家人食用。康熙皇帝時,曾賜給有功的臣子臘八粥,是一種恩寵,在民間,有些特別遵循古風的家庭,天沒亮就已經吃過臘八粥,同時流下許多,吃個好幾頓,以表示「富貴有餘」。
臘八粥是用乾果、豆類煮成的,像花生、紅豆、白果、紅棗、栗子、藕乾、松仁、薏米、桂圓、核桃仁、杏仁、蓮子、葡萄乾、糯米之類,湊成八種,加上紅糖、白糖熬煮成粥。這些食物在中醫的看法,大多具有健脾養胃、補氣養血、暖身驅寒的功效,煮成粥後易於消化,適合嚴冬寒冷季節食用。臺灣的臘八粥,本來只有甜的一種,後來有一種以肉片、木耳、蝦仁….為材料煮成的鹹粥,兩種都很好吃。
臘八時節吃臘八粥,除了延續祖先的傳統以外,對健康也有幫助!
http://www2.ctps.tp.edu.tw/country/holiday/hldy_b/hldy_ba.htm
2006-01-04 20:51:42 · answer #1 · answered by 臥看雲海 5 · 0⤊ 0⤋